為何人類的丁丁是靈長類中最長的?

2020-12-22 DeepTech深科技

如果你的性伴侶說你的丁丁就像金剛一樣,她是在誇你呢。不過其實很少人知道,人類的雄性器官要比其他靈長類動物大很多。

成年雄性大猩猩的陰莖在完全勃起下只有大約4釐米長,而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黑猩猩則稍微長一點,大約有7.5釐米。與人類的12至18釐米相比,它們都十分「短小」。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進化生物學家Darren Curnoe曾試圖解釋為何人類進化出了遠超其他靈長類動物的陰莖,以及這種區別存在的原因。

性器官的大小基本上是由於生育壓力導致的。而這種壓力在每種種群中都不一樣。靈長類動物性器官的大小是由交配競爭決定的。

「性器官,尤其是睪丸的大小所對應的是各種靈長類動物的社會結構。」就拿黑猩猩來說,它們有著中等大小的陰莖以及極大的睪丸(比人類的大很多),因為雌性黑猩猩在每次發情期可以和多個雄性交配,這將提高她得到最優秀DNA的機率。而這則導致了雄性黑猩猩之間為授精而競爭。

大猩猩的社會結構則與黑猩猩不同,種群中往往只有一隻「王」存在,他可以隨意與任何雌性交配。沒有了交配競爭,它們就不需要那麼多精子。因此,大猩猩的陰莖和睪丸都很小。

即使是和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黑猩猩也與我們在700萬年前分了家,所以我們是如何進化到這一步的?為什麼我們的是最長的?

研究人員認為,人類雄性器官偏大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由於我們是直立行走的。直立行走意味著男性的陰莖被赤裸裸的暴露了出來,可以隨時向女性展示,吸引她們。但是由於人類女性並不像雌黑猩猩一樣輕易地就允許交配,人類男性就必須增加自己性器官的吸引力,讓它看起來更大更吸引人。

並且,人類生活的環境也可能是雄性器官偏大的原因之一。人類早期祖先需要忍受寒冷的氣溫,而大的雄性器官可以散發更多的熱量,讓人更好的抵禦寒冷。因為人類的陰莖可以通過脹縮幫助調節體溫。

對此,學術界比較主流的理論就是人類女性偏向於有著大丁丁的男性。

在2013年的一項調研中,研究人員對女性展示了各種由計算機生成的男性照片。這些男性有著不同的體型與鬆弛的陰莖。結果顯示,大多數女性都給了下體更長的男人「更好看」的評分。

「在我們穿上衣服之前,這是女性唯一幾種可以判斷男性吸引力的方式之一,」該研究的作者,Brian Mautz博士說道。

隨著人類的進化,我們的女性祖先與越來越長的丁丁進行交配。但是為什麼她們一開始就更青睞大丁丁呢?因為就連現代女性對於男性尺寸大小的喜好都不統一。

「雖然一般的女性會認為大丁丁的吸引力更高一些,但是有些女性對此沒有任何傾向。」研究人員甚至發現,肩膀的寬度在決定吸引力方面要比陰莖長度更大,所有女人都會感覺高個子的男性更有吸引力。所以,吸引女人的很有可能只是看起來非常健美的男性身體,在保持同樣的比例下,更長的丁丁只是結果而不是原因。

當然,學術界對此的看法也是各執一詞。有些研究人員認為,更長的陰莖可以讓女性實現性高潮。蘇格蘭的一項研究顯示,在300名女性中,有一半每月都可以達到性高潮,而在這些女性中,三分之一更傾向於有著更長丁丁的男性。有意思的是,這三分之一的女性在一個月內獲得高潮的次數比剩下所有女性加起來都多。

或者,人類雄性器官更大的原因只是純機械原因。因為人類是靈長類動物中唯一一種有蘑菇狀龜頭的,有些研究人員認為它的存在是為了在性交中把前面的雄性所留的精液從女性身體裡排出。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的研究人員甚至使用了人造陰道和陰莖來證實這個理論。符合生理結構的人造陰莖把陰道裡91%的精子刮出了,而不符合生理結構(無頭版)的只能排出35%。

當然,世界上沒有太多可以用來研究丁丁進化史的證據,「陰莖不會化石化」,研究人員補充道。

陰莖背後的科學對於我們來說還有太多的未知,但是對其他靈長類動物進行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其進化的原因。不過,雖然進化論可以試圖解釋陰莖的大小,但實際上,這比看起來複雜多了。

最後,我們不得不說,只要你生命中的另一半開心(研究表示85%的女性滿意她們男人的下半身),你不需要擔心什麼。就算大猩猩滿身肌肉,但是它是個短小細啊。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擁有靈長類最大的雄性生殖器?
    來源:知乎從周長的角度來說,人類(勃起後)的陰莖在靈長類動物裡面確實是最大的。
  • 英文中最長單詞,比你的丁丁都還長!
    hippopotamus河馬途中聽說過很多次關於英文中最長單詞的傳說從來沒有搞清楚過今天lulu就帶大家一起來搞個清楚英文單詞中 ‍誰最長-臉長的人才可以看- 中文最難文字大家比較有共識西安最有名的食物biangbiang面
  • 男性丁丁博物館 他的丁丁長度170釐米堪稱丁丁之王
    男性丁丁博物館 他的丁丁長度170釐米堪稱丁丁之王時間:2016-04-18 07:29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性丁丁博物館 他的丁丁長度170釐米堪稱丁丁之王 近日,冰島開了一家全世界第一個丁丁博物館,據悉,裡面都是真貨,從陸地上跑的到海裡遊的,基本上地球上所有哺乳動物的丁丁都有標本存放在這間博物館內
  • 人類的丁丁為什麼那麼長?智力進步的副產物!可惜現有猜測都錯了
    人類進化自黑猩猩,黑猩猩丁丁勃起時長度為 7 釐米,人類則是 13.12 釐米,人類丁丁的長度幾乎增加到了進化前的兩倍,為什麼?人們腦洞大開,八仙過海,提出了許多的假說,可惜幾乎全錯了我們先來點評一下常見的假說降溫說,人類擁有又長又大的丁丁是為了降溫進化生物學家達倫 科爾努(Darren Curnoe)在影片《我們怎會到這一步》(How Did We Get Here)中談到:也許它是散熱器,在我們走路時釋放熱量,幫助身體降溫海雲青飛 點評:
  • 你知道地球上懷孕周期最長的動物是誰嗎?
    大象不僅在現實中被受關注,在動漫和電影中也時常有它的身影,那肥碩的耳朵和長長的鼻子,無不透露著可愛,而它擁有的不僅僅是可愛哦。 2年孕期 人類是十月懷胎,而大象從懷孕到當媽則需要歷時2年之久,是所有哺乳動物孕期最長的。
  • 人類為何1/3時間在睡眠中度過?這才是真相
    人類1/3的時間都是在床上睡過去的,但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睡眠。然而與人類近親的猿猴等靈長類相比,人類睡眠時間實際上少了很多,這是人類成為萬物之靈的關鍵嗎?這看似是很長時間,但實際上人類是靈長類中睡眠時間最短的。最新研究顯示睡眠對人類進化的影響發現,人類不僅睡眠更少,且睡眠更深。這可能幫助解釋為何人類能在動物界脫穎而出。3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依然擁有類似猿猴的身體,他們可能像現代黑猩猩那樣睡在樹上。但是到200萬年前,人類已經開始直立行走。直立人最後完全生活在地面上,或許也首次學會了只做床鋪。如果這是真的,說明人類睡在地面上已經有很長的歷史。
  • 眼鏡猴在靈長類中有三個最: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長
    據說它是ET和眾多好萊塢科幻電影中外星生物的靈感來源;據說它們戀鄉情節極重,一旦離開生養自己的土地就會謝世;據說1921年全世界的科學家都認為它已在地球上絕跡,結果2008年人們又在印度尼西亞的密林裡意外發現了它們的蹤影------今天要說的是——眼鏡猴。
  • 美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在愛滋...
    美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在愛滋病毒研究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2-04 11:42:28
  • 哪種靈長類動物的搏鬥能力最強?是人類、山魈,還是銀背大猩猩
    包括我們人類在內,一般認為靈長類動物中體型最大的是銀背大猩猩,它也被認為是打鬥能力最強的靈長類動物,因為搏鬥主要還是靠體型說話的,大猩猩在四足狀態行走時肩高0.8~0.9米,兩腳站立時則高達1.6-1.8米,雄性比雌性更大,因為它的膝蓋部位無法真正伸直,所以它的實際身長還要略長一些。
  • 靈長類百科全書-世界頂尖靈長類專家聯手巨獻
    從人類文明伊始,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的棲息地便有所交疊。我們很容易想像,與它們的首次接觸,對我們祖先的哲學思想有多麼大的影響。
  • 用世界上最長的丁丁做性教育
    這部卡通講的是,約翰有世上最長的丁丁,他和他的丁丁無所不能,最後一集還會拯救世界。你可能滿頭問號:這是什麼史雲梅耶看了都要俯首稱臣的邪典動畫嗎?丹麥一直這麼狂的嗎?小孩子做錯了什麼要看這種東西? 在艱難的馴化過程中,約翰逐漸掌握了與大弟弟和諧相處的特別技巧,甚至一起愉快地玩耍,比如放風箏、牽氣球、戶外燒烤、遛狗狗、打羽毛球等等。
  • 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攻克靈長類動物克隆難題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以來,20多年間,各國科學家利用體細胞先後克隆了牛、鼠、貓、狗等動物,但一直沒有克服與人類最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克隆的難題。科學家曾普遍認為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團隊經過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學前沿的這個難題。利用該技術,科研團隊未來可在一年時間內,培育出大批基因編輯和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 當丁丁漫畫中露出丁丁——寫在世界兒童閱讀日
    第二個丁丁的在文章結尾處。看到老槐師和志庚兄在朋友圈介紹今天世界兒童閱讀日的情況(老槐公眾號的介紹),我想起去比利時布魯塞爾漫畫博物館參觀時的經歷。兒童閱讀從讀圖開始,漫畫是讀圖的一個重要形式,我們兒時幾乎都有過閱讀漫畫的美好體驗。日本作為漫畫大國,將其受眾對象擴展到成人領域做得最為出色。歐洲的漫畫產業以比利時為重要代表,藍精靈、丁丁的故鄉便是此地。
  • 人類的丁丁為什麼長得像蘑菇?真的只是個巧合嗎?
    人類的丁丁為什麼長得像蘑菇?真的只是個巧合嗎?在地球上,生物為了生存下去,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這些特徵可以幫助它們更好的捕食,尋找另一半,在地球上戰友一席之地。食草性動物大部分都是被捕食者,面對天敵的捕捉,食草性動物進化出了更為寬闊的視野,強勁的奔跑速度與反應能力。食肉性動物作為捕食者,為了更好地控制獵物,進化出了強健的肌肉,鋒利的爪牙等等。
  • 中國非人靈長類的現狀與保護
    靈長類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一個類群,除繼承了胎生和哺乳等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之外,還有靈長類這個類群區別於其他類群的明顯特徵,比如大腦發達,成為眾靈之長;前後肢肢端生長指甲(趾甲),並有明顯的分工;拇指(拇趾)與其餘四指對握,適應於森林中攀爬。
  • Nature:發現一種新類型的中間神經元僅存在於靈長類動物大腦中
    科學家們傳統上依靠從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身上提取的樣本來研究這些疾病是如何產生的。但是,一個問題一直揮之不去:這些受試對象的大腦是否與人類足夠相似,從而產生有用的新見解?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羅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導了雪貂、小鼠、非人靈長類動物和人類大腦中的幾個關鍵差異,這些差異都集中在一種稱為中間神經元(interneuron)的神經元上。
  • 靈長類進化超乎人類想像,這只會說話的猩猩,能用英語無障礙交流
    筆者-小文 在近兩百年間,人類文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汽車、輪船、飛機甚至是太空飛船,都是人類智慧的產物,但誰又能想到,在幾百萬年前,人類還是一群衣不蔽體、只會依靠四肢行走的猴子呢?
  • 為何恐龍進化1億多年仍是恐龍,而古猿才進化幾百萬年成了人類?
    為何恐龍進化1億多年仍是恐龍,而古猿才進化幾百萬年成了人類? 眾所周知,人類這兩個字就代表著智慧。現如今,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呼自己為"最高統治者"!
  • 人類私密部位為何會有毛髮?
    但是當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或近親猿類相比時,你會發現人類是唯一一種毛髮如此稀疏的哺乳動物。毛髮有很多作用,比如隔熱、保暖、保護皮膚,有時候甚至可用於偽裝隱身等。既然它有這麼多優點,人類為何要在進化過程中失去大部分毛髮呢?實際上,這是進化的結果。達爾文認為人類的祖先是猿類,同時他也對人類為何失去大部分毛髮感到好奇。
  • Cell:科學家揭秘為何人類可以直立行走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在人類和靈長類動物機體中鑑別出了一種基因表達的改變,這種改變或可幫助揭示人類直立行走之謎;同時研究人員還對一種名為三刺魚的魚類進行了研究,這種魚類可以進化出完全不同的骨骼架構來應對環境的改變,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Cel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