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需要準備哪些嫁妝?都有哪些寓意和用途?

2020-12-25 尋歷史真相

引言

現代社會,女子出嫁有很多講究,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其實在古代社會,女子出嫁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今天筆者就結合女子出嫁的嫁妝來說一下。

拔步床

作為出嫁必備品,這算是豐厚嫁妝之中的代表。

拔步床誕生於明代後期,有兩種類型的。從外觀來講,這個東西像一個移動的小房間,很多女子把他當成最愛的嫁妝。

在明代,有很多大家族會找一些匠人在拔步床上刻一些特殊花紋,以彰顯自己家族的實力。一般這樣的家庭都要提前開始準備,因為刻畫需要耗費太長時間,少則五年,多則十多年。

到了清朝開始,拔步床一般都是用黃花梨木和紅木打造了,用這樣的木頭睡覺對身體好。

樟木箱

家族每當有女兒出生,家裡便會買下了樟木樹苗栽在家裡面的後院,一旦到了女兒出嫁的時候,樹木也基本長成型了,然後將樹木砍下,做成樟樹箱以便當作嫁妝陪著女兒出嫁。

樟樹會散發一種香味,做成箱子之後,箱子也會散發一點香氣。如果將衣服放在樟木箱子裡,衣服會隨著時間慢慢染上香味。再者,樟木木質綿密,不招蟲子不發黴,非常實用。

這種木頭的寓意也好,只要是在出嫁將絲綢放到樟木箱子裡,就代表著「兩箱絲綢(兩相廝守)」。

妝匣

作為從女子從閨房帶到丈夫家的物品,這件物品包含著女子太多的情感。

妝匣雖然比較小巧,但是作用很大,每當女子出門,都會用到這件物品。

妝匣上面一般都刻畫鴛鴦,主要是博一個吉祥的彩頭。

飽經歲月滄桑,妝匣上帶著包漿,在出嫁時會跟著主人去另外一個家庭感受另一番生活。

子孫寶桶

在古代,沒有子嗣是不孝的表現。戰亂時期,女子一般都會十三四出嫁,若是過了一定的年紀沒嫁出去,在某些朝代會遭到處罰。

子孫寶桶包括三件物品,分別是馬桶、腳盆、水桶。

這都是日常生活需要用的東西,出嫁之日會由娘家兄弟送到新房之中。

狀元箱

出自於漢代的狀元箱是放隨身衣物的,到了明代才固定樣式。

雖然是比較簡單,但是很實用,是很多大家族的必備品。

主要寓意就是希望家裡的丈夫教導好自己的子孫,讓孩子光耀門楣;妻子能夠照顧好家庭,給丈夫免除後顧之憂。

種種物品都是為了博個好彩頭,更都是一種祝福。面對婚姻大事,有的家庭會嫁妝排十裡,有的家庭會三三兩兩很稀少。

春凳

最「奇葩」的嫁妝放到最後和大家說。

這種嫁妝一般都是放在嫁妝箱子最底部,也算是一些壓箱底的寶貝,主要是一些男女之事的圖畫,母親會在女兒提前一天夜裡將圖畫放進箱子裡,以便女兒在洞房當夜圓房。

春凳,算是男女行事的一個工具。

結語

婚姻代表著兩家交好,陪嫁的嫁妝也是能夠看出女子家庭如何,在家裡面是否得到了喜愛。女子陪嫁物品都有其深意,值得人們深入了解。

往期精彩內容

古代有一種刑罰叫點天燈,比五馬分屍還殘忍,具體是怎麼回事?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自己卻遺臭萬年

人和黑猩猩後代實驗,蘇聯科學家尋找的5個女子,結果怎樣?

寒門仍有貴子:母親癱瘓父親患精神分裂,2017年他744分圓夢清華

清華女博士後石嫣:出國學習農場經營模式,歸來後選擇紮根農業

文章題目:古代女子出嫁,需要準備哪些嫁妝?都有哪些寓意和用途?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女方出嫁要買什麼嫁妝 女方嫁妝各有什麼寓意?
    女方出嫁要買什麼嫁妝 女方嫁妝各有什麼寓意?時間:2018-10-10 19: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方出嫁要買什麼嫁妝 女方嫁妝各有什麼寓意? 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娘家為新娘準備的結婚用品,如車子房子、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
  • 送嫁妝的寓意 嫁妝可以送哪些東西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心頭肉,而伴隨著子女的長大,他們也將步入結婚殿堂,除了祝福外,父母也會額外的陪一份豐厚的嫁妝。大家都知道嫁妝需要準備哪些嗎?嫁妝是女家身份與財勢的象徵,即嫁妝是女兒身份地位的代表,嫁妝可以顯示女方家有經濟實力。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從娘家帶過去的東西,在古代是女人的私人物品,婆家是無權動用和幹涉的,在古代,侵佔媳婦的嫁妝是很惡劣的行為,對名聲很不利。嫁妝可以送哪些東西1。
  • 結婚女方需要準備哪些嫁妝,結婚嫁妝又有何講究
    對於備婚小白來說,結婚需要的準備哪些東西,多少會有些蒙圈,因為結婚所需的物品多少還參雜了一些傳統習俗在裡面。就像今天要講的嫁妝一樣,要是沒有長輩的幫助,還真是不知道結個婚有多少門道。所以到底嫁妝裡面包含了哪些東西呢?下面這份保姆級別的嫁妝清單,快拿好啦!
  • 女方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
    新郎新娘在籌備婚禮婚宴過程中忙暈了頭,對於新娘來說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呢?婚禮100婚宴網給新人介紹女方出嫁要準備必要的嫁妝。新郎會準備彩禮和相關的聘禮,而作為新娘女方自然也要準備合適的嫁妝。女方出嫁要準備哪些必要的嫁妝呢?
  • 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準備的嫁妝有哪些 新娘必看
    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準備的嫁妝有哪些 新娘必看時間:2018-11-01 19:49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結婚女方出哪些錢 準備的嫁妝有哪些 新娘必看 不少女性都很困擾結婚時候應該出哪些錢、準備哪些嫁妝的問題。文章將為大家一一進行解決。
  • 古代女子嫁妝「七寶」,第一寶「算盤」寓意直觀,第四寶學問最深
    女子出嫁必備嫁妝,嫁妝嫁妝,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妝」字。古代最初的嫁妝是指女孩嫁人帶走的如「金簪子」、「玉手鐲」等值錢的化妝品。簡稱「嫁妝」 後來女孩的父母為了讓女兒在夫家地位高一點,也會給一些錢、物品(被褥、衣服等)這是我國自古以來形成的習俗。
  • 為何古代女子出嫁,娘家都會備一條開襠褲?寓意很美好
    為何古代女子出嫁,娘家都會備一條開襠褲?寓意很美好婚嫁禮儀在古時之初,被稱為「昏禮」(婚禮是其諧音),古人認為黃昏是一個吉時,故而好喜在黃昏行嫁娶之禮。中國的婚禮有三個階段,即:婚前禮、正婚禮以及婚後禮。
  • 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物品,一件羞於啟齒,另一件卻要在人前炫耀
    嫁妝要花多少,關於嫁妝,其實從古至今女子出嫁都需要備很多的嫁妝,古代認為女子帶多少嫁妝,能體現出女子在娘家受不受重視,所以愛護孩子們的父母,會為孩子準備豐厚的嫁妝,為了出嫁之後的女子到夫家能挺直腰板,財力雄厚的娘家會為出嫁女提供十裡紅妝。
  • 結婚女方需要準備哪些嫁妝,你知道嗎?
    在結婚的過程中,除了男方要給彩禮外,女方還要準備陪嫁物品,這也是一種約定成俗的規矩,只不過對陪嫁沒有統一的規定。那麼,結婚女方要準備哪些陪嫁物品呢?一、陪嫁紅箱子雖說現在大家家庭條件都好了,但一些習俗還是不能忘記的。當女兒出嫁時,父母總想給女兒最好的東西帶入婆家,所以都會準備個箱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壓箱底」的紅箱子。
  • 古代女子出嫁前在家做什麼?平民與貴族不同,但有件事都要做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普遍比較低下,甚至於受到傳統禮教束縛,女子在未出嫁前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每年只有在上元節的時候才能出去逛一逛,其他時候只能待在家裡,不準與其他男子見面。那麼,困守於一隅之地的未婚女子,每天會在家做些什麼呢?
  • 結婚女方必須買的東西有哪些 新娘結婚前需要準備什麼紅包和禮物
    一說結婚大家都會先想到男方彩禮問題,都在吐槽新娘要的禮金太多,經常忽略新娘也是要準備嫁妝這件事。古代女子結婚,娘家會為女兒準備嫁妝,嫁妝的多少直接決定著在夫家的家庭地位,因此即使是窮苦人家也會盡力為女兒準備一份體面可觀的嫁妝。
  • 古代女子的梳妝檯,有哪些講究?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木蘭辭》中的「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可感受到隨之散發出來那份潛藏著的唯美浪漫。女子靜坐在典雅的梳妝檯旁,輕輕地梳理頭髮,看著鏡子中的容顏,一種欲語還休的惆悵漂浮在空氣中,嫣然一笑更是傾國傾城。今天,作者帶大家一覽古代女子梳妝檯的萬般風情。在古代,梳妝檯又作鏡臺,即放有一面銅鏡的梳妝檯,先秦時期就有。
  • 新娘出嫁一定要準備的8樣物品,少一件都不行!
    結婚的時候男方會送彩禮和結婚三金過來, 而女方這時候也會陪送一些嫁妝回去。根據結婚習俗,女方的嫁妝中會有一隻陪嫁的箱子,而陪嫁箱子裡放哪8樣東西呢?這個陪嫁箱子的尺寸一般都是多少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古代女子多大年齡出嫁?歷朝對女子出嫁年齡有規定嗎?
    古代女子一般多少歲出嫁?秦朝以前的成婚年齡,在《禮記》中有敘述。據《禮記曲禮上》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另據《禮記內則》所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可以看出,古代女子「而笄」成年是在十五歲,而成婚年齡也應在二十歲結婚。
  • 《詩經》品讀:《採蘋》——古代女子出嫁前的繁瑣禮儀
    此詩描寫貴族少女臨出嫁前準備祭品和祭祀的繁忙情景,反映了商周時期的婚姻嫁娶的風尚習俗。 在古代,貴族之女出嫁除了準備嫁妝,到宗廟去祭祀祖先,同時還要學習結婚後的有關禮節,婚禮準備過程極其繁瑣。 「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祀宗廟,下以繼後也。」婚姻是兩個家族的大事。
  • 古代女子有哪些別稱
    古代女子有哪些別稱古代女子的別稱有很多,主要有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張秘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羶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 雲南土豪嫁女,千萬翡翠嫁妝擺滿!現場猶如拍電影
    一般人嫁女兒,嫁妝多用金銀首飾,雲南人偏偏不走尋常路,要用翡翠。不僅是嫁妝,定親和下聘翡翠同樣少不了,這開銷,實在是太奢侈了。雲南用翡翠做嫁妝,其實不是為了炫富,而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祝福婚俗。翡翠在雲南人的心裡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千百年的歷史裡,一直是人們婚嫁、聘禮和紀念的信物。所以在雲南女子出嫁,父女一定會準備好一整套的翡翠嫁妝。
  • 新娘陪嫁箱需要準備什麼東西?五樣必備物品父母要心裡有數
    女兒出嫁,新娘父母應不應該準備嫁妝,應該準備哪些嫁妝,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出嫁方式也就不同了。在古代,我們傳統社會裡,準備嫁妝,一方面代表著父母對女兒婚姻的祝福和疼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女兒帶著嫁妝出嫁到婆家,不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受到委屈。早些年,就有女兒出嫁時,父母給縫置幾床棉被,準備一系列的生活用品;有些家庭甚至還會準備家具、電器和首飾等許多父母覺得重要的東西。
  • 其實古代就已經有了,叫「春凳」
    其實這個床尾凳是有名字的,在古代的時候叫做「春凳」。春凳在古代的時候有非常多的用途,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用途就是女子出嫁的時候一個陪嫁物品,因為出嫁是一件非常喜慶的事情,所以春凳也就代表了非常好的寓意。所以春凳這個名字才會這樣得來,因為春是四季的開始,而且春天是很溫暖的季節,所以也就象徵著美好的開始,那麼把這種凳子起名為春凳,也就說明這種凳子是能帶來福運的,所以在女子出嫁的時候,將春凳作為嫁妝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祝福。
  • 以縣主格格為例,探究清朝皇室宗親女子出嫁成例和陪嫁妝奩情況
    清代文人昭連所著《嘯亭雜錄·滿洲嫁娶禮儀》中對「妝奩」代表女子出嫁時的嫁妝有過具體所指:「既定婚期,前一日,女家贈粧奩嫁貲視其家之貧富,新壻乘騎往謝。」其中,郡主出嫁時,陪嫁的妝奩在財物品種及數量上最為豐厚,而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則依次遞減。而縣主格格作為中等封號的清朝皇室宗親之女,她們出嫁時的具體成例和陪嫁妝奩基本能夠代表皇室宗親女子出嫁的普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