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親角最近成了大爺大媽們最愛去的地方之一,他們手中拿著自己孩子的年齡身高和工作,像買菜一樣,挑選著其他掛在牌子上的相親信息,等大爺大媽找到到合適的之後,又會和對方討論嫁妝要花多少,關於嫁妝,其實從古至今女子出嫁都需要備很多的嫁妝,古代認為女子帶多少嫁妝,能體現出女子在娘家受不受重視,所以愛護孩子們的父母,會為孩子準備豐厚的嫁妝,為了出嫁之後的女子到夫家能挺直腰板,財力雄厚的娘家會為出嫁女提供十裡紅妝。
而現在,我們討論結婚事宜的時候,討論的更多的是女方對男方的要求,比如說對男方會要求他有房,是否有車,是否有穩定的工作。當然到了結婚這一步時,會看重男方的彩禮,如果男方給的彩禮夠多,女方也要回應相應數量的嫁妝,不能太寒酸。
古代結婚流程更繁瑣也更嚴格
其實從古代到現代,從南方到北方,甚至每個區域,每個地域婚喪嫁娶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都是一直在變化的,但是為了喜慶的本質卻沒有發生改變,如今南方地區結婚講究三斤三兩,要求的是一百元的三斤三兩,也就是十三萬多,更多的重視數額。而古代更重視禮,從媒人介紹開始,就要交換對方的生辰八字,講究六禮,這六禮分別是什麼呢?分別是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禮。
通俗的就是說是男方請媒人去提親,然後問名字問女方的出生年月,和生辰八字,然後在雙方都覺得可以結婚的時候,把男女的生辰八字去找人去算卦,如果都合適的話,再選擇一個好的日子去成親,最後就是女方準備嫁妝,男方去迎娶女方,然後拜堂成親。這就是在古代結婚的一個流程,其實很多婚禮的程序我們現在也會有,但是古代會要求更嚴格一點,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習俗。
古代女子出嫁時嫁妝必備白棉布,原因卻羞於啟齒
我們知道舊社會的時候對女子的貞潔是非常看重的,尤其在宋朝的時候,對這個貞潔看重的程度達到了巔峰,女子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被稱為有失貞潔,不僅女子自己不容易嫁出去,背上罵名,甚至她的家族也會背上罵名,她家族內其他待婚娶的女孩也不容易嫁出去。
所以在古代的時候,為了證明自己家女兒的清白之身,女方會在隨嫁的物品上加一條潔白的棉布,這條棉布呢會被鋪設在床上,等到晚上洞房花燭夜之後,會用棉布上的落紅來證明女子的清白,雖然這是一個極其隱私的物品,但是卻關乎到女子一生的幸福和她的貞潔之名。
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一項技能,關乎婚後生活
除了對貞潔的看重之外,男方也希望女孩知書達理。古代的女子呢,會從小被培養學一些琴棋書畫,但是她們會被束縛在閨閣之中,不能隨意的拋頭露面,不能出入公共的場所,很多男孩子做的事情,女孩子是不能做的。
這樣一來,一個未曾嫁人的女孩是比較神秘的。在古代的時候呢,雖然女子不需要有多大的本領,但是基本的繡工是要有的,如果她的繡工做得好的話,夫家會認為她比較有能力。繡活好的話,女子更容易獲得婆婆和未來丈夫的好感,因此女子在未出嫁的時候就會從小學習女紅,為了出嫁做準備,也為了自己將來的嫁衣更好看。
結語
很多我們現在認為沒必要很繁瑣的事情,古人都會認為是很重要的,因為古人非常看重禮節,所以呢,現在一些很簡單的事情,流程很簡單的事情,古人也可能有非常繁瑣的一個禮儀流程,現在人可能覺得這就是浪費時間。你們認為結婚還需要像以前一樣流程複雜嗎?婚禮上的流程究竟是不是浪費時間?現在的結婚流程比古代的好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往期精彩文章
古代妃子是如何侍寢的?周朝很科學,唐朝要排隊,這個朝代最奇葩
古代公主與匈奴和親,為何很少能懷孕生子?這一陋習讓人無法接受
他率軍8000殲滅日軍3萬,晚年遭黑社會殺害,女兒也被迫下海
古代皇帝去世後,靈柩為何要停放幾個月才下葬?難道不怕臭了嗎?
六十年前虎患:百隻華南虎圍攻湖南村莊,政府組織軍民進山打虎
參考資料
《孟子·滕文公》
《夢梁錄·嫁娶》
《淮南子·齊俗訓》等
題/古代女子出嫁必備的物品,一件羞於啟齒,另一件卻要在人前炫耀文/尋歷史真相-康乂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