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四力」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2020-12-11 光明網

  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管兆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對新時代大學生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人生當中必須系好的一粒「扣子」。對於高校來說,抓牢抓實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才能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不是一日之功,要多措並舉,凝聚教育合力,激發教育活力,增強教育感染力,強化教育張力,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各個方面中去。

  一、融合渠道,打通機制,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合力

  高校要統一協調,構建交互聯動的多層次、全覆蓋的愛國主義教育網絡。做好頂層設計,在育人過程中旗幟鮮明地彰顯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對各部門要提出明確的愛國主義教育任務要求,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協同機制。引導專業教師將愛國主義與學科教育相融合,各類課程都要做到與愛國主義教育同向同行。打通教育壁壘,將愛國主義理論教學與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第一課堂主渠道與第二、三課堂多渠道相結合,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專業教學結合起來,與科研實踐結合起來,在青年學生中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由淺入深、由理論到實踐,最終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的入耳入腦入心入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力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推進十全育人工作,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擔任學生班主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層幹部擔任學生成長導師,各部門同心協力,促進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網絡、進宿舍、進實踐,融入到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學校還充分利用「開學典禮」「迎新晚會」「軍訓匯演」等開展儀式感教育,陶冶新生的愛國情懷;學校承辦第十四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總決賽時專門設立「我是中國研究生,我為祖國點讚」環節,全體參賽師生高聲齊唱國歌並為祖國點讚,通過類似直抵人心的儀式感教育,引導學生提升愛國意識,樹立四個自信,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了學生成長成才的每一個節點。

  二、創新形式,開拓思路,激發愛國主義教育活力

  高校要深入研究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思想特點,用大學生更願意和更能接受的形式去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把大道理轉化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讓愛國主義教育始終充滿活力。要著眼資訊時代思想輿論所呈現的人人傳播、多向傳播、海量傳播的特徵,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彰顯高校校園文化的隱性教育功能。採取大學生樂於接受的傳播形式傳遞愛國價值觀。要運用短視頻、動漫、手繪、沙畫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結合重要紀念日開展藝術作品創作大賽,推出反映愛國主義情懷和校園生活的具有溫度的新媒體產品,引導大學生認同愛國主義思想並將愛國主義內化於心。要緊扣時政熱點,加強與大學生的交流互動,增強教育粘性;要針對事關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網絡事件,及時發聲,明確立場,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樹立大學生的理性愛國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學校官方網站主頁開設愛國主義教育專欄和學習專欄,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微博平臺的優勢,在準、新、微、快上下功夫,讓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內容隨時隨地學起來,動起來。學校還先後開展了「合影十九大—展山河之美」「三行情書—抒愛黨之情」「網上音樂會—傳愛黨之音」「視頻《國家》製作—表家國之心」等活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通過作品展示和作品評選後,活動網絡點擊量突破萬餘次,收到了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整合資源,精準發力,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感染力

  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應當包含對受教育者思想特徵的準確把握,高校一方面要著力研究和把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發展特徵,另一方面也要針對學生思想發展特徵,著力挖掘教育資源,用充滿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教學資源去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大學生思想特徵既有其自身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又隨著時間推移和時代變遷不斷與時俱進。新媒體下的多元化資訊和思潮,衝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並給愛國主義教育帶來了挑戰。高校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要關注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觀念的發展特徵,特別是關注00後大學生的思想特徵,積極利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優勢要素,彌補其不足,要注意區分普通大學生、研究生、民族地區學生、中外合作辦學類學生等不同類型大學生群體,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

  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應當包含對豐富的教學資源的統籌運用。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是彰顯愛國主義教育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並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天邊不如身邊,道理不如故事,高校要統籌使用各類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高校社區周邊文化資源是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和生動教材。在校園內外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的教師、青年學子、優秀校友等先進典型人物事跡,也都是「無形的教科書」,需要高校大力挖掘。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著力打造「微」欄目,講述「微」故事,塑造「微」人物,通過一個個身邊人、一件件身邊事潛移默化地傳遞愛國主義思想,讓愛國主義思想進頭腦、入心靈、見行動。學校官微採訪網紅催淚漫畫《那年亂世如麻,願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的創作者、校友朱彥,以不同視角展現了80後群體對於悲愴歷史的個性化紀念方式及對母校的深切感恩,引導廣大師生明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對歷史最好紀念。

  四、注重踐履,入心入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張力。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有意識地培育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成功與否,最終是要看大學生是否將愛國主義落實到具體行為實踐上。高校要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注重踐履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大學生自覺維護祖國和民族利益、踐行愛國主義思想的價值指引。要設計切實可行的實踐教育方案,分層次分節點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群體性實踐活動。要通過群體性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興趣,擴大學生參與覆蓋面,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共鳴,持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影響力。要發掘時節內涵,最大程度發揮好節慶活動寓教於樂、凝聚人心的作用。在「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時間節點結合實際開展愛國主義主題實踐活動,舉辦主題活動、開展志願服務、進行走訪調研等體驗式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大學生要努力學習掌握好國家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和本領,在參與中不斷強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把升國旗儀式作為學校的一項規定動作,每周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每次大型群體活動強化升國旗、奏國歌教育環節;學校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開展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師生集中收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直播和閱兵式;發動師生拍攝《我和我的祖國》快閃MV並通過學習強國平臺於10月1日當天推出,表達了師生濃濃的愛國情;積極促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以歌舞藝術等表現形式生動地宣傳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主題;組織開展「放歌南信大,唱響新時代」大型合唱比賽,讓大學生在歌聲中感受新時代的巨大變化。組織500多人次的志願者到雨花臺烈士陵園、梅園新村紀念館講解服務千餘場次,學生參與面廣,參加活動積極性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愛國主義教育是高等教育永恆的主題。在全黨開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時,高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履行好立德樹人的責任擔當,把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這個系統工程設計好、謀劃好、實施好,引導大學生自覺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偉大實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 責編:王宏澤 ]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廣大青年要牢記囑託,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源泉。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近年來,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黨委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紮實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學子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激勵廣大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厚植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工作方案》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快構建一體貫穿、循序漸進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用好抗疫救災等重大事件形成的教育資源,不斷創新途徑和載體,強化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協同作用,在中小學紮實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來,面對中華民族的存亡危機,高漲的愛國主義熱情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精神動力。
  • 發揚五四精神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
  • 新晃:「九一八」愛國教育,厚植愛國情懷
    湖南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高亮 田晶晶 吳晃芳)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日,新晃侗族自治縣各中小學以此為契機開展系列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師生愛國情懷。9月18日,新晃思源實驗學校開展「勿忘國恥 吾輩當自強」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師生觀看「九一八」紀念視頻。在迎風飄揚的國旗下,德育處副主任甘禪陽進行了慷慨激昂的愛國教育主題演講,教育同學們要不忘國恥,加強革命歷史知識學習,接受愛國教育,激發愛國熱情。
  • 眉山青神學道街小學: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中國網12月23日訊(王玉紅 高顯俊)據了解,眉山市青神縣學道街小學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各種途徑在學生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抗疫之年教育學生牢記當代責任擔當」。學校通過引導學生發現疫情之下,無數軍人、醫護工作者、志願者將生死置之度外,奔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鍾南山、李蘭娟、陳薇等英雄人物,他們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用滿腔的熱情甚至寶貴的生命在戰鬥、在守護、在奉獻、在擔當,愛國主義精神鑄就了中國堅不可摧的堡壘,鼓勵廣大學生從小牢記責任擔當,長大為國為民作貢獻。
  • 厚植愛國主義「田園」土壤
    黃崗小學的課程建設不僅充分利用鄉土和田園資源豐富了課堂教學,而且讓愛國主義教育伴隨課程開發厚植在鄉村大地。小玉米,大設計。學校去年在百果園內種植了不少玉米,整個過程從種植到管理都是學生完成。玉米長勢喜人,大獲豐收後被學生掰下來堆放在校園裡。
  • 泰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築牢青少年愛國根基
    今年以來,泰州市關工委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聯合市文明辦、市委老幹部局、市教育局等部門,組織開展「愛黨愛國 立德立行」主題教育活動,在青少年心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讓愛國主義精神在他們心中牢牢紮根。為做好疫情期間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興化市部分學校關工委還精心製作網絡課件,讓學生在指定時間參加線上升旗儀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興化市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關工委副主任張海濤:「讓學生在家參加升旗儀式,通過敬隊禮、唱國歌等儀式,表達對祖國的愛,達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 河北師範大學:以國慶主題活動厚植師生愛國主義情懷
    河北師範大學在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堅持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作為重要內容。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學校黨委以豐富多彩的國慶系列主題活動作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極大地增強了師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提升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
  • 弘揚憲法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安順學院開展「12?4」國家憲法...
    、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在第六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安順學院以「弘揚憲法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12·4」國家憲法日學習宣傳教育活動。  弘揚憲法精神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橫幅籤名   12月4日上午12時,在學校黨委宣傳部的組織下,在學校大禮堂正門前籃球場開展了「弘揚憲法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橫幅籤名活動,並現場為師生發放100餘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小冊子。現場氛圍熱烈,師生參與積極性很高。
  • 洪江區:「開學第一課」讓愛國情懷厚植於心
    懷化新聞網訊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為加強幸福路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弘揚革命精神,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9月1日,洪江區幸福路小學全校師生齊聚操場,以「開學第一課」為契機,隆重舉行「弘揚抗疫精神,厚植愛國情懷」主題教育活動。
  •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不忘樹人初心-牛津公學再赴兩彈城研學
    愛國主義教育是人生必修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為了在學生內心深處播撒下愛國的種子,使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牛津國際公學成都學校每年9月都會組織師生與家長前往綿陽兩彈城,進行民族脊梁精神研學活動,該活動通過讓學生重溫艱苦卓絕的新中國硬實力發展史,學習兩彈元勳們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
  • 愛國主義電影《龍窯》進校園活動啟動:堅定文化自信 厚植愛國情懷
    日報消息(記者張婷婷)7月29日下午,2020年愛國主義電影《龍窯》進校園活動柳州啟動儀式在市第三中學舉行。本次進校園活動由市教育局主辦,將從7月一直延續到12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龐卡出席活動。據介紹,電影《龍窯》是一部展現廣西民族傳統手工藝——坭興陶的製作技藝,宣傳和弘揚中華工匠精神、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電影,對青少年學生了解廣西本土文化、廣西民族技藝,不斷增強民族自信和國家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深入學習 峨眉實幼引導師幼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中國網12月18日訊(王旭)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相關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引導廣大師幼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根據《四川省教育廳辦公室轉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的通知》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全體教師觀看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的通知》(教師廳函〔2020
  • 新晃:9·18愛國教育  厚植愛國情懷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唐高亮 田晶晶 吳晃芳)今年9月18日是&34;事變89周年紀念日,新晃侗族自治縣各中小學以此為契機開展系列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厚植師生愛國情懷。9月18日,新晃思源實驗學校開展&34;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師生觀看&34;紀念視頻。在迎風飄揚的國旗下,德育處副主任甘禪陽進行了慷慨激昂的愛國教育主題演講,教育同學們要不忘國恥,加強革命歷史知識學習,接受愛國教育,激發愛國熱情。
  • 情懷教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
    由此,情懷教育不僅要關注物理環境的生態範圍,由家庭到社區,再到國家全面覆蓋,即包括培育家庭關懷、學校情懷、家鄉情懷、愛國情懷等,還要強化國家的發展與價值觀念,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其次,個體發展受到時間段的影響,每個階段均有其特定的任務。由此,情懷教育要貫穿幼小中大,全階段的學校教育及終身教育體系。
  • 語文課本師生誦讀大賽厚植愛國情懷
    日前,由大連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聯合主辦,大連新聞傳媒集團FM106.7少兒廣播承辦的農行杯「雲誦祖國美」語文課本師生誦讀大賽舉行決賽。參賽的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共同演繹語文課本中的課文,以誦讀的方式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禮讚。
  • 追尋革命先輩足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寧夏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暑期實踐研修活動深入開展
    從隆德到西吉再到同心,三天時間,全區百餘名思政課教師聚焦「追尋革命先輩足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這一主題,在隆德縣六盤山紅軍長徵紀念館、西吉縣單家集革命舊址、將臺堡紅軍長徵會師紀念園、同心縣紅軍西徵紀念館進行實踐研修,為即將開啟的新學期「練兵備戰」。
  • 寧波財經學院:「雲端演繹」抗疫題材話劇 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這齣話劇是課程教學效果的一次反饋,同學們在無數次打磨劇本和線上排練的過程中不但鍛鍊了專業能力,也在揣摩和演繹角色的過程中融入了抗疫精神,厚植了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該校任課老師張睿格說,希望大家通過這個平凡的故事,感受到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決心。
  • 石鼓區人民路小學:踏尋紅色足跡,厚植愛國情懷
    7月21日,衡陽市石鼓區人民路小學三年級三班師生和家長驅車前往紅色教育基地「陸家新屋」,開展了以「踏尋紅色足跡,厚植愛國情懷」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紅網時刻衡陽7月23日訊(通訊員 陳淑君 楊偉飛 屈文琳)7月21日,衡陽市石鼓區人民路小學三年級三班師生和家長驅車前往紅色教育基地「陸家新屋」,開展了以「踏尋紅色足跡,厚植愛國情懷」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大家認真觀看衡陽保衛戰的珍貴歷史圖片,用心聆聽氣壯山河的戰爭故事。陸家新屋牆內外遍布的炮眼彈洞,見證著衡陽這座英雄城市的抗戰烽火,彰示著落後必然挨打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