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方法,失敗有原因,縱觀一些成績優異的孩子在學習方面都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課後進行複習,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好習慣,從而行為一個良性循環。
複習對於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每個老師都會不厭其煩的告訴孩子一定要記得每天複習。有些孩子也能做到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先複習一天的知識點。但還是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把以前學過的知識忘記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般我們對於學過的知識,在24小時後基本上就會忘記30%以上,如果沒有特殊的方法幫助記憶,可能在3天之後就差不多忘記70%左右了,一個月後就忘記的差不多了。
每次到了期中、期末考試,孩子們又會根據老師規定的時間進行全面的複習,每天就是不停的考試,不停的翻看以前的課本,這種複習方法其實效率非常低。
孩子每天回家的複習不能只是簡單的看一下老師講過的課本,比如語文老師講了一篇課文,就把這篇課文再讀一遍,數學老師講了一個公式,就把這個公式多記幾次。這種方法勞心費力,只是短期內把單一知識點掌握了,而沒有把這些知識點吸收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如果將來碰到多個知識點交叉的題目,還是不會做。這也就是有些孩子平時測試甚至期中、期末測試成績都還不錯,但是一碰到比較難的綜合思維題就蒙圈了,因為他們的知識體系沒有建立,知識在他們大腦裡面都是單一存在。
那麼如果有效複習,把學過的所有知識點建立知識體系,加深記憶呢?
以前老師教過我一種複習方法,就是第一次複習選在上完課後的課間休息時間;第二次複習在當天晚上;第三次安排在第二天早上,第四次複習在一周以內,第五次複習安排在30天內,之後每隔30天再簡短的複習一遍。看到這些是不是腦袋都要爆炸了,如果現在教孩子這樣複習,孩子肯定一句話慫過來,「我哪有這麼多時間做複習,作業都做不完。」
這種複習方法本身沒有問題,但就是太耗時間,這裡教大家一種用思維導圖複習的方法,只要每天不斷練習,形成習慣,就可以產生驚人的學習效率,也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我們來看下怎麼做。
1、每天把當天學到的知識點自己動手做成一張導圖,記住一定要親自去畫,不要讓家長代勞,只有自己畫,才能記憶深刻。內容要包括當天學到的重難點、要點、公式、單詞等,把一天學到的知識進行一次梳理。
比如這天數學學了四邊形的基本概念等知識,回家畫了個導圖。
2、每周末完成一張總導圖,就是把每天完成的導圖進行分類匯總,這是一次高效率的強化複習過程,在匯總過程中也能發現每天學過的這些知識的關聯之處,從而形成一個初步的知識體系。
如這一周數學所學的知識匯總導圖:
3、每月底把四周的導圖整理成一張大的導圖,這就基本形成了一個中小型的知識體系,在匯總過程中,一般孩子會發現這些知識點的有趣之處,處處關聯,就像一個蜘蛛網絡結構,同時邊匯總邊記憶,想忘記都難。匯總完以後,貼到牆上,每天沒事就看幾眼,因為這種導圖採用了不同的色彩、顏色、圖像,會給孩子的大腦帶來強烈的刺激,並且每個知識點都是用關鍵詞概括,就可以幫助孩子快速回憶起所學內容。
4、到了期末,如果孩子有耐心把每個月的導圖再來次大匯總最好了,他會找到更多知識點的關聯之處,也能最大程度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加強孩子的記憶力。當然要是孩子不願意,就看每個月的導圖也行,但期末考試的成績肯定不會有問題。
這裡還有個小技巧,就是每次在畫導圖的時候,要能讀出來,最好是錄下來,這樣也能增強記憶,還能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通過這幾步的操作,就能把一本厚書讀薄,通過對知識點的提煉,在一張紙上就呈現了整本書的知識脈絡,這樣的複習也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