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如何優雅的和父母要生活費?

2020-09-09 粵升學

在家裡吃吃喝喝不用愁

開學了 到了學校

日子可能就不是這麼好過了

生活過不過得去

全靠父母的心意

吃的穿的有多好

全看父母給的生活費有多少

生活費,是無數大學生的痛

當代大學生都是怎麼開口跟父母要生活費的呢?


這些套路

有沒有和你一樣的?


委婉暗示

當然前提是得你爸媽看懂你的暗示

或者說

他們假裝看不懂



開門見山

直接一點 張口就來

賭的就是爸媽更直接

直接給你打錢



吟詩作賦

用詩表達出自己心裡的意思

你給自己加戲

父母陪你演戲

要到生活費的同時

還能增添與父母的情感



表情包撒嬌

讓表情包代替開不了口的話

如果表情包足以打動父母的心

你也能夠收到父母的一點心意了

甜言蜜語

突如其來的甜言蜜語

看似關心的寒噓問暖

也是讓人不禁背後一涼

一猜就是女兒沒錢了


當然也需要看準目標


我:喂,媽

我爸:咋了

我:我媽呢,讓她接電話

我爸:什麼事啊,直接給我說吧,你媽做飯呢

我:我沒生活費了

我爸:。。。

我:。。。

我爸:你等一下,我去叫下你媽



無中生「友」

父母最擔心的就是你大學找不到女朋友

對於男孩子來說

提到這個話題

父母也是招架不住呀

不過,無中生「友」就有點令人心酸了


通過這些五花八門的方式和父母要生活費

一方面也是說明我們也懂得父母的辛苦

不好意思再跟父母哭著喊著要錢

但又實在囊中羞澀

不得不還得依靠父母的資助



套路只是一種表面的方式

但父母的關愛一定是真的

他們努力拼搏,付出一切養育我們

拿著父母血汗錢的我們

也要記得合理、節約消費

到自己工作賺錢的時候

回報他們曾對我們付出的一切


廣東的同學們

你們的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

沒錢花的時候都是怎麼和父母要生活費的?

相關焦點

  • 兒子上大學,一個月要7千生活費,父母抱頭痛哭:這大學還咋上
    鄰居家的孩子君君今年上大學,平時君君的父母一切都是以為主,不論是在金錢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只要君君說話,那她們一定會幫助君君實現。不過,君君的家庭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所以對於君君的寵溺也都是父母從自己的日常開銷中省出來的,只要君君好好的學習,他想要什麼父母都會給他買。
  • 兒子上大學,一個月要7千生活費,父母抱頭痛哭:這大學還咋上
    鄰居家的孩子君君今年上大學,平時君君的父母一切都是以為主,不論是在金錢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只要君君說話,那她們一定會幫助君君實現在高考的時候,君君也順利的考上了一所好的大學,可是在開學的時候,父母給了她2500的生活費,可是君君不樂意了
  • 上大學父母不該給子女生活費嗎?
    中國父母聽到的最大雞湯應該是,美國孩子一到18歲就獨立,上大學不要生活費,全靠自己打工。北京一家法院最近直接判定,駁回一個大學生要求父母支付大學生活費的請求。這就是中產階級和精英階層的傳統思維,孩子的教育是要父母負責的。你要跟美國的中上階層說,孩子上大學應該自己打工賺錢,人家會表面微笑著誇你,有見識,一邊在心裡把你定義為鄙視對象。而那些美國勞工階層的孩子,也有確實靠自己打工完成學業的,比如中學時代就開始打工。
  • 孩子上大學,應該管父母要多少生活費?不要忽視額外開銷
    可能你會發現,高考結束後,自己最懷念並不是曾經和同學在一起玩耍的青春,而是對你們慈祥的父母,把你寵在掌心裡的父母。如果你以為上大學後,父母會因為看到不你而變成以前的模樣,那麼就大錯特錯了。但身為過來人的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 大學生如何優雅又不失禮貌地向爸媽討要生活費?這些招式百試百靈
    生活費好像永遠不夠用,還沒到月底就已經窮得連泡麵都不敢多吃了。但是日子總要過,消費一時爽,拉下的饑荒也是要還的,天氣冷了,又該添置新衣服了……花錢的地方那麼多,應該怎樣優雅而不失禮貌地向父母要求追加一點生活費呢?
  • 新生問父母要4000元生活費被拒!大學生活費到底多少才合適?
    話題一出網友吵翻,大學生每月究竟要花多少生活費呢?有網友表示,無論家庭情況如何,一個月四五千實在是有點過分了!要是家裡不富裕還跟父母要四五千的那才是沒臉沒皮;@lovelovely-:看城市吧,成都的話。
  • 女孩上大學每月1800元生活費,卻嫌棄不夠,列消費清單要父母加錢
    01女孩大學每月1800元生活費,卻嫌父母給得少,列消費清單要加錢>曾經聽說這樣一件事情,靈靈家在一個並不發達的小縣城,從小爸媽就告訴靈靈要努力學習考到外邊去上大學,靈靈也不負爸媽的厚望考上了外省的大學。
  • 「上大學後生活費一個月1000」,孩子當場翻臉,父母大罵不爭氣
    轉眼之間高三考生褪去了中學生的身份,即將來到大學,面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好奇和期待,聽著自己的哥哥姐姐說,大學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一起學習生活,大學生活當然也涉及到生活費的問題,生活費的多少可以說決定了大學生活是否豐富多彩。
  • 大學生活費多少合適?1500是標準,看看當代大學生要生活費的方式
    文/小琦說教育雖然說現在大學生的數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在就業上也沒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畢竟處在這個學歷為重的時代,即使大學畢業也面臨難找工作的現狀,也要選擇讀完大學的學業,獲得已經沒有太多含金量的大學學歷。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經常用這些「小手段」,學生:屢試不爽
    可是長大了,離開父母,到遠方上大學的時候,開始的你慶幸脫離父母的「魔爪」,其實,你們還是離不開父母,羽翼雖漸豐滿,但仍舊要靠父母做好最後的準備。最讓大學生無奈的一點,或許就是生活費了,不得不為「五鬥米折腰」,即使父母會附加一大堆不愛聽的話,生活所迫,也不得不讓我們低頭。隨著生活水平提升,物價上漲,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水漲船高,每當向父母要生活費的時候,可謂是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既能要到生活費,還不失優雅。
  •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經常用這些「小手段」,學妹:屢試不爽
    可是長大了,離開父母,到遠方上大學的時候,開始的你慶幸脫離父母的「魔爪」,其實,你們還是離不開父母,羽翼雖漸豐滿,但仍舊要靠父母做好最後的準備。 隨著生活水平提升,物價上漲,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水漲船高,每當向父母要生活費的時候,可謂是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既能要到生活費,還不失優雅。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時,經常用的這些「小手段」,讓人屢試不爽,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上大學父母給多少生活費?父母省「一點」,孩子會差「一大截」
    前言考生經過了多年的努力,終於在高考中一朝功成,選大學的時候經過了糾結和困擾,但最終還是被大學錄取上。新的學期已經到來,校園就在眼前,大一新生也陸續入學,但走到一個新的環境難免會很不適應,帶著憧憬也有點忐忑。
  • 大學生活費一個月給父母要多少合適?老師:兩三千的不靠譜
    前段時間,一位家長和一位老師的對話直接火了,一些家長恍然大悟:「原來大學的生活費根本用不了那麼多呀!」大學生活費一個月給父母要多少合適?微信上,母親向老師抱怨:「老師,咱這學校的生活費也太貴了吧,一份菜這得多少錢呀,孩子每個月問我要3000,說是才勉強夠花,學校裡的東西確實是有點貴了!
  • 在杭州上大學,表弟開口要5000每月的生活費!網友炸了
    最近,就有一位19網友在論壇吐槽剛來杭州上大學的表弟花錢大手大腳,5000的生活費居然還不夠用…… ▽19樓網友@肥白兔愛吃:表弟剛來杭州上大學,舅舅一個月給他5000,他居然說不夠?我真的驚呆了,現在大學生的生活費這麼高了?
  • 楊八裡:要四千五生活費遭拒委屈,大學生活費多少合適?
    楊八裡:要四千五生活費遭拒委屈,大學生活費多少合適?9月4日,紅星新聞《新生要4千生活費遭拒:2千不夠花 同宿舍的都有錢》報導稱,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
  • 大一新生:生活費太低,父母太摳,原來靠自已也能過上「小康」!
    但是現在似乎已經非常不適應了,甚至有人還提出「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的生活費,一點都不低,還有點少」的觀點,真的讓人感覺確實大跌眼鏡。如果過度的給予孩子生活費,很容易讓其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同時也會讓他感覺父母掙錢很容易,沒有必要在生活費的使用上過度計較,什麼時候花完,就什麼時候再向父母要就是了!長此以往,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肯定會對孩子的「三觀」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 大學生活費排名
    其實,家長應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不僅要根據家庭條件和孩子的需求來判斷,學校所處城市的消費水平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近日,大學生活費排行榜「走紅」:第一名很少出門,快看看你家孩子上榜了嗎?其實,當代大學生一直屬於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一方面,他們並沒有自己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完全依靠父母的供給來作為自己的生活費用,但另一方面,他們已經成年作為了一個獨立的消費個體。
  • 大學每月生活費4500,要多了嗎?
    她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不夠花,不能理解為何向父母提出4500元的生活費會被拒絕,畢竟,高中時父母支持她上4000、6000元的補習班連眼睛都不眨。不少人在上大學後才開始獨立生活,也很憧憬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生活,上了大學才知道,吃飯、聚餐、水電、假期回家的車票......該花的一點都不少,還總覺得錢不夠花。
  •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生活費不到800元,卻要父母給4500元
    認真算一算會發現這位大一女生的生活費遠遠超過了絕大多數家庭一個月的總收益了。父母給的生活費高,她實際上用於生活上的花費僅800元!再加上一些日常開支、化妝品等等200元左右,她一個月省一點就只花了800元的生活費。父母為了讓她在大學裡安心學習,不要過得太拮据,才給了她足夠的生活費。那麼,她把剩下的3000多元錢都用在哪裡了呢?為什麼明明自己可以克服誘惑,能夠省吃儉用的過大學生活還要找父母要這麼多生活費呢?
  • 即將走入大學的你,每月向父母要多少生活費合適?這筆帳得這麼算
    甚至有時還會和父母吵架吵出新高度。不過我還是得勸你冷靜。拋開孝不孝順的問題來說,至少接下來的這好幾年裡,無論你上大學離家有多遠,都依然要接受被他們「支配」的命運。因為,他們控制著你的生活費。要不然,你的大學生活會只剩下「大學」,沒有「生活」。既然這樣的話,那你就得好好跟父母算算生活費這筆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