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四優四提"黨建引領書寫老舊小區治理新答卷

2020-12-13 中國文明網

  老舊小區治理是城市治理的痛點難點,也集中著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目前,銀川市共有2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1130個,建築面積1500多萬平方米,佔全市住宅面積的14%。面對日益嚴峻的老舊小區治理難題,銀川市以「四優四提」城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現代化破題,通過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理順工作機制、強化資源整合、發揮黨員作用等「紅色組合拳」,讓老舊小區改造過程成為錘鍊黨的組織、發揮黨員作用、凝聚群眾人心的過程,全面提升老舊小區治理水平,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支部建在小區,在改造過程中提高治理能力興慶區鳳凰北街街道陽澄社區三合苑小區原來有5棟居民樓,分屬3家產權單位,3個小區隔牆而居,院落狹窄、環境堪憂。興慶區按照「四優四提」方案中「破牆整合、拆小並大」的整治理念,成立小區臨時黨支部,組織黨員挨家挨戶講政策、統一居民意見,召開議事會、商定整改方案,協調住建等部門,實施車棚重建等改造項目,一系列的改造徹底改變了老樓院的舊面貌。

  「三合苑」的「變身記」只是銀川市以黨建引領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縮影。據悉,今年銀川市計劃對130個項目、233個小區、2.73萬戶、208萬平方米進行改造。面對老舊小區歷史遺留問題多、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居民意見難統一等問題,銀川市通過在老舊小區構建「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居民區)黨支部+樓棟(院落)黨小組」的組織鏈條,通過發揮黨員帶頭作用,搭建居民議事平臺,引導居民參與其中,讓一批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

  截至目前,全市共在老舊小區建立小區黨支部27個,樓棟(院落)黨小組198個,推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02個。

  「紅色」進物業,在黨建引領中實現長效服務

  銀新苑南小區建於2004年,過去物業服務管理不到位、配套設施不完善、小區環境髒亂差,群眾怨聲載道。為改變現狀,金鳳區上海西路街道銀新苑南社區黨委創新「紅色管家」物業服務模式,通過在社區黨組織、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三方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將小區的一切難事都落在黨組織的層面解決,小區物業服務面貌逐漸改善,滿意度由過去的20%提升到98%,物業費收繳率由30%提升到95%以上。

  銀新苑南社區的先試先行,為銀川市推廣「紅色物業」管理模式做出實踐探索。「四優四提」出臺後,針對已整治和改造的老舊小區,由社區黨組織及時組織引導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引進專業物業企業進駐服務。對於不具備引進物業管理的小區,鼓勵黨支部牽頭成立物業管理服務公司,或由社區和產權單位共同管理,有條件的逐步過渡到專業化物業服務。同時,全面推行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肩挑」和社區「兩委」班子交叉任職,實行社區、物業、網格、業委會等橫向黨組織負責人交叉任職、雙向進入,持續強化黨在物業領域的領導。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0個無物業老舊小區建立了社區代管或共管的「紅色物業」。

  吹哨+報到,在完善機制中打通治理經絡

  金盾小區下水井內供暖與汙水管網「混搭」,管道不同程度生鏽破損,時常造成汙水洩露。為協調解決這一問題,興慶區勝利街街道辦向興慶區住建局、物業辦以及寧夏哈納斯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吹哨」。有關部門立即召開現場會,共同協調解決下水管網破損問題。而在唐徠小區,居民因小區裡的大樹遮光倍感煩惱,鳳凰北街街道辦啟動「吹哨」機制,聯動園林、電力、電信等部門共同修剪樹枝、騰挪管線,把採光權及時還給了居民。

  為破除老舊小區治理「腸梗阻」和「獨角戲」問題,「四優四提」提出健全「1+4+N」的「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按照網格發現、社區上報、街道吹哨、分級響應、協同處置的原則,實現資源和力量聯動下沉。社區黨組織作為「吹哨」主體,負責摸排、徵集、響應、回復老舊小區居民難點與需求,公安、綜合執法、司法、市場監管4個常駐單位以及轄區共駐共建黨組織等「N」個單位到小區「報到」,真正做到群眾的事一說就行,基層的「哨」一吹就靈,確保居民的事有人辦、馬上辦、能辦好。

  當先鋒作表率,在共同參與中共享治理成果

  財運小區內有一處未綠化空地,因為無人管理,雜草叢生、垃圾成堆。今年,西夏區北京西路街道文萃南街社區黨總支在財運小區建立黨支部,將空地劃分為27個責任區,由責任黨員對空地進行監管和綠化,有了黨員帶頭,居民們也「自覺」起來,斑駁禿地又穿上了綠裝。

  「四優四提」方案中提出建立居民黨員「直接管」、在職黨員「雙重管」、流動黨員「跟進管」的分類管理機制,推動各類黨員常態化參加組織生活、接受教育、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老舊小區裡,針對直管黨員,通過黨員評星定格、承諾踐諾等載體引導黨員「亮身份、當先鋒」,針對在職黨員實行「雙報到、雙報告」,黨員先鋒崗、黨員示範戶、黨員志願者等一批紅色隊伍讓在黨旗老舊小區裡飄揚起來,引領著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銀川日報 記者 範曉儒)

相關焦點

  • 武穴市刊江辦事處梅園小區:黨建引領 書寫基層治理新答卷
    新近落成的「幸福食堂」溫馨如家,曾經破舊斑駁的文化牆裝飾一新,乾淨安全的停車場整潔有序……誰曾想到,這個移民搬遷戶多、困難人群多、老年人多的老舊小區——武穴市刊江辦事處朱木橋社區梅園小區(以下簡稱梅園小區),如今正煥發出盎然向上的蓬勃生機
  • 二七區福華街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治理「變身記」
    自「雙改」工作開展以來,按照二七區委、區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福華街街道堅持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創建「三類組織」,形成「1+4」小區治理模式,創新「五彩」黨建工作法,讓老舊小區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紅色組織」塔臺,黨員群眾參與  62歲的黨員劉先生住油漆廠家屬院已有20餘年。「我是越來越老,可小區卻越來越新,越來越有味道。」
  • 北橋社區:樹立「五心」導向、堅持「雙網」融合,書寫黨建引領基層...
    近年來,北橋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樹立「核心在組織、專心抓黨員、熱心辦實事、黨心約民心、真心換民心」的工作導向,以城中花園小區為樣板,積極探索黨建和社會治理雙網融合新路徑,形成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北橋模式。
  • 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的「松山答卷」
    這幾天,赤峰市松山區向陽街道翡翠明珠小區的居民們發現,小區裡新增加了一批綠、藍、紅、灰4色一體的垃圾智能分類箱,顏色鮮豔,格外引人注目。原來,這是翡翠社區正在實施的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項目。在網格黨小組長趙芳鈺的指導下,居民許愛蓮大媽刷臉驗證後,垃圾智能分類箱系統順利啟動。
  • 渤海街工農社區探索以黨建促老舊小區治理新路徑
    轄區的木業大廈小區就是典型的老舊棄管小區,通行堵塞、行路困難、鄰裡封閉,是問題最集中的小區。2019年,延邊州委下發《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的意見》,為社區解決基層治理難題提供了方向和路徑。工農社區結合轄區實際和特點,從問題最集中的木業大廈和平安小區入手「解剖麻雀」,確定以培育壯大紅色基層黨組織、激活社會黨員紅色細胞為手段,以打造紅色樓院為載體,把黨建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相融合,大力培育鄰裡文化、家風文化和孝道文化,總結推出「四步惠民工作法」,探索出了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的「紅色樓院」新模式。
  • 湘潭嶽塘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新生活
    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湘潭報導「黨群攜手破難題,老舊小區展新顏,環境變美房價漲,居民喜樂不搬家。」最近,湘潭嶽塘區嶽塘街道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字裡行間透露出居民們對老舊小區改造後的滿滿幸福感。今年以來,嶽塘街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載體,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改造老舊小區面貌,居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有人在家嗎?我們是社區黨員志願者。」
  • 銀川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
    銀川市針對城市基層治理和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短板,今年以來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現代化,優化組織體系、提升基層組織力,優化人員素質、提升隊伍帶動力,優化基層治理機制、提升多元共治,優化基礎保障、提升治理承載力
  • 黨建引領 合力共建——匯力集團公司破解「三無小區」治理難題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王智陽按照《漯河市加強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治理實施方案》和《黨建引領「三無小區」治理任務清單》要求,匯力集團公司主動與聯繫分包的「三無小區」接洽、聯繫,開展調研走訪,了解群眾需求,現場解決問題。
  • 銀川:聯繫群眾「進一步」,服務群眾「深一度」
    近年來,寧夏銀川市針對城市新業態、新群體等不斷湧現帶來的黨建工作薄弱點,快速城市化導致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解決矛盾方面的盲區,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問題,推行「四優四提」行動,從優化組織體系、提升基層組織力,優化人員素質、提升隊伍帶動力,優化治理機制、提升多元共治力,優化基礎保障、提升治理承載力四個方面入手,推動街道社區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全面提升城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現代化水平
  • 深圳鹽田:開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探索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固化疫情防控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明方向、建陣地、立制度、借科技、強隊伍、聚合力,在形成黨委領導、多方參與的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格局上作出了不少有益創新探索,在推動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 「嶽」享物業 ‖ 黨建引領開「良方」,破解小區「中年危機」
    「嶽」享物業 ‖ 黨建引領開「良方」,破解小區「中年危機」 2020-12-22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理論與實踐|曾治國:用真抓實幹精神創新老舊小區治理
    用真抓實幹精神創新老舊小區治理曾治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當前,城市老舊小區管理難的問題,已成為基層治理的絆腳石。近期,鶴城區城中街道黨工委以「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導向,用真抓實幹精神,深入調查,認真研究,努力從城市基層黨建著手,探索創新城市老舊小區治理良方。一、抓牢「黨建引領」這個關鍵點。一是做到組織全覆蓋。嚴格落實五級組織體系建設,街道、社區主導,以黨建推動微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
  • 老舊小區蝶變煥新顏
    近年來,為徹底解決老舊小區管理的痛點問題,瑤海區大力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治理,由區國資公司設立物管中心,對老舊小區進行「託管」服務,以黨建為核心,以「紅色物業」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改善基層社會「微循環」,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落實在「微服務」,推動老舊小區逐步實現由「失管」到「物管」的改變,讓這個擁有三分之一以上開放式老工廠區宿舍、老舊生活小區的傳統工業區丟掉了
  • 漯河探索「紅色物業」管理模式 老舊小區治理群眾當主角
    「泰南105號院」的4棟樓分別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無專業化物業,院內道路坑窪不平,下水道經常堵塞,路燈不時「罷工」,私搭亂建現象嚴重,是典型的髒亂差老舊小區。  變化來自今年源匯區開始的老舊小區整治「清零」行動。在街道辦事處組織下,今年4月,院內的6名黨員組成黨小組,由老黨員吳建設任組長,牽頭成立了業主委員會。
  • 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研究
    所有這些都從宏觀和制度層面表明了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引領的必要性,描述了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引領的應然狀態。那麼,從微觀和操作層面來說,社區黨建對社區治理的引領有可能實現嗎?以及如何實現這種引領呢?我們基於在毗鄰杭州火車東站的江幹區筧橋街道天新社區的調查,試圖通過這一個案的實然呈現,對社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何以可能這一問題做一回答。
  • 聚合新媒體,聚焦新寧夏丨高質量發展,寧夏銀川市興慶區這樣幹
    人民網銀川9月23日電(記者 劉峰)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也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寧夏銀川市興慶區面對各項任務要求,立足實際,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提振城市經濟實力,加快落實了一批批重大項目,為寧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大力招商引資,優化產業結構對於興慶區來說,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發展高質量企業項目是近年來的目標任務。
  • 羅湖區南湖街道交出基層治理「美好答卷」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李慧)高票當選為深圳市網民喜愛的十大「幸福街道」,新成立黨組織數目、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政務服務系統績效考核、市容和環境衛生綜合考核、環衛指數測評等評比均位列羅湖第一……南湖街道交出基層治理美好答卷。6月28日,羅湖「雙周發布」在羅湖區金光華廣場舉行南湖街道專場。
  • 紅色物業引領·打造小區治理新樣本
    小區是城市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治理的主戰場。2019年10月開始,長興縣探索社區工作向小區物業及業委會全面下沉的工作方式,構建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黨建引領下的小區治理模式。解決了一批群眾普遍關注、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營造了更加和諧、幸福的家園。
  • 瀘州: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自己說了算
    四小區「開牆共治」,同步升級 胡驥介紹,今年,大山坪街道將實施45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這個工作推進過程中,先試行將新南苑、廣信苑、電信小區、瀘州日報社宿舍4個小區連片打造。目前街道主要是負責徵求群眾意見,對方案進行完善。
  • 用好黨建「金鑰匙」解鎖基層治理「新密碼」
    停車難是不少開放式老舊小區的通病,而塗新社區的停車難問題在今年能得到有效改善,在社區書記肖蘭看來,關鍵是基層黨組織發揮了「主心骨」作用。不止是停車,在民生服務、移風易俗、生活垃圾分類等基層治理的難題上,塗新社區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破解瓶頸的「金鑰匙」,通過打造「民聲金話筒」協商議事平臺,讓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定,擊破老舊開放式小區在「居民融合、能量聚合、資源整合」方面存在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