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敏感期卻說話晚,如何加持寶寶語言發育?(收藏)

2020-09-18 袋鼠麻麻學早教

從寶寶剛剛出生到開始咿咿呀呀「說話」,每一次成長的瞬間都能讓寶爸寶媽充滿感動。

對於充滿這方面疑問的家長,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關於寶寶語言發育的問題。

所謂的語言,其實是人類特有的一種高級神經活動,兒童語言發育標誌著全面發育。

語言發育第1階段:前語言階段

嬰兒從出生到產生第一個有真正意義的詞彙需要經歷比較長的語言準備階段,稱為「前語言階段」。這個階段不同種族的嬰兒規律相同,與母語無關。

語言發育第2階段:幼兒語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先理解後表達,交流的方式為非語言和言語相結合。1歲半以後詞彙量增加,說話的積極性提高。

關於寶寶說話晚的常見疑問答疑

影響寶寶語言發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是遺傳因素。其次,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也很大。

在很多時候,寶寶語言發育遲緩還可能是疾病的一種表現,這些疾病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聽力異常、腦癱、孤獨症譜系障礙、先天遺傳代謝性疾病,等等。

總之,導致寶寶說話晚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需要由專業的醫生根據寶寶的情況來進行評估。

寶寶語言發育是腦發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上可以通過寶寶語言發育水平對其腦功能進行評價,對寶寶未來智能的發育也能進行一定的預警。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大約10%-15%的寶寶在2歲左右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但是僅有5%左右的寶寶在3歲以後仍然存在語言發育遲緩。那麼,40%-60%將持續至學齡期,導致閱讀技能和社會行為受損,有些寶寶甚至會伴有行為問題和社會行為受損。

這種類似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這只是家長的理由和藉口。家長們千萬不要因「貴人語遲」這樣的錯誤思想而耽誤了寶寶的最佳就診年齡。

臨床上我們也確實發現了一些發育行為疾病,比如:孤獨症譜系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發病率,男孩高於女孩,這些疾病在寶寶早期可能以語言發育遲緩為首要表現,因此給人造成男孩說話比女孩晚的印象。事實上,男孩和女孩語言發育並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

了解了寶寶語言發育的規律和關於寶寶說話晚的疑惑答疑,下面我們再來看看,父母在家裡有什麼辦法,可以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具體方法有以下這些:

1. 在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多和寶寶對視、對口型,模仿寶寶發元音---元輔音,不僅向寶寶傳遞聲音信息,也傳遞各種表情和手勢的意義。

2. 在家裡儘量提供一個單一的語言環境,儘量避免一切包辦。比如:不要因為寶寶的一個眼神就立即滿足需求,而是要鼓勵寶寶自己用語言表達需求。

3. 最好給寶寶每天安排固定的讀書時間,可以給寶寶講故事,還可以每天都和寶寶聊天,做遊戲,這樣可以給寶寶同時提供書面語和口語的接觸機會,對寶寶的語言發育有一定的幫助。

4. 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並儘快從泥糊狀食物向顆粒狀和小塊狀食物過渡,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還可以鼓勵寶寶多吹泡泡,這些都可以促進寶寶口腔各器官功能的發展。

5. 由於寶寶大腦的發育是從具象思維開始的,寶寶眼睛能看見的、耳朵能聽到的事物或動作更能讓寶寶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家長們在對寶寶進行語言早教時,可以選擇簡單的「動作+名詞」,一邊做動作一邊有實物,然後不斷重複,這樣寶寶就能逐漸理解我們所說的動作、他所看到的物品和發出的聲音之間的聯繫。寶寶理解了我們動作的意義,又聽到了語言,想要模仿和溝通,於是寶寶開始說話,語言也就開始出現了。

6.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活動範圍的擴大,家長們還可以經常給寶寶描繪各種家庭用具、動植物和交通工具,等等。還可以多陪寶寶玩一些發聲遊戲,比如:模仿小動物的叫聲或者交通工具的聲音,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對語言能力也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寶寶的發育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家長們不必在寶寶的發育過程中糾結於某一點,而是要系統地看待寶寶的成長。還有,語言是溝通的工具,父母需要給寶寶更多的陪伴,充滿愛意的溝通和陪伴,是促進寶寶語言發育很重要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說話,說話時間晚,語言敏感期你抓住了嗎?
    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除了一部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另一部分就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時,家長是否有進行正確引導。敏感期內的孩子會專注於某一特定的事情,孩子對這方面信息的接受程度非常快,並且刺激越多、越複雜,孩子大腦發育的速度就越快,學習效果也越好。當孩子開始模仿大人嘴型說話,並發出嗚嗚哇哇的語音時,這就是她的語言敏感期了。
  • 寶寶說話晚?促進語言發育做到這些很重要!(上篇)
    有媽媽說,自家寶寶好像語言發育有些遲緩,都2歲了還不會說話,甚至到了3歲還不能準確發音,這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呢?因此,語言發育落後的表現也並非「不會說話」那麼簡單。其次,寶寶的大腦對語言發育很重要,語言發育遲緩很可能是大腦發育不足。語言發育遲緩是怎麼回事?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  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  「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  「我孫子9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  「啊,你家娃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
  • 什麼是語言敏感期,如果孩子說話晚一定要重視起來
    每個寶寶都有一個語言發展敏感期,寶寶語言發展敏感期有一個大致的年齡段,家長們在寶寶的這個年齡段裡可以對寶寶的語言發展著重培養。對於寶寶語言發展的培養,家長們要注重方法,要有耐心。 什麼是語言發展敏感期 語言發展敏感期是指寶寶在一個特定時間內語言學習能力特別強,這個時期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這段時間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
  • 寶寶說話晚?刺激寶寶語言發育的9個技巧
    好友芳芳的寶寶說話晚,已經1歲多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看著別的同齡小朋友能說會道了,這可急死了芳芳了。寶寶說要經歷哪幾個階段,想要寶寶早日開口說話,作為爸爸媽媽我們在引導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小恩就邀請了恩菲特韓式月子中心陳護士長和大家分享一下寶寶說話晚,如何刺激寶寶發育的方法和招數,希望對各位寶爸寶媽有用~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 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 「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
  • 孩子不說話,你覺得是貴人語遲?抓住語言敏感期,寶寶金句頻出
    其實不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自身情況不一樣,說話會有早晚之分,而且通常女孩比男孩說話要早,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擔心,一般4-6個月的差異都是正常範圍,但如果滯後時間太長,建議家長們要及時就醫。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除了一部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另一部分就是在孩子語言敏感期時,家長是否有進行正確引導。
  • 寶寶說話晚?促進語言發育做到這些很重要!(下篇)
    許多老人口中的寶寶「貴人語話遲」,實際上跟腦神經發育有關。寶寶學習語言的最初途徑,就是家人的交流和說話。因此,在寶寶出生後,父母一定要多跟寶寶說話,只有不斷的輸入,寶寶才可能有所輸出。語言輸入的數量與質量對兒童早期語言發展的重要性隨其語言能力變化而變化。一般來說,對18月齡兒童而言,父母語言輸入數量比較重要;30月齡時詞彙的多樣性與複雜程度比較重要;敘述等去語境句子的輸入則對42月齡兒童比較重要。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不敢開口說話?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蘇格拉底說過:好的說話能力能夠使人快速獲得成功。卡耐基也說過:百分之八十五的成功靠良好的口才。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改善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問題?1、牢牢抓住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兒童心理學專家認為,0-6歲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想培養「語言小天才」,父母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錯過就晚了
    所以當自己家孩子的表達能力比同齡人弱的時候,有些父母就會很著急,生怕自己的孩子是有什麼問題,父母因為孩子開口說話晚而帶孩子去看醫生的事例也不在少數。但其實只要孩子生理檢查方面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家長就不用擔心孩子是有語言方面的障礙。
  • 0-6歲語言敏感期: 父母的語言,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營養物
    2)0-6歲孩子的撫養者要每天跟孩子對話溝通,母親對孩子的語言教育很關鍵:「0-6歲的孩子處在語言敏感期,有強烈的吸收性心智,在自己的母語環境中,孩子就能很容易學習到發音和語言溝通、及對應語言的傳統文化。」
  • 寶寶說話晚代表聰明?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
    寶寶說話晚代表聰明度高?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寶寶說話晚真的代表著會聰明嗎?發育過程中,智力的高低和語言的發展確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聯繫,但是由於個體差異的原因,每個人的語言規律也就不盡相同,因此,寶寶是早點開口還是晚點說話,並不能當作聰明程度的判斷標準。
  • 1-6歲語言敏感期:掌握四種正向幹預方法,讓孩子有效學說話
    其實這是很多育兒的家庭會面臨的問題,孩子學說話的早晚,發音的好壞,詞彙量的掌握程度,都會變成大人的談資,也會成為各種攀比的項目之一,較落後的孩子父母也會因此有了不少焦慮和困擾。孩子學說話晚的原因其實很多,但其中父母比較容易忽視對語言敏感期的理解。在孩子語言敏感期,父母及時的發現和正向引導,對於孩子學說話幫助是非常大的。
  • 孩子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導讀:學習說話是我們人類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因為我們日常的信息交流基本上都是依靠語言來傳遞的,而語言也是我們更好的表達自己需求的一個重要工具。於是,等寶寶到了一定年齡,當孩子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父母就會開始引導孩子說話。
  • 寶寶不愛說話、說話晚?語言敏感期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在引導寶寶學說話的路上,自己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確?有沒有急於求成而缺少足夠的耐心?有沒有在孩子有所進步的時候,給予最及時的鼓勵?· 0~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其中0~3歲尤為重要。· 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環境中,與成人語言交流較多的寶寶,語言發展速度較快。
  • 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
    導讀: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錯過了兒童語言敏感期,應該怎麼辦?亡羊補牢還不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若知道幼兒語言發育敏感期訓練,孩子說話會更好
    在場的幾位家長無不驚嘆桐桐的語言表達能力,其餘幾位小朋友只會簡單地表達幾個稱謂或者動詞,比如「爸爸」、「媽媽」、「剝」等等。在這種有對比的情況下,我一般都是很謙遜表示,可能女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要強些,或者是說話有遲早每個孩子不同等等。事實上,桐桐之所以較其他同月齡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更勝,很大一部分原因離不開我的幼兒語言發育敏感期訓練。
  • 認識寶寶的發育的敏感期
    對於寶寶的教育也是這樣,一定要抓住寶寶成長的敏感期進行教育,如果錯過了寶寶長長的的敏感期,那麼寶寶的一生就被耽擱了。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以後,就在不斷地由小變大,由什麼也不懂變得能說會做。這個「變」的過程,醫學上成為發育。然而每個階段「變」的速度並不一樣,有時較快,有時很慢,「變」得較快的那一個年齡段就叫做發育敏感期。寶寶成長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發育敏感期。
  • 1歲萌娃語言能力超棒,「語言敏感期」抓住機會,每天這樣早教
    1歲萌娃語言能力等同於2歲娃,語言能力影響大腦發育?了解0~3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寶寶語言能力「快速」增強。很多父母說自己家孩子快2歲了還是只能說幾個字,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語言遲緩,父母著急不知如何下手?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特別是語言能力的發展。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語言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語言敏感時期是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是與聽覺能力發展相對應的,而並非僅僅指孩子已經開始學會說話的時間。所以一般來說,孩子的語言敏感時期起始於懷孕6個月後,也就是孩子還是胎寶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