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北民族大學化工學院、環境工程學院等學院與共青團張掖市委聯合組成的社會實踐小組來到張掖河西製藥廠、民樂縣南豐鎮中藥材種植基地開展中藥材生產新技術及生物質能源利用情況調研。
調研現場,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河西製藥廠的生產車間,觀摩了藥物製劑的生產流水線,了解了藥品生產的整個流程。
西北民族大學社會實踐小組學生 金楊:「這次我們西北民族大學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帶我們來到了河西製藥廠參觀,讓我們能更好的理解書本內容,這是一個理論與實際結合的過程,對於我們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西北民族大學社會實踐小組學生 謝佳偉:「讓我明白了整個製藥過程當中一系列繁雜的化工程序,以及所有藥品在生產過程中加工的細緻化,對於我們的行業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隨後,社會實踐小組的同學們走上街頭,向過往群眾發放調查問卷,詢問大家對中藥材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
西北民族大學社會實踐小組學生 趙樂:「我們在學校裡一直進行理論學習,現在走到社會中,可以把所學到的知識得以運用和實踐。」
西北民族大學社會實踐小組帶隊老師 王欣:「張掖市由於其獨特的自然優勢、地理環境以及優越的物種條件,還有成熟的種植技術,成為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通過此次活動,調研張掖市中藥材種植、生產、科研開發以及生物質能源利用化的情況,能夠有效推進甘肅省中藥產業的發展,促進高校科研成果和當地企業的技術轉化。」
在民樂縣南豐鎮萬畝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同學們通過現場觀摩、聽取講解、實地查看等方式,對民樂縣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一體化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
據了解,此次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了我市中藥材生產新技術及生物質能源利用情況,同時,提升了高校科研成果技術與中藥材企業加工生產的良性互動,對促進我市生態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西北民族大學社會實踐小組帶隊老師 李明哲:「這次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讓學生到田間地頭去了解從種植到加工到生產這樣一體化的過程,讓學生真真正正從書本裡走到農田裡去,提高自己實踐的能力和實踐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