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深響(ID:deep-echo),作者:呂玥,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聽科技人員講解衛星發射流程、爬上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跟隨工作人員體驗穿加注服,認識支撐起我國航天事業的火箭天團,了解長五B火箭成功首飛的故事……
這是 5 月 16 日和 17 日,抖音直播推出的由「我們的天空」發起的酒泉、西昌、文昌、太原四大航天發射場首次聯合直播呈現的內容。也是長五B首飛成功後,網友們第一次通過直播的鏡頭走入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探秘航天背後的故事。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更多是書本中的知識點,其發展歷程和重要性總是以抽象形式存在。而這次抖音直播帶用戶走進了航天發射場,近距離接觸和了解中國航天事業,讓普通人也與看似遙不可及的中國航天事業產生了更緊密的聯繫。
此次「離開地球表面——中國四大航天發射場首次聯合直播」,是抖音推出的創新直播項目。在此之前,抖音直播已進行了多次創新直播——直播南極、連線非洲、走進宇宙看地球等等,場景變換跨度之大,每次都在打破用戶的想像。直播這一產品的邊界正在被大大拓展,不論是場景、人物或是內容,都得到極大的豐富。
抖音直播正在以創新力不斷拓展直播的邊界和想像力,經過一系列布局,正在建立全域直播的能力,一個「全域直播」的時代正在開啟。
「離開地球表面」引發的思考
兩天時間參觀中國四大航天發射場,由下達火箭發射指令的「01」指揮員親自講解、跟著主持人一起爬上發射塔架、走進總控室、觸摸「點火」按鈕……這些原本普通人很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的「航天風景」,在直播的形式下展現在了大眾面前。
5 月 16 日和 17 日,抖音直播推出的走進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航天發射場的活動,也是中國四大航天發射場首次聯合在抖音進行直播。直播中,各航天發射場的建築物、專業設備全部都近距離、清晰的展現在了鏡頭前,「01」指揮員也在直播中講解著每個建築、設備的作用、火箭發射的全過程,並且全程解答著網友們的疑問。
與此同時,直播也展示出了四大航天發射場不同的景致和歷史。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荒涼的戈壁灘讓無數網友以為來到了「火星」,登上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塔架,那些創造輝煌成就的航天人的故事又讓每一個人都為之動容。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椰林、牛群和測試廠房、塔架和諧共存,因為建設航天發射場而遷址的小學,目前也還基本上保留著原貌。
與單純參觀遊覽景區不同,從直播項目本身而言,這次航天直播不只是在滿足大眾的好奇心,更是讓大眾了解幾代人推進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背後所攻克的難關、付出的努力以及所鑄就的航天精神。通過航天發射場工作人員的介紹,我們了解了第一代航天人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仍然奮力拼搏的精神,也看到了當代航天人如何在高密度任務常態化的工作環境裡,為中國航天事業精益求精、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
從行業層面來看,作為直播形態裡的一個新「面孔」,航天直播用鏡頭連接的場景、對象再一次豐富了直播所展現出的內容。直播的價值也被進一步放大,大眾從中獲取了更有價值的社會信息,也體驗到除娛樂之外更深刻的感受。
跳出了單純的秀場直播、賣貨直播,抖音直播在此次航天直播前已有一系列創新動作。
3 月起,抖音聯動多個縣的書記、縣長,以及抖音美食達人,一起走進抖音「戰疫助農」直播間,讓全國網友更好的了解當地農戶情況及相關特色農產品信息 ,幫扶助農。
3 月 18 日,抖音發起了南極直播,直播鏡頭的另一端是萬裡之外的極地世界,由正在南極科考的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從 17052 公裡外的南極傳回第一手畫面。
3 月 20 日,抖音搭建起企業與高校的對接平臺,開啟抖音直播「春招會」,助推復工復產、助力大學生就業。
4 月 5 日及 5 月 1 日,抖音直播推出針對小長假的「雲端旅遊局」活動,從宇宙看地球、在非洲草原上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全時段展示故宮春日美景、沉浸式遊覽全國各大熱門景區並開啟線上售票功能,緩解大眾出行需求,也幫助旅遊行業打通線上線下助力旅遊行業復甦回暖。
總結以上這些直播,不難看出其中的共同點。
首先是內容的不斷「出圈」。曾經直播的主人公可能只是網紅、明星,直播內容大多也只是展示才藝。但現在直播的鏡頭已經可以對準大千世界,真正做到了「萬物皆可直播」。直播所傳達的也不只是單一的情感或娛樂。萬物皆可播,讓直播內容向教育、公益、文化藝術等專業高品質的領域拓展。
當大千世界都成為直播間的主角,這也意味著直播場景的「出圈」,真正實現了場景的多元化變革。在移動網際網路和行動裝置快速普及的基礎上,直播間走出了某個小房間的個人秀場,從室內走向室外,從地球走到太空中,直播場景無處不在。此外,直播也從過往的單向傳播轉變為更加豐富的社交互動傳播,從最初的連接人與人,到現在直播連接人與世界,讓更大的世界「觸」手可及。
直播與娛樂內容「解綁」,其背後的價值也更加豐富。過往印象中,直播的最大價值是滿足用戶的娛樂需求,但在抖音直播的系列項目中,直播所能傳遞的價值觀和情感更加豐富多元,例如在南極直播中,用戶可以了解真正的南極並學習到環保公益知識;在雲端旅遊局項目中,用戶可以在觀看地球直播時直觀了解更多天文地理知識,在故宮及其他景點直播中了解歷史、滌蕩心靈。
更值得關注的是,抖音直播的創新拓展,其實也是在讓直播模式「出圈」。從以上幾種超乎想像的直播可以看出,直播不再是被動迎合用戶需求的產品,而是平臺在主動走出原有的內容、場景邊界,向用戶傳遞更廣闊更豐富的信息,引導用戶形成更積極的社會價值觀。
跳出原有框架進行創新的過程總是不容易的。不論是策劃、內容安排或是最終播出,其背後所需的技術、人力以及團隊協作要求都要比以往更高。
無邊界直播背後
直播的邊界,其實是被行業參與者定義的。
在直播發展初期,秀場模式是直播的主要形態,直播內容始終與娛樂相關。自電商直播風口驟起,直播的形態快速發展至「萬物皆可直播」狀態,直播內容大為豐富。
在當下,隨著對直播不斷深入探索,「直播+X」已成為網際網路產品的標配。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 2019 直播+X 洞察報告》,除了原有的直播+遊戲、直播+秀場外,直播也深入到了電商、社交、教育、旅遊等多個垂直領域。在直播與內容相結合的領域,一眾內容平臺早已突破娛樂這個單一維度,生活記錄、生活服務、社會教育類內容也均被囊括其中。
同時,在疫情之下,大眾線下活動受阻而產生的線上化需求,也讓直播的價值得到進一步凸顯。在不能外出的時間裡,人們在直播裡休閒娛樂、獲取資訊、購買商品、學習知識……極具時效性和互動性的直播,在環境的影響和推動下成為了連接線上與線下的信息傳輸媒介。
在此背景下,抖音直播不斷突破直播現有邊界,既是積極創新,也是順勢而為。
一場又一場充滿新意的直播背後,全新的內容擴充為整個平臺帶來了新增流量、增強了用戶粘性;對於科普、公益、扶貧等多元內容的關注,也展現出平臺正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帶來正面積極影響力所做出的努力,無形中這些直播內容已為平臺提升品牌形象提供了助力。
另外,以抖音直播為代表的行業玩家已經重新定義了直播,反過來也證明了直播這一產品形態的高度可拓展性。
由於直播可以承載的空間巨大,即使是有眾多新內容、新玩法的當下,各行業參與者仍可以設想和開發出其他創新性內容,進一步發掘出直播更大的價值。曾高度依賴線下的旅遊業、線下娛樂順利走向線上並帶起一波熱潮,就是最典型的案例,這些原本只想救急的行業,走進直播間後卻意外找到了「網際網路+」的入口。
當各行各業走到線上,這背後考驗的是平臺的綜合能力。
要吸引用戶進直播間觀看,首先要求平臺對直播有很好的理解能力和項目策劃能力。直播就是一個容器,裝入什麼樣的內容非常考驗平臺對於直播產品本質的思考。只有在平臺把握了直播這一高互動、即時性強的產品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策劃出有價值、有新意的直播。
回顧抖音直播近期的一系列創新項目,去非洲、南極、太空或是知名景區、四大航天發射場,每一場直播在整體流程、內容安排方面都不會完全相同。例如去景區遊覽會有景區工作人員帶領和講解;地球直播會安排專業解說員,一位負責講解「硬核」知識,另一位則是從更高的角度帶用戶思考星球與人類的關係。在此次的航天直播中,四大航天發射場也都安排了不同崗位上的工作人員和總負責人與主持人對話,解答問題與網友實時互動。關於火箭發射過程、各專業設備有何作用等硬核的專業知識也都經過了工作人員深入淺出的解釋,航天直播也因此而更具可看性。
而安排全國多個熱門景點直播、與多縣縣長合作進行扶貧直播以及此次國內四大航天發射場的聯動等等,也在考驗平臺資源觸達能力、自身傳播能力及影響力。因此在具備以上綜合能力的基礎上,抖音直播才得以進行持續的創新,不斷挖掘出更多新鮮有趣的內容去滿足甚至引領用戶的多方位需求,並進一步放大自身的產品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抖音直播裡休閒娛樂、看大千世界,獲取信息,社交、學習、購物、健身、讀書、做公益……不知不覺中,直播已經改變了大眾獲取信息的方式,同時也成為大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直播正在傳遞遠超娛樂屬性的更廣泛的意義,也激活了新鮮媒介方式傳遞社會價值和精神等更重要信息的能力。在多維度拓展後,構建了全域直播能力的抖音直播,正在引領整個行業大踏步進入全域直播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