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人,差的不只是錢,而是這3點

2021-02-24 插座學院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插座學院

來源 l 張良計(ID:zhang_liangj)前段時間有篇熱文,叫《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真實差距》。大意講月薪1萬的人和月薪10萬的人,收入相差不止10倍,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滾越大。具體文章我不貼了,得出的結論無非還是心靈雞湯的老三樣:
這種文章頗有過去時尚雜誌裡那種「月薪3000的編輯教你過月薪3萬生活」的感覺。稍微了解一點的人,或者已經達到文中作者所說月薪10萬的人,都不會這麼來講話。首先,該文作者有個基本錯誤,月薪10萬並不是說你拿到手就有10萬塊錢,你還要算扣稅。
以上海為例,如果你的公司不偷稅漏稅,社保交金給你交足,那麼當你月薪1萬的時候,新稅法後扣稅完差不多是8000多塊(如下圖):當你月薪10萬的時候,扣完稅後的工資可不是簡單的乘以10倍得到81350了,而是70350(如下圖):那麼如果按照稅後收入10萬來計算,稅前應該是多少工資呢?155000的月薪,如果按照一年12個月的年薪來算,就是186萬.如果不論股份與分紅,單算工資的話,往多了說,這是一家大型公司全國總經理的水平;往少了說,這是跨國公司中國區CEO的水平。

1

工作職能的差別:

月薪1萬的人,只對自己工作負責

月薪10萬的人,要對公司生存負責

月薪1萬的人,不需要對公司的生存負責。但月薪10萬的人,必須對此負責。稅後月薪能拿到10萬的人,擔負的更多是無形的責任和精神壓力。比如銷售指標有沒有達成,客戶回款及不及時,員工管理到不到位,新業務線發展得好不好。每一項拿出來,都能寫成厚厚的一本書。從這個角度來看,普通員工的世界其實更簡單更單純。最起碼,只用管好自己手頭的工作,不用去擔心幾十號幾百號人吃不吃得上飯的問題。經濟形勢不好,幾千萬的客戶說掉就掉,對月薪1萬的人有什麼影響嗎?如果年底這個窟窿還不補上,他大概率會被調走或者辭退,然後在接下來幾個月甚至半年裡都找不到工作。我知道一個國際廣告集團的中國區CEO,因為業績不好是怎麼被開除的呢?早上到辦公室打開郵箱,一封來自國外總部的辭退信就赫然擺在郵件列表裡。中午收拾東西,下午就直接走人。據說後來他一年時間都賦閒在家,找不到新工作。而即使想辦法去補業績的窟窿,也會經歷焦慮,迷茫甚至抑鬱。因為他不僅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更要對下面的員工負責。這時的壓力就會以幾十幾百的倍數暴增。什麼幾個月不見自己的孩子,在飛機上呆的時間比回家都多,這都是家常便飯。最後再和身體健康問題交織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隱形定時炸彈。社會新聞裡那些跳樓的CEO,自殺的總經理,就是這種焦慮積累到頂端的爆發。所以這些人每天思考的,不是雞湯大號們說的,「思維如何提升」,「眼界如何開拓」,「拒絕短期快樂」。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一看就是沒幹過的人說出來的話。同樣也不是網上抄來那些成功大佬的金句名言,那都是經過小編美化包裝過的說辭,給大佬立人設用的,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月薪10萬的人,思考的都是很實際的、能對公司現在的生存和未來的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東西,比如:怎麼看待行業的發展趨勢,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裡?
公司長期的財務計劃是什麼,資源投入的短期目標又是什麼?公司未來的風險在哪裡?如果長期虧損,應該如何止損?你只有親自運營過一個組織,親自核算過ROI,親自開除過員工,親自開拓過客戶,才會知道這些問題都不是看幾篇文章,聽幾次講座,上幾次課就能弄明白的。
這都是長時間的實踐和經驗,加上自我總結,持續改進,然後變成你思維上的提升,開始指引接下來新的行動,最後反映為你職位和回報上的增長。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2

社會關係的差別:

月薪1萬的人,只需處理老闆、同事的關係

月薪10萬的人,每天都在刀尖行走

月薪1萬的人,只用在職場社交上處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和部門同事搞好關係,聽從老闆的指示即可。只要你懂基本的做人道理,過得舒服一點問題沒有。可月薪10萬的人不一樣,他們每天面對的是360度刀山火海。下屬,同事,老闆,同行,客戶,供應商,行業協會,政府機構,還有媒體.每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處理好這些關係那都是在刀尖上行走,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讓你和公司滿盤皆輸。客戶不給你結款,供應商撂挑子說不幹,同行挖你的核心員工,政府一紙公文叫你關門,Global 總部發郵件要你開人,媒體曝光你公司的黑料.
處理好它們需要思考謀略,調動資源,平衡利益,制定計劃. 這過程可比寫代碼做PPT什麼的難多了。你得考慮全面,小心計算,不斷做情景推演,不斷尋找收益最高、風險最低的方案。而且你時不時還得賠上自己的臉面、依賴自己的情商,必要時還得做一堆表面功夫,說一堆違心的話。你看,我光寫出來這些都覺得好煩好複雜。真正做起來,沒個十幾二十年的功力,這種事能處理地好嗎?在我還是職場菜鳥的時候,曾參與處理過一家知名品牌的危機公關事件。當時「315晚會」曝光了產品的故障問題,險些釀成大禍。這事情那時嚴重到什麼程度呢?根據事後媒體的報導,當年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差不多會造成4億歐元的損失。新聞曝光一出,瞬間我們的工作群就炸開了鍋。隨後,客戶中國區的大老闆,各大區的銷售總監,市場和公關部的老大,還有我的老闆們,深夜從城市的各個角落驅車趕到公司,2小時後所有人齊刷刷坐在了會議室裡。我聽著大佬們各種唇槍舌劍,一下子列舉出七八個危機公關的方案,隨後馬上又斃掉了一堆,我記錄的速度還比不上他們思考的速度。在最終確定了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案後,老闆們迅速安排任務。負責公關的同事開始草擬聲明,聯繫媒體;負責渠道的同事開始聯繫各區經銷商,搜集問題產品信息;負責售後的同事開始制定產品召回計劃,計算召回成本. 最後所有人一直弄到凌晨4點多。
5個小時之後,第二天早上9點一則官方聲明正式公布,隨後詳細的顧客補償計劃陸續放出,媒體報導也迅速跟進,有條不紊地將這次重大危機化險為夷。這次事件除了讓我學到許多,最深的感受就是:人家老闆坐這個位置拿這麼多錢是有道理的啊!

3

思維方式的差別:

月薪1萬的人,考慮執行層問題

月薪10萬的人,考慮戰略層問題

月薪1萬的人考慮的問題都是「執行層」,月薪10萬的人考慮的問題都是「戰略層」。零星碎片化,不成體系。但能專注在一件小事上,把它做到極致。不知道大家旅遊的時候,有沒有關注過旅遊景點賣的一些手工藝品,比如陶瓷,刺繡,彩繪,絲巾等等。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我在當地都見過許多做得非常精緻的手工藝品,價格也很公道。它們既有傳統文化的特色,又做得美輪美奐,讓人愛不釋手。但這些手工藝品都有個共性問題,就是出了本地就幾乎沒人知道,更不會有人慕名來買。
因為做這些手工藝品的人,大多都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有的可能世世代代都在研究怎麼把一塊絲巾做得精緻考究,足以媲美國際大牌。但他們並沒有去想,這塊絲巾是不是可以變成一項產業,成為人盡皆知的產品。他們想問題會自然地從全局角度出發,從價值鏈的上下遊開始思考。當他們看到一塊絲巾時,腦海裡想的並不是我該如何把絲巾做得更精美,而是我如何去構建一個包含生產、銷售、推廣的商業系統,讓這塊絲巾成為一個文化符號,變成一種消費趨勢。比如這塊絲巾的品牌怎麼去定位?怎麼運用網際網路去包裝和宣傳?如何讓人一眼就記住它的特色?如何與當地政府合作去建立生產供應鏈.它和執行層思維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對「價值」兩個字的理解。執行層思維的人思考的,是把一塊10英寸的蛋糕做到極致美味;而戰略層思維的人思考的,是保證口味還不錯的情況下,把一塊10英寸的蛋糕做到20英寸,30英寸,甚至50英寸。前者看重的,是提升單一「價值」的含金量,是一塊蛋糕的味道;後者看重的,是儘可能用低的成本把「價值」進行規模化複製,是如何把蛋糕越做越大。
這兩種人在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但最後能鋪開做大的,往往是第二種人。他們關注的往往不是「創新」,而是「複製」。是我怎麼把一個好不容易驗證成功的系統模式,套用到別的地方來產生更多的價值,也就是把「蛋糕」做大。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司熱衷於投資併購,搭建平臺,而不是自己悶頭單幹。學會把零星碎片化的思維,通過搭配、串聯、合併、逐步向體系化發展,構建一套可以複製的「方法論」出來。這是月薪10萬的人會去考慮的問題。
比如某種商業模式,某項專利發明,某類爆款套路等等,這才是高價值的東西。就像大家都覺得小米的手機厲害。但其實小米光賣手機硬體是虧錢的。它真正的現金流業務是網際網路增值服務,是搭載在手機上的各種廣告、App、遊戲、還有產品生態鏈。小米先用價廉物美的手機搶奪市場,然後再在硬體體系上開發更多的軟體服務來賺錢。
想清楚這些,才有資格去拿高薪。而真正做到這些,薪水對於他們而言,反而並不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最後簡單總結一下,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人,差的地方有三點:1、工作職能的巨大差別:月薪1萬的人,只需要對自己工作負責;而月薪10萬的人,要對公司生存負責。2、社會關係的巨大差別:月薪1萬的人,只需處理跟老闆和同事的關係;而月薪10萬的人,每天都在刀尖行走,要處理各種複雜關係,一不留神就可能會讓公司滿盤皆輸。3、思維方式的巨大差別:月薪1萬的人,考慮的是「執行層」問題;而月薪10萬的人,考慮的都是「戰略層」問題。所以,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真實差距,並不是錢,而是背後這3點。

關於作者:張良計,轉載自公眾號張良計(ID:zhang_liangj)。

廣告合作:微信 15201133910(手機和微信同號,聯繫請備註品牌+姓名)

 插座學院最新福利課程!

7天社群陪伴式學習

特價 9.9 元

 長按二維碼,立即學習!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購買

點個「在看」,一起變得更優秀

相關焦點

  • 你可能不知道,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人,真實的差距是100倍以上
    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月入1萬和月薪10萬,差別只有10倍而已,但真實的情況是:兩者之間的收入差距遠遠超過了10倍。以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生活舉例,租房3000,吃飯3000,其他各種生活費用3000,一個月下來最多能剩下1000塊,還得節約點才行,否則會入不敷出。這是月薪1萬的真實收入。
  • 【星座控】月薪3千,月薪1萬,和月薪5萬的十二星座長啥樣
    文/阿精 現在好像比較流行研究月薪3000,月薪1萬和月薪5000的男生喜歡穿什麼,說話的時候會用什麼語氣。月薪不同,心態和為人方式真的會有差別嗎?這是當然的,物質生活決定了精神世界。溫飽問題都沒能解決,哪有功夫去豐富精神生活呢?但每天都為錢奔忙,忽略了精神,也如同行屍走肉。
  • 孟靈:做社交電商月入1萬與月入10萬,差的不僅僅只是錢!
    一、前段時間「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真實差距」的段子登上微博熱搜了,話題上億,一時間各種自媒體和各種雞湯文章霸屏。這是個什麼水平呢?如果不論股份與分紅,單算工資的話,往多了說,這相當於一家大型公司全國總經理的水平;往少了說,這是跨國公司中國區CEO的收入水平。那麼,這樣的人,和月薪1萬的人差別在哪裡呢?
  • 年薪10萬和月薪1萬一樣嗎?職場老人告訴你:區別很大,小心被騙
    01有朋友問我:年薪10萬和月薪1萬,哪個最重要?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那肯定是月薪最重要,畢竟每個月發下來,拿到手的實實在在的錢,比一年到頭才拿一次錢更好。但這個存在很大的區別,不同的企業,薪資結構不同,有可能導致兩者差異較大!
  • 月如1萬和月如10萬的差別在哪裡?
    總會有人問「我月薪1萬,他月薪10萬,我們差在哪裡了?
  • 這份工作月薪10萬,活少錢多卻沒人去做,原因讓人心寒!
    這份工作月薪10萬,活少錢多卻沒人去做,原因讓人心寒!導讀:世上這份工作月薪10萬,活少錢多卻沒人去做,原因讓人心寒!如果在眼前擺著一個多金又輕鬆的工作,恐怕很多人都會瘋搶,因為在現在社會想要拿高薪,一定得付出巨大的努力,如今有一份工作擺在大家眼前,年薪130萬,不需要經驗也不需要顏值,更沒有文憑要求,但卻沒人敢去做,這又是為何?
  • 一個月掙多少錢,才能養得起10萬的SUV?月薪3000的沉默了!
    一個月掙多少錢,才能養得起10萬的SUV?月薪3000的沉默了!第1點高速過路費,很多人買了車之後不僅僅是上下班的時候使用,出差的時候可能也會選擇自己開車去,甚至是周末時陪孩子出去遊玩,這時候走高速更方便。而且馬上要到年底肯定有很多人要回家過年,走高速的人也就更多,到時候高速過路費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樣細細算下來也是不少的金額。
  • 俄羅斯高薪工作排行漁業居第一 1/3工作者月薪超10萬盧布
    (原標題:俄羅斯高薪工作排行漁業居第一,1/3工作者月薪超10萬盧布)
  • 鋼鐵人月薪一萬和月薪十萬的差距:不是10倍,而是100倍!
    其實這還只是月薪一萬的,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月薪三、四千,聽到這個消息後全都是背後脊柱一片發涼。 很多人覺得差距很大,但其實這只是一次次細微偏差被馬太效應放大之後的結果。 比如他家的某一道菜比較好吃,他家的服務態度不錯,他家的營銷策劃不錯,剛開始也只是好那麼一丁點而已,但是他做好了這一點就超出了一大批的同行。 其實你想想看,大家都是做餐飲,難道真的是天差地別的差距嗎?
  • 月薪一萬和月薪十萬的真實差距!扎心了
    最近網上一則關於「月薪1萬與10萬的真實差距」的討論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月薪10萬與月薪1萬,單從數字看二者僅差10倍,而有人卻這麼計算:假設在上海,月薪1萬的人一個月生存成本,也就是衣食住行共花費8500元;月薪10萬的衣食住行花費25000元,那二人的實際收入分別是1500元和7.5萬元,這時收入相差50倍;如果月薪10萬的人買房,算上房產的增值,二人收入差距甚至高達
  • 「月薪十萬」讓人扎心:窮人差的根本不是錢!
    其實這還只是月薪一萬的,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月薪三、四千,聽到這個消息後全都是背後脊柱一片發涼。之前公布的2018屆畢業大學生的月薪只有4624元,那這些人和月薪十萬的精英們相比,差距就遠遠不止是100倍了。這就是馬太效應,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而沒錢的會越來越沒錢,整個世界都是按照這個趨勢在發展。
  • 在中國,月薪10000,真的不需要氣喘籲籲
    前陣子有個熱點在微博刷屏了:「月薪1萬和10萬的真實差距」。 只是單純為了製造焦慮而製造焦慮,完全沒有可實際參考的價值。   不過翻來覆去看這個熱點,我倒是發現了一點很有趣。這條微博下的熱門評論,清一色表達了同一個意思:「首先請告訴我該如何月薪1萬呢?」
  • 小夥子,聽說若給你一份月薪10萬+的好工作,你必定玩命努力?
    咱們今天討論的重點,絕對不在於真的有份這樣月薪的工作,你會不會真的全力以赴去做,而是因為這個假設壓根就不會存在。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想法從根本上就反了!不是給了你10萬+的薪水你就會玩命去努力、去幹活,而是你先要努力工作,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才有可能被人看到,才能升職加薪。
  • 月薪一萬和月薪十萬差在哪?答案扎心!
    1一個圖片在熱搜上待了兩天,很少見。就是下面這個:當時這個熱搜的名字叫「月薪一萬和月薪十萬最真實的差距」。網友們大呼太真實、太扎心了。其實這還只是月薪一萬的,而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月薪三、四千,聽到這個消息後全都是背後脊柱一片發涼。
  • 聊聊天就月薪10萬的電商客服誕生了!沒這個本事,你的網店要被時代...
    同樣,如果還覺得自己團隊裡招幾個月薪5000的客服就足夠對付用戶了,這樣的電商人估計很快也要被時代給拋棄了。1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客服憑什麼能夠月入10萬吧。社交電商,這個詞不陌生吧。在傳統電商時代,我們就聽說過三隻松鼠的客服因為會賣萌,所以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相比起來,你們家的客服就差很多——只能做到在消費者甩過來一句「不滿意」的時候,壓抑自己的情緒,把一大段售後處理方式粘貼給對方。很長時間,你沒明白消費者的復購率為什麼這麼低,總把關注點聚焦在產品上,一直沒發現其實是客服這裡有很大的問題。
  • 年薪500萬和月薪5千的區別,引人深思!
    最先賺到錢的人不一定賺得最多年薪500萬和月薪5千的區別究竟有多大?先來看看這樣的故事。三個小夥子結伴外出,尋求發財機會。在一個偏僻的山鎮,他們發現了一種又紅又大、味道香甜的蘋果。這種優質蘋果在當地的售價非常便宜。
  • 月薪1萬和雙休假期,哪個對年輕人吸引力更大?網友:我們兩個都要
    是啊,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大部分人的正常上班時間+通勤時間,其實就已經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時間,雖然像很多人口中說著什麼大城市外賣小哥都能月薪過萬,月薪過萬隻是起步薪資等等。但是你不知道是,1個月1萬多的外賣小哥,一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你以為月薪過萬很容易,其實真相是需要犧牲掉自己的時間去換取更多的工資,說的簡單一點,在大城市拿高薪確實不難,但是月薪1萬就足以讓你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沒有生活,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 普通二本院校畢業生,從月薪3千到月薪3萬,總結了3條職場心得
    普通二本院校畢業生,從月薪3千到月薪3萬,總結了3條職場心得 最近看職場觀察類節目,相信大家都有同一種體驗,他們不是985就是211,還有各種名校留學的經歷,相比較而言,對於普通二本院校的畢業生來說,他們沒有名校畢業作為背景,但是比起大專或者其它學歷的學生,他們又佔據那麼一點點優勢。
  • 上海月薪1萬和家鄉月薪5000,62%選擇後者,原因是什麼?
    關於一線和二三線城市如何選擇,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我們往往會因為工資,城市環境,工作環境等等原因去影響我們的判斷和決定,最近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月薪1萬的上海和月薪的5000你會怎麼選?
  • 為什麼月薪10萬留不住人,月薪5000反而願為公司拼命?
    > 人才招聘 丨作者 / 酵研院   整理 /  夏語何為什麼有的人月薪10萬也留不住,為什麼有的人月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