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年來,張家口市強力推進水汙染防治工作,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提升全市水環境質量,全市水汙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果。 2016年至2019年,張家口市在全河北省水汙染防治工作考核中連續四年被評為優秀等級,水環境質量持續處於全省前列,為保障首都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安全作出重要貢獻。今年1—10月,全市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均值優良(達到或優於三類)比例100%,總體達標率為100%。那麼,今年張家口市水環境治理工作推進情況如何?重點開展了哪方面的工作?
重點1
強力推進地表水水質保障工作
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制定了《張家口市2020年水環境質量精準提升實施方案》,該方案以進一步改善提升地表水環境質量為目標,對全年工作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明確責任部門及完成時限,為全面推進水汙染防治工作順利實施提供了總體依據。從3月起,按月實施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情況考核,建立資金獎懲機制,進一步明確各縣區黨委和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上半年共扣繳縣區生態補償金60萬元。推動清水河「1+ 4」網格化監管體系建設。進一步抓好清水河入河汙染源排查、監管、整治等重點工作,力爭清水河老鴉莊斷面水質年度均值提升為Ⅲ類。
重點2
持續推進「千噸萬人」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
今年張家口市共有6個「千噸萬人」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任務, 涉及4個縣區(懷安、陽原、尚義、蔚縣),並將此項工作擺在當前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現已完成6個「千噸萬人」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 此外,張家口市編制完成《2020年張家口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推進方案》,2020年完成新增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村莊243個、農村生活汙水有效管控村莊1668個; 三年共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村莊1258個、 農村生活汙水有效管控村莊2868個。
重點3
持續強化涉水企業管控
張家口市積極推進涉水企業「入區進園」,工業園區內涉水企業安裝廢水預處理設施,廢水經預處理設施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進入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汙水收集率為100%。張家口市共有16個省級經濟開發區,4個園區自建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其它依託城鎮汙水處理廠。今年以來,針對涉水企業開展了多次專項檢查工作,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改。並繼續加強對涉水重點排汙單位的環境監管。
重點4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有序推進
張家口市唯一的城市黑臭水體為東沙河流域橋東區段,全長約8公裡。目前,實施了東沙河河道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共鋪設汙水截流管2600餘米,建設排洪箱涵1000米,建設明渠900餘米。 黑臭水體已治理完成, 建成區內黑臭水體消除比例100%。 同時, 張家口市水汙染物減排任務有序推進2020年我市主要水汙染物減排項目共39個,其中重點工程8個,其他減排工程31個,截至目前項目均已完工, 預測2020年可超額完成我市「十三五」減排目標和省計劃下達的減排任務。
重點5
實施白洋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張家口市於今年5月制定並印發了《張家口市白洋澱流域上遊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方案》,對張家口市的白洋澱流域上遊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明確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今年110月白洋澱流域上遊涿鹿縣菩薩峪、大龍門考核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總體達標率為100%。 張家口市不斷加強汙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320萬元在南山區河東鎮實施了集中式汙水處理廠項目建設, 加強汙染源排查整治。 加強「河長制」落實。集中開展了「清河行動」,對河流、 溝渠及兩岸1000米範圍內的積存垃圾進行清查清運, 共清理積存垃圾3.5萬餘立方米。 嚴厲打擊偷排偷放、超標排放、水源地保護區內違法建設、垃圾亂堆亂放、「散亂汙」企業反彈等行為,確保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重點6
河流湖庫流域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張家口市全面落實河長制,在全市416條河流設置市、縣、鄉、村四級河長3629名,在24個湖泊(淖)設置縣、鄉、村三級湖長71名,組建了各級河湖長制辦事機構。實施河道治理工程和水庫清淤工程,全面落實河長制,按照「一河一策」方案,開展洋河、桑乾河、白河等重點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 實施一系列永定河上遊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 實施了官廳水庫上遊水生態溼地保護與修復工程; 利用生態補償資金支持白河流域提升水質的重點支持項目共33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