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印發連雲港市贛榆區2018年度
水汙染防治工作計劃的通知
各鎮(園區)、各相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水十條」和省、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等要求,保障2018年度水環境質量目標順利實現,現將《連雲港市贛榆區2018年度水汙染防治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連雲港市贛榆區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3月30日
連雲港市贛榆區2018年度水汙染防治
工 作 計 劃
為貫徹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省市兩級「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及《「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等要求,加大水汙染防治力度,保障全區水環境安全,根據市、區政府籤訂的《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暨「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目標責任書》要求,制定我區2018年度水汙染防治工作計劃。
一、2018年度目標
(一)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
1、地表水。全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省考以上斷面中,優Ⅲ類水比例達到72.7%以上,省考斷面全部達標,全面消除劣Ⅴ類。省考以上斷面地表水水質目標詳見表1。
重汙染入海河流水質明顯好轉,沙汪河、朱稽河、龍王河、範河等河流主要汙染指標大幅好轉,力爭年底前消除劣Ⅴ類;其餘主要入海河流鞏固改善成效,水質不下降,確保不出現新的Ⅴ類重汙染水體。重汙染入海河流水質改善目標見表2。
2、城市黑臭水體。完成沙汪河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力爭消除劣Ⅴ類。
3、飲用水源地。小塔山水庫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
4、地下水。地下水質量考核點水質級別保持穩定,3個地下水國控點水質均須達到極差以上級別,極差比例為0%。
5、近岸海域。近岸海域水質較2017年明顯改善,測點優良(一、二類)比例達58.3%以上,其中4個國控點水質優良比例達66.7%以上。具體水質斷面(點位)考核目標見附件1。
表1 2018年贛榆區地表水水質目標表
縣(區) | 省考以上斷面數 | 水質優良比例 | 劣Ⅴ類水體比例 | ||
省考以上斷面 | 其中,國考斷面 | 省考以上斷面 | 其中,國考斷面 | ||
贛榆區 | 4 | 72.7% | 0% | 0% | 0% |
表2 2018年重汙染入海河流水質改善目標
序號 | 牽頭部門 | 配合部門 | 河流名稱 | 控制斷面 | 水質改善目標 |
1 | 河長制辦公室 | 金山鎮、海頭鎮 | 龍王河 | 海頭大橋 | 各項指標達到Ⅳ類水要求。 |
2 | 河長制辦公室 | 塔山鎮、贛馬鎮、青口鎮 | 沙汪河 | 204公路橋 | 消除劣Ⅴ類,年底前各項指標達到Ⅴ類水要求。 |
3 | 河長制辦公室 | 班莊鎮、城頭鎮、城西鎮、青口鎮、贛榆經濟開發區、宋莊鎮 | 朱稽河 | 鄭園橋 | 各項指標達到Ⅳ類水要求。 |
4 | 河長制辦公室 | 城頭鎮、沙河鎮、墩尚鎮、宋莊鎮、青口鎮 | 範河 | 範河橋 | 各項指標達到Ⅳ類水要求。 |
5 | 河長制辦公室 | 塔山網鎮、厲莊鎮、金山鎮、贛馬鎮、海頭鎮 | 興莊河 | 興莊大橋 | 各項指標達到Ⅳ類水要求。 |
6 | 河長制辦公室 | 墩尚鎮、宋莊鎮、青口鎮、海頭鎮、石橋鎮、柘汪鎮 | 通榆河 | 劉口橋 | 各項指標達到Ⅲ類水要求。 |
(二)主要水汙染物總量減排目標
2018年,全區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排放量分別較2015年削減9.42%、9.51%、6.85%、6.71%。
表3 2018年全區總量減排目標表
行政區 | 總量削減比例(對比2015年) | |||
COD | 氨氮 | 總氮 | 總磷 | |
贛榆區 | 9.42% | 9.51% | 6.71% | 6.85% |
全市(對比2015年) | 9.42% | 9.51% | 6.71% | 6.85% |
註:重點工程減排量比例COD70%以上,氨氮65%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深化工業汙染防治
1、依據國家、省、市產業政策要求,制定實施2018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工作方案,鼓勵企業主動提高標準,淘汰一批相對落後低端低效產能。(區經信局牽頭,區發改委、環保局等參與,各鎮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鎮人民政府及園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加快重點行業專項整治,按照國家工信部、環保部發布的《水汙染防治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及省環保廳、經信委《關於做好水汙染防治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工作的通知》(蘇環辦〔2017〕266號)和我市「十大」重點行業專項整治方案等要求,全面完成列入蘇環辦〔2017〕266號文的企業清潔化改造任務,實施完成紡織、有色金屬、電鍍和染料顏料製造等行業清潔化改造。(區經信局牽頭,環保局、發改委等參與)
3、加強省級以上工業集聚區汙水集中處理和在線監控設施監管力度,定期更新工業集聚區檔案資料信息。加快實施贛榆金源水務有限公司提標改造工程。推進化工園區專項整治。實施化工企業汙水全面達標計劃,加強企業汙水預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和提升改造,企業廢水必須達到接管標準後方可接入園區汙水處理廠,對於不能穩定達標的停產治理。嚴格環境準入,實施化工園區負面清單,嚴格落實「三線一單」要求,強化環境硬約束,限制發展高耗水產業,嚴格控制新建醫藥、農藥、染料中間體和中重度汙染化工項目。嚴格執行國家、省重金屬汙染防治相關區域控制要求。(區環保局牽頭,區發改委、經信局、住建局、水利局、海洋與漁業局、金山鎮等參與)
(二)加強城鄉生活汙染治理
4、加快推進贛榆新城汙水處理廠新建工程(異地)年底前投入運行。進一步提高建制鎮汙水處理率,年底前,各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全部投入正常運行。強化汙水處理設施運行監管,加快城鎮汙水處理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區住建局牽頭)
5、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取締城鎮汙水處理廠非法汙泥堆放點,2018年年底前,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區住建局牽頭,區發改委、環保局等參與)
6、繼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採用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城市排水防澇能力綜合提升,構建健康的城市水生態系統。(區住建局牽頭,區發改委、水利局、環保局、財政局等參與)
7、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省級村莊生活汙水治理試點建設,制定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年度計劃,推進村莊生活汙水治理。完成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整治省級驗收任務。疏浚整治農村河道。全面實施農村河道水系溝通、河塘疏浚清淤、岸坡整治、生態修復等工程,推進村莊環境整治提升和水美鄉村建設工作。(區住建局、水利局牽頭,區環保局、農委、財政局等參與)
(三)推進農業面源汙染防治
8、優化畜禽養殖業布局。調整優化畜牧業區域布局,鞏固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關閉搬遷工作成果,加大回頭看,確保禁養區不復養。合理確定禁養區外養殖區域、總量、畜種和規模。(區農委牽頭,區發改委、環保局等參與)
9、強化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汙綜合利用和汙染治理。落實「種養結合、以地定畜」的要求,加強糞汙還田。新改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實施雨汙分流、糞便汙水資源化利用。年底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治理率達到80%以上,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4%。(區農委牽頭,區環保局等參與)
10、強化水產養殖業汙染管控。對禁養區和限養區嚴格依法依規管理,大力推廣池塘循環養殖改造,結合「河長制」拆圍等工作要求,有序推進退圩還湖、退圩還溼工程,推進非法圍網養殖拆除。嚴格養殖投入品管理,依法規範、限制使用抗生素等化學藥品。加快推進池塘標準化改造,推廣養殖尾水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技術。控制紫菜養殖面積,禁止施用氮肥。(區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區農委、水利局、環保局等參與)
11、控制種植業面源汙染。繼續推進化肥、農藥施用量減量化,到2018年底,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到40%左右。全面推廣農業清潔生產,建立連片綠色農業汙染控制區。敏感區域和大中型灌區要利用現有溝、渠、塘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柵和透水壩,建設生態溝渠、汙水淨化塘、地表徑流集蓄池等設施,淨化農田排水及地表徑流。推廣使用高標準農膜,開展殘留農膜回收試點。(區農委牽頭,區發改委、水利局、環保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參與)
(四)加強船舶港口汙染治理
12、依法強制報廢超年限船舶,2018年投入使用的沿海船舶按要求執行新標準。(區港口分局牽頭,區海洋與漁業局、贛榆海事處參與)
13、防治船舶汙染。落實市級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聯合監管和監管聯單制度,推進實施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區港口分局牽頭,贛榆海事處、海洋與漁業局、水利局、城管局、環保局等參與)
14、增強港口碼頭汙染防治能力。加強沿海港口和船舶汙染物接收、轉移、處置設施的監管,確保正常運轉。(區港口分局牽頭,區海洋與漁業局、水利局、城管局、環保局等參與)
(五)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15、強化飲用水源保護。推進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開展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加強對飲用水源地的安全監管和巡查,全面開展縣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問題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2018年底前全部完成(區環保局、水利局牽頭)。完成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區水利局牽頭,區環保局、住建局、農委、交通運輸局等參與)。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推進城鄉統籌區域供水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同步實施,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加快推進應急備用水源建設和管理(區水利局、住建局牽頭,區環保局、衛計委等參與)。加強水源地水質監測,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一周一測,實現水質自動監測(區環保局牽頭,區住建局等參與)。加強供水廠出水、用戶水龍頭水質監測(區衛計委牽頭,區住建局等參與)。
16、推進重點流域治理及黑臭水體整治。組織實施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保障通榆河水環境安全(區環保局牽頭,區發改委、水利局、住建局、財政局等參與)。實施沙汪河黑臭水體整治方案,加大河流沿線排汙口排查及整治工作,全面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區住建局牽頭,區環保局、水利局、農委等參與)。
17、加強地下水保護。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全面推進未經批准或公共供水管網覆蓋範圍內自備機井整治工作,嚴格執行《連雲港市地下水壓採方案》。按照《關於做好加油站地下油罐雙層罐更新或防治池改造工作的通知》(蘇環辦〔2018〕32號),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全區在營加油站地下油罐汙染防治設施改造。(區水利局、商務局牽頭,區環保局、公安局、國土局、交通運輸局、住建局、安監局,中石油、中石化等成品油經營公司等參與)
18、加強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全面落實國家《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江蘇省十三五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規劃》、《連雲港市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方案》要求,開展柘汪臨港產業區、入海河流、河口海灣等水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推進沙汪河、朱稽河、龍王河、範河等重汙染入海河流整治,切實改善入海河流水質,確保達到考核要求,力爭年底前消除劣Ⅴ類入海河流。規範入海排汙口設置,結合海洋督查存在問題,全面完成非法或設置不合理入海排汙口的排查及清理整治,完成贛榆通海汙水處理廠非法排口整治。(區水利局、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區環保局、住建局、港口分局、海頭鎮等參與)
19、嚴格控制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汙染。開展環境激素類化學品生產使用情況調查,監控評估水源地、農產品種植區及水產品集中養殖區風險,實施環境激素類化學品淘汰、限制、替代等措施。(區環保局牽頭,區經信局、農委、海洋與漁業局等參與)
(六)開展水生態修復
20、加強溼地保護與修復。實施市溼地保護規劃,開展溼地生態修復治理,提升溼地生態質量。加強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建設,逐步擴大退耕還溼、退漁還溼範圍,擴大溼地面積。加強沿海灘涂溼地保護,合理控制灘涂圍墾。以塔山湖、石樑河水庫、通榆河、新沭河、青口河為重點,全面維護溼地生態系統的自然生態特性和基本功能,提升生態保護水平。全區新增造林2.4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7.8%,自然溼地保護率達到50%。初步形成海岸保護廊道,通榆河兩岸沿線初步形成生態廊道。(區農委牽頭,區環保局、發改委、海洋與漁業局、沿海辦、水利局、農委、住建局等參與)
21、嚴格涉海工程管理,認真執行圍填海管制計劃,落實省、市海洋生態紅線區保護規劃要求,嚴肅查處違法填海行為。嚴格控制佔用海岸線的開發利用活動,加強海岸線調查,撤出非法擠佔海岸線產業,恢復自然岸線。開展海州灣等特殊海洋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修復,對贛榆港實施生態修復。(區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區沿海辦、農委、環保局、住建局、港口分局等參與)
22、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實施省淮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強化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力度。開展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產種質資源的就地和遷地保護,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區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區環保局、農委、水利局等參與)
23、加快推進湖泊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工作,2018年年底前完成水質較好湖泊塔山湖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工作,組織實施《塔山湖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嚴格實施生態紅線保護規劃,確保陸域受保護面積佔全區陸域面積的22.3%。(區水利局、環保局牽頭,區發改委、住建局、財政局等參與)
(七)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
24、節約水資源。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2018年,全區用水總量控制在4.9億立方米以內。建立覆蓋區、鎮兩級的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明確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嚴格用水定額管理,實現用水總量控制。開展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指標等用水效率評估,明確各鎮(園區)年度用水效率控制目標,把節水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加大對重點用水戶監督力度,實施差別化水價、超計劃加價收費。推進節水型社會示範區建設。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控制在80立方米/萬元以下。(區水利局牽頭,區發改委、經信局、住建局、農委等參與)
25、加強城鎮節水。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產品、設備。公共建築必須採用節水器具,鼓勵居民家庭選用節水器具。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後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不斷降低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從2018年起,單位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築應安裝中水設施。加強節水型企業(單位)、小區建設,推進國家和省級節水型城市建設,年底前再生水利用率達20%左右。(區住建局牽頭,區發改委、經信局、水利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參與)
26、發展農業節水。推進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完善灌溉用水計量設施。推進大型灌區、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建設,每年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萬畝,完成年度高效節水灌溉任務。(區水利局牽頭,區發改委、農委、國土局、農開局、農機局等參與)
27、推進再生水利用。積極推廣再生水回用和分質供水,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開展建築中水應用示範工程建設;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充分利用的鋼鐵、火電、化工、製漿造紙等項目,不批准新增取水許可,鼓勵電力、鋼鐵、造紙、石油石化、化工、食品發酵等高耗水企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汙水處理和利用。(區住建局、水利局、交通運輸局牽頭,區發改委、經信局、環保局、海洋與漁業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參與)
(八)嚴格水環境管理
28、強化斷面達標精細化管理。繼續推進實施國考、省考斷面達標方案,建立以控制單元為基礎的水環境管理機制,推進通榆河劉口橋斷面達標整治,確保水質達到年度考核目標要求。(區環保局牽頭,區住建局、水利局等參與)
29、加快水價改革。積極推行差別化水價,到2018年底前,建城區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具備條件的建制鎮也要積極推進。推進實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引導全社會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區發改委牽頭,區財政局、住建局、水利局等參與)
(九)健全環境管理制度
30、加強排汙許可證管理。按照行業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推進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定期上報月度、季度、年度排汙情況,做到持證排汙、按證排汙。嚴格控制汙染物新增排放量,建設項目汙染物排放總量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區環保局牽頭)
31、加強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環保、銀行、保險等方面加強協作,分級建立健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構建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區環保局牽頭,區財政局、統計局、發改委、人民銀行贛榆支行、連雲港市保險行業協會等參與)
32、深化水環境補償制度。加強水環境區域補償考核斷面監測及通報,及時修訂區水環境區域補償工作方案,優化補償斷面設置及補償標準,將主要入海河流逐步納入全區水環境區域補償工作範圍,健全覆蓋全區的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區財政局、環保局牽頭)
33、加強水環境風險防控與管理。2018年底前完成沿河、沿湖、沿海等區域石化、化工、醫藥、紡織、印染、化纖、危化品和石油類倉儲、涉重金屬和危險廢物等重點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完成化工園區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及備案,建立重點風險源清單。繼續實施水源地水環境風險源轉移、搬遷方案。(區環保局牽頭,區經信局、安監局、衛計委等參與)強化海運船舶的環境監督管理,加強船舶海上溢油及有毒液體物質洩漏等汙染事故應急能力的建設。(贛榆海事處牽頭,區海洋與漁業局、港口分局、環保局等參與)
34、強化科技支撐。加大水處理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水汙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的實施,通過書刊、報紙、網絡等媒體公開發布,明確要求相關水汙染防治工程中應優先採用指導目錄中技術,入選技術示範推廣率達到60%以上,建立指導目錄定期完善修訂機制。(區科技局牽頭,區發改委、經信局、環保局、住建局、水利局、農委、衛計委等參與)
35、加強環境信息公開。定期公布執法信息、環境保護「黃牌」「紅牌」企業名單,定期抽查並公布排汙單位達標排放情況,定期公布斷面達標方案實施進展情況。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每半年公布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定期公開重點排汙單位排放主要汙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治汙設施建設和運行等汙染源環境信息。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區環保局、住建局、衛計委牽頭,區水利局、國土局、海洋與漁業局、贛榆海事處等參與)
三、重點工程項目
2018年,除2017年結轉的5個工程項目外,全區將組織實施「工業汙染治理、城鄉汙染治理、水生態保護和能力建設」4大類共計18個重點工程項目。具體工程見附件2。
附件1:2018年連雲港市贛榆區水環境質量目標清單
附件2:連雲港市贛榆區2018年水汙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表
附件1 2018年連雲港市贛榆區水環境質量目標清單
表1 連雲港市贛榆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省級考核點位和目標
序號 | 斷面名稱 | 所在河流 /湖庫 | 考核縣(區) | 斷面所在 縣(區) | 水質現狀(2014年) | 考核目標(2020年) | 達標 年限 | 2018年考核要求 | 備註 |
1 | 劉口橋 | 通榆河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Ⅲ | Ⅲ | 2016 | Ⅲ | |
2 | 墩尚大橋 | 新沭河 | 贛榆區、東海縣 | 贛榆區 | Ⅲ | Ⅲ | 2016 | Ⅲ | |
3 | 塔山水庫庫區 | 塔山水庫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Ⅲ | Ⅲ | 2016 | Ⅲ | |
4 | 歡墩南 | 石樑河水庫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Ⅲ | Ⅲ | 2016 | Ⅲ | |
表2 連雲港市入海河流考核點位和目標
序號 | 斷面名稱 | 河流名稱 | 斷面所在縣區 | 考核縣(區) | 2014年水質類別(基準年) | 2017年水質類別 | 2018年考核 要求 | 備註 |
1 | 海頭大橋 | 龍王河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Ⅳ | 劣Ⅴ | Ⅳ | |
2 | 204公路橋 | 沙汪河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Ⅴ | 劣Ⅴ | 力爭Ⅴ類 | |
3 | 壩頭橋 | 青口河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Ⅳ | Ⅳ | Ⅳ | |
4 | 墩尚水漫橋 | 新沭河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Ⅲ | Ⅲ | Ⅲ | |
5 | 興莊橋 | 興莊河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Ⅳ | Ⅳ | Ⅳ | |
6 | 鄭園橋 | 朱稽河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Ⅳ | 劣Ⅴ | Ⅳ | |
7 | 範河橋 | 範河 | 贛榆區 | 贛榆區 | Ⅳ | Ⅴ | Ⅳ | |
備註:表中2017年考核目標根據「水十條」中「水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總體要求,結合2014年(基準年)及2016年水質狀況確定。
表3 連雲港市城市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和目標
序號 | 縣(市、區) | 水體 | 斷面名稱 | 經度 | 緯度 | 2018年年度目標 |
1 | 贛榆區 | 青口河 | 青口橋 | 119°7′8」 | 34°50′0」 | Ⅲ |
表4 連雲港市近岸海域環境質量考核點位和目標
序號 | 考核縣(區) | 現點位編碼(省控編碼) | 現點位編碼(國控編碼) | 所屬功能區 | 經度 | 緯度 | 2016年水質類別 | 功能區類別 | 2018年年度目標 |
1 | 贛榆區 | JS701 | JS0701 | 前三島海珍品保護區 | 119.8720 | 35.0241 | 一類 | 一類 | 一類 |
2 | 贛榆區 | JS702 | JS0702 | 連雲港水產資源保護區 | 119.5090 | 34.9627 | 二類 | 一類 | 一類 |
3 | 贛榆區 | JS703 | JS0703 | 沿岸鹽業養殖區 | 119.3070 | 34.8690 | 四類 | 二類 | 三類 |
4 | 贛榆區 | JS708 | JS0708 | 功能區外點 | 119.3070 | 35.0180 | 三類 | 二類 | 三類 |
5 | 贛榆區 | JS711 | | 海州灣旅遊度假區 /沿岸鹽業養殖區 | 119.2560 | 34.9590 | 三類 | 二類 | 三類 |
表5 連雲港市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和目標
序號 | 所在地 | 測點名稱 | 測點地址 | 經度 | 緯度 | 地下水類型 | 斷面性質 | 2018年年度目標 |
1 | 贛榆區 | 石橋鎮石東村 | 贛榆區 | 119°10′29″ | 35°02′46″ | 潛水 | 國控 | 較差 |
2 | 贛榆區 | 城南鎮204國道旁 | 贛榆區 | 119°05′36″ | 34°47′53″ | 潛水 | 國控 | 較差 |
3 | 贛榆區 | 墩尚鎮農村商業銀行 | 贛榆區 | 119°02′35″ | 34°42′43″ | 潛水 | 國控 | 較差 |
表6 連雲港市黑臭水體整治清單
序號 | 責任縣(區) | 黑臭水體名稱 | 黑臭水體長度(公裡) | 黑臭段起點 | 黑臭段終點 | 計劃達標期限 |
1 | 贛榆區 | 沙汪河 | 9.0 | 瀋海高速(G15)交口 | 秦山島旅遊碼頭閘 | 2018年底 |
附件2 連雲港市贛榆區2018年水汙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表
表1 2017年結轉項目
序號 | 項目 類別 | 項目名稱 | 建設內容、規模 | 所屬控制單元 | 目標 水體/斷面 | 計劃總投資(萬元) | 項目目前進度(2017年12月) | 年度建設目標 | 責任單位 | 項目來源 |
1 | 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與提標改造項目 | 新城汙水處理廠新建項目 | 近期建設規模6.5萬噸/日,配套建設汙水管網及泵站等。 | H57 | 沙汪河/204公路橋 | 21000 | 前期(完成方案設計) | 在建(2018-2019年) | 區住建局 | 省市水十條,流域子規劃項目(汙水廠提標改造項目變更) |
2 | 雨汙分流及汙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 | 沙汪河以北片區汙水管網項目 | 鋪設徐福路汙水主管道3.8公裡、支管網4.5公裡,建設提升泵站1座。 | H57 | 沙汪河/204公路橋 | 3200 | 前期(完成方案設計) | 在建 | 區住建局 | 2017新增項目結轉 |
3 | 重點區域化工企業關停並轉遷項目 | 連雲港藍天化工有限公司搬遷改造 | 搬遷改造連雲港藍天化工有限公司 | H57 | 範河/範河橋 | 5000 | 前期 | 在建(2018-2019年) | 墩尚鎮 | 2017年新增項目結轉 |
4 | 加油站地下油罐汙染防治設施改造項目 | 加油站油罐防滲或雙層罐更新改造項目 | 全區在營加油站所有地下油罐完成防滲池建設或雙層罐更新改造 | / | / | 5000 | 2016-2017 | 中石油、中石化等各加油站 | 區商務局 | 省《水十條》要求 |
5 | 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及修復項目 | 臨洪口溼地水土保持及周邊生態修復工程 | 進行保護性開發,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 | H55 | 薔薇河/ 臨洪閘 | 30000 | 前期 | 在建(2017-2020,計劃2018主體完成) | 區水利局 | 省流域子規劃項目 |
表2 工業汙染治理項目
序號 | 項目 類別 | 項目名稱 | 建設內容、規模 | 所屬控制單元 | 目標 水體/斷面 | 計劃總投資(萬元) | 項目目前進度(2017年12月) | 年度建設目標 | 預計COD減排量(噸/年) | 預計氨氮減排量(噸/年) | 預計總磷減排量(噸/年) | 預計總氮減排量(噸/年) | 責任單位 | 項目來源 |
1 | 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項目 | 金山鎮金源水務有限公司提標改造工程 | 對原有汙水處理站(處理能力1萬噸/日)進行提標改造,排放標準由GB8978-1996一級提高到GB18918-2002的一級A。同時完善鎮區汙水管網5KM。 | H57 | 龍王河/海頭大橋 | 3980 | 前期(方案論證) | 在建 | 182.5 | 36.5 | 0 | 36.5 | 金山鎮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項目 |
表3 城鄉汙染治理項目
序號 | 項目 類別 | 項目名稱 | 建設內容、規模 | 所屬控制單元 | 目標 水體/斷面 | 計劃總投資(萬元) | 項目目前進度(2017年12月) | 年度建設目標 | 預計COD減排量(噸/年) | 預計氨氮減排量(噸/年) | 預計總磷減排量(噸/年) | 預計總氮減排量(噸/年) | 責任單位 | 項目來源 |
1 | 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及提標改造項目 | 金山鎮鎮區生活汙水處理項目 | 新建日處理500噸的分布式生活汙水處理站一個。 | H57 | 龍王河/海頭大橋 | 300 | 在建 | 完成 | 36.5 | 3.65 | 0.36 | 3.65 | 區住建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2 | 雨汙分流及汙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 | 沙汪河五裡墅及大高段生活汙水管網接管工程 | 區住建局牽頭,鎮配合建設沙汪河以北片區汙水管網工程 | H57 | 沙汪河 | 1500 | 前期 | 完成 | 36.5 | 3.65 | 0.36 | 3.65 | 區住建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3 | 雨汙分流及汙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 | 朱稽河開發區段工業汙水管道改造項目 | 將園區內相關管道由暗管改為明管 | H57 | 朱稽河/鄭園橋 | 2000 | 前期(規劃論證) | 在建 | 0 | 0 | 0 | 0 | 經濟開發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4 | 雨汙分流及汙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 | 沙汪河南岸水汙染截流工程 | 沙汪河南岸華中路、東關路、青年路、懷仁路排汙口位置新建、改建截流閘。 | H57 | 沙汪河/204公路橋 | 300 | 在建 | 完成 | 14.6 | 1.46 | 0.15 | 1.46 | 區住建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5 | 雨汙分流及汙水收集管網建設項目 | 沙汪河北岸水汙染截流工程 | 汙水管網9990米及汙水泵站1座,近期規模1.5萬噸/日,遠期2.5萬噸/日 | H57 | 沙汪河/204公路橋 | 3220 | 前期 | 在建(2018-2019) | 73 | 7.3 | 0.73 | 7.3 | 區住建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6 | 農村環境整治項目 | 城頭鎮門河1500T生活汙水處理項目 | 新建3座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站,與光伏結合日處理量均為500T、500T、500T | H57 | 朱稽河/鄭園橋 | 1000 | 前期(規劃論證) | 在建(2018-2019) | 109.5 | 10.95 | 1.1 | 10.95 | 區住建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7 | 農村環境整治項目 | 海頭鎮龍王河生活汙水處理項目 | 汙水處理廠2座、主線管網39.4km、集水井36座 | H57 | 龍王河/海頭大橋 | 12000 | 前期(規劃論證) | 在建(2018-2019) | 73 | 7.3 | 0.73 | 7.3 | 區住建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8 | 農村環境整治項目 | 鄭園橋生活汙水治理項目 | 新建日處理2000T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站一個,配套光伏發電 | H57 | 朱稽河/鄭園橋 | 1200 | 前期(規劃論證) | 在建(2018-2019) | 146 | 14.6 | 1.46 | 14.6 | 區住建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9 | 農村環境整治項目 | 朱稽河開發區段排汙口整治 | 新建5座分散式生活汙水處理站,與光伏結合日處理量分別為200T、300T、300T、500T、100T。 | H57 | 朱稽河/鄭園橋 | 1500 | 前期(規劃論證) | 在建(2018-2019) | 102.2 | 10.2 | 1.02 | 10.2 | 區住建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10 | 農村環境整治項目 | 朱稽河宋莊鎮沿河排汙口整治 | 採用FMBR膜技術處理,日處理汙水3000噸,主要建設汙水集水池1座,提水泵6臺,FMBR膜技術汙水處理器6套。 | H57 | 朱稽河/鄭園橋 | 1500 | 在建(已建設2座汙水站) | 在建(2018-2019) | 219 | 21.9 | 2.2 | 21.9 | 區住建局 | 新增 |
11 | 農村環境整治項目 | 沙汪河水環境綜合整治 | 沙汪河北岸福陽新村小區南、高級中學東側、五裡墅橋旁新建3座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內容為土建、設備安裝、截流閘、管道等附屬設施。 | H57 | 沙汪河 | 1000 | 在建 | 完成 | 73 | 7.3 | 0.73 | 7.3 | 區住建局 | 新增 |
表4 水生態保護項目
序號 | 項目 類別 | 項目名稱 | 建設內容、規模 | 所屬控制單元 | 目標 水體/斷面 | 計劃總投資(萬元) | 項目目前進度(2017年12月) | 年度建設目標 | 責任單位 | 項目來源 |
1 | 清淤疏浚項目 | 朱稽河班莊段水環境綜合治理 | 河道清淤1500米,生態護坡,整治排汙口14個。 | H57 | 朱稽河/鄭園橋 | 520 | 前期(規劃論證) | 在建(2018-2019) | 班莊鎮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2 | 清淤疏浚項目 | 朱稽河城西段水環境綜合治理 | 朱稽河支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包括望仙河、七鬥溝、八鬥溝、九鬥溝、一級站送水渠水環境治理 | H57 | 朱稽河/鄭園橋 | 2500 | 前期(規劃論證) | 在建(2018-2019) | 城西鎮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3 | 清淤疏浚項目 | 朱稽河靶向菌化設施處理河水水質 | 朱稽河下遊3公裡河段,分布安裝靶向菌化一體化設備20套,用微生物對汙染物進行降解。 | H57 | 朱稽河/鄭園橋 | 1000 | 前期(正在規劃設計) | 在建(2018-2019) | 區水利局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4 | 清淤疏浚項目 | 範河沙河段水環境綜合治理 | 排汙口實施大溝套小溝,種植水生植物,砌築過濾攔水壩,河道護坡等工程淨化汙水 | H57 | 範河/範河橋 | 400 | 前期(正在規劃設計) | 在建(2018-2019) | 沙河鎮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5 | 清淤疏浚項目 | 範河墩尚段水環境綜合治理 | 各鬥溝入口處建圍口閘共13座,建總長5000米、寬10米的浮島 | H57 | 範河/範河橋 | 400 | 前期(正在規劃設計) | 在建(2018-2019) | 墩尚鎮 | 新增,2018年重點斷面工程 |
表5 能力建設項目
序號 | 項目 類別 | 項目名稱 | 建設內容、規模 | 所屬控制單元 | 目標 水體/斷面 | 計劃總投資(萬元) | 項目目前進度(2017年12月) | 年度建設目標 | 責任單位 | 項目來源 |
1 | 水生態環境監測站網建設項目 | 贛榆區入海河流水質自動站建設 | 加強入海河流水質監測,在朱稽河、範河、沙汪河、興莊河、龍王河、青口河6條入海河流入海河口各建設1個水質自動監測站。 | H57 | 贛榆區各入海河流入海控制斷面 | 800 | 前期 | 完成 | 區環保局 | 新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