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作假、帳號買賣、防沉迷破解,繞不過的未成年遊戲氪金套路

2020-12-22 荔枝新聞

荔枝新聞專稿 記者/祝亦楠

「11歲孩子玩手遊等花光40萬賣房款」「明上網課暗打遊戲,孩子花幾萬元買裝備」……近日,多則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氪金」消費的報導引發關注。

荔枝特報記者跟蹤調查發現,雖然遊戲公司紛紛推出實名防沉迷系統,對未成年的遊戲時間和遊戲消費進行了限制,但「繞道」充值、「氪金」套路,仍讓家長防不勝防。

一些網遊、手遊雖有實名登記,但未成年人充值限制形同虛設;一些兒童遊戲充滿各種「道具」購買陷阱;不少遊戲甚至可用虛假身份證繞過實名認證並充值消費。

明設「實名制」,實則充值並無門檻

記者實測市面上多款遊戲,部分遊戲在進行充值時會要求實名驗證。

其中,熱門遊戲《貓和老鼠》在記者填寫未成年人信息後,繼續充值操作,並未限制金額,從幾元到幾百元,均可正常充值。

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11月發布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就帳號實名制、遊戲時長、付費等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定:每日22時至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遊戲服務,法定節假日每天不超過3小時,其他時間不超過1.5小時。對8周歲以下用戶,不允許提供遊戲付費服務;在同一網路遊戲企業,8-16周歲的未成年人,單次充值最多50元,每月充值累計不超過200元;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單次充值最多100元,每月充值累計不超過400元。

事實上,類似《貓和老鼠》打「擦邊球」遊戲公司不在少數,實名認證宛如一道虛設的「牆」。

人、證不一致,也可認證、可充值

雖然大多數遊戲對未實名認證用戶設置了各項「壁壘」,但「玩家」總能繞開各種限制「爭著搶著」給遊戲公司送錢。

12歲的小施是五年級在讀學生,他給記者分享了他的遊戲經驗:只需要用編造的假名字和假身份證號碼就可以順利跨過實名「攔路虎」,自由充值。至於背後是不是未成年,根本無從判斷。「如果拿不到父母、長輩的信息,就去網上搜,各種社群裡也有,這不難。」

記者印證發現,某些遊戲攻略網站專門確實存在提供成人身份信息的行為。未成年人只要輸入證件信息,即可直接認證進入遊戲。

帳號買賣、租賃,觸手可及

相對於獲取他人信息,直接購買帳號是更多未成年「玩家」選擇的「快捷」方式。記者在淘寶搜索「遊戲帳號」,隨即數千條信息彈出,「租號」「帳號轉移」「代練」等關鍵詞充斥其中,銷量最高一家售出量過萬。記者詢問發現,此類交易,不需要提供個人信息,至於是否是未成年人並不重要。

小施表示,不少同齡「玩家」也會通過各種方式代購Q幣再去遊戲中充值,家長很難發現。「只要想,沒有找不到的路子。」

破解攻略、教程,竟「手把手」教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遊戲想要玩得溜,要不「熬肝」,要不「氪金,「熬肝」就是花時間,「氪金」就是充值。「氪金」能「改命」,遊戲內充斥了各種「氪金」套路,前有「優惠」禮包後有超值活動,花樣誘導玩家消費。「不說未成年人,成人為了不被『吊打』,也會克制不住充值。」

「實名制」「防沉迷」確實給未成年用戶花時間、花錢帶來一些障礙,但障礙不是破不了。

「隨便搜一下,就可以發現不少防沉迷系統解除教程,視頻、安裝包、攻略應有盡有。」該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玩家「氪金」已經成為國內遊戲公司的主要收入模式,各種攻略的出現,很難說是玩家們琢磨出的方法,還是遊戲公司開放的「後門」。

投訴就退款,遊戲企業不該僥倖

報導期間,上述幾例青少年充值事件正在投訴、辦理退款。

南京市律師協會副秘書長、江蘇法德東恆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王捷表示,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未成年人充值行為應當經過父母同意或追認,而在投訴人明確表示不予同意並要求退還費用時,該消費民事合同無法成立,經營者理應退還所有充值錢款。

王捷認為,近年來,多數遊戲公司應對此類事件時,均採用家長投訴就退款的方式,但這類事件頻發,不能一退了之。「對於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足夠判斷力的未成年人而言,遊戲內的消費有必要在家長的監督和指導下進行。」作為專門經營網路遊戲的企業,具有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應當加大技術投入,設置有效的識別、驗證、阻攔、預警系統。

當然,家長也應該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信息及各類帳戶信息,不輕易將支付密碼等告知孩子。

被遊戲「套住」的孩子,如何拉回?

青少年兒童過度沉迷遊戲,甚至想方設法「氪金」的根源,並非在於遊戲本身,而在遊戲外,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副主任醫師張久平表示。

玩遊戲為何會成癮?張久平分析,重要的一點是目標反饋。青少年在日常生活學習、人際交往中情緒易受影響,從學習或某個目標中獲得正反饋相對較慢。遊戲則是獲得快感的最快途徑,只要打一個副本就會掉落不少裝備,只要贏一場遊戲就能獲得相應經驗、成就、等級,且無需負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沉迷遊戲也是從中尋求一種釋放和慰藉。

在張醫生接觸的案例中,多數家庭存在肢體或語言暴力、長期缺乏溝通、過度溺愛等問題,甚至有些父母自己也遊戲成癮。要拉回這些孩子,還得從家庭內部出發。

「沉迷不是一天形成的,父母需要多反思自己,找到問題所在,對症下藥才行。」張醫生建議,父母要做好自律的榜樣,如果父母一天到晚都抱著手機玩遊戲,孩子很容易模仿;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同讀一本書,同看一部劇,多溝通;要引導孩子的興趣和愛好,讓其多與同齡孩子交流玩耍;對電子產品的使用和遊戲的時間要進行明確約定,有獎有懲,不輕易破壞規矩。

相關焦點

  • 小學生花300破解防沉迷系統,1天後重登遊戲,看見郵件後號啕大哭
    ,就花了300元找人破解防沉迷系統,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小學生玩家在遊戲中所佔的比例還是很大的,因為年紀不是很大,所以對於這樣機制的遊戲的興趣還是很大的,為了避免沉迷的情況,也是加入了很多的措施來避免玩家這樣的行為,對於未成年玩家的時間限制也是比較嚴格的,但是很多未成年玩家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也是在遊戲中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與系統鬥智鬥勇,但是對於很多早就註冊了帳號的未成年玩家來說
  • 身份證生成器挑戰實名制 防沉迷系統遭破解尷尬
    「小八」本人就知道好幾種「破解」防沉迷系統的方法:「我有一個主帳號和幾個『馬甲』(等級比較低的帳號)。先用主號玩3個小時,時間一到,就換成『馬甲』幫主號賺錢,打裝備。玩家還可以玩『私服』(未經遊戲運營商授權的遊戲伺服器運營者),要麼玩『外服』(即通過國外的代理伺服器玩網遊),就可以不受限制了。」
  • 只因想破解遊戲「防沉迷模式」,小學生竟被騙超12萬元!
    寒假期間,小雨沉迷一款手遊為破解「防沉迷模式」他打給騙子22元小男孩名叫小雨(化名),寒假期間,小雨迷上了一款叫「王者榮耀」的手遊,但父母怕耽誤小雨沉迷遊戲,就把遊戲設置成了防沉迷模式,一天只能玩一個小時。
  • 《王者榮耀》防沉迷2小時解禁方法 未成年時間限制怎麼解除
    自從王者榮耀健康系統上線後,所有的帳號都受到嚴格的防沉迷控制,12歲以下未成年只能玩1個小時,18歲以下未成年只能玩2小時,成人玩遊戲超過一定的時間,也會提示強制下線休... 王者榮耀強制下線功能可以關閉嗎?
  • 英雄聯盟開啟防沉迷,給未成年職業選手單獨提供帳號
    新京報訊(記者 劉姝君)英雄聯盟近日發布公告,公布了「每日遊戲時間1.5小時」的未成年用戶防沉迷新規。即便是職業選手,只要未成年,也在新規限制之列。英雄聯盟發布的新規包括:未成年用戶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禁玩,法定節假日每日限玩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限玩1.5小時。公告在消費上也做出明確規定,其中未滿8周歲的用戶無法充值;8周歲(含)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幣;16周歲(含)以上未成年用戶,單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幣。
  • LOL防沉迷規則更新公告 限制未成年用戶遊戲時間
    -- 近日英雄聯盟官方正式公布了關於防沉迷規則更新公告,其中未成年用戶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禁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防沉迷公告的全部內容吧!
  • 實名認證形同虛設 未成年人遊戲「氪金」風險誰買單
    假身份證可實名認證、可充值消費今年315期間,有玩家學生小劉反映一款《約戰:精靈再臨》手機遊戲,註冊實名制和防沉迷系統認證漏洞,玩家輸入假身份證信息也能通過認證,未成年也可以輸入假證件直接認證進入遊戲。
  • 第五人格:官方加大防沉迷力度,一批成年人,卻無辜「躺槍」?
    其實官方很早之前就有了這個防沉迷的調整預案,只不過當時只是上線了一部分,這次更新之後未成年晚上晚上22點到次日的早上8點是無法登陸遊戲的,在前不久官方匆匆維護之後,官方也對於玩家進行了一次補償。所有的玩家都能收到500的線索,這個對於已經進行了實名認證的成年人是一件好事,平白無故多500線索,買一個家具,還是挺香的!
  • 部落衝突:不乾淨帳號當心了!官方「清除計劃」開啟,附加防沉迷
    「封號」成為部落衝突最害怕聽到的詞彙,或多或少會與「不乾淨」的帳號聯繫在一起。為了維護遊戲平衡和公平性,SC幾乎每個月都會進行一次系統維護,表面上是常規維護,其實在更新之後,很多玩家的帳號就已經進不去了。
  • 記者親測《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找個成人身份證號即可破解
    何先生說,出於作父親的責任,他開始關注《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了解到它有個「實名註冊和防沉迷系統」。「本來指望它能約束孩子,但發現根本約束不了,繼而發現,這系統,極其容易破解,形同虛設。」隨後,何先生向記者介紹了情況。
  • 熊孩子上網課拉爺爺掃臉就遊戲充值成功!馬化騰下場解決這個bug
    小學雞玩遊戲氪金防不勝防,控制時長要求實名認證人臉識別,依然防不住熊孩子有一萬種方式"忽悠"家長,騙不過爸爸媽媽,就騙爺爺奶奶……害,遊戲開發商與小學雞的battle還在不斷升級,任重道遠。不讓老年玩家自由氪金,馬化騰圖啥?"媽媽網課需要你掃個臉認證一下!""爺爺我們來合個影啊!"……熊孩子為"忽悠"家長幫過人臉識別有一百種套路。
  • 【治安播報】警惕 「買賣遊戲帳號」類詐騙
    」遊戲網站層出不窮,玩家通過辛辛苦苦練級,勤勤懇懇刷裝備,在遊戲中得到滿足感,同時也可以在遊戲帳號具有一定價值的時候將遊戲帳號交易出去,既收回了成本,還能賺一筆錢。需要楊先生聯繫遊戲交易平臺的客服進行解決,遊戲交易平臺的客服稱,只有向遊戲平臺的指定銀行卡號轉錢來解凍帳號,只有轉錢之後,楊先生才能拿到賣遊戲帳號的錢。
  • 記者測《王者榮耀》防沉迷系統:找個成人身份證號即破解
    日前一名姓何的男子向記者爆料,稱他發現「實名註冊和防沉迷系統」,可以輕鬆破解。何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兒子10歲,和班內同學沉迷《王者榮耀》,兒子玩得「進行瘋狂狀態了」,自己怎麼說教都沒用。「整個班一大半孩子在玩,我們家長不可能24小時盯著啊!」何先生說。
  • 防沉迷面前,遊戲公司與家長能和解嗎?
    還不夠由於沒有遊戲分級,保護未成年人的重任幾乎都落在了防沉迷系統上。當前防沉迷系統的完善也進入了一個空前加強的地步。這有賴於技術,比如人臉識別,即便是用戶在遊戲帳號註冊的時候,用的是成人身份信息,現在的技術已經能夠做到在遊戲運行的過程中監測。
  • 中國遊戲試行「分級」 廠商用遊戲守住「防沉迷」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有遊戲的地方,就有防沉迷的呼聲。自2007年我國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上線,中國遊戲產業終於迎來試行「分級」。日前在廣州舉行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 我的世界:網易版已開啟「防沉迷」機制,實名驗證才能登錄遊戲?
    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中,對於國服玩家而言,Minecraft主要有網易版和國際版,當然還有一些盜版的存在。自從網易版上線以來,玩家數量變化很大,剛開始湧入大量的玩家,後來卻慢慢地減少,他們往往是轉向國際版。只是,在玩國際版之前要花錢買,而網易版則不用,直接能玩!
  • 網遊防沉迷:一場延續15年的未竟之戰
    十多年來,為解決未成年人網遊「沉迷」問題,以騰訊為首的遊戲廠商出臺了各種「防沉迷」措施,其中最嚴格的,就是人臉識別,在遊戲登錄、支付環節兩大場景發起人臉識別驗證,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攻防」另一端,是鄭翔和其他眾多未成年人想出的諸多破解辦法:比如忽悠家長通過人臉識別,以及冒用爺爺奶奶帳號註冊刷臉,甚至充值消費。
  • 防沉迷!網遊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
    加快推進實名認證 組織企業分批接入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該展覽會的主題論壇上說,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路遊戲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不過,網路遊戲產業仍有提升潛力,行業呼喚更多「有創意、有品位、有溫度」的優秀作品。此外,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王者榮耀:遊戲防沉迷規則更新,縮減遊戲時間未成年玩家大受打擊
    為了減少以及解決這類事情的發生,遊戲廠商開始對於他們旗下的遊戲陸續推出「防沉迷系統」,其主要目的就是限制青少年玩遊戲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避免輿論壓力指責遊戲方對於這件事情的「不作為」。作為一個現在仍是熱門手遊的「王者榮耀」,在2017年的時候就推出了關於遊戲內部「防沉迷系統」。
  • 騰訊已註冊防沉迷怎麼解除取消 重新綁定騰訊防沉迷方法
    現在不少人都是玩騰訊的遊戲,騰訊遊戲現在有著健康系統保護,那麼騰訊用戶已註冊防沉迷怎麼解除呢,相信這會很多的用戶的問題,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實名註冊資料一旦填寫確認,無法隨意更改或解除。所以請您在填寫防沉迷資料時謹慎操作,以免填寫錯誤,給您造成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