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由謝晉執導的電影《牧馬人》紅遍大江南北,朱時茂和叢珊扮演的許靈均和李秀芝也成為當時銀幕上最經典的情侶之一。在朱時茂執導的電影《兩個人的房間》,他和叢珊再度聯手……
——題記
你看過正在上演的電影《兩個人的房間》嗎?這個平凡的故事展示給大家一段似曾相識的生活和似曾相似的情感經歷。
其實這代人有非常相似的心路歷程,就象朱時茂和叢珊從《牧馬人》到《兩個人的房間》走過的路一樣。我們看《牧馬人》時,有著與那個時代同步的傷感和激情,而當你看完《兩個人的房間》後,也同樣對男女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和情感困境有著身如其境的理解。
床上的尷尬,無來由的冷戰,相對的無言,說不清的隔膜,一個房間裡生活著兩個熟悉的陌生人。這一幕幕似乎就在身邊天天上演著,這是多麼熟悉的中年生活啊。沒有煽情的對白,沒有大吵大鬧,連眼淚也是默默地溢出,可卻讓觀眾感覺無比震撼。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看後引起觀眾的深思和共鳴。
忙碌的人生,飛快的社會節奏,讓我們無暇思考自己的感情和生活,可不經意間,歲月已經爬上我們的額角,漂白了我們的兩鬢,鬆懈了我們曾經光鮮的臉龐。更可怕的是,不知不覺間,時間偷走了我們的激情,也偷走了我們的夢想。我們不敢再向遠方眺望,因為遠處總是一片蒙蒙的灰色。《兩個人的房間》給觀眾營造的正是這樣一種中年人的困境,一個精神變灰的人生片斷。
電影幾乎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猶如一篇淡淡的散文,可卻讓我們產生了深深的共鳴,我想很多同齡人也有相同的感慨。生活不管怎樣都似乎是不如意的,孩子離去,留下空巢,工作繁忙,身心疲憊,連性事也是敷衍頹唐,這一切讓外表和諧的家庭充滿了內傷。能忍的就得過且過了,認真的會絕然放棄,有機會有條件的則紅杏出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突破這沉悶的生活,重拾生活的信心。
《兩個人的房間》劇照
於是林蕭(叢珊飾)面對誘惑的彷徨和軟弱是那樣的合乎情理,而朱為(朱時茂飾)的孤獨和無奈則也令我們感覺同樣的無奈。這是個世界性問題,不單單發生在中國,美國電影《美國麗人》是以不同的故事演繹著同一個主題。也正因此,使這部電影不僅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而且也引發觀眾對人性的思考,有了某些人生哲學的意味。
朱時茂和叢珊在整部電影中的表演看不出什麼出彩的地方,可他們兩個不溫不火的表演也似乎沒什麼讓人挑剔的地方,也許這也是劇情的要求吧。
《兩個人的房間》劇照
影片最幽默的地方是作為心理醫生的朱為竟然不知自己和妻子都同樣有心理問題。他們診所相遇的那一幕即是一種幽默,也是一種嘲諷,不是嘲諷心理諮詢的可笑,而是嘲諷我們人類有時就是喜歡自欺加欺人。
影片告訴我們,心理學解決不了人的痛苦,只能是以一個幻像代替另一個幻象,讓患者轉移注意力,把最痛苦的忘掉,拾起那個相對痛苦少的而已。
《兩個人的房間》劇照
影片的結尾似乎是意味深長的,沒有給我們任何突破困境的明示或暗示,如何解決中年的感情危機這樣的世界性課題在影片的創作者心裡也是沒有答案的。
生活需要發現和探索,不是發現生活的樂趣,也不是探索感情危機的原因,而是發現新的生活支點,探索另一種有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