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繪本導讀】系列-第375號
喧囂中的寧靜,堅守中的高貴——《西西》導讀
閱讀推廣人 石頭
一、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一個熱鬧的公園裡。作者和畫者以一個大場景,通過多個角度多個分場景,表現小女孩西西在周圍嘈雜的環境裡,抵住身邊各種遊戲和流言的誘惑,一動不動地堅持坐著做模特,最後,終於成為一個優秀的模特,讓畫者畫出了一幅美麗的畫。
二、繪本信息
書名:西西
文:蕭袤
圖:李春苗 張彥紅
適讀年齡:3-6歲(僅供參考,並非絕對)
獎項: 獲得了第一屆豐子愷優秀兒童圖畫書獎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三、繪本導讀
【封面】
解析:
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一群孩子,他們的表情都很歡樂。他們有的手裡拿著毽子、有的拿著沙包、有的抱著皮球、有的拿著飛碟、有的拿著風車,你注意到了嗎?在左下角,有一對手牽著手的小夥伴,在往大家跑的方向跑去。似乎所有的小朋友目光都往這對小夥伴的方向關注過來呢?
最右邊邊線,有一位大人,手裡好像拿著什麼東西,背上還背著東西,看到了嗎?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點。滿頁的小孩兒,只有一個大人。為什麼?
我第一眼就被封面上那一堆小人兒吸引了,那孩子們呢?
封面中那位是西西呢?大部分孩子都是暖色的打扮,只有這個穿冷色藍色裙子的小女孩最特殊,這一定是西西了。
那西西將演繹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或者說,西西與拉手的女孩的故事呢?
書名採用頑童體,黑白分明的布局在一群玩耍的孩子們中間更加醒目,也佐證這是一個孩子的故事。
這是一本心理自助讀物,一個心理繪本,一本品格養成的故事,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等待、忍耐、靜謐,調節負面的情緒。
【環襯】
解析:
精裝繪本一般都有環襯,平裝書翻開封面,直接就是扉頁了。當環襯是一張白紙時可以一下子翻過去,要是環襯有顏色一定最貼近故事的主題和氛圍的,要是環襯上有圖案一定與書中的故事有某種聯繫。
這很多彩色的小點點,代表著什麼呢?你覺得這些密密麻麻的小點點沒有意義嗎?
如果你站在廣場的高處往下看,你有沒有覺得眼底下的人群就像眾多螞蟻似呢?那種感覺就如同這本圖畫書的環襯一樣,這是畫家想帶給我們的聯想。
這是一個熱鬧紛亂、人員眾多的繪本故事。從環襯密集而多彩的小點就能感受到。
【扉頁】
解析:
從扉頁開始,西西就坐在了凳子上,而牽著她手的小朋友在椅子後面,看著其他小朋友很開心的玩。
扉頁上大部分孩子的目光集中在什麼遊戲上了?
扉頁裡暗示了「靜」的緣由,你看出來了嗎?
用這本書來講述圖畫書的「動」與「靜」是不是再合適不過了?
【第1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踢毽子,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解析:
進入正文後,扉頁上的疑問呼之欲出,原來孩子們注意的是踢毽子的遊戲。而在封面中那個大人呢?這次乾脆看不見了。畫面中出現了兩棵樹,一棵樹暴露無遺,另一顆樹只露出樹冠,樹後面會有什麼呢?
這頁的主要遊戲是踢毽子,兩隻毽子在空中翻飛,兩組隊員箭步如飛,一個小女孩舉起毽子要投給歪帶帽子的男孩嗎?坐在地上的那對男孩,懷中抱著小汽車和皮球,卻手中指著、眼睛看著、嘴裡談論著踢毽的動作。踢毽子的小朋友樂在其中,而觀眾的視線已經被跳格子的場地吸引過去了。
左下角跳格子遊戲的部分場景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三個孩子做手心手背的對決,是決定某種順序嗎?一般是為了遊戲「配夥」時,採用的一種手法。
西西端坐在長椅上,雙手搭在膝蓋上,靜靜地注視著前方,沒有為周圍小朋友的歡鬧舉動所撼動。
所有的孩子都在動,那個穿黃裙子、粉背心、梳著四條小辮子的好朋友又在看什麼?她的目光可是這頁的線索啊。
請注意西西的這位朋友,她是一個領路人,她將領著我們進入每一頁的新活動,你要仔細觀察她哦!
西西的朋友在看跳格子的那幾個孩子,她很想參加嗎?
【第2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跳房子,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咦,西西怎麼不來玩?
解析:
果然,跳格子成了這頁的主要遊戲,上頁中玩手心手背的是三個孩子已經參與其中了,也吸引了大部分小朋友的關注,西西的朋友參與其中了。以下我們把西西的朋友取名為四條小辮。
原來踢毽子的幾個小男孩玩的還正興,只不過缺少了關注度。孩子的遊戲關注度越高圍觀的人也越多。西西的後方,兩個孩子手拿毽子狂奔而來。
這頁中間上方的三個男孩子在玩什麼呢?在投沙包。
這本圖畫書,每一頁都透露了下一頁的重要活動,你要善於發現故事的線索。讀這本書就像福爾摩斯在破案。
蹲在格子旁邊的胖墩兒最好玩,他在做什麼呢?
端坐在長椅上一動不動的西西,引起了剛剛跑來的孩子的注意,「咦,西西怎麼不來玩?」是的,大家都在玩,而唯一不玩的就顯得另類了。
這個畫面有三組遊戲在活動,過氣的踢毽子、正旺的跳格子和醞釀中的丟沙包。從視覺上看前後畫面只是做了一個角度的平移和鏡頭的推送而已。西西的位置靠近了邊線,讓跳格子成為主角。
【第3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丟沙包,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西西是不是不舒服?
解析:
這頁的中心遊戲就是投沙包,四條小辮拉著一個女孩也要參加這個遊戲。
跳格子遊戲孩子繼續,只是熱度沒有了。小朋友就是這樣,關注度不能長久有喜新厭舊之感。這樣作者把視角就給了投沙包的遊戲,跳格子遊戲畫面就變小了,小朋友們也轉到了投沙包上。
當然,也有不為所動的。夾著劃板不願跟小夥伴換皮球玩的男生和喝飲料的孩子最傳神。而手舉小旗子的男孩就像是一個裁判。
這個邊緣趕來的女孩子也陷入了猜測中,「西西是不是不舒服?」
投沙包那頁的左上角怎麼出現了四根柱子呀?三個小朋友還對著指手劃腳,又一個遊戲要出場了嗎?
很有意思的,每一個場景都有幾個遊戲同時上演,每一個場景又都有那麼三兩個小孩預告著下一頁的主題,找找看吧!
這本書的人物比較多,設計感也很強,從封面到每一頁正文,都有非常周密的設計。作者蕭袤《西西》的文字稿出來後,敲定畫家人選是頗費周折的。
這本書上的人物超多,怎樣讓每個人都不一樣?場景變化不大,怎樣讓讀者從不變中讀出變化?這兩大難題,讓多位畫家卻步,繪者李春苗也是勉為其難接下了任務。
她說,動筆前,我先去了公園、街頭巷尾寫生,又到了幼兒園與小朋友親密接觸。回來畫了幾張草圖,才發現孩子都藏在大人堆裡,所以我採用中國畫的散點式構圖法,省略了大人和背景,使孩子更加突出。
這本鬧哄哄的圖畫書裡,絕大部分的孩子都在不停地跑、跳、鬧,只有西西坐著一動不動。想要解開這個懸念,就需要仔細分析創作者對這本書的設計。
故事裡出現的這些遊戲——踢毽子、跳房子、丟沙包等等,有很多小讀者都還不是很熟悉。不過這些遊戲對成人來說太熟悉了,一幕幕的場景,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孩,這就是我們童年的樣子。
【第4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蕩鞦韆,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西西是不是不開心?
解析:
這一頁的主要遊戲就在這四根柱子上,這四根柱子原來是鞦韆的一部分!四個孩子正在蕩鞦韆,又胖又高的小男孩蕩的最高,也最興奮。四條小辮也坐在鞦韆上玩。
還有其他的小朋友已經排起了長隊等候,手提老虎氣球的小女孩,看著四條小辮的方向大喊大叫,這是為什麼呢?
屁股上插著小藍旗的小男孩,手中拿著一個東西在給誰?而對面的三個蹊蹺的小男孩又要幹什麼呢?
這一頁右上角的小朋友在玩飛輪了,下頁的中心遊戲肯定是玩飛輪!孩子的猜測和想像會在下一頁得到印證。這讓孩子多有成就感啊!
用這個方法找下去吧,每一頁都有下一頁的線索,也都有上一頁的答案。
中間大樹前的這個小男孩指著西西,跟蹲著的女孩說:「西西是不是不開心?」小朋友的好奇心都很高,觀察力也很豐富。
這次鏡頭往下拉,西西前方的綠地不見了,西西處在了最邊沿的角落了。
這本書的繪者張彥紅和苗苗在談論進創作時說,《西西》的線稿完成了,每一個孩子都是那麼活潑可愛,都讓人不能忽視。給他們加上怎樣的色彩,才能「錦上添花」呢?我試過水粉、丙烯等,卻一直猶豫不決,生怕畫出來的作品辜負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後來,黃麗(《安的種子》的繪者)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們:好的圖畫書,不是看畫家的畫法多麼高超,或材料多麼好,而是看它是不是適合這個故事。於是,我們決定用水彩。
為了突出西西的安靜,我給西西挑了一條藍色的裙子,而其他的小朋友都是暖色調,這一冷一暖形成鮮明對比,喧鬧的人群和獨自坐著的西西形成明顯對比,讓西西永遠是畫面裡那個最安靜的小女孩。
【第5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玩飛碟,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西西在想什麼呢?
解析:
這頁好多人在玩飛碟,玩的熱鬧非凡風生水起。大小飛碟不下二十個,色彩繽紛,在空中形成一道道美麗的弧線。四條小編更是串起兩個飛碟,忘情地自己玩著。
利用飛碟,可訓練孩子的走、跑、投擲的基本動作。人手一個飛碟也利於合作,提高合作意識。
即使這樣熱火朝天,也有一些好事的孩子對西西的行為有幾多疑惑:「西西在想什麼呢?」
圖畫裡的小孩生動傳神,仿佛現實中的小孩跑進了書裡,說話、嬉鬧、爭執、發明新奇的玩法,表現各種喜怒哀樂。
這頁的右方空白處出現了一個抱著救生圈的女孩子,正在向外走,下頁肯定是遊泳了。
這本書的文字十分簡潔且朗朗上口,前前後後反反覆覆,只有一個句式,全部文字很容易讓嗷嗷學語的嬰幼兒囫圇吞棗式的「吃下去」,即使他們並不認得一個字。
圖畫裡除了西西,還有另一位小女孩(四條小辮 )自始至終若即若離地陪伴著西西,從封面開始,在每一頁裡找找她,欣賞她的演出。作者不著痕跡地,把西西定位在所有交錯故事的中心位置,使整個故事有精確的焦點。還利用西西的朋友(四條小辮 )為動線,帶著讀者參與在同一段時間中,同時不斷進行的所有活動。而繪者對圖畫中每一個小孩做什麼的細部著墨,更為這文圖合作無間的創作,落實了專屬於小孩的想像力和幽默。
【第6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開碰碰船,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她受傷了嗎?怎麼老坐著不動?
解析:
巨大的遊泳池的一角佔據著半個畫面,池中已經有多個家庭或個人坐皮圈在水中遊蕩,兩個小男孩駕駛的皮圈更是和一個小女孩碰撞在一起。一個獨自小男孩駕駛的皮圈也和一對父女的皮圈撞在一起,小男孩就是勇敢。還有其他人陸續等待船隻。
四條小辮呢?扒在護欄上張望著,她一個人不敢上水中去嗎?
遊泳池外的大人和孩子心態和行為更是千姿百態,一個小男孩跪在地上,哭天抹淚的拒絕媽媽的行為,他一定是要去遊泳嗎?
此時的西西的位置移到了最左邊的角落裡,畫面在水平方向做了很大的平移,才讓遊泳池進入畫面中。
在遊泳池邊沿玩耍的兩個小男孩,看了西西的舉止,不解地問:「她受傷了嗎?怎麼老坐著不動?」顯然,西西長時間端坐的行為引起了越來越多小朋友的關切。
從折頁中我們看到了下頁的線索了嗎?兩個帶有兔耳朵發卡的小女孩進入到我們的視線中。
兩個把拖鞋穿在手上、四肢趴在地上學動物爬行的孩子最有童趣。你發現所有的小朋友全是胖子了嗎?代表著什麼呢?
在這本書裡,「動」和「靜」這兩條線索是並行的。大人注意的往往是西西為什麼不動,小孩子的目光卻早已被一頁頁喧鬧的畫面吸引。
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設計了很多的懸念。小朋友開始讀的時候,可能有點兒不太明白,為什麼老是在每一頁上重複這麼一句話「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心裡也許在悄悄地問:「西西老坐著,她生病了嗎?」 「西西在想什麼呢?」 「她受傷了嗎?怎麼老坐著不動?」等等。包括讀者在內也都發出類似的疑問。
大家都在玩樂,唯獨西西一個人坐著。夥伴們關心西西,發出了各種不同的疑問來表達這種關心。可以問問孩子,如果你也關心西西,你會問出什麼樣的問題呢?這樣是不是就可以順帶地拓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了呢?
【第7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唱歌,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她怎麼不參加合唱隊呢?
解析:
這樣的主導遊戲是唱歌,五個小女孩戴著小兔發卡扭動著身體,和著老師的節拍,唱起了合唱,還有前排的四個小男孩,聲音已經飄向整個公園。
四條小辮呢?在一旁學著老師的動作。隨著鏡頭的偏移,西西的位置也移到了中間,遊泳池只留下一個邊沿。
而合唱隊中的一個小女孩發現了西西長時間坐在那,也發出了疑問:「她怎麼不參加合唱隊呢?」
整本書裡,西西是絕對的主角,僅從文字上來看,她應該是孤獨的、不合群的(雖然結尾揭開迷底時,你會發現她只是為了完成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而付出堅持不懈地努力)。但細心的你就會發現,在西西的旁邊,總有一個扎著四根羊角辮的小女孩。
故事裡的西西,是個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孩子,在眾多的誘惑面前,巋然不動,在喧鬧中堅守著一份寧靜,而這份寧靜,在堅守中開出了高貴的花朵。
故事裡的四條小辮的小女孩,也是一個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孩子,因為她的出現,詮釋了畫家所要傳遞的友誼的意義——相互關愛,卻擁有各自獨立的空間。
這個故事講述的方向性、故事的懸念、中國風味、翻頁的驚喜、畫面的構圖、線條、色彩、留白、連續性、純白的底色、扉頁上的彩點、封面封底的布置、裝幀、開本等等,都是可圈可點的。
繪者對圖畫中每一個小孩做什麼的細部著墨,更為這文圖合作無間的創作,落實了專屬於小孩的想像力和幽默。
下一個畫面的焦點是什麼呢?大家找一找吧!
【第8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買東西,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她是不是沒有錢? 西西怎麼不來買東西?
解析:
畫面又轉到一個美食亭,這可是小朋友最愛的地方,或自己、或跟父母一起,紛紛購買著自己的最愛,售貨員也應接不暇地迎接著一個小高潮。
西西在角落中孤獨地傻坐著,沒有陪伴,沒有食物。一對小女孩邊走邊議論著:「西西怎麼不來買東西?」「她是不是沒有錢?」這充滿孩子氣的對話,毫不做作、非常純正的童真、童趣,一定能換來你家孩子感同身受的幽默回應。
《西西》整部作品像是攝影機的鏡頭,藉著遠景、大遠景和中景的轉移,巧妙地說著時空中一切正在發生的故事。故事裡的西西不停的變換位置,所以最開始讀的時候「找西西」就成了小讀者的一大樂趣。
作者在文字的處理上,充分尊重幼兒這個主體。正文採用標準的「印刷體楷書」顯得很規範,標題和圖畫中的對話採用「頑童體手書」,顯得別有情趣。那種認認真真的稚拙,東倒西歪的工整,越看越讓人感覺親切,好玩,仿佛也就成了圖畫的一部分。最好笑的是其中一頁頁的對話。
這一頁展示的下一頁線索是什麼呢?
【第9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玩遊戲,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她是不是被大人丟了? 好可憐喲……
解析:
一片歡樂的場面,在兩片綠地中間的開闊地上,人員進一步增多,如同一個孩子的鬧事,中國的傳統文化集中體現在這裡,有吹糖人、有皮影、有泥人、有風箏、有氣球、有鐵圈和套圈遊戲。
自始至終,西西都靜靜地坐在那兒呢。你發現了嗎?她對面的樹後面有人,樹旁邊有馬扎。故事的鏡頭由近及遠漸漸地揭示了秘密,西西到底在做什麼呢?在這一頁,已經有明顯的線索了,你發現了嗎?
這本書的圖畫還有得說的:如果你有孩子,你不妨讓孩子去尋找隱藏在圖畫裡的小暗示小伏筆,不要錯過了那棵樹,不要錯過了那一行腳印……
爸爸媽媽抓著寶貝的胳膊把她提起來,小女孩縮著脖子、勾著雙腳的樣子,最令人莞爾。
這頁中兩個小男孩,靠近西西又發出了感慨:「她是不是被大人丟了?」「好可憐喲……」
小孩子的內心也是很有憐憫心的。
【第10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野餐,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西西生氣了嗎? 西西,過來吃披薩,還有烤玉米…… 西西是不是耳朵聽不見了?
解析:
故事來到一片綠地上,好多家庭在草地上鋪上毯子,開始家庭派對聚會。這無形中給西西造成了更大的誘惑和壓力。
四條小辮手拿一根糖葫蘆,在人流中徜徉穿梭,她會想到西西承受到的誘惑嗎?
一個孩子靠在樹上睡著了,另一個孩子頑皮地用草梗摸他的臉,最能激發童年的回憶。
繪本已經成為親子閱讀的首選,但很多親子卻不知道如何閱讀,如何去擴展,讓很好的資源不能很好的利用。到底拿到一個繪本如何閱讀呢?可本著這樣的思路去做。
可以進行正常的閱讀,大人讀給孩子聽。也可以大人朗讀時,請孩子跟著一起大聲讀。
就擴展而言,可以親子一起來數一數,書中一共畫了多少個「小人兒」?據不完全統計,這本書一共畫了七百多個「小人兒」。 這本書一共提到過幾種遊戲?哪些遊戲你玩過?這本書一共畫了多少個玩具?你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
最後,還可以給每一個頁面評出一個(或幾個):最好玩的「小人兒」,最有趣的細節或場景。
這本書除了主角西西,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人物了,這個故事就是靠這個人物來實現畫面講述的,場景的不斷轉換全靠這個人物,整本書也由此「活」了起來。她沒有名字,卻隱藏著「故事線」,她的視角就是我們的「導遊」。你猜出這個人物是誰了嗎?當然是梳了四條小辮的西西的小夥伴。
【第11畫面】
原文:好多人在看熱鬧,只有西西一個人坐著。 快來看,那邊打起來了!
解析:
鏡頭上移是一個熱鬧的場景,兩個小男孩展開了摔跤活動,四周圍滿看熱鬧的小朋友,歡呼聲肯定此起彼伏的,這又對西西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但西西還是紋絲不動端坐在那裡,而四條小辮也加入了看熱鬧的隊伍中。
這頁中沒有人對著西西發感慨,而是不乏相互的吆喝聲「快來看,那邊打起來了!」這更讓還是孩子的西西難以忍受了。
故事從封面、內頁和封底上有多少個孩子在動,蕩鞦韆的、玩打仗遊戲的、耍風車的、跳房子的、投沙包的、滑車的、吹泡泡的、捉迷藏的、買氣球的、玩老鷹捉小雞的、買小吃的、玩碰碰船的、野餐的、畫畫的,都在動啊!
書中的遊戲真的是很豐富,很多小朋友都在玩,跳房子、踢毽子、蕩鞦韆、丟沙包……不論哪個年代都是孩子們經常玩的遊戲。
從第一個跨頁故事的開始,鏡頭先從西西左邊身後開始,然後一個跨頁一個方位,從左邊,到左上邊、左上後邊,到正後方,到右上後方、右上方、右方,到右前方、左前方。如果你手上有白紙、筆或者圓規,你不妨按照這個順序畫一畫,看畫出來的結果是否讓你大吃一驚呢!
【第12畫面】
解析:
最後,場面一下拉到了遠景,整個遊樂區都是追逐嬉鬧的孩子們,西西被吸進了熱鬧的圓中央,圖畫的結構到此完滿結束。在封面中穿紫衣服的大人終於現身了,他走到了西西身邊,對她說:「謝謝你,西西。」 這一頁的西西從長凳上下來站好了,和西西說話的人是誰呢?
重新再看一次封面和每一頁的畫面,才發現,原來西西為什麼坐著不動的線索早就出現了。沒錯!秘密就在西西正對著的那棵大樹下!
整部作品像是攝影機的鏡頭,藉著遠景、大遠景和中景的轉移,巧妙地說著時空中一切「正在發生的故事」。
這是一個相當熱鬧的故事,熱鬧得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加入其中。踢毽子、跳房子、丟沙包、蕩鞦韆……而且,每一樣都是好多人在參與。這一些遊戲是多麼令人開心啊,歡呼聲、大笑聲,甚至尖叫聲,仿佛會從紙面上飄出來,扎紮實實地勾起人對兒時快樂時光的回憶。
這是一個全景的場面,故事的每一個畫面都是圈定的一個場景,一個孩子們歡樂的場面,一個對西西的考驗。但西西從始至終都沒有心動,穩坐釣魚臺,真的很不易。表現出的是一種淡定、一種修養、一種喧囂中的寧靜,有時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第13畫面】
原文:謝謝你,西西。 你是最棒的模特,這是我畫的最美的畫。
解析:
故事謎底終於揭曉了,畫家哥哥說:「你是最棒的模特,這是我畫的最美的畫。」
當西西的畫像出現,那個圓圓的女孩的臉,隱含笑意,調皮乖巧地告訴你,你一直想要的答案。你會忍不住地讚嘆:多麼巧妙的構思啊!
和西西手牽著手的朋友,對於整個故事的始末,無疑是一位知情者。她並沒有從始至終陪伴在西西的左右,有時,她會去看人跳房子;有時,她會跑去蕩鞦韆;有時,她會吃著甜甜的雪糕,她擁有著自己的自由。但是,當西西順利地當完模特之後,她又會迫不及待地跑過來,拉著西西的手像小鳥一樣的飛開!她一直在關注著西西,雖然這種關注是旁人難以察覺的。
兩個人朝畫外跑去。她們去哪裡了呢?讓我們把封底和封面展開在桌上,她們倆投入到了小朋友的人流中了。
這個小女孩的形象讓我感動,當一個人在從事他所喜愛的工作時,不管這份工作是平凡的還是崇高的,想要獲得成功,所需要的是堅守。堅守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孤獨,而朋友默默的關注與守候,悄悄地把希望的種子撒在他的心間。
故事裡的西西,是個非常非常了不起的孩子,在眾多的誘惑面前,巋然不動,在喧鬧中堅守著一份寧靜,而這份寧靜,在堅守中開出了高貴的花朵。
故事裡的四條小辮的小女孩,也非常的不起的孩子,因為她的出現,詮釋了畫家所要傳遞相互關愛的友誼,但又擁有各自獨立的空間。
專注力是孩子最重要的一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慢慢培養的,西西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封&底】
解析:
封底的畫面出自跳格子的場景,代表遊戲的一種。封面上手拉手的那一對小夥伴哪兒去了?封底襯託出封面中的兩個女孩和大家一起去玩遊戲去了。不在是始終坐在一旁,孤孤單單、形影相弔的小模特了。
讀著《西西》的多個瞬間,很羨慕「西西」的乖巧與聽話,但更為那些在各種遊戲間輾轉的孩子動容。他們自由自在、天真爛漫,如同陽光下的精靈般,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斑斕的色彩,讓我們看見了生命的悅動。
這些活潑到停不下來的孩子,他們睡著了,一定也和西西坐在椅子上一樣的安靜惹人愛吧!
讀者可以帶孩子觀察裡面的每個小人,也可以帶孩子玩裡面的遊戲,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幅手繪地圖,理清西西的位置的變化。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像遊戲地圖一般包羅萬象,簡單重複的故事,卻引人入勝。
還有一個說法《西西》是當代中國兒童生活的《清明上河圖》。
四、作者信息
蕭袤,男,漢族,生於1968年11月,湖北黃梅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8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主要寫童話。主要有:《蕭袤童話》、《驛馬》、《男孩和青蛙》、《西西》等。曾獲宋慶齡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國家文化部蒲公英獎等。
李春苗,女,1982年出生於陝西銅川,2003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設計系,大學畢業至今在西安太陽娃插畫設計有限公司從事兒童插畫工作,其圖畫書作品有《兔子蘿裡》、《米粒歷險記》、《西西》等。
張彥紅,女,1979年出生於河北,2001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設計系,大學畢業後即供職於西安太陽娃插畫設計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兒童讀物的插畫及色彩研究、培訓工作。其代表作品有:圖畫書《西西》、《幼兒畫報》中的「紅袋鼠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