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15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何麗娜)「陶主任,快幫我們看看吧!」昨天,杭州的林女士抱著還不滿一歲的兒子走進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陶承軍的診室,原因是她懷中的寶寶兩條腿腫得通紅,元兇竟是夏天最討人厭的蚊子。
「驅蚊花露水成分表上都標註含有避蚊胺成分,網上說這是種農藥,有微毒,我不敢給孩子用,可不用麼孩子太遭罪了。」林女士的擔憂,不少家長也有。陶主任說,門診裡每天都能接診三四例被蚊子咬得很嚴重的孩子,家長大多不願給孩子用驅蚊水。
當下正是蚊子肆虐的季節,我們究竟還能不能放心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驅蚊產品呢?
避蚊胺天生是農藥,一直很安全
在對待驅蚊產品上,郭女士跟林女士如出一轍,市面上的各種驅蚊產品基本不選,家裡的蚊子基本用電蚊拍殺滅。後來,聽說很多醫院推出了純中藥防蚊香囊,他們認為安全就去買來試試,結果公園裡走一圈回來,小朋友腿上還是被咬出7個蚊子包。
「蚊子對氣味有特殊的喜好,像某些中藥散發出來的刺激味道可能在一開始可以唬住它們,但一旦它們突破障礙得手過一次之後,就開始對這種氣味耐受,包括洋甘菊之類的植物精油也是如此,驅蚊效果較不盡如人意。但避蚊胺就不同了,幾十年用下來,蚊子仍然很厭惡這種味道,一聞到就掉頭離開。」陶承軍說。
專家解釋,雖然避蚊胺從被研發出來那一刻起就是農藥,但一直都很安全,至今沒看到過因驅蚊藥水引起中毒的事件。
美國兒科醫師協會認為,2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使用避蚊胺含量在30%以下的產品。記者發現,一般明確標註含避蚊胺的驅蚊產品中,濃度一般在5%以下。所以,只要是購買正規廠家產品,嚴格按說明書使用一般沒問題。
兒童驅蚊產品,不必盲目迷信
正因為不少人害怕避蚊胺是種農藥,不少商家跟大眾玩起了所謂的安全概念,專為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提供的驅蚊產品便開始在市場上熱賣。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兒童驅蚊」,結果跳出5.56萬件寶貝,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最近成交量幾千件的賣家隨處可見,成交量最大的已接近3萬件。
記者點進一家成交量將近2萬單的賣家,賣的是植物精油驅蚊貼,產品說明中特別提到「不含傷害皮膚的避蚊胺配方」,價格為10.8元20片裝。
對於這些所謂的兒童驅蚊產品,陶承軍主任有話要說:「首先,不含避蚊胺的驅蚊產品的效果肯定是比較弱的;其次,純植物精油的驅蚊產品成本很高,這麼便宜的價格再加上這麼大的銷量,商家還怎麼賺錢?」
所以,請大家不必盲目迷信商家宣稱的兒童驅蚊產品。如果仍然對含避蚊胺的驅蚊產品心存芥蒂的話,建議採用一些物理的驅蚊方法,如裝紗門紗窗、掛蚊帳、用電蚊拍,讓家裡的小環境免遭蚊子光顧;而到室外的時候,儘量穿長袖和長褲,手上拿把扇子時不時趕趕,好讓蚊子遠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