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蚊液裡的避蚊胺(DEET)對寶寶有害嗎?

2020-12-19 放心選

【養娃糾結挺多,乾媽答疑解惑】每天30秒,解答一個關於育兒、餵養或產品選購的問題。也歡迎寶媽參與問答,分享你的看法和經驗。

不少寶媽在選擇驅蚊液的時候,可以說是「聞避蚊胺(DEET)色變」,總覺得避蚊胺是農藥,有毒,對寶寶身體有害。

當然,這與一些新聞報導的誤導也不無關係,不信你看↓

其實大可不必恐慌,在美國環保總局EPA網站對避蚊胺的描述中,有指出對人體沒有危害。

附上EPA的連結供參考:

https://www.epa.gov/insect-repellents/deet

但對於兒童使用避蚊胺(DEET)的濃度、年齡限制及次數,不同國家和地區也給出了不一樣的建議。

從上圖也可以看出,美國兒科學會的要求較寬鬆,2個月以上的寶寶,不超過30%濃度的就可以,而加拿大的最嚴格、滿6個月、濃度10%,6-12歲建議使用一次即可。

寶媽如果比較介意,可以參考加拿大這個相對嚴格的標準。在噴塗的過程中,儘量避開眼睛、嘴巴和鼻腔部位。

附加拿大健康局連結供參考:

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services/about-pesticides/insec

此外,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液,最好不要和防曬霜一起使用。

因為防曬霜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二苯甲酮類物質,在二苯甲酮類物質存在的情況下,DEET 的透皮吸收量會有所增加。

加拿大學者曾發表《大鼠靜脈注射和皮膚給藥驅蚊DEET及防曬二苯甲酮後的代謝反應》的論文,文中稱,避蚊胺(DEET)和二苯甲酮的代謝產物均有有毒物質產生,而且同時使用後會增加透皮吸收率,其中肝臟中DEET的代謝產物分布會增加。

不過,這種現象是在每日一次、持續使用30天後產生的。寶媽們也不必特別恐慌,若一起使用,最好塗抹時間隔半小時以上即可。

18款驅蚊液、21款驅蚊貼、14款驅蚊手環、17款蚊香片、26款電蚊香液、35款滅蚊燈結果都在這裡了!快戳小程序查看吧↓

覺得有用?點個讚!

相關焦點

  • 盛夏來襲,寶寶的驅蚊工作到底怎麼做?驅蚊產品大測評
    話不多說啦~先上結論[噓]國際公認有效驅蚊成分主要是四種: 避蚊胺(deet)、埃卡瑞丁(也名派卡瑞丁)、避蚊酯(伊默寧/ir3535)、檸檬桉葉油。購買驅蚊產品,認準這四種有效成分。(同理還有防蚊手環)常(網)見(紅)產品分類及推薦 避蚊胺(deet),副作用小,驅蚊效果好,通常認為兩個月以上可用(但加拿大此項規定為六個月)。
  • 「避蚊胺」有損神經系統 寶寶驅蚊品氣味越淡越好
    浙江在線08月17日訊近段時間雨水多,蚊子也多了起來,很多家長又開始忙著為孩子驅蚊,驅蚊液、防蚊貼、驅蚊手環,各種裝備上陣。而最近英國的一項研究指出,一些驅蚊產品中含有的「避蚊胺」對神經系統有害,有必要重新深入研究這種驅蚊劑的安全性,這又引起了杭城一些家長的擔憂。
  • 冷知識 | 驅蚊花露水成分裡的避蚊胺是一種農藥?
    冷知識 | 驅蚊花露水成分裡的避蚊胺是一種農藥?蘇顥雲 2015-09-06 17:35 來源:澎湃新聞 驅蚊花露水成分裡的避蚊胺是一種農藥
  • 如何給寶寶挑選安全驅蚊液?答案全在這裡
    ,那麼,怎麼給寶寶安全驅蚊呢?6、植物驅蚊俗話說「一物降一物」,有些植物是蚊子的天敵,這是因為他們能釋放出蚊子厭惡的氣味,有的甚至能直接「吃掉」蚊子,寶爸寶媽們也可以選擇在家裡種植一些這些植物,比如夜來香、薰衣草、豬籠草、天竺葵、七裡香、食蟲草、驅蚊草、貓薄荷等,但是這些植物不建議放在臥室哦!
  • ...低濃度無礙健康-驅蚊花露水 避蚊胺 驅避劑 農藥管理條例 驅蚊...
    東方網7月14日消息:近期有網友發現驅蚊花露水外包裝上印有農藥登記號,引發「驅蚊花露水是否含毒」的話題和擔心。驅蚊花露水是否含有農藥?對人體有害嗎?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生產企業和專家。  疑問一:驅蚊花露水含農藥嗎?
  • 寶寶被蚊咬,抓起驅蚊液就用?這3種成分有毒
    所以,極少數寶寶被蚊蟲叮咬後,出現發燒、頭疼、噁心或嘔吐等症狀,就要去醫院了。那趕緊用驅蚊產品呀。驅蚊產品也很重要,不能因為家裡有啥,隨手抓過就用,驅蚊液中的一些成分,對我們成人確實有效,但對寶寶有害。所以,挑一款合適的驅蚊產品,對寶寶來說很重要。
  • 驅蚊液、驅蚊貼、驅蚊手環……到底哪些適合娃娃用?
    然而,不少家長卻經常選不好驅蚊液,是因為對驅蚊產品存在下列誤區:一味道大的驅蚊產品對人體更有害?很多家長在選購驅蚊產品的過程中,主要的顧慮就是它的味道,而不少商家也打出無香精的廣告,以表示自己產品無公害。可是有味和無味的區別就是有沒有香精,有效成分是一樣的,其實香精就跟人們用的香水是一樣的,雖然分為有香和無香,有香味也是安全的,只是人感受的區別。
  • 避蚊胺有毒?隆力奇為您揭開驅蚊產品真面目
    夏天一到,蚊子大肆出沒,各種驅蚊產品隨之銷路緊俏。但一談到「驅蚊」二字,避蚊胺(DEET)總是個繞不開的話題。避蚊胺真的有毒嗎?會危害人體健康嗎?闢謠:避蚊胺使用得當,完全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在中國,避蚊胺由農藥部監管,但並非所有被稱為「農藥」的物質都是劇毒物。驅蚊花露水中的避蚊胺成分,自上世紀50年代起廣泛使用於日常驅蚊。
  • 兒童驅蚊產品不必盲目迷信 含微毒農藥「避蚊胺」
    昨天,杭州的林女士抱著還不滿一歲的兒子走進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陶承軍的診室,原因是她懷中的寶寶兩條腿腫得通紅,元兇竟是夏天最討人厭的蚊子。  「驅蚊花露水成分表上都標註含有避蚊胺成分,網上說這是種農藥,有微毒,我不敢給孩子用,可不用麼孩子太遭罪了。」林女士的擔憂,不少家長也有。陶主任說,門診裡每天都能接診三四例被蚊子咬得很嚴重的孩子,家長大多不願給孩子用驅蚊水。
  • 驅蚊有效時間要看避蚊胺含量
    驅蚊有效時間要看避蚊胺含量
  • 科普| 避蚊胺VS氯菊酯,驅蚊效果到底哪家強?
    科普 | 避蚊胺VS氯菊酯,驅蚊效果到底哪家強?
  • 孕婦和寶寶都不適合使用驅蚊產品(全文)
    兒童驅蚊產品與成人的在主要成份上有不同嗎?市面上主要的驅蚊產品有蚊香(電蚊香,盤式蚊香),驅蚊液,驅蚊花露水等。大多數蚊香的有效成分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如丙烯聚酯、氯氰菊酯等,它是從一種丙菊酯的殺蟲劑中提取的,它們的作用是,在點燃或加熱後以氣溶膠狀態通過蚊蟲呼吸系統進入體內致死。驅蚊液或花露水的有效成分多以避蚊胺、驅蚊酯為主。
  • 驅蚊液也是農藥,購買須謹防「適用嬰兒孕婦」的營銷噱頭
    驅蚊液是夏季居家旅行的必需品,在氣候溫暖溼潤的地區,更是常年必備。「純天然」、「零刺激」、「適用嬰兒孕婦」……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驅蚊產品常常打出這些賣點,那麼實際效果如何?是否真正安全? 8月22日,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對常見防蚊驅蚊產品的調查結果,發現沒有農藥登記證、沒有有效驅蚊時間檢測報告、用「適用嬰兒孕婦」作為營銷噱頭,成了驅蚊產品市場的幾大亂象。 21件調查樣本購買自京東、1號店、天貓等電商平臺,均宣稱具有防蚊功效、且銷量比較靠前,涵蓋了雷達、寶寶金水、潤本等主流品牌,價格在11.9至135元不等。
  • 應用避蚊胺和氯菊酯在紡織服裝中驅蚊效果的探討
    應用避蚊胺和氯菊酯在紡織服裝中驅蚊效果的探討 發表時間:2019/5/13 文 | 何繼超  莫崧鷹  湯蓓蓓
  • 什麼驅蚊產品安全又好用?我們評測了 14 款國內外寶寶驅蚊產品
    以下三種是權威機構更加認可的驅蚊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驅蚊酯(IR3535,伊默寧)、埃卡瑞丁,我們先對比了解下它的特性。這款產品有效驅蚊成分是 7% 避蚊胺,濃度較低,實測驅蚊效果兩個小時左右。雖未有標註使用年齡,而根據加拿大衛生部給出的建議,含避蚊胺成分的產品,不建議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使用(六個月至兩歲一天最多一次,2~12 歲一天最多三次)。成分含有酒精,年齡較小或者是酒精過敏和皮膚敏感的孩子要謹慎考慮。噴霧型,有香精的味道,不刺鼻。
  • 驅蚊效果還是傳統蚊香盤更好 選購驅蚊液要看清成分和劑量
    為了驅蚊,如今的驅蚊產品種類繁多,不過近日杭州一位50多歲的市民「狂噴」花露水導致過敏暈倒,這提醒我們,驅蚊產品不可亂用。如何正確挑選、使用驅蚊產品?專家建議,按照有效驅蚊成分做選擇,正確使用產品,才能降低有害風險,增強驅蚊效果。
  • 驅蚊與滅蚊啥區別?如何選擇驅蚊產品?
    避蚊胺是驅蚊成分中被研究得最多、應用得最久的,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是其他產品的「參考標準」。避蚊胺外用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皮膚過敏。驅蚊酯(伊默寧,IR3535)被認為是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的廣譜驅避劑。美國環保局認為,驅蚊酯在消化道攝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膚使用時都沒有明顯毒性,僅在接觸眼睛時可能產生刺激,而且對環境也沒有明顯的危害。
  • 有寶寶的家庭,使用哪些驅蚊產品安全又有效?
    它們分別是:避蚊胺、驅蚊酯、派卡瑞丁、檸檬桉葉油。 美國兒科學會更加推薦的有兩種:避蚊胺和派卡瑞丁。 也就是說,如果給寶寶挑選驅蚊產品,請認準這四種成分。 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這些已經認定的安全驅蚊產品,也只能用於2個月齡以上的寶寶。如果更嚴謹一點的話,建議在寶寶6個月以後再使用。
  • 夏天給寶寶來點「嬰幼兒專用」的驅蚊產品OK嗎?事實其實是……
    剛滿月就迎來盛夏,我們家又住一樓的陰面,怕寶寶被蚊蟲叮咬,我們全家人每天都提心弔膽的。」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袁女士想給寶寶買隨身帶的驅蚊環,「寶寶太小了,被咬一口都會腫起來。可老人怕驅蚊產品裡含化學成分、有毒物質。」袁女士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擔心:嬰兒專用,純天然成分,這樣的驅蚊產品究竟能不能放心使用?
  • 基因研究揭避蚊胺驅蚊機制:「隱形鬥篷」為人類氣味隱身
    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在《當代生物學》期刊報告了蚊子對常見驅蚊劑避蚊胺的反應機制。研究人員稱,避蚊胺可以「捕捉」人類的氣味,像一張「隱形鬥篷」般將人類的氣味隱藏起來,阻止它們接觸到蚊子。他們發現,當與避蚊胺結合時,空氣中人類氣味分子的數量減少了20%。避蚊胺簡稱DEET,曾經被當作農藥使用,將其噴灑在皮膚或衣服上可以避免蟲蚊叮咬。市面上售賣的許多驅蚊產品中都含有避蚊胺,但此前人們還不清楚避蚊胺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