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必要區分一下驅蚊產品和滅蚊產品。驅蚊,顧名思義,只是驅除蚊子並不是殺滅蚊子,滅蚊,是指殺滅蚊子。本文討論的都是驅蚊產品。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推薦的常用驅蚊成分有:DEET(避蚊胺)、IR3535/BAAPE(驅蚊酯)、Picaridin/icaridin(派卡瑞丁/埃卡瑞丁)及Oil of lemon eucalyptus(檸檬桉葉油)。
避蚊胺(DEET)是1946年由美國農業部開發研製的廣譜驅避劑,1957年在美國環保局登記註冊開始民用,至今已有60餘年。
避蚊胺是驅蚊成分中被研究得最多、應用得最久的,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是其他產品的「參考標準」。避蚊胺外用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皮膚過敏。驅蚊酯(伊默寧,IR3535)被認為是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的廣譜驅避劑。美國環保局認為,驅蚊酯在消化道攝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膚使用時都沒有明顯毒性,僅在接觸眼睛時可能產生刺激,而且對環境也沒有明顯的危害。不少研究表明,10%到20%的濃度之間,同濃度的驅蚊酯和避蚊胺的驅蚊效果不相上下。
埃卡瑞丁(派卡瑞丁,Picaridin/icaridin)是1998年由德國拜耳藥廠研發的廣譜驅避劑,也被認為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DEET外用皮膚常有過敏等不良反應,而埃卡瑞丁與皮膚的相容性則非常好。
檸檬桉葉油(Oil of lemon eucalyptus)是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推薦的驅蚊成分中唯一一種天然植物成分。在驅蚊這件事情上,「天然」可真不是有效的代名詞,儘管天竺葵(驅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植物油都可能具有一定的驅蚊效果,但因為揮發性高,保護的時間通常都很短,需要反覆塗抹才行。
大概了解驅蚊成分後,我們聊聊市面上常用的驅蚊產品。
先說最常用的驅蚊液/花露水。驅蚊液/花露水是「農藥」,有農藥批准文號,大家可別為此感到驚慌。避蚊胺、驅蚊酯、埃卡瑞丁它們天生就是「農藥」,但在合理劑量內使用都是安全有效的。驅蚊液/花露水,在美國歸環保局監管,在中國歸農業部監管。我們市面上常見的驅蚊液/花露水中的主要成分不是避蚊胺就是驅蚊酯(所謂「不含避蚊胺」通常可能是含驅蚊酯),當然也有號稱以檸檬桉葉油或香茅草等天然植物油為主要成分的驅蚊液,如果確實是以天然植物(油)為主要成分的驅蚊液,其實驅蚊效果不見得會很好。
說到驅蚊產品,不得不提一下驅蚊手鍊和驅蚊貼。驅蚊手鍊和驅蚊貼通常都號稱是天然植物精油的產品,理論上價格應該比較高。幾元錢的產品絕對不可能是天然的,如果是化學合成精油,對人體通常還是有害的,而且容易發生過敏等現象。有些驅蚊手鍊和驅蚊貼的氣味過於刺鼻,還會引起呼吸道疾病。
這裡還有必要提一下電子驅蚊器。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電子驅蚊器對害蟲或鼠類有驅避的效果。假使這些產品有效,就必須能夠發出超聲波,但長時間超大劑量的超聲波或可能損害人體健康。我出於好奇曾經也買過幾大品牌的電子驅蚊器,驅蚊效果實在不敢恭維,有的還會發出「嗡嗡」聲,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這「嗡嗡」聲簡直讓人無法入眠。長期處於「嗡嗡」的噪音中,不僅會讓人情緒煩躁,人體也會產生其他生理不適。
美國兒科醫師協會認為2個月以上的嬰兒就可以使用含DEET 30%以下的產品;加拿大衛生部禁止市面上銷售含DEET 30%以上的產品,建議6個月以內的嬰兒不宜使用此類產品,並建議2到12歲兒童使用含DEET 10%以下的產品,且2歲以下兒童一天使用不宜超過1次,2歲以上兒童一天使用不宜超過三次。
文章摘自《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
醫生介紹:
蝦米媽咪,本名餘高妍,兒科醫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童保健碩士。先後學習工作於上海市環境與兒童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保健所。蝦米媽咪是新浪微博上最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生媽媽之一,長期熱心於公益科普,為寶寶代言心聲,為父母答疑解惑。著有《蝦米媽咪育兒正典》——4年科普力作,最適合中國人的育兒方法首次集結公開!
=====================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