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2021-01-08 宇宙知識聯盟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面對這個資源匱乏,而且環境在不斷惡化的地球。我們人類也在不停地採取措施,希望能挽回一些過失。但是這個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會耗光。我們人類的人口還在不停的增長,所以我們人類也在宇宙中,尋找一些時候我們人居住,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也就是超級類地行星。而到現在為止,我們人類在宇宙中,也找到了幾十顆的這種行星。不過這些星球無一例外的都在太陽系外,所以距離我們地球實在太遠了。以我們人類現在的宇宙航天技術,是很難達到那些星球上的。

那麼我們人類在挑選這些超級類地行星的時候,是按照一個什麼標準來的呢?那當然是以我們地球為模板來尋找的,首先就是要看上面有沒有水資源,然後就是看這個星球上有沒有氧氣了。不過氧氣這個東西,只要有水就可以製造出來。所以當我們人類發現火星上有水以後,就越發的想移居火星了。而且水資源是人類必不可少的東西,更是生命出現的必要條件。

而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海洋面積,佔據這個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一。海水的體積更是達到了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大概佔據了地球上總水量的97%。但是這麼多的海水,我們人類卻不能直接使用。因為海水特別的鹹,不進行蒸餾,是無法直接使用的。那麼這個海洋是從何而來?海洋擁有這麼多水,為什麼海水卻是鹹的?

首先這個海洋到底來自哪裡呢?而根據我們人類科學家們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的水,是來自地球自己本身。因為我們知道,地球是在太陽後3億年形成的。不過都是一個星雲裡面的,所以太陽在形成後,留下的那些物質,其中一些裡面都著帶冰,而正好成為了地球上的一部分。那麼另外一部分,就是來自那些身體帶冰的彗星。這些彗星在進入大氣層時,與大氣層摩擦,身上的冰都變成了水蒸氣,然後再降落到地球上。

而至於海水為什麼是鹹的,這是因為在地球自身就會帶有很多的礦物質,而那些彗星上也會有。所以有一些可溶性的礦物質,就溶解在了海水裡。當這個地球上的水資源開始循環時,就會將陸地上的一些礦物質都帶到海水裡面去。於是海洋裡面的礦物質成分就越來越高。以後可能會更高,只不過需要很長時間而已。

(本文由宇宙知識聯盟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無意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這些水從哪裡來的?為何海水是鹹的?
    眾所周知,地球的環境在不斷的惡化,那麼地球上的資源也是比較匱乏了。我們人類也是在不停地採取一些措施,希望能夠挽回一些過錯。但是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有一天會消耗殆盡,那麼我們人類的人口也是在不斷的在增長,所以我們人類也是在不停的尋找宇宙中能夠適合我們人類居住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
  • 流進大海的河水是淡水,海水卻是鹹的,海水會不會越來越鹹
    地球表面大約有71%都是海洋,地球上水的總量為14億立方千米,看起來水資源非常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們並不能夠直接使用海洋中的水,而供我們直接使用的淡水佔比則非常少,僅佔全球總水量的2.53%,因此有很多地方水資源相當匱乏。
  • 地球上原本沒有水,那麼四大洋的水從何而來?原來是這樣!
    地球一開始沒有水,那四大洋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如此眾所周知,從外太空看我們地球就像一顆水球一樣,確實,我們地球上70%被海洋所覆蓋,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4片海洋總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世界上海洋面積太平洋將近佔一半,我們都知道要想繁衍一個生命,除了要有氧氣之外還要有水資源,地球上的水絕大多數都存在於海洋裡,地球的四大洋是相互聯通的,海水通過洋流運動不停的交換,科學家猜測地球上原本沒有水
  • 海洋科普(1340)| 鹹鹹的海水,淡淡的海冰
    本文來自 科普中國、新華網科普(ID:kxylydt)去過海邊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經驗——你在海裡歡快愜意地遊泳,突然之間一個浪猛地打過來,沒有反應過來的你喝下了一口海水,那口海水是不是又鹹又澀?但是漂浮在海上的海水結成的冰卻是淡的,據說還可以直接飲用。這又是為什麼呢?
  • 地球是顆「水球」?別看地表7成面積是海洋,「水」實際少得可憐
    地球是顆「水球」?別看地表7成面積是海洋,「水」實際少得可憐我們的地球在太空當中,是一顆「藍色星球」,因為在地球的表面有71%左右的面積都是水域,只有29%左右是陸地。於是在這個數字的「誤導」之下,便會有許多人認為,地球上的水佔據了地球物質的大部分——但是實際上這個認知是錯誤的。地球並不是顆「水球」,表面上的水其實是少得可憐的。首先我們要知道,地表71%的面積是海洋,不代表地球71%的體積都是海洋。就好比說把一個鐵球外面71%的表面鍍了一層黃金,我們就能說這個球中黃金的佔比是71%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海洋海洋最大洋和最小洋在哪裡?最鹹和最淡在哪裡?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總稱,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積為36100萬平方公裡,太平洋佔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實際為13500萬平方公裡,佔地球表面積26.47%,四分之一多一點。約相當於13個中國國土的面積。
  • 海水很鹹不能喝,那海洋中的魚是怎么喝到淡水的呢?
    四十多億年前,地球的原始海洋中進化出了最早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生物離開海洋登上陸地,但還有很多生物仍然生活在海洋中。據估計,目前全球海洋中生活著大約200萬個物種,約佔全球物種總數的五分之一。生命的誕生離不開水,生命的生存也是離不開水,水可謂是地球生命之源。
  • 大海是固定的,淡水河流一直匯入,為何不能把海水淡化?
    地球上我們平時雖然看到都是山川、平原、還有傳說中那無邊無際的沙漠。有些內陸地區的人們甚至沒見過大海,總覺得陸地很大,很寬廣,比海洋還大。其實呢地球上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多了,佔地球表面積的70%,陸地只佔30%。
  • NASA發布海洋消失的景象,沒水的地球或是這樣子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上大部分面積都被海洋佔據了,海洋的佔比達到71%,而陸地的面積僅佔了剩下的29%。由於海洋面積非常大,所以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生態系統,在海洋中生存了無數生物。正如前文所說的,海洋面積幾乎佔了地球表面積的71%,所以海洋的變化都可能會帶來全球性的影響。當低緯度的熱帶洋流將大量溫暖的海水帶到溫度較低的高緯度地區,或者高緯度的低溫海水隨著洋流來到高緯度地區,都可能會影響到海洋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相信大家都知道,隨著溫度升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也會下降。
  •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為什麼其他星球沒有水,唯獨地球才有海洋?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當地球誕生時,是一片混亂。起初,地球根本沒有水,因為整個表面在地形、巖石和土壤上基本上像火星。水是生命的起點。因為地球開始時沒有水,這也表明地球開始時沒有生命。地球有了水之後,生命出現了。它剛剛出現。
  • 地球上原本沒有水,四大洋的「水」到底從何而來?看完漲知識了
    地球上原本沒有水,四大洋的「水」到底從何而來?看完漲知識了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上面70%的面積都被海洋覆蓋,形象來說,地球就像一顆水球,但在地球形成之初,這些水源是並不存在的,哪四大洋的「水」到底從何而來呢?
  • 你知道地球上的海洋究竟有多深嗎,為什麼大海會這麼神秘?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面積達到了3.61億平方公裡,佔地球表面積的71%,你是否知道,我們人類所能知道了解的海洋面積僅佔了它自身的2%到5%,以我們對海洋的了解還不如對月球背面了解得多。那麼,我們真的知道海洋究竟有多深嗎?
  • 地球原本沒有水,那麼四大洋的「水」從何而來?看完長知識了!
    從外太空中來看地球,地球呈現的是藍色的,這是因為我們地球上70%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也就是我們上學時期認識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但專家們在對地球進行探索時卻發現,地球原本是沒有水的,那麼四大洋的「水」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 如果把地球的海水全部抽乾,會發生什麼?科學分析海洋的重要性
    在地球的早期,地球是平坦的,沒有任何山脈,大部分都被水覆蓋。大約十億年前,陸地從海底湧現,改變了地球的大氣層,出現了地球上第一批生命形式,後來慢慢變成了我們熟知的地球。從別的星球看,地球就是一顆藍色的水球,其實地球大部分都是海洋,佔了總面積的70%以上。
  • 地球面積佔去1/3,有4個亞洲大6個非洲大,太平洋不是一般的大
    太平洋地球的面積大約有5.1億平方公裡,海洋的面積有3.6億平方公裡。海洋面積佔了地球總面積的71%,因此,從太空中望去地球就是一個藍色的星球。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分割開來,人們因此把地球上的海洋劃分成了四大部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太平洋是四大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太平洋究竟有多大呢?我們先來看一張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這張照片正好位於太平洋方。從這個角度上看,整個地球幾乎都被太平洋所覆蓋。
  • 無風起浪:漲潮的海水是哪來的?退潮後海水又去了哪裡?
    無風起浪:漲潮的海水是哪來的?退潮後海水又去了哪裡?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不僅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它也在地球的生態循環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沒有海洋,估計地球都不會誕生出生命!不過吃瓜群眾十分好奇的是為什麼海洋沒事幹就發幾個浪呢?而且每逢月中還能有個天文大潮,這些漲潮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又往哪裡去?地球上那麼多海水是從哪來的?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美媒:要感謝陸地巖石
    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0月17日刊登記者珍妮弗·萊曼的報導,題為《為什麼海水是鹹的?》。文章摘編如下:如果你曾經在海裡衝浪或者遊泳,那麼你可能會了解海洋最顯著的特性之一:它是鹹的。
  • 如果地球上的海水消失了一半,因此而多出來的土地該怎樣劃分呢?
    地球表面大約有71%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海洋總面積約為3.61億平方千米,可以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海洋中被大量的海水覆蓋,海水的平均厚度為3795米,海水的總水量約為13.5億立方千米,約佔地球總水量的97%。而地球上的陸地面積約為1.49億平方千米,約佔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9%,陸地上的土地劃分為大大小小的近200個國家。
  • 科學故事之《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的時候,特別好奇為何大海都是鹹的?這時,爸爸走過來告訴小託尼:寶貝,死海中含有高濃度的鹽分,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沒有生物存活,甚至連死海沿岸的陸地上也很少有生物。海水中含有各種鹽類,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另外還含有氯化鎂、硫酸鎂、碳酸鎂及含鉀、碘、鈉、溴等各種元素的其他鹽類。
  • 海水只會越來越鹹嗎?
    巨大的鹽庫海洋是地球水資源的故鄉,但海水讓口渴者望而卻步,因為它含有大量且種類豐富的鹽,嘗起來又苦又澀又鹹。科學家做過估算,海洋中所有鹽類的總重量達到了5億億噸。所以,海洋是名副其實的「大鹽庫」。鹽分的來源那麼,海洋中的鹽是哪兒來的呢?其實,海洋一開始並沒有多麼鹽。原始地球的海水源自於冰質彗星,水質還是挺「純」的,它的味道應該像農夫山泉一樣可口。不過,地球上的水總是在不停地運動,不停地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