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土著居民對漢中文化旅遊宣傳詞的諫言

2021-01-12 北山草堂

2016年8月21日,巴西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的頒獎儀式上,觀眾席上一位穿黃色衣服的男子打開了一個紅底黃字,印有「兩漢三國,真美漢中」的橫幅。事件一出,輿論沸騰,批判如潮。

在這次輿論風潮中,漢中市的旅遊宣傳詞連同那蹩腳的英文翻譯也一同昭然於世大現「光彩」。在網友對裡約奧運橫幅事件的吐槽中,有一條讓我印象深刻,「兩漢三國,是什麼鬼?」

「兩漢三國,真美漢中」是漢中市最近幾年定調的旅遊文化宣傳詞。說實話,生編硬造,不知所云,與電視上全國各地耳熟能詳的旅遊宣傳詞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首先僅看省內,「真美漢中」與「大美榆林」、「陝西最美是秦嶺,秦嶺最美是商洛」大家都在「美」字上乾嚎,那麼哪個更美?遠的不說,就看看比鄰而居一江共飲的安康市的旅遊宣傳詞「秦巴風情,漢水神韻,金州美食,綠色安康」,其用詞意境層次分明,高下立判。

旅遊宣傳詞代表著一個地域的直觀形象,而且通過旅遊宣傳詞也可以一窺當地的文採風流。好的宣傳詞應該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含蓄雋永美意自現方為佳境。面對「詩畫江南,山水浙江」、「錦繡瀟湘,快樂湖南」、「晉善晉美」、「七彩雲南,旅遊天堂」、「好客山東歡迎您」等色彩鮮明特色突出的旅遊宣傳詞,身為漢中人的我黯然無語……

再看「兩漢三國」。說實話,漢中在楚漢爭霸西漢肇興時是曾風光一時,但是東漢呢?和漢中有多少牽絆?至於三國相爭兵火連連,漢中的戲份也是有限。要說三國演義中的核心重鎮,荊州無疑比漢中有資格的多。事實上,作為中國君主專制時代第一個發展高峰的大漢王朝,最能表徵兩漢輝煌的是文景盛世、北擊匈奴和拓土四方。而三國紛爭,核心元素是鮮活的文士武將驍勇權謀,雄關險隘城池郡縣都不過道具場景,不足多道。

「兩漢三國」作為一個囊括全漢史四百年的一個歷史名詞,其中牽連浩瀚包羅萬象,漢中分量不及千一。生拉硬扯強行讓「兩漢三國」這一歷史概念作為漢中一城的代言詞,在學理上說得通麼?除開漢中,有人能認同會買帳麼?

退一步來講,用一個朝代的名詞來做漢中的旅遊宣傳詞,到底想表達個什麼意思?是漢中能代表兩漢三國,還是兩漢三國能指代漢中?只因為漢中在國史中露臉出彩主要集中在漢代,就信手拈來不做加工,拿現成的歷史名詞套給漢中做旅遊宣傳詞,何其粗鄙!何其懶惰!何其草率!

漢中人文的核心價值何在?不妨追根溯源剖析梳理。

天漢瀉地而成漢水,漢水滋養而有漢中,漢中孕育而興大漢王朝,漢風恢弘威名遠播遂成漢家之美名。漢中不僅是中國第一個古典文明盛世高峰漢王朝的龍興之地,更是通過這個由此發跡的王朝的文治武功聲勢威名將 「漢」這個字深深地烙印在中華文明的基因裡。後世萬代以「漢」而高度認同凝聚一族,累世相繼代代傳承。可知,作為國家主體主流的漢民族和漢文化之「漢」這一名號的源流所在,才是漢中最核心的文化價值。而取「漢朝龍興地,三國烽火城」的歷史遺蹟來昭而廣之,實在是捨本逐末買櫝還珠的鼠目寸光之舉。須知,漢中之「漢」乃千年傳承之漢,非止一朝一代之漢。

」漢「字小篆

有言道:美人在骨不在皮。高山清澗春和景明,漢中山水之美不在清秀在靈秀。風雨滄桑古郡悠悠,漢中人文之魅不在兩漢三國遺蹟多,而在漢家源流自此始,漢風雅韻揚千秋。

漢中春景

回到「兩漢三國,真美漢中」上,這個既無美感,又無內涵,更無特色的旅遊宣傳詞深深地折射出漢中文化開發建設能力低下的真實現狀。如果只是自說自話的自娛自樂的話,問題不大。但是走出陝西,未來直面同樣以兩漢文化漢家發祥為主打牌的徐州的文化競爭時,怕是很容易陷入低層次同質化的互相撕扯中。而漢中將歷史人文只聚焦於兩漢三國一朝一代,比起徐州自命漢家發祥的立意就又等而下之了。最後,在以經濟發展水平硬實力為支撐的文化開發水平的比拼中,漢中大概率會被邊緣化,就像漢中武侯祠在全國武侯祠中的邊緣化地位一般。

個人以為,漢中人文當以漢之源流作為核心價值,高屋建瓴卓然不俗。首先,中央電視臺紀錄片《漢源》是對漢中作為漢之源流這一核心價值人文地位最大也最富權威的背書。其二,漢中豐富的漢代文物古蹟則是對漢中作為漢之源流這一文化概念的材料性支撐。其三,大禹分九州,漢中據梁州,夏朝封諸侯,褒國即漢中。作為中國最早沐浴華夏文明之光的地域之一的地位和史跡則是漢中文韻深厚源遠流長的實證。此一實證,可絕漢中文化「漢王分封一朝發跡」的暴發戶印象。三者合力共同烘託起漢中作為華夏初光漢之源流當之無愧無可置疑的文化核心價值。

全國各地名人故裡和歷史遺蹟多如牛毛,但文化含金量和品牌價值度堪與「漢之源流」相媲者,可有幾處?

漢文化稟賦是漢中資源稟賦中的兩極之一,文化產業也是漢中未來少有之真正具有潛力的發展方向之一。當漢中逐步確立了漢之源流之文化價值之後,即可以漢家源流地自居,當仁不讓地扛起漢民族文化復興的大旗,以主人翁之姿態對漢文化進行逐層發掘開發,在全國範圍內傳統文化復興的歷史潮流裡,風雲際會挺立潮頭揮斥方遒大有作為。將來,只要策略得當措施得力,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和對漢中城市地位的提升都不可限量。這既是可見可觸之實益,也是可銘可傳之政績。

而人文建設旅遊開發的萬緒之首重中之重當屬文化宣傳詞的確立。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旅遊文化宣傳詞作為一個城市的形象名片,奠定著一個城市的發展基調,表徵著一個城市的層次和格局,茲事體大,未來攸關。執掌一方發展大權者,當審慎斟酌,不可不察。

個人建言,欲彰漢之源流文化之價值,興盛漢中人文之偉業,眼下之際,當務之急,三面入手:

1,儘快著手集全國漢中籍人士之才智,徵集海選,審慎議定,既有美感又富內涵,能體現漢中特質且具有清晰識別度的旅遊宣傳詞。開宗明義,廣布海內,早定名分,綱舉目張。

當下,低層次的「兩漢三國真美漢中」宣傳詞仍鳩佔鵲巢日復一日地侵蝕著漢中文化的拓展潛力和張力空間。革故鼎新,清除積弊,早一日改弦更張,早一日煥發生機。

2.檢討諸葛古鎮、天漢勝境等文化開發項目之得失,適當改進文化建設策略,努力提升文化開發水準。

3.推動漢文化研究,致力建設國家一流之漢學研究中心。以不可辯駁之文化實力來鑄就不可撼動之漢中漢文化之源之宗之首之地位。

雞湯大師告訴我們:今天的選擇將決定明天的生活,渾渾噩噩得過且過也是一種選擇,只要不在乎漢中的未來,只要不在乎後人指摘。

後註:此為個人作為本土學人發往市長信箱第一封文字,下來圍繞漢中發展的主題個人陸陸續續還會發出6~8封,有興趣者可以期待。

相關焦點

  • 2020西鹹新區文化旅遊宣傳推介會在漢中舉行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劉成峰)11月26日,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西鹹新區黨工委宣傳部、西鹹新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西鹹新區文化旅遊宣傳推介會在漢中舉行,推介會線下線上雙向互動,對西鹹美景的直播介紹,吸引了115萬網友圍觀。
  • 陝西漢中六天旅遊攻略,第一次來漢中旅遊必看
    漢中做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以"油菜花海、三國文化"為主題致力於打造宜居、休閒的旅遊城市。漢中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歡迎每一位來漢旅遊者。我以一名西安遊客為例提供一份漢中旅遊攻略供你參考:第一天,(放鬆心情,親近自然)早上西安出發走被稱為"秦嶺最美自駕國道"108國道,從周至進山後,可觀峽谷平湖"黑河水庫,中午到佛坪一睹世界唯一的棕色大熊貓,改變你對大熊貓黑白配的認識。下午從佛坪上西漢高速,晚上抵達歷史文化名城漢中。
  • 漢中文化和旅遊局與馬蜂窩籤訂2020年度智慧旅遊戰略合作
    為推動漢中文化旅遊產業創新和提質增效,12月30日,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攜手馬蜂窩旅遊網,在漢中舉辦了漢中X馬蜂窩2020年度智慧旅遊暨城市品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會上,漢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屈佔權和馬蜂窩旅遊網目的地研究中心負責人孫雲蕾為漢中旅遊聯合馬蜂窩數據研究中心揭牌,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耀與馬蜂窩旅遊網目的地研究中心負責人孫雲蕾分別代表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與馬蜂窩旅遊網進行籤約。
  • 陝西歷史文化名城——漢中旅遊攻略
    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1]的美譽。漢中自古就被讚譽為「魚米之鄉」,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國」。漢中有四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
  • 漢中黎坪景區獲2019省級文明旅遊景區稱號
    12月20日下午 在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華商報社承辦的 2019年陝西省文明旅遊活動總結大會上 漢中黎坪景區被授予 「2019年文明旅遊景區
  • 「旅居在漢中·清涼龍頭山」2020漢中市南鄭區夏季文化旅遊活動啟動
    陝西網訊(記者 曹文哲)旅居在漢中,清涼龍頭山。7月17日,2020漢中市南鄭區夏季文化旅遊活動啟動儀式在龍頭山景區滑雪場盛大舉行。中共漢中市委副書記權儉宣布活動啟動南鄭區委書記鄭富超致辭中共漢中市委副書記權儉,漢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春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曉媛,市政府副市長屈佔權,市政協副主席鮮成軍,市委副秘書長高峰,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永善,以及漢中市相關部門、單位和南鄭區委書記鄭富超、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馬詠梅
  • 西方簡史:古代部落居民的遷徙,土著居民向南,雅利安人向西
    百家原創作者:鴻禧侃歷史我們都知道,我們是由猿人進化而來,在原始社會中有很多的部落,不同的部落習俗都不同,至今都還有些部落保持著原始生活,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看幾個世紀前的土著居民和雅利安人。在印度的南部地區,居住在森林中的土著居民更像澳大利亞和東亞海島上的土著居民他們都屬於第一批向南遷徙的人類。而印度北方的雅利安人則要很久之後才到來。19世紀,在印度探險的英國學者揭開了印度早期歷史的面紗。人們推測,偉大的印度文明來自外部世界,而不是在本土孕育成長的。在印度西北部,也就是在喜馬拉雅山和印度洋之間,有一條通道。
  • 十一黃金周,漢中旅遊全攻略
    華陽古鎮洋縣長青華陽景區地處中國南北自然分界線,被譽為「中國中央公園」的秦嶺南麓,是世界同緯度地區生態環境最佳區域,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由歷史悠久的華陽古鎮和被譽為「生物資源庫」的秦嶺南坡構成,是集山水風光、人文古鎮、生態休閒、珍惜動植物觀賞、科考探險、紅色旅遊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目的地。
  • 西方學者:中國人是從非洲過來的,並非土著居民
    我們分屬於蒙古人種,而美洲地區的印第安居民,他們雖然與我們並不處在同一大陸上,但也是黃色人種。甚至可以說他們也是蒙古人種的分系。基於這個情況,在世界歷史生物學上較為盛行的有西方學說與東方學說。蒙古人種西方學說:現代中國人可能並非土著居民有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山頂洞人來自於西方,可能是在十萬年前由非洲遷徙而來
  • 通訊:用歌聲傳承土著文化——記秘魯土著女高音歌唱家西爾維婭...
    原標題:通訊:用歌聲傳承土著文化——記秘魯土著女高音歌唱家西爾維婭·法爾孔  新華網利馬8月7日電(記者張國英 賈安平)上個月秘魯獨立194周年紀念日前夕,一個用南美洲土著語言克丘亞語演唱秘魯國歌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流傳。歌唱者清亮、空靈、委婉、悠遠的聲音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震撼著聽者的心靈。
  • 秘魯慶祝土著語言日
    新華社利馬5月27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教育部和文化部27日在首都利馬聯合舉辦各種文化、教育和藝術活動,慶祝全國土著語言日。  當天清晨,一個土著民族供奉土地的傳統儀式在利馬聖博爾哈區一座古墓附近舉行,以感謝大地母親為生活在秘魯的土著民族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文化財富。
  • 構建「一城兩區四帶多園」旅遊發展格局 「旅居在漢中」寧強主題日...
    文化學者、陝西省文聯副主席肖雲儒向寧強縣贈送了「旅居在寧強」墨寶。活動現場,一支歡快熱鬧的羌族歌舞表演拉開了活動序幕。隨後,五位漢中旅遊形象大使作了「旅居在漢中」整體推介。陝西省地礦集團漢中地質大隊黨委書記、董事長趙璞現場發布了寧強地質資源調查成果。文化學者、陝西省文聯副主席肖雲儒向寧強縣贈送了「旅居在寧強」墨寶。陝西省作協原副主席王蓬向寧強縣贈送收錄有《草川子賦》的書籍《絕壁上的史詩》。一批旅遊戰略合作項目成功籤約。
  • 漢中有哪些好玩的景點?九大必去旅遊景點,去旅遊不可錯過的地方
    漢中在夏商時期稱梁州,為九州之一,自秦首置漢中郡,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漢中文化底蘊厚重,自然風光獨特秀麗。下面為你盤點漢中九大旅遊景點。漢中九大必去的旅遊景點1、漢中民俗園漢中秦巴民俗村是西北林業設計院設計,漢中市人民政府批准 立項的新興人文景觀旅遊產業。該村距市中心9公裡316國道旁,坐落在漢中市漢臺區宗營鎮萬畝花卉苗木基地內,是一處集休閒、度假、旅遊、園林景致觀光為一體的遊覽勝地。
  • 被徹底改變的林中生活:棕櫚油和東南亞土著居民
    奧蘭林巴族 (Orang Rimba) 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上的土著居民。他們逐漸發現,自己棲身的森林正在一點一點地消失,傳統的、半遊牧的生活方式也在漫漫地消亡。幾十年來,這裡的土著居民一直在與森林入侵作鬥爭,先是伐木企業,現在是棕櫚油公司。圖片來源:Nigel Dickinson / AlamyRSPO認證計劃的審核人員可能忽視了那些靠狩獵和採集為生的人們。這些人沒有身份證明文件,並且往往過著遊牧的生活,所以他們所擔心的問題並未得到關注。
  • 神奇植物「種在」澳土著文化中
    【環球時報記者 朱曉琳】澳大利亞不僅有袋鼠、考拉等奇特的動物,還有數千種獨特的植物,這些植物對原住民來說,曾經是食物、狩獵捕魚的工具、藥材……筆者曾參加雪梨皇家植物園和新南威爾斯州美術館的原住民歷史文化周活動,深入了解了澳大利亞本土植物對原住民,乃至當代澳大利亞人生活的深遠影響。
  • 澳大利亞土著民族招生考試政策及其
    〔1〕在澳大利亞歷史上,殖民者對土著民族的歧視和迫害問題曾經非常嚴重;直到1960年代中後期,政府才開始正視土著民族權利。1970年代以來,隨著國家多元文化發展策略的實施,澳大利亞出臺了一系列土著民族教育法案和教育政策,為土著居民享有教育權利提供了法律依據,土著民族高校招生考試的相關政策也為土著居民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 漢中開通青木川、黎坪、櫻桃溝景區等旅遊專線
    漢中開通青木川古鎮、黎坪、櫻桃溝景區等旅遊專線。本周六、周末(3月18日、19日)漢中高客站發西鄉櫻桃溝直通車了!近年來,該縣按照國家 AAAA 級景區標準設計櫻桃溝旅遊規劃,先後籌資數千萬元用於硬化道路、燈光建設,建成了十二生肖園、觀景臺,新建了停車場、休閒長廊、櫻花湖等旅遊設施,已累計完成投資2.4億元。如今,櫻桃溝已成為全市旅遊發展的一張名片。去年,櫻桃溝接待遊客157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5410萬元,創該縣旅遊史上新記錄。
  • 世界土著人民國際日:綠會邀您共同關注新冠疫情之下的土著群體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8月9日是世界土著人民國際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World’s Indigenous Peoples),這一天也是1982年聯合國工作小組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小組委員會土著居民問題工作組第一次召開會議。
  • 土著文明與「失敗者」:精英文化的時代短見與歷史的控訴
    與女性被統治階級的歷史敘事所壓制類似,土著也被系統性地排除在殖民者的歷史、世界觀與文化經驗的界定之外,土著被迫接受殖民主義意識形態,這是從殖民者的角度出發對全球土著歷史的描述。這種畸形的歷史敘述之所以延續到現在,在於殖民主義體系演化成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後,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帝國主義與歐洲男性的霸權意識形態,仍然將土著看成世界歷史的「失敗者」。
  • 漢中「漢上第一街」西安招商發布會盛大舉行
    讓世界遇到•漢中的美   「漢上第一街是落地漢中全域旅遊城市戰略中『人文旅遊』的新舉措,它將以傳統文化、民俗風貌為底色,打造一條悠悠古韻和現代時尚結合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   2018年4月18日,「讓世界遇上?漢中的美」漢中「漢上第一街」招商籤約發布會於西安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