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頤和園等你》張國立、鄭爽泛舟千畝荷田 品嘗慈禧鍾愛美食
、鄭爽以及飛行幹事於朦朧共同開啟一條應景的"頤和盛夏線",體會炎日裡的別樣"頤"式生活。 結束了第一站的挑戰,幹事們接著前往了慈禧的另一處避暑聖地----石板亭。
-
慈禧聽戲與「遊龍戲鳳」\白頭翁
當年蘭兒入選秀女,又進封為蘭貴人,其中有一條就是對音樂、戲曲有一種天生的聰慧,天生的靈通,為了博得鹹豐的喜愛,慈禧當年在這方面沒少下功夫。她不但是戲迷,有戲癮,而且是「戲精」、戲通。慈禧當權以後,立即在頤和園修了一座比故宮暢音閣還恢弘的德和園大戲樓,五十大壽時,慈禧又花了十一萬兩白銀購置了全套的戲裝行頭和道具,可謂空前絕後,單憑這一點足見慈禧對京戲痴迷到何種程度。
-
關於頤和園的兩件怪事,乾隆莫名拆了一座塔,另一建築讓慈禧害怕
頤和園,它的前身叫清漪園,後來被英法聯軍一把火焚毀,到了1888年重建之後才改名為頤和園,成為清朝皇室夏日避暑的勝地,後來頤和園又接連被八國聯軍和民國軍閥破壞,實屬可惜。不過這次咱們不這頤和園曾經的輝煌和它最後是如何損毀的,而是聊這其中的兩個地方,或者說是兩座建築,其中第一處本是一座塔,乾隆卻非要拆了它,重新為一座閣樓,另外一處更是讓慈禧感到害怕,這又是為何呢?
-
頤和園南如意門附近的這兩個大石柱子 真是用來拴船用的嗎?
眾所周知今天的頤和園是著名的皇家園林,同時也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小編最初是從小學春遊時知道頤和園的,無論是從老師嘴裡還說從《那拉氏》之類的小人書上都得到這樣的常識,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為自己修建了頤和園。其實確切地講,慈禧是在被英法聯軍焚毀的乾隆時期建造的清漪園基礎上重新修建的頤和園,而清漪園則是當年乾隆送給其母孝聖皇太后六十大壽的生日禮物。
-
女首富陳麗華:出生頤和園,她和慈禧什麼關係?又是溥儀什麼人?
第2個吸引別人關注她的一個原因就是陳麗華的姓氏,她的本名並不是姓陳,而是姓葉赫那拉氏,1941年出生於頤和園。說到這裡,你有沒有聯想到什麼在20世紀初清朝的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就是姓葉赫那拉氏的。
-
女富豪陳麗華不但姓葉赫那拉,還出生在頤和園,她和慈禧啥關係?
往往厲害的人物大家對於她的私生活就比較好奇,總想知道有關她的一切,對於這位女富豪,大家自然也少不了很多「打探」,而讓大家最為好奇的是,這位女富豪陳麗華不但姓葉赫那拉,還出生在頤和園,很多人就想到了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慈禧太后,因為慈禧太后也姓葉赫那拉!那麼,她和慈禧啥關係?是慈禧的後裔嗎?
-
葉赫那拉氏後人陳麗華,與慈禧有血緣關係?為何會在頤和園出生?
如今北京長安大廈早已成為了北京的地標式建築,而雅寶路金寶商業街更是寸土寸金。陳麗華就是在那些年裡一步步成為了中國最著名的女富豪。功成名就的背後,不僅只有直面艱辛的勇氣,更是把握住時代命脈才能收穫的機遇。
-
2018頤和園遊船種類、碼頭、線路及價格一覽
2018頤和園遊船種類、碼頭、線路及價格一覽 2018年3月21日,頤和園電瓶船、腳踏船、龍船和畫舫等300艘大小船隻全部開航,正式下水接待遊客。下面從遊船航線、種類、碼頭、價格、安全和攻略等方面為您提供遊船的服務和保障。
-
頤和園景點旅遊指南
頤和園的大門稱為東宮門。以東宮門內的仁壽殿為中心的一組建築物,是當時的政治活動區。仁壽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聽政的大殿。慈禧、光緒曾多次在此召見群臣,接待外國使節。現在央部還保存著清代的原來陳設。展前陳設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仁壽殿之北,有一組戲園建築。為德和園、頤和園,古代各種建築形式應有盡有。
-
揭秘頤和園八大不可思議
絕對不可能了。此外後山三層的構虛軒、花承閣也僅剩遺址。 頤和園高層建築的損失,有的是因為戰火,有的是出於歷代皇帝的旨意,有趣的是,雖然整體上頤和園比清漪園變矮了,但慈禧重建的頤和園也有長高的建築,究竟是什麼呢? 七、頤和園也會長個 其實這頤和園重修後也不是所有的建築都變矮了,也有增高的,德和園大戲臺就是增高的一個。
-
我在北京當導遊,遊覽頤和園
真實無法改變,生活繼續向前,大家好,我是北京導遊小文哥,今天帶大家遊覽的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頤和園。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清漪園。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建,改名頤和園。取『頤養衝和』之意。東門的正門簷下『頤和園』三字的九龍大匾是光緒皇帝親自御筆所寫。門前御道中二龍戲珠石雕(俗稱龍墊兒),為乾隆年間文物。門前兩側漢白玉石座上的一對銅獅,則為闢邪和鎮守之物。頤和園佔地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功能上頤和園可分為政治區,生活區和風景遊覽區。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之十八|頤和園中的建築匾額
頤和園裡楹聯匾額幾乎處處可見,其形式之豐富,內容之廣博,數量之繁多,在中國現存古典皇家園林中首屈一指,是這座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園說Ⅱ——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中展出了十塊形態各異的匾額,本期微覽將向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中的匾額。
-
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為何放鳥鳥不飛,放魚魚不走?李蓮英很用心
不過,無論是光緒帝還是慈禧太后,都沒有考慮別的事情,而是繼續按照這一預想進行布置,首先就是修繕頤和園,而修繕頤和園的費用挪用了海軍經費,更是要在頤和園中布置點景,廣收貢品。這是一項大工程,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巨大的,而不久之後就爆發了甲午戰爭。
-
1894年:北洋水全軍覆沒 頤和園內歌舞昇平(圖)
然而,在慈禧太后費時十餘年、耗銀數千萬建成的避暑夏宮頤和園裡,另一支「艦隊」仍在昆明湖中載著慈禧歌舞昇平、尋歡作樂。 ■一條永不沉沒的石船 頤和園的前身,是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清漪園。當年尚為「懿貴妃」的慈禧,曾隨鹹豐帝在清漪園昆明湖上泛舟。鹹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與附近的圓明園同時被英法聯軍劫掠和焚毀。
-
日制慈禧御艦「永和號」 或為我國現存最早輪船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左)與新華僑報副總編薩蘇在永和號前合影《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薩蘇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3月18日,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海軍美術專家方禾等由日本新華僑報組織,在北京頤和園對保存在此處的「永和」號輪船進行了考察,初步確認該輪是我國目前依然保存完好的最早的近代輪船,也很可能是我國保留的唯一一艘清代船舶
-
「北京」清明節去頤和園踏青,有一條你一定不知道的路線
頤和園是近乎完美的皇家園林,有山有水有宮殿樓閣還有園中園,頤和園的經典遊覽路線是從東宮門進入,然後依次走仁壽殿>樂壽堂>長廊>佛香閣>蘇州街,最後從北宮門離開或返回東宮門,時間充裕一點可以到昆明湖坐坐龍船,登南湖島,或是去欣賞一下著名的十七孔橋。
-
頤和園霽清軒!
頤和園的冬天,銀裝素裹 @新浪博客-頤和吳老 霽清軒為小園主體建築,面闊三間 灰瓦卷棚歇山頂,金磚地 簷、柱上彩畫綠色底藤蘿花 據說是清代獨有的海曼式蘇式彩畫
-
慈禧慶祝60大壽準備放生,為何鳥不飛、魚不遊?只因李蓮英這樣做
所以慈禧為了此次壽宴,那可是大費周章,同時全國的官員也為送禮一事發愁,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討老佛爺歡心。說到這,熟悉歷史的看官應該知道,誰最會討慈禧開心了,他就是清末總管太監李蓮英。
-
老照片:圖4慈禧御用電工,圖6慈禧年近70歲依然年輕
路易莎-皮爾森,裕庚之妻、慈禧太后御前女官。曾經在慈禧太后面前提到自己兒子裕勳齡會照相,慈禧太后召見裕勳齡,從此裕勳齡開始了給慈禧照相的生涯。 裕德齡。也就是德齡公主,
-
晚清美女四格格:喜亦慈禧,悲亦慈禧
四格格如今能為大家知曉,依賴於晚晴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在1900年代初,裕勳齡為慈禧太后拍攝的傳世照片中,有不少可以看到跟在慈禧太后身邊的四格格,她端莊美麗,儀態萬千。眾多網友吐槽清朝皇宮沒有美女,但這位四格格卻例外,甚至有網友稱其為「晚清皇宮第一美女」。慈禧太后對其十分喜愛,經常喚其入宮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