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學著喜歡自己,應該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或者別人怎麼想我。其實,別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於你自己如何衡量你自己。——席慕蓉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一本被韓國男人列為禁書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在韓國上映後引起巨大的轟動,韓國男人打出1分,但韓國女人卻打出9分的電影,在豆瓣上獲得22萬人點評8.6的高分。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韓國女導演金度英執導的一部關於女性如何在男權主義的社會下尋找自我的電影。主要講述了家庭主婦金智英在看似幸福的家庭生活裡,因過去和現在遭受的社會偏見,長期內心壓抑,被逼出精神間歇性失常,最後通過親人和醫生的幫助,找回自我的故事。
這部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是平平淡淡地演繹著金智英的遭遇。金智英就像是東方女性的一個縮影,在「男權主義」社會下,長期壓抑尋找不到出口。金智英的遭遇,是千千萬萬東方女性所面臨的的困境,而唯一能走出這樣困境的方法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懂得為自己而活,才能開啟精彩的人生。
我將從敘事風格、人物弧光和社會反思,三個方面深度解析這部電影的魅力。
1、 敘事風格:影片通過閃回的敘事風格,將金智英的過去生活遭遇,一步步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逐漸深入地了解人物內心世界
金智英是一名家庭主婦,曾經是名牌大學的文學系學生,畢業後在大企業做策劃類工作,曾經她擁有夢想。但婚後,金智英成為了為孩子和家務忙得焦頭爛額的女人,實際上還是逃脫不了「女主內,男主外」的宿命。電影通過閃回的敘事風格,將金智英的童年、職場遭遇一一展現,讓觀眾逐步深入了解金智英長期內心壓抑的原因,也帶領觀眾進入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① 金智英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在這樣的環境下壓抑卻不敢反抗
82年4月1日出生的金智英,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家庭主婦。家裡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從小弟弟就是奶奶和爸爸心目中的寶貝。
父親去英國出差,給弟弟帶回來一支鋼筆,而她和姐姐只是隨便在路邊買的筆記本。金智英中學時期因為被男生跟蹤,父親還責怪是她裙子穿太短,勾引別人。在金智英大學找工作因為一直沒有消息,父親打擊她,讓她年紀一到馬上嫁人。金智英爸爸時時刻刻心裡想的人都是自己的兒子,為兒子買一整箱的補品,連金智英喜歡吃什麼都不知道,但兒子喜歡吃的紅豆包卻一直謹記心中。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金智英因為自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面對這些不公,她不敢反抗,即使心有不滿,也只能默默承受。
② 工作中男女職員不公平的待遇,讓金智英更是內心掙扎卻無力抗爭
金智英入職大韓企業,為人做事都受領導賞識,但是卻無法進入公司新成立的部門策劃組,反而是其他表現平庸且對策劃組沒有興趣的的男職員進入了。在參加公司的會議時,她看到自己的上司被公司其他男同事調侃「既不是好員工,又不是好媽媽」,她為上司打抱不平,並立志成為上司那樣的知性女性。
但現實卻是,不管女職員多優秀,最終還是會因為家庭和孩子分心,所以公司更願意給機會「毫無牽絆」的男職員。職場上的不公待遇,金智英內心掙扎卻無力抗爭,無力改變這種局面。
結婚後的金智英,完全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全心全意回歸家庭,看似幸福的她,卻依舊要接受這個社會的偏見。為人媳婦,事事都必須顧全大局,過年時必須回婆家,像傭人一樣幹活,不但得不到婆婆的誇讚,還認為這是她的應盡的義務。為家庭犧牲所有的金智英,卻被認為是依附男人的女人,這讓她在長期壓抑中崩潰。
2、 人物弧光:金智英的性格變化,演繹出她逐步走出心理困境的心路歷程
金智英從小的生活環境及原生家庭的影響,導致她的性格溫順,對所有的壓力都是逆來順受。心有不滿卻不敢抗爭,即使面對不公,面對輿論,也只是轉身離開。而隨著她逐步地性格變化,她逐漸從內心的困境中一步步走出來。
金智英在家中排行老二,姐姐是一個比較強勢的單身女人,會對著父母說不,能堅決地使喚弟弟幹活。即使面對家裡的大姑媽、小姑媽,也是直接回懟的。而金智英卻完全不同,別人說的話,即使心裡不舒服,也不懂得釋放,所以積壓在心裡越來越久,然後就越來越壓抑,最後才會崩潰。金智英逆來順受的性格,讓她壓抑且長期無法釋放
金智英精神崩潰後,在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過程中,醫生不斷鼓勵她表達自己,當面對別人熱嘲冷諷時,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勇敢地面對所有人的目光。隨後她靠寫作,為自己的負面情緒尋找到出口。
金智英的性格變化,也預示著所有被壓抑的女性應該朝著這方面發展。我們生為女性,並不應該為此感到抱歉,對於社會的偏見,我們應該用自己的方式去申訴自己的不滿。我們不應該活在別人的眼中,應該活在自己的心中。
正如史蒂文·賈伯斯所說,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金智英懂得為自己而活之後,才活出了精彩有陽光的人生。
3、 社會反思:逼迫金智英走入心理崩潰的外因是社會偏見,促使她走出心理困境的內因是懂得為自己而活
在金智英的一生中,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女兒、婆婆心中的好媳婦、老公心中的好妻子及女兒心中的好媽媽。她三十幾年的人生都是為別人而活的,她感覺累,在自己內心積蓄太多的負能量,最終卻無法找到出口,所以走向心理崩潰的邊緣。逼迫金智英走入心理崩潰的外因是社會偏見,但促使她走出心理困境的內因是懂得為自己而活
說到活得通透,懂得自己需求,且擁有精彩人生的女人,不得不提金星。
金星自小就對舞蹈有熱情,也對成為「女人」充滿期待。她用28年的人生,投身於舞蹈事業中。經過努力的奮鬥,金星在舞蹈界獲得很好的地位,她不僅擁有自己的舞蹈團,還經常帶領他們到世界各地演出。
在28歲時,她不畏懼世俗的眼光,勇敢地接受了變性手術,成功地成為了內心嚮往的「女人」。即使在眾多輿論的壓力下,她勇敢地活出自我,活出個性。她的「毒舌」、舞技和精緻的生活,都令女人們羨慕。但這背後承受多少的壓力,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對面這些輿論壓力時,她勇敢地為自己的人生開啟了一扇門。
正如金星所說,只有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命運,才是可以唯一信任的未來。只有自己用雙手掌握的命運,才是唯一可知的未來。
金星活出了自我,擁有精彩的人生,而她從來都始終堅定自己的初心,為自己而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金智英最後能看到生命的曙光,她周圍的世界都並未改變,但她改變了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為別人而活的信念,開啟為自己而活的模式,才能開啟真正的精彩人生。
寫在最後
《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整個的拍攝過程曲折,備受輿論的壓力,但還是堅持到了最後。這部影片代表了女性發聲,對於生活在男權主義社會下的東方女性,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值得我們深思。
社會的偏見會讓我們壓抑,但這並不能作為擊垮我們的武器,作為女性應該勇敢地捍衛自己的自由。從為自己而活開始,面對不公正的輿論,勇敢地回擊。懂得為自己而活,才能開啟真正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