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韓國一部反映女性地位的影片,評分在豆瓣8.6。你能想像一部平平淡淡、沒有激烈故事情節的電影引發激烈的社會爭論嗎?
【前言】
1. 該片改編自韓國知名作家趙南柱同名小說,由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在韓國上映後就掀起軒然大波。
2. 影片口碑出現了兩極化,女性都給予滿分評價,而男性認為小題大做,使勁打低分。甚至在韓國,只要女性說喜歡這部戲,就會被冠上女權的名聲,如果是女性公眾人物更會直接遭受網絡暴力。
3.近四十歲的金智英,充分濃縮了不僅僅是韓國,也是東亞女性的普遍人生。她是一個放大化的角色,幾乎把女性能遭受的不公平都囊括在內。
01 為什麼社會要對女性歧視?
前幾天,我在喜馬拉雅聽一個電臺廣播,有聽眾給樊登老師提問說,「我結了婚,有了孩子應該選擇去做全職太太,給孩子多一些陪伴,還是把孩子交給老人?」我聽到這個問題,引起我的深思,為什麼大家都認為結了婚的女人就應該一心一意在家帶孩子,洗衣服、做飯,犧牲自己的理想。
在影片中也可以展現這一幕,金智英帶著女兒出門,在公園長椅上邊喝咖啡邊逗弄女兒,旁邊的兩個男職員和一個女職員偷閒喝咖啡,旁若無人地說著「命好啊,太羨慕了」、「我也想要用老公賺來的錢買咖啡喝,還到處轉悠」,而女職員絲毫沒有異樣,反而說出「那你嫁人啊」的話。金智英聽聞心生反感,馬上起身帶女兒離開。
02 女性受歧視的原因
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
金智英的糟糕處境,似乎打一出生就開始了。金智英的爸爸和奶奶重男輕女,爸爸出國出差,只給弟弟帶了一隻精美的鋼筆;只記得兒子喜歡吃什麼;買補藥也是只買兒子的份。
中學時候的金智英被陌生男同學跟蹤騷擾,向爸爸求救之後,被爸爸一路指責:為什麼去那麼遠的地方上補習?裙子穿的也太短了吧?不要笑嘻嘻的。看到壞人,你就躲開,不躲開你就有錯。這就好像很多騷擾女性的人,不會自我檢討,不會道歉,只會怪女性穿的太性感,哪怕她們只是正常的穿著。長大之後,父母讓金智英選擇讀師範,因為省錢。
來自父母的叮囑
結婚前,媽媽告訴我說:成為一個家庭是兩個人的事情,凡事要商量著來,你倆要有一個守著這個家庭,一個人在外工作就可以了。
因為傳統思想中都是默認老公是頂梁柱,需要工作養家,妻子只要生兒育女、看顧好家庭、照顧好老公孩子就是合格的老婆。
出嫁前,媽媽會囑咐女兒孝敬公婆、照顧自己的小家,出嫁後,婆家人會理所當然地覺得媳婦就是來傳宗接代、照顧老公的。
男權至上思想沒有得到解決
男性應該從根本上不尊重女性,覺得女性的任務就是結婚生子,也覺得職場女性養家的同時照顧孩子和家庭是理所當然的事實。
入職後表現出色,得不到晉升,僅僅因為她是女人。領導說女職員有可能要結婚,休產假,所以很難長久。
另一半的不理解是導火索
電影中,金智英和老公帶孩子回婆家,金智英幫著婆婆做飯,金智英老公勸說媽媽定外賣、幫著收拾碗筷,婆婆酸酸的諷刺兒子為兒媳婦著想;早上天不亮,婆婆在廚房準備早餐,金智英匆忙起來去幫忙,收到婆婆送的俗氣圍裙做禮物,還要違心地謝謝婆婆;老公體諒她收拾好行李準備離開時,碰到大姑姐一家來做客,全家人都在沙發說笑聊天,只有金智英自己獨自在廚房忙活。
婆婆吩咐她做油餅,還客套地說累的話就休息下。終於金智英爆發了,以她媽媽的口吻說出了內心想說的話:「親家母,真想讓我休息,就讓我回家,這不是事實嗎?親家母在節日裡看到女兒開心是吧?我也想看自己的女兒」、「既然你女兒來了,也該讓我的女兒走了。還得照顧大姑子一家再走人,我家智英該多傷心啊」、「親家,我也心疼我家女兒」。
這時,丈夫立刻帶金智英走了,還替她請了育兒假,因為他意識到金智英可能病了。還有當金智英找到工作與丈夫分享喜悅,丈夫得知金智英找到工作時,並不高興,第一反應女兒該誰照顧。
在分擔家務上,他是缺位的。明明是兩個人的小孩,妻子要放棄工作放棄自己的獨立生活,丈夫卻說"有了孩子後,我會每天換尿布,泡奶粉幫你"。看到妻子在婆家辛勞有些心疼,提出點外賣,還想幫助妻子洗碗。
影片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就像自己下了班,中午為了讓丈夫和孩子吃上飯,一個人在廚房做飯,熱的出了一身汗,居然在收拾飯桌的時候,從丈夫身邊路過,被他嫌棄不講究衛生。
的確,在現實中,又有多少老公願意站在妻子的角度,公平公正的對待妻子呢?
電影的最後,智英在丈夫的理解與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通過寫作完成了自我的救贖,這一次,她展現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與一開始的迷茫截然不同,看起來美好。
03 如何進行自我的救贖
將結婚權與生育權抓在自己手中
金智英也遭遇這樣的逼迫,在婆婆與親戚的不斷追問下,她終於生了活潑可愛的女兒,卻在生下女兒後,順理成章地辭職,成為全職媽媽,產後抑鬱找上門來,自己壓力過大被迫辭職。
想要獲得尊重,就要提高自己的實力
亦舒曾說:「人要自己爭氣,一旦做出成績來,全世界和顏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