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影片《82年生的金智英》,豆瓣評分8.7,為何引起女性共鳴?

2020-12-14 一南悅讀

科技的研發創新與社會文明水平的提升,改善了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讓我們在網際網路環境的覆蓋下,吸收到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多樣化信息。

這讓人類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接觸到的知識層面愈加廣泛,有著逐漸清晰的自我意識。女權主義覺醒的代表作和高昂呼聲,在如今的時代也屢見不鮮。

中國有《我的前半生》,羅子君身上,我們看到放棄事業,委身於「全職媽媽」這個行列中,女性為此所付出的高昂代價,以及婚姻可能會面臨的負面走向。

美國有《致命女人》,三個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不管如何力求完美地做一個獨立女性,開放女性,甚或是家庭主婦,都很難獲得應有的幸福人生。

如果說,這些女性都屬於社會中上層人士,他們面臨的某些困境,與常人相比略顯奢侈。

那麼,《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韓國影片裡,「金智英」作為一個群體的代表性人物,所呈現的便是大部分女性的縮影。

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7,獲得了不少好評,這好評裡,女性群體佔絕大多數。

在韓國,該部影片一經播出,男女觀眾雙方所獲得的評分呈兩極分化趨勢。男性一方給予的是謾罵和指責,女性觀看之後,卻感同身受、痛哭流涕,給予了高度評價。

無非是電影所呈現的,是女性面對的赤裸現實,和被男權社會表象所掩蓋的、無人察覺的殘酷真相。這些都無一倖免地戳中了廣大女性的痛點,也讓人一度對傳統的人生抉擇展開深入思索。

從金智英的婚姻現狀裡,女性們窺見了自己的身影。

網絡上有一個名詞——「媽蟲」,是結合英文「mom」和「蟲」的韓文新造的名詞,用於貶低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媽媽;也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對「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幼童的年輕媽媽」的貶低,能夠理解。

但對於「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大眾們所持有的歧義和偏見,就太顯得自私了些。

全職媽媽要照顧孩子,要做家務,單是這兩者中的任何一項,都會佔用大部分的時間,不僅耗費精力財力,更會讓原本獨立的女性個體,因為一個家庭而失去自我成長的空間。

從過去到現在,社會對於「全職媽媽」的認識,仍舊有著很大的偏差。

電影中,金智英帶著兩歲多的女兒去買咖啡,在女兒的碰撞下,咖啡灑落一地,一旁的男士絲毫沒有紳士風度地聲稱金智英為「媽蟲」。

「媽蟲」這個名詞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人只憑自己的臆測去盲目使用,會給女性帶來一定的殺傷力。

不得不承認,女性群體在社會上所面臨的困境,是長久存在,亦是難以消除的。

影片最開始,以天氣預報主持人的身份講述「一團陰雲從西邊飄來,在中部地區下起了雨夾雪」,這團陰雲,似乎很戲劇性地象徵著金智英蒼白陰鬱的生活心情。

當她飯後帶著女兒去遛彎,卻聽到路人用帶有嘲諷的口吻說:「我也想用老公賺來的錢買咖啡喝,到處轉悠。」

似乎在很多人眼裡,全職媽媽就是在家休息,過著不勞而獲錦衣玉食的舒適生活。可她們背後因此而付出的慘痛代價,又有多少人知曉。

嫁到一個陌生的家庭,女性要面對和承受的,遠遠不止這些。

曾看到知乎上某些知友分享的婚後感言,多數人都要大家謹記一點「婆婆永遠都不是媽」。

我想,不乏存在一些善良的女性,定是下過決心要把婆婆當做「媽」一樣地去相處,也許還盼望著,自己的殷勤能夠換來對方的體貼和珍視。

網上說,萬年修來婆媳緣。要走上這一途徑,何其難。

電影裡,春節回婆婆家一起做飯時,金智英的丈夫大賢看到未清洗的碗筷過去幫忙,婆婆卻一副挖苦的樣子說:「我的媳婦,真是有個好丈夫。」

金智英趕忙解釋說,在家裡這些都是她自己做的,婆婆為此還送了金智英一件圍裙……

節日本該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可對金智英來講,她回來不僅要為一家人做飯,還要當面看著婆婆和大姑子一家人在客廳裡有說有笑地看電視的幸福模樣兒。

她羨慕嗎?我想更多的會是嫉妒,和在心裡對自己的無私奉獻打抱不平。

站在女性的角度,這種場景就像一把利劍,在毫無防備的時候朝著這類女性群體的心臟刺進去。

當金智英突然神經質般地轉化為她母親的樣子,以「親家母」的身份和婆婆對抗時。這種反常的行為,讓觀眾從吃驚到心疼,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到了處在水深火熱裡的金智英。

這種方式,從消極方面來講,屬於自我逃避,是金智英不敢掙脫傳統女性的身份地位,去直接性地和婆婆這個尊敬的長輩對抗。

從積極方面來講,其實這是金智英的另一種反抗。

在冰冷的婚姻現實裡,金智英的身上,是眾多女性的縮影,極其可悲。

「男尊女卑」的社會現象,雖已不是常態,但難以消解

網絡上有這樣一段闡述:韓國曾是亞洲父權觀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重男輕女思想十分普及,很多女人把生兒子作為畢生的追求和義務。如今,隨著以男性為主導的家庭模式發生變化,婦女經濟地位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韓國人認識到重男輕女沒有道理。  

不管是金智英所在的原生家庭,還是丈夫的家庭,都毫無保留地體現韓國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

智英的奶奶對智英媽媽說「家裡至少得有四個兒子,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再生個兒子。這可都是為了你好,你只生了個智碩(智英的弟弟)。」

這種觀念代代相傳,部分女性從女兒熬到妻子,再熬到婆婆,一次次地複製著上一輩根植於心的執念,把重男輕女的觀念一直傳遞了下去。

殊不知,這些觀念傳遞的背後,造就出的其實是一場場悲劇,隕落的,也是一個個獨立生命應有的精彩。

金智英看到別人光彩亮麗,抬頭挺胸地去上班工作,似乎也看到了剛畢業的自己。

那時候的金智英,也曾有自己的夢想,有想要實現的目標,想要完成的理想。

可這些,都在為家庭的付出,和親人的綁架下逐年埋葬。

工作時,金智英表現出色,憑自己的實力獲得領導青睞,可在公司選擇企劃組人員時,偏偏考慮到女性因為結婚生孩子,休產假會耽誤工作,無法持續性地在預期的時間內完成工作和項目,而將金智英的名字排除在外。

至今,女性在職場上也已佔有一席之地,在家庭裡受父母喜愛的程度,亦是漸漸增大。

可即便如此,這種「男尊女卑」的現象,依舊難以消解,社會上對於女性的歧視無法輕易改善。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刻板效應」,又稱刻板印象,它是指對某個群體產生一種固定的看法和評價,並對屬於該群體的個人也給予這一看法和評價。刻板印象雖然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判斷,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況,節省時間與精力,但是往往可能會形成偏見,忽略個體差異性,人們往往把某個具體的人或事看作是某類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或事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或事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若不及時糾正進一步發展或可扭曲為歧視。

每當看到類似於女性被男性騷擾的新聞,總會有人把原始的責任嫁接在女性是否「穿著太暴露」,是否「打扮的花枝招展」等方面,卻從未告誡男性要尊重女性。

金智英也經歷過這樣的意外。

小時候上完補習班回家,坐很遠的公交,在車上被男的尾隨,金智英向一位阿姨求救,借了電話給父親發簡訊。下車後,阿姨不放心跟著,尾隨男生才走開。那時的金智英太小,脆弱無助的她蹲在地上泣不成聲。

父親在回去的路上叮囑金智英,說她穿的裙子太短……

女性生存在這世上有多艱難,不結婚,被人說是老女人,被懷疑是否身體有問題不能生育;結婚,為一個未知的男人搭進自己的後半生,甚至可能要面臨著被家暴的生命危險。

在外面工作,要遭遇不平等待遇,去上個廁所,甚至也必須要先查看洗手間有沒有安裝攝像頭。

這個世界對男性有多偏愛,對女性的成見就有多大。光是相對地要在這個社會上獲得與男性同樣的尊重,對女性來講,都猶如蓋造一座萬裡長城。

或許在未來,男女社會地位之間的平衡度,將會得償所願地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發展,至少是值得期待的。

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要有安身立命之本,有自己熱愛的事物。

影片中,經常會看到金智英獨自在家陪孩子,做飯,打掃衛生,甚至面對夕陽的孤獨身影。

做好早餐,目送丈夫上班的背影之後,她轉過身來要面對的,是空蕩蕩的房間,和漫長的虛無。

她說,在太陽下山之後,總會感到空落落的。

除了基本的家務活和照顧孩子,金智英的精神世界並不夠豐富,離開職場多年,錯失了很多機會不說,更錯過了最好的成長時期,也漸漸把心裡那個最初的夢想淡忘了。

金智英的母親,也曾學習優異,有一個當老師的夢想,卻為了供哥哥上學,放棄學業去做衣服賺錢。

「沒關係,那時候的女孩都是這樣過來的」。

母親的這句話,看似是在安慰金智英,可無形中卻刺痛了她。

我們總用自己的「懂事」,奉獻這些去成全別人,卻不知,一次次地葬送了自我。

人有時候,還是需要自私一些,這種自私,是保全自己,更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亦舒說: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他自己,能夠為他揚眉吐氣的也是他自己。

「工作」是立身之本,為了誰,都不能放棄工作。

我們從一份工作裡,獲得的不單單是金錢,更是被認可,是尊嚴,是信心。這個工作,不一定有多麼高大上,多麼體面,但它至少讓我們心安充實,能夠找到自己的價值。

在電影裡,金智英病態的呈現背後,其實是個體的不完整,是精神的不富足,是真實自我的壓抑。

周圍投身於婚姻中的女性群體,不乏有這樣的現象存在。但再看看,那些有自我熱愛和獨立經濟來源的女性,多少也有那麼些令人豔羨的閃光之處。

體會和感受一遍金智英的生活現狀,我們窺察到自身缺陷和困境的同時,更應當從金智英望著的那片夕陽霞光裡,找到追尋自己光明人生的途徑。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8.7《82年的金智英》:一部當代社會女性的傷痕史
    在現實主義題材方面, 韓國在亞洲電影市場一向佔據著很高的話語權,這一點從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韓國電影《寄生蟲》就可以窺見一斑。就在我們以為韓國民眾非常熱衷於通過一部部映射韓國社會現實問題的電影而去讓整個國家變得更加美好的同時,《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的出現猝不及防地打破了這種一派祥和的場面。
  • 《82年生的金智英》:被全韓國男人抵制,卻在日本賣斷貨,為啥?
    其中,女性約有有34億人,這樣龐大的數字,昭示著女性的力量已經不可忽視。但生而為女性,到底應該怎麼活?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長大成人?今天,江山為大家推薦一本亞洲10年來少見的現象級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韓國當代女性的生存圖鑑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珂 2019年11月,近期掀起現象級閱讀熱潮的話題之作《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趙南柱的首部短篇小說集《她的名字是》——一部韓國當代女性的生存圖鑑,正式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面對社會的不公和根深蒂固的偏見,她們依然展現著獨立女性的姿態。《82年生的金智英》中沒能講完的她們的故事以多彩的形式,在《她的名字是》中更加堅定有力地展現出來。
  • 《82年生的金智英》:韓國「大尺度」電影,重新定義女性的價值
    韓國的大部分電影有著一個醒目的特點,就是「大尺度」。電影在給觀眾們帶來的精彩劇情的同時,也會夾雜著許多對社會弊端的批判和揭示。韓國這些真實反應社會弊端的電影不僅沒有遭到封殺,反而還使觀眾產生共鳴和認可,使得韓國電影獨特的風格聞名於世。
  • 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2016年出版至今,已是韓國的暢銷小說,發行量已突破一百萬冊,作者趙南柱在書中以1982年4月1日出生的「金智英」一角,道出韓國社會重男輕女,女性受到差別待遇,包括性騷擾、階級歧視等現象,引起多數女性讀者迴響。金智英這個名字在韓國非常常見。「可以說,每個韓國女性身上都有金智英的縮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女性一致好評,孔侑這部影片為何備受爭議
    韓國電影桎梏比較少,敢寫敢說敢演。為什麼這部為女性發聲的電影,會引起如此大的反響?《82年生的金智英》由孔侑和鄭裕美主演,二人是三度合作。第一部合作的是《熔爐》,這部影片改寫了韓國法律,並且使正義得以伸張,懲治了真實事件中的惡人。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豆瓣高分片,不輸《寄生蟲》
    去年,韓國已經製作了兩部電影,奉俊昊的《寄生蟲》和金杜勇的《82年生的金智英》。《寄生蟲》是一部獲得金棕櫚獎或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熱門影片,而《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是一部有爭議的影片,立即遭到了大量男性觀眾的抵制。
  • 《82年生的金智英》:反映韓國女性地位,為何國內男性抵制不斷
    《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韓國一部反映女性地位的影片,評分在豆瓣8.6。但,在韓國國內卻不是這樣一種景象。電影未上映之前,韓國男人開始抨擊原著小說,並對電影的男女主角進行謾罵,甚至連宣傳的明星也被殃及。但,電影還是最終上映了,並取得了票房冠軍,但韓國男人依然不買帳,評分僅為2.8,而韓國女人9.5分。《1982年生的金智英》的原著作者趙南柱是一位70後寶媽,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寫了這本書。
  • 豆瓣評分8.7,《82年生的金智英》中最渣的是孔侑
    張紫妍、崔雪莉、具荷拉是2019年最常被提起的三位韓國女明星,張紫妍2009年在家中上吊自殺,當時她才26歲。崔雪莉2019年10月14日被發現在家中身亡,具荷拉在1個多月後也在家中自殺,兩人是要好的閨蜜。東亞三國因為傳統關係,女性地位一直非常低,其中韓國尤為嚴峻。
  • 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韓國女性題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
    而這部今年熱門的韓國女性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因為比鄰而居同是一個文化圈的緣故,我可以更容易的理解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好像很多事每天都發生在我身邊。致鬱預警,這部電影無論是對於已婚女性朋友,還是未婚的女孩子都十分具有殺傷力。
  • 豆瓣評分8.6《82年生的金智英》|我是媽媽,但我也是獨立的個體
    82年生的金智英》是韓國一部反映女性地位的影片,評分在豆瓣8.6。你能想像一部平平淡淡、沒有激烈故事情節的電影引發激烈的社會爭論嗎?
  • 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遠離被定義標籤,活出真實的自己
    ——《82年生的金智英》豆瓣評分8.6,《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影片是由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9年10月23日在韓國上映。影片改編自2017年最佳暢銷同名女性主義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自開始製作以來就飽受爭議,電影尚未上映就收到很多低分和差評,甚至在青瓦臺還出現了要求該電影製作中斷的請願。最終電影上映後,票房雖然高,但評分卻出現了兩極化,男性評分低於3分,而女性評分高於9.5分。
  • 豆瓣8.6《82年生的金智英》:全職媽媽的「窒息時刻」
    2019年,由孔劉、鄭裕美主演的《82年生的金智英》在韓國上映,名字算不上乍眼,但是評分卻是極端的兩極分化:男人打低分,女人打高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之一便是因為這部影片描述了韓國全職媽媽最真實的「窒息時刻」。
  • 豆瓣8.6分《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讓韓國男人身敗名裂的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節選2017年,一本叫做《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在韓國創造了驚人的暢銷量,這是一本讓全世界認清韓國男人的書,同時也是深扒整個韓國社會對女性地位的一本書。女性看後痛哭流涕,而韓國的男人們卻出現了抵制熱潮,甚至有部分男性群眾向青瓦臺提出「請阻止《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的請願。巨大壓力之下電影在韓國上映,評分出現非常戲劇化的一幕:女性打分9.5,而男性只打2.84分,即便受到男性的如此詆毀,上映期間還是成功拿下了「票房冠軍」的稱號。
  • 《82年生的金智英》被全韓國男人抵制,卻逆襲拿下了高票房!
    今天小編安利一部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據說,看過這部電影的女孩子都哭了。影片上映於2019年10月23日,豆瓣評分8.7分,由金度英執導,鄭有美、孔侑等主演。面對女兒,金智英必須隱藏起脆弱,做她無堅不摧的母親。那麼,真正的金智英究竟在哪兒呢?長久的壓抑和掙扎中,金智英患上了心理疾病,鄭大賢決定和妻子一起接受心理諮詢,共同面對命運設置給他們的難題。韓國總統文在寅曾公開推薦過這本書。然而令人沒想的是,這本書卻引起了轟然大波。
  • 《82年生的金智英》遭到韓國觀眾抵制,孔劉卻回答:接對作品了
    想寫寫孔劉,因為2019年10月份上了一部叫作《82年生的金智英》的電影,如今三個月過去了,這部電影都還屹立在豆瓣首頁。國內有超過12萬人為這部電影打下了8.6的高分,並將它列入了婚前必看的片單之中。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在韓國本土引起了強烈反響,它在上映前遭到了許多男性觀眾的抵制,甚至要求政府親自出手,封殺影片。牴觸情緒如此之強,相關演員自然也不能倖免,影片的主演孔劉、鄭有美等人,都在影片上映前後遭到了輿論攻擊。
  • 一部感動了韓國女人的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深度解析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韓國作家趙南柱的同名暢銷小說,是一部由金度英導演在2019年1月到4月拍攝,10月上映的劇情片,截止到今年12月5日,該片在韓國達到367萬觀影人次,影片製片成本約為3038萬人民幣,在上映第8天順利回本,無論從電影製作和觀眾口碑來說,這無疑是一部成功且優秀的電影。
  • 82年生的金智英,還會出生在2020年嗎?
    >>>你就像金智英一樣長大。普通家庭的女兒,過著平淡、順理成章的生活,但在每個年齡階段,都因為自己的女性身份面臨無孔不入的絕望。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自2017年誕生之初,就在韓國飽受爭議,作者趙南柱因女性題材被網友中傷成有被害妄想症。
  • 豆瓣評分8.7《82年生的金智英》:當代女性傷痕史,願你讀不懂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好像就得了這種病。她經常代入他人的身份自說自話,說的話都是平時礙於情面不會說的「大實話」。聽她說話的內容,有時候變成了自己的母親,有時候又變身為曾經要好的女同學,角色切換流暢自如,得心應手。
  •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喜歡《82年生的金智英》
    ,豆瓣評分高達8.7分,你大概也可以揣摩觀影者的心理。 比如引起極大反響、豆瓣評分高達9.3分的《熔爐》,就是黃東赫的處女作。金基德的弟子張勳拍攝的《高地戰》不過是他的第三部電影。2014年,韓國知名演員河正宇將中國作家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搬上銀幕,這部《許三觀》雖然是他作為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但是呈現出的成熟、穩重、舉重若輕,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