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豆瓣評分8.6,該片改編自同名女性主義小說,講述了1982年出生的30多歲平凡女性金智英的故事。
女主角金智英是一個出生於1982年的普通女人,電影中他既是某人的女兒,也是某人的妻子、同事和母親。
表面上是一個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家庭主婦,有一個收入不菲溫柔又體貼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女兒,每天享受著平淡和安靜的生活。
實際上她生活在長久壓抑和掙扎中,在婆婆面前,她要扮演逆來順受的好媳婦;在丈夫面前,他又是無條件支持他的賢惠妻子;在女兒面前她隱忍脆弱,扮演一個無堅不摧的母親。
這部電影揭露了中國8億女性的真實狀態,電影裡面有太多的場景,是我們熟悉的畫面,有太多似曾相識的畫面,讓我們落淚。
場景一
金智英像往常一樣帶著孩子出去遛彎,順便買一杯咖啡,本來心情很不錯,此時旁邊幾個人突然指著她說著:用老公的錢買咖啡還瞎轉悠,金智英不想聽也不愛聽。
但是她聽到了,她想反抗,她想表達心中的不滿,最終她沒有。這就是大多數全職媽媽的狀態,為了帶好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偶爾犒勞一下自己,卻要迎來別人異樣的眼光,這樣的時刻你是不是經常經歷?
場景二
金智英丈夫告訴她:今天我們不回老家,一起去度假,好好享受一下。
金智英想,可是她卻有更多的顧慮,她害怕婆婆不高興,於是和丈夫一起回到老家。回老家的第二天,天未亮,廚房裡就傳來乒桌球乓的聲音,金智英知道,這是婆婆告訴她該起床做飯。她去廚房幫忙,婆婆二話沒說把菜遞給她,婆婆這樣做就是在告訴金智英:做一個好妻子,好媳婦。
場景三
金智英丈夫收拾好了行李,告訴她準備離開的時候,小姑子一家回來了,婆婆喜笑顏開,他們一家人在客廳有說有笑,留下金智英一個人在廚房忙綠。金智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對著婆婆說:親家母,你的女兒回家了,你也該放我的女兒回家了吧!
金智英的丈夫趕忙神色慌張地帶著孩子和她逃走了,還不忘告訴他姐姐金智英生病了,千萬不要給她打電話。
金智英生病了,因為小時候她媽媽對她的影響;因為生活環境的壓抑;因為所有的無視,她生病了。她會叫婆婆為親家母;她半夜一個人喝酒第二天卻什麼都不知道;她一個人坐車回家,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她身後她感到無助和害怕。這些會讓金智英偶爾變成另外一個人,她自己卻什麼都不知道。
後來金智英去工作,她丈夫辭職看孩子,但是金智英的狀態就是生病的樣子,不得已的情況,金智英的丈夫告訴她實情,帶著金智英去看心理醫生。他們相互安慰相互道歉,緊握著手共度難關。
金智英鼓起勇氣坐到了醫生面前,可是醫生卻笑著說,他做心理醫生最困難的是就是讓病人坐在他面前,而只要來到醫生面前就表示治療成功了,這些話給了這一勇氣 。一段時間過後,金智英情況好轉,當有人再次用異樣眼觀看待她時,她會勇敢站出來反抗,最終智英勇敢地度過了她最艱難的時刻。智英重新回到了職場,成為了一位暢銷書作家,繼續書寫著她的故事。
金智英一個全職媽媽,她是母親、女兒、妻子、兒媳婦,可是她早已丟失了自己。這部電影,看哭了8億中國女性,這不就是我們的真實狀態嗎?
實際的生活中,全職媽媽們比金智英還難,金智英只照顧一個孩子,而有的全職媽媽需要照顧兩個孩子;金智英有體貼自己的丈夫,而有的全職媽媽卻有一個不會理解人的丈夫;金智英的媽媽理解女兒,而有的全職媽媽根本沒有媽媽的理解的包容,所以做一個女人真難。
生活再難,我們也要堅持,在最艱難的時刻,只要我前進一點,都是進步,只要我們不斷地前進,我們一定可以勇敢地渡過最艱難的時刻,迎來新生,做回我們自己。
我們不是82年生的金智英,但我們又是82年生的金智英,一樣的是面對生孩子後的難,但不一樣的是我們身後只有我們自己,勇敢一點,前進一點,我們一定可以渡過最艱難的時刻。
願所有全職媽媽們,重新找回自己,勇敢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