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來電諮詢:最近逛了幾個家居賣場,好多專賣店都掛著「工廠直營店」的圖標,感覺有點假,因為聽朋友說,現在品牌家具自己開店的少,都是招代理商,是這樣嗎,請問怎麼辨別?
我的答覆是:當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稍微知名一點品牌的家具公司創始人,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從農村來到城裡,用著最原始的手工家具製作工具(鋸、刨、斧、鑽等),挨家挨戶的問有沒需要打制家具的,有的在東家直接做,有的在自己租住地方做,做完再送貨。
有了一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群體,然後開個門店弄個小作坊,待客到店訂購(比上門拜訪要輕鬆),自己作坊裡生產好再叫三輪車給客戶送過去。就這樣一直到了21世紀初,部分小作坊倒閉了,部分活下來了,活下來的這批開始成規模流水線生產。由於出身貧困,讀書少,相對來說見識以及能力有限,這個時候他們慢慢擯棄了門店,專門做工廠生產。
原因有很多,主要如下:第一,開店的門檻低,從業多,利潤薄,來錢速度慢於開廠;第二,那個時候還是賣方市場,開工廠做生產的話語權大於開門店搞銷售;第三,精力有限,門店工廠同時管,管不過來,又不放心請人;第四,不再局限於當前城市,開始全國性的鋪貨,做品牌,打知名度,必須通過經銷代理才能迅速佔領市場。
綜合以上幾點,2010年前確實有很多工廠直營店,2010年之後工廠直營店越來越少。怎麼分辨是不是工廠直營店,首先看廠家與賣店是否同城市或者相鄰城市,一般都是就近才會有自營店;其次進店詢問工廠聯繫方式,看賣店是否同意直接去工廠參觀,聯繫方式或地址都不給的基本確定不是自營店。
其實工廠直營店不一定比經銷代理店便宜,特別是一些大品牌,為了保護經銷商的利益,往往抬高自營店的售價,故意給客戶一種心理落差,工廠不差直營店虧的這點錢,隨便多招一兩個經銷商就賺回來了。參考某些手機電腦品牌,他們的官網價格基本都比各電商品臺的代理網店價格貴20-30%,甚至貴過很多線下的門店。
如果是一些中小品牌的工廠直營店可能會比經銷商便宜,公司持有者的境界有限(自己虧錢餵飽經銷商,經銷商壯大之後反哺工廠),所以說如果一個工廠開了5年規模還沒有翻倍,基本沒有什麼跟進的必要,他小肯定有他做不大的原因,而且往往是公司決策人的能力佔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