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天命,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是迷信,其實,與其說天命是迷信,倒不如講天命其實是自然。當你想要讓你的孩子如何獲得成功的時候,其實,還不如幫助孩子找到天命。
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各人有各人先天的人生規劃,也就是天命。一說到天命,很多人認為是在講迷信。其實,中國人說的天就是自然。命是每個人一生必然經過的軌道。自然給人一個使命,使其先天各有各的差異和特長,然後一生來發揮和運用,在社會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輩子做不同的事情,這便是天命。跟迷信沒有關係。
每個人都有一個先天帶來的人生規劃,但是一生下來就忘光光了,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人如果一生下來就知道自己這輩子的天命,也不是好事情。想想看,一出來就走一條路,永遠不去嘗試別的,人生就會很單調,可見上天對人實在是足夠照顧。忘光光了就要從頭開始摸索,叫做啟蒙。啟蒙不是灌輸,不是非聽父母的不可,而是啟發子女本來就有的潛能。本來就沒有,怎麼能叫啟發呢?上天為子女找到合適的父母,就是希望父母依據子女的潛能,啟發出不一樣的子女,而不是通過統一的模式、一致的標準把子女培育成制式的「平均人」。
怎麼才能發現自己的天命,知道這輩子要做什麼?其實很簡單。當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感覺單調乏味,很不想做,就表示它不是你的天命;如果感覺到很興奮,再辛苦也沒有任何怨言,那就是你的天命。有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半死不活,但一坐上麻將桌就精神百倍,那他這輩子就是來打麻將的;有的人在平地上無精打採,一到山上就豪情萬丈,他的天命就是去徵服高山峻岭。
哪一天突然感覺到這就是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那人生從此就改變了。按照這個方向做下去,一生就能走得很自然、很愉快、很圓滿。所以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什麼不對,只有通過摸索的過程,才能達到最終過河的目的,找到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當然,誰都可以後天做自己的人生規劃,可是不要忘記我們還有一個先天的規劃。後天的人生規劃跟先天人生規劃很吻合,所有的計劃都可以心想事成。後天的人生規劃跟先天的人生規劃背道而馳,事情往往難遂人願。人生的自由非常有限,往往是當時不得不這樣,然後不得不那樣,現在不得不這般,最後不得不如此。老實講,一個人活到五十歲再回頭一看,會感覺到每個關卡都是必然的,沒有一件是偶然的。
子女小的時候真的不了解自己,我們常說「小孩子不懂事」,就是說他對整個世界並不了解,他的人生剛剛開始起步,所以父母要提供子女摸索的過程。父母不顧及子女的愛好和特長,要求子女完全按照自己設定的方向發展,這樣未免太過霸道。一個人一輩子做他不感興趣的事,怎麼可能會有所成就?
但是,父母任由子女自己去摸索,那是不盡責的表現。所以父母一方面要劃定一個安全合理的選擇範圍,順應自然地讓孩子嘗試著去做各種事情。同時給予子女必要的輔導和指引,然後讓他從中摸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才是父母的責任。摸索一段以後慢慢知道孩子的興趣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才能,再開始去努力才會更有效。
世界上不是只有一條路走,父母給子女一個方向之後,要讓他自己去選擇發展的道路。父母一直逼孩子讀書,逼到他對讀書完全失掉了興趣,一旦從學校畢業,他可能一生都與書籍絕緣。有人會先做這個,有人會先做那個,這是很正常的。孩子喜歡玩就先讓他玩,玩到什麼不想玩了,只想讀書了,那比什麼都好。除了不勉強之外,父母還要明白人是會變動的。很多人開始讀書成績並不好,後來卻成為了大學問家。還有人開始對某個事情沒有興趣,但是過兩年又喜歡上了,所以一切都不必馬上斷言。
現在有一種比較好的摸索方式就是文化遊學,在孩子暢遊歷史文化名勝的同時,跟古聖先賢連線,感悟他們的智慧精髓、道德修養,以及做人風範,從而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效法的對象。這比你送孩子去各種輔導班有效多了。遊學的過程就是提供孩子一個摸索的過程,讓孩子自己去選,不合理的,孩子會自己改變,合理就一直學下去,這樣就會慢慢找到他的天命。
找到孩子的天命,對於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以及,選擇孩子們最喜歡的內容,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領取活動優惠券,一折課程大優惠,學習是最有價值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