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為雙十一狂歡時,曾仕強教授駕鶴西去:人這一生到底為誰而活?

2021-02-08 必經之路


雙十一,當所有人都在為超記錄的2135..5交易額狂歡時,這位老人卻在雙十一當日,悄悄辭世,享年84歲。


他就是曾仕強,中國當代久負盛名的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


當很多人都在漠視中國傳統文化,宣揚西方文化、享受快餐文化時,他用一生的時間,為發揚國學文化奔走呼號。


許多人或許不知道他,但一定知道這幾本書:《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長安家風》、《易經的智慧》……正式出版的音像製品達100萬分鐘以上,數以億計的人群受惠。


老先生一生,著述眾多,達一百餘部。這裡就不一一羅列了。


1990年,老先生到大陸講學,2016年因病住院,講學時間長達27年。數次在中央講臺弘揚國學文化,在百家講壇的《易經的奧秘》系列講座,一石激起千層浪,於全國範圍內掀起國學熱潮。更為大眾揭開了《易經》的神秘面紗。


讓我們明白:《易經》不是迷信,風水也是學問;老先生被譽為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所提出的中國式管理理論,讓我們充滿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關注必經之路,在對話框回復「曾仕強」,查看曾老先生講《易經》所有視頻。


老先生告訴我們:讀書是為了明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老先生又說:


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人生就是階段性的調整;人人都不了了之;


人生的就是修煉的歷程,目標就在求得好死。


至誠前知,心想事成!


.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這些,猶如當頭棒喝,使我們突然驚醒:人,贊天地之化育,體天行道,才能稱之為萬物之靈!


老先生雖已仙逝,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願先生一路走好,弘揚道統,傳播國學,路子雖然艱難,但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上這條路。


關注必經之路,在對話框回復「曾仕強」,查看曾老先生講《易經》所有視頻。


老先生曾講過:人這一生到底為誰活?


如今讀來,依舊讓人振聾發聵。如今摘錄於此。


很多人都問過我這樣的問題,中國人的追求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高官厚祿,有人說金錢財富,有人說身份地位……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是最終的。


其實,我們真正追求的是兩個字:安足。


那麼,什麼狀態才是安足?人的一生能否達到安足?



01


能否富貴成功,由天不由人


大家想想看,儘管我們的衛生條件,種種營養之類的,都不如西方人,可是西方得癌症的人,絕對比我們多,而中國人的壽命絕對比西方人長。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們懂得,雖然外在的種種條件都不是很好,但是我們會讓自己在這有限的條件下,過得更好,這樣就叫安足,這樣才叫安足!


孔子講了四個字,安貧樂道,很多人都誤解了。孔子講安貧樂道,並不是不希望我們富有,更不是仇富,或者看不起有錢人。他只教我們要安貧,沒有教我們要樂貧。


翻查《四書五經》,裡面絕對沒有說以貧為樂的字句。貧怎麼會樂呢?貧跟苦永遠是結合在一起的,有人會講貧苦,沒有人講貧樂的。


但是,人想求富貴,就一定求得到嗎?


關於這一點,孔子也講得很明了。孔子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意思是如果有人跟我保證富貴可以求得,就算是去替人家拉車,我都願意做。這就在告訴我們,沒有人能夠保證走哪一條路可以富貴,因為富貴是天在定的。


中國人分兩段,就是儒家所講的,下學上達。下學,就是我們要學一些知識,學一些技能,去謀生,但是最後一定要上達。上達就是知天命,要自知就算自己再努力,也不一定會成功,因為能不能成功,不是個人自己所能決定的。


我們看諸葛亮就好了。諸葛亮千方百計把司馬懿父子困在了上方谷。司馬懿父子也知道,這下逃不掉了,死定了。因為上方谷很狹長,很不容易走動,而蜀兵居高臨下,谷底又事先存了很多的油,只要點火,整個上方谷就會被燒光。


所以,孔明當時心裡有點得意:你這條老狐狸,這次終於要死了吧,看你這回往哪裡逃!司馬懿也自知這次跑不掉了,只能等死。可最後老天居然下起了暴雨,兩分鐘之內就把所有火都澆滅了。面對這樣的情景,孔明也無可奈何,只能悲嘆漢朝氣數已盡。


天意是不可測的,人只能盡力而為,最後的結果只能聽天由命。


關注必經之路在對話框回復「曾仕強」查看曾老先生講《易經》所有視頻。



02


問心無愧,方能自得其樂


我已經盡力了,我自己覺得很愉快,我很努力,很認真,就算最後不能成功,穿破衣服,我也無所謂,這個才是安貧樂道,才是安足。


一個人知足常樂,但是,前提是要先捫心自問:我盡了力沒有?如果盡了力了,就問心無愧,只要問心無愧,再窮再苦,也能自得其樂。


所以,孔子還告訴我們要隨遇而安。有錢了,可以安心地過有錢的日子;受窮了,也不必羨慕別人,不偷不搶,也很安足地過自己的日子。


其實,窮的日子,要快樂比較容易,富有的日子,要快樂比較難。我認識很多很有錢的人,他們的日子實在是不好過。


有一個有錢人,他有一間很大的辦公室,裡面擺滿了世界各地的紀念品,以表示這些地方他都曾到過。一次,我去拜訪他,到中午了,他就問我要吃什麼,我問他平常吃什麼。他說:「你不來,我平常根本就不吃。」我說:「我們去吃海參,去吃鮑魚。」他急忙擺手:「不去!吃怕了,吃得我現在有脂肪肝,有高血壓,肚子還這麼大,什麼都不敢吃了……」


他是很富有,可是什麼都不敢吃,有什麼快樂?實在餓得沒有辦法,買一點生菜,夾到饅頭裡,就著白開水吃,吃得好不快樂。這反倒是快樂了!


所以,那些總覺得自己很辛苦的窮人,只要去看看富翁們的實際生活狀況,會發現他們的日子比你更難過。


有一個故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樓上住的是富翁,樓下住的是一個專門給人家修鞋的窮人。修鞋的人每天都唱歌,富翁很惱火:我這麼有錢,都不唱歌,你一個窮光蛋整天唱個不停,難道你比我快樂嗎?


於是,富翁就問他的朋友:「為什麼我這麼有錢,我卻快樂不起來,他那麼窮,還能唱歌?他是真的快樂還是假的?」他的朋友說:「你不要管他是真快樂假快樂,這個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我知道,如果你哪一天下樓,把你的財產,不用很多,給他三分之一,他就不會再唱歌了。」富翁於是決定試一試。


第二天,他就走到樓下對修鞋人說:「你整天生活得這麼辛苦的,反正我的錢也用不完,我送給你一些吧。」修鞋人感激不盡,可是從此他一首歌都不唱了,天天在煩惱:這個錢要藏哪裡?人家會不會偷,會不會借?煩惱得晚上連覺都睡不著了,哪還有心思唱歌?


所以,誰也不要去羨慕誰,每個人盡心盡力,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確的態度。




03


人生為自己而活,才是真正安足


我希望大家想一個問題:人到底是為自己活,還是為別人活?


如果你還在講,為別人活,那你太悽慘了,因為你變成大家的奴隸了;但如果你還在講,為自己活,那你也很悽慘,你就會是孤家寡人一個,連一個朋友都沒有。可見,這兩種回答都是一偏之見。片面相信任何一句話,都是斷章取義。


所以,一定要把兩句話合在一起想:人要為自己活,必須先為他人活,因為人家不讓我們為自己活的時候,我們也是無能為力的。做人,要努力取得大家的諒解,從而為自己而活,這種人才算到達了安足。


人這一輩子能夠安足,做自己,當然最好,但是實際上,大部分人是到達不了做自己的地步的。


我們只能在日常的為人處世中,遵道貴德,當進則進,當止則止,時時反省自己。凡事盡力去做,問心無愧就好。


同時,不強求,不勉強,少私寡慾,隨遇而安,踏踏實實過好每一天。爭取用一生的努力,做好自己。

相關焦點

  • 緬懷曾仕強教授:「學而時習之」,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
    緬懷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曾仕強教授,是中國式管理之父,也是國學大師——他一生為了弘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不同的人對《論語》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那麼,國學大師曾仕強是如何理解《論語》的呢?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第一句「學而時習之」,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大部分人是這麼理解的:學習並且時常溫習,不也是很愉快的事情嗎?
  •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曾仕強這一生都在弘揚中國文化,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尊稱,這一生都在發揚道德文化,所以才得來了這個稱號,曾仕強著名的作品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等一些經典作品。曾仕強最讓人熟悉的是在《百家講壇》中的講解,講解了很多系列的作品,在課堂上他是帶有幽默風格的老師,講課的方式非常生動有趣,讓人們很是容易接受,聽之者受益匪淺。曾仕強先生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稱號,在全球華人中管理第一人,所以也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可見曾仕強先生一生的偉大,為我們奉獻的東西也有不少。
  • 沉痛悼念敬愛的曾仕強教授
    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我們敬愛的曾仕強教授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教授一生,著書立說,遊學授課,足跡走遍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將發揚中華道統文化當成自己終生的使命和最大樂趣,為之孜孜不倦忙碌並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2018年11月11日19:54分,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著作。曾教授為中國的文化做出很多貢獻,在生前奔波於全國各地演講,多次為廈門大學EMBA鼓浪嶼名家論壇演講,感染了大量的人學到中國文化與管理的智慧。前段時間,曾老先生患癌,但是他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與癌症鬥爭,讓人心生崇敬之情。
  • 人駕鶴西去了,憑啥還領40個月退休金?專家:符合政策,遺屬以領
    怎麼人都駕鶴西去了,還能繼續發放退休金,合理嗎?」 其實這是法律規定的,不存在合理不合理一說,而且,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去世後,遺屬領取的喪葬費和一次性撫恤金,而不是退休金。 人一旦去世後,是不再發放退休金或養老金的,所以,平時大家所說的「多活多賺」就是這個道理,網上說的領40個月退休金,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退休金。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 消息竟然是從曾教授微博發出的走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 消息竟然是從曾教授微博發出的走好! 11月11日19:54分,臺灣 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又一 隕落。 我的名字叫做曾仕強。可是我39歲的時候,我的身體非常的衰弱。簡直是一點都不強。總覺得頭重腳輕,兩腳無力。
  • 人到底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別人而活?
    最近不管是在網上還是生活中我們都是可以聽到別人這樣說「我們生活一定是要為自己而活!」當然這句話也是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不管是女性獨立的話題,還是為自己而活的話題都是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和心聲。但是仔細的想想來看到底什麼是為自己而活什麼不是為自己而活的呢?為自己而活是什麼樣的?從古至今中國的父母都是好像為自己的孩子而活的,他們教育著自己的孩子不斷努力的賺錢想要給他們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一生中忙忙碌碌的工作賺錢,再來說說我們自己說是為自己而活要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說是將來為好的工作機會做準備。
  • 人活一生,到底是了什麼
    仿佛每個人的命運都被特定了,出生,長大,衰老,死亡。誰都逃不過這一安排。但是仿佛又逃不過世俗的安排,對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有時候似乎並不那麼了解。想一想:我們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僅來源於媒體、社交媒體和身邊的圈子,但經過他們重重篩選、轉述、呈現和解讀之後的數據,但是這一切真的能完整反映客觀的世界嗎?不禁感嘆,我們每個人,都被困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氣泡中,活在自己的認知和理解裡,然而,我們這一生,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 臺灣國學大師曾仕強雙11去世,他留下的11句經典語錄暗含深意!
    在雙十一全民購物狂歡的這一天,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靜靜地離開了人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一生為弘揚中華國學不遺餘力,將《易經》《道德經》等古代哲學與現代管理思想相結合,開創了中國式管理,被稱為中國管理之父。
  • 《東方文化周刊》月末版走近曾仕強教授
    人之一生,很多看似無常的事物,其實有著偶然中的必然。得之不喜,失之何憂。道理是淺顯的,加於芸芸眾生時卻因人而異,大不相同。佛曰:「看破、放下、自在」。曾仕強教授淡淡地道:「人只須順應自然的法則即可」。混沌乾坤,雜亂無章。本質常常會被眼睛看到的假相蒙蔽,只有用心參悟方能深刻洞悉。
  • 可惜他已駕鶴西去
    遺憾的是,1997年因心臟病發作駕鶴西去了。但當你重新審視其作品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在作品上留下的那些文字,正是當今社會的精髓總結!1.「所謂弱勢群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你是一個「沉默的人」嗎?
  • 繼李詠金庸之後,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2018怎麼了?
    當我們還在惋惜一代英才,當我們沉浸在雙十一的瘋狂中,2018年11月11日又一個噩耗傳來。國學大師曾仕強在臺灣辭世,享年84歲。他是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發廣泛關注。在百家講壇講《易經》、《胡雪巖的啟示》深受觀眾歡迎。
  • 素萬雙十一狂歡購 正式開啟
    素萬雙十一狂歡購 正式開啟時間:2020-11-08 18:43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素萬雙十一狂歡購,正式開啟 喚醒冬天的不是日漸降低的溫度,而是各大直播間的雙十一特惠,叫醒你的不是每天的朝陽,而是打工人熊熊燃起的打工魂。
  • 不敢活出攻擊性的人,其實是不能為自己而活的人
    當然不是,因為誰都有攻擊性,不可能事事都按照外在的要求去做,他們一樣會有憤怒,只是沒有表達出來,甚至他們都覺知不到。 就像那些討好型的人,他們忘記了為自己考慮,只想著自己付出,以獲得他人的認同和肯定,只是討來的好,並不是真正的好,換句話說,也不會得到他人的好,因為習慣討好的人,是沒有自我、沒有原則、沒有界限的人,這樣的人,不會有真正的朋友,也沒人願意和這樣的人建立深度關係。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的松子,就是討好型的人。
  • 曾仕強教授:除了當教授以外都沒有必要去讀博士
    圖片來源於全網侵權必刪一般來說讀書讀到博士畢業可謂讀到了頂點,就算從6歲開始入學,中間不停畢業也要27歲了,如果平均壽命按80歲計算的話也已經用去了一生當中最寶貴的三分之一時間。在這人生當中最好的年華裡,選擇讀博更像一種苦行僧般的生活,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耐力、智慧還有經濟上的付出,因此博士生在每個國家都極其寶貴,西方發達國家的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科類基本上都是當教授的,經商或從政的人根本沒必要浪費那麼多的青春年華。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曾仕強,是我國的國學大師,曾著有《胡雪巖的啟示》、《中國式管理》等書籍,最讓大家熟悉的,就是曾仕強教授曾在《百家講壇》講解易經的奧秘,吸引了大量的國學愛好者。而有很多人學習易經半途而廢,覺得易經並不準確,其實他們是沒有讀懂易經。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教授一路走好
    最令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講解《易經的奧秘》等多系列作,在課堂裡他是幽默風趣的老人,講課生動有趣,讓人很容易接受,聽之受益匪淺。曾仕強先生是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 心理學:不敢活出攻擊性的人,其實是不能為自己而活的人
    當然不是,因為誰都有攻擊性,不可能事事都按照外在的要求去做,他們一樣會有憤怒,只是沒有表達出來,甚至他們都覺知不到。就像那些討好型的人,他們忘記了為自己考慮,只想著自己付出,以獲得他人的認同和肯定,只是討來的好,並不是真正的好,換句話說,也不會得到他人的好,因為習慣討好的人,是沒有自我、沒有原則、沒有界限的人,這樣的人,不會有真正的朋友,也沒人願意和這樣的人建立深度關係。
  • 2020天貓雙十一狂歡夜節目單 天貓雙十一狂歡夜活動攻略
    而這並非水果姐與貓晚首次結緣,此前作為天貓雙11狂歡夜的全球推廣大使,凱蒂·佩裡就以自己的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的這場視聽盛宴。今年,剛剛升級為母親的水果姐再次驚豔加盟,將產後的首次舞臺回歸獻給貓晚,足見凱蒂對貓晚的重視。  在天貓雙十一狂歡夜現場,水果姐將帶來哪些經典歌曲,目前尚處於保密階段,但已然可以預見現場炸燃的舞臺,畢竟創下獨挑風靡全美的「超級碗」中場秀大梁的最年輕女藝人紀錄,凱蒂的舞臺魅力早已毋庸置疑。而造型一直鬼馬多變的水果姐,此次來到貓晚,又將帶來哪些創意和驚喜?讓人期待。
  • 曾仕強教授:蒙卦—啟蒙老師為何會重要?因為會影響你一生的方向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智慧》——蒙卦(2)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講「這個人很愚昧」?這就是說他對很多東西非常的陌生,他還不想問,也不想學。做任何事情,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他都是很愚昧的。首先向當地的人請教一下,了解一下當地的狀況,不要自作聰明。這就是蒙卦最好的應用。小孩老是問問題,就是他想要解開他的蒙。他不想一直都那麼幼稚,這才是好現象。啟蒙的老師為何會那麼重要?因為他會影響到你一生的方向,影響你一生的判斷以及選擇。實在是特別重要。我們中國人一旦有一點成就,他第一個感謝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