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化周刊》月末版走近曾仕強教授

2020-12-17 胡楓文化藝術

文/ 胡楓

曾仕強教授

曾仕強

中國式管理大師, 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 被稱為「 中國式管理之父」 , 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 臺灣交通大學教授, 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 為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

曾仕強教授著述頗豐,著有《中國管理哲學》、《二十一世紀易經管理法》、《胡雪巖成功秘笈》、《總裁領導學》、《二十一世紀易經管理法》、《點評胡雪巖成功之道》、《人性管理》、《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卓越經理人的必修課》、《胡雪巖的啟示》、《曾仕強剖析胡雪巖商道》、《中國式管理》、《中道管理》、《圓通的人際關係》、《易經的奧秘》、《易經真的很容易》等百種著作。曾仕強教授還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講《易經》、《胡雪巖的啟示》, 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人之相遇,在達觀者眼中,無論是善緣還是惡果,細想起來無非是冥冥中註定的事。

善緣不必忘形,惡果無須抱怨。人之一生,很多看似無常的事物,其實有著偶然中的必然。得之不喜,失之何憂。道理是淺顯的,加於芸芸眾生時卻因人而異,大不相同。佛曰:「看破、放下、自在」。曾仕強教授淡淡地道:「人只須順應自然的法則即可」。

混沌乾坤,雜亂無章。本質常常會被眼睛看到的假相蒙蔽,只有用心參悟方能深刻洞悉。很多人被世事無常困惑時,上到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不向內心深處反省自己的德行,而去選擇燒香拜佛這一途徑,以求安寧。此可為助推今日寺廟興盛,魚龍混雜之亂象始作俑者。佛若有知,亦必嘆息。

順應自然,自然真有規律可循嗎?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宇宙是否如人體表象看不見的經絡,內裡卻真實存在,一樣有跡可循呢?

結識曾仕強教授純屬偶然,一次借道去北大公務,適逢曾老夫子攜夫人劉君政教授在此開講。現場座無虛席,曾老夫子端坐講臺,風度翩翩、眉飛色舞、侃侃而談、我幾乎在瞬間就被這位智慧長者的笑容吸引住了......

他說: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為何而來,這是目標;知道如何完成,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這是改善。三件事聽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

在中國社會想要取得成功,必須先要悟透中國人獨特的民族習性。

從出發前的自我準備、到人際關係的巧妙運用、社交圈的拓展要領、自身情緒意志力的自我控制,甚至如何與同事搞好關係,與上級相處的分寸等等,這些都是中國五千年來的社會文化精髓,是邁向成功的必修課程。曾仕強教授在亞洲可謂是大師中的大師,他將超過10 個簡單口訣式的歸納,來分別介紹中國人獲得成功的10 個要素。

一表人材

一個人長成什麼樣是父母給的。18 歲之前不要挑剔自己的長相,不要對美有固定的標準。別用第一印象去論定別人,但別人卻用第一印象來論斷你。不管父母生我什麼樣,我要讓別人很樂意跟我交朋友。「要使自己從內心來改變外貌」。將自己練成一個強有力的磁鐵,吸引許多人來和你在一起,那你就成功了。

二套西裝(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

跟別人配合是成功的基礎之一。隨和一點,人生別太自我設限,給自己更大的彈性空間。讓別人對我們有好的印象。

三杯酒量(互動的原則)

做任何事都要適可而止;做任何事都有要適量且量力而行。從人際交往中了解別人的個性。

四圈麻將(現代社交活動)

一個人要培養一些適當的社交活動,但不要變成嗜好,贏的要裝作沒贏,讓對方輸得有面子,輸了裝作沒輸,增加互動的樂趣。常做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動,娛樂自己,又可以增廣人脈。

五方交遊:五方(東南西北中)

一個人不要故步自封,多結交各種行業的朋友。一個人想要成功,則須建立廣闊的人脈,多和異業交流,增廣見聞。

曾仕強教授和胡楓

六出祁山(運作的技巧)

諸葛亮為滅魏國六次出師,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屈 不撓,經得起打擊。做人不須常常承認失敗或是認輸,而是要勇於承認錯誤,力求改進與補救。因比較重要,只要努力,盡力的去做,至於結果是如何,則不需太計較。經不起風吹草動,流言中傷的友誼不是真友誼。

七術打馬(誠心地讚美別人)

拍馬屁的哲學, 讓別人不易察覺則可盡力去拍,人人皆看得出則不可為之。術——是一種技巧,要合情合理的情況下,常常讚美別人,常利用向人討教的機會達到讚美別人的目的。一個人要能夠常常欣賞別人的長處,讚美別人。

八口吹牛

適當的出風頭,多為自己營造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英雄不提當年勇,別老吹同樣的牛,否則反遭人貽笑。不會讚美別人的人,則別人也不願意聽你吹牛。先看得起別人,然後才看得起自己,先把人做好,然後才把事情做好。

九分努力(做事的態度)

把事情做好是最基本的條件,做人是做給別人看,做事是做給自己看。一個人努力不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不知道的。做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做事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好好做人,是為了好好做事。

十分忍耐

(做事的態度、持續忍耐方可成功)

心上一把刀,體會忍耐的真義,忍人所不能忍,才是能成功的人。將忍耐培養成習慣。別人讓你難堪,則需要先檢討自己。賣弄的人喜歡把簡單的事物複雜化,高明的人深入淺出把繁瑣的問題簡單化。

眾所周知,國學經典《易經》晦澀難懂,許多高知人群都望而卻步。曾仕強教授卻笑侃《易經真的很容易》,他舉重若輕用淺近的語言,搭配明晰的圖表,把看似深奧、奇絕的易理表述得清晰透徹,如醍醐灌頂,如撥雲見日,令人叫絕。

《易經》的學問在他眼裡無非是天人合一、精確定位、未來變化、趨吉避兇、以德為本、永續經營等。而現實生活中,功利者只作卜卦算命之用。當現場觀眾起鬨《易經》能否算命時,曾老夫子笑著回答:「在《易經》裡算命只是雕蟲小技,如果把你每年、每月、每日的吉兇禍福都算出來了,你的人生還有趣嗎?人生因為未知謎底才充滿戲劇化,一本書、一部電影,如果你提前知道結局了,你還有熱情看下去嗎?」他的觀點引發全場共鳴。

有人問曾老夫子:「人生中的吉兇禍福可以改變嗎?」曾老夫子正色道:「遵守規則,注重人心向善地修行是可以覺悟的」。又有人提問:「什麼是道?」曾老夫子說:「孝即是道,」許多人聽後都陷入了沉思。

曾仕強教授甚至在身患癌症時都很達觀,他的見解更是異於常人,他坦言:「當檢查出得了癌症時,已經擴散,回到臺灣後,已經過了開刀的黃金期,醫生問我:要不要開刀?我說:既然過了黃金期,開刀也沒有用。醫生又問:那化療呢?他說:絕對不要!怎麼辦呢?那就用放射線治療,因為癌症是很痛很痛的,你完全不理它也是不對的,放射線治療一段療程之後,它就不痛了。不痛之後,他就說:趕快停止放射線治療。他要跟癌細胞共存,不要把它趕盡殺絕。那個主治醫師就覺得很奇怪,你怎麼會這樣想呢?他說:「癌症細胞,大家都認為它是很厲害很厲害的,我強烈的跟它對抗的話,最後是兩敗俱傷,同歸於盡。我不如跟它共存,它跟我協商,我讓它活著,它也讓我活著,不是很好嗎!主治醫師愣了一下,他繼續說:就這樣子,請你多幫忙。主治醫師非常好,就開始用藥,不再用任何的化療。因為化療之後,容貌會整個改變掉。而開刀呢,你開了這個,還要再開那個,而且我八十幾歲的人,全身麻醉也很危險。」

我知道後很震驚,這個世界上竟然有人在面對癌症時,還能有這樣的人生態度,還有這樣的活法。絕望是愚者的結論,曾老夫子的言行是高度統一的。

課隙時間,久聞老夫子強於解惑,入室拜訪。曾仕強教授贈送了我幾本書,我恭敬地請他籤名,老夫子欣然執筆,一揮而就。我笑問:「老夫子連籤名都很別致,您是在畫符嗎?」老夫子大笑:「名字本來就是一個符號,不必太在意,很多人就是太在乎這個符號才失去初心,步入魔道」。我接著請益:「先生講座時,多次提及順應自然,難道自然真的不可以戰勝嗎?」曾老夫子手指頭抵了抵眼鏡中下部,用詫異地眼神看了我一會,反問道:「你告訴我,你要戰勝自然做什麼?」我大笑:「老夫子,我知道答案了。」從此對自然又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曾仕強教授學貫中西,中西合璧。無論身著西裝還是唐裝都衣著整齊,纖塵不染。他說:「衣著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他的衣著是嚴謹的、他的學問是嚴謹的、他的講座是嚴謹的、他的人生亦是嚴謹的。

世界風雲,變幻莫測。大國博弈,利益驅使,讓本來就紛雜的世界更加無序。如何找出一條折衷、皆大歡喜的出路,實現世界大同的命運共同體,已迫在眉睫。 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情理高於說教,倫理勝過法制。順應自然 ,求同存異。也許在浩瀚的中國傳統文化裡早已有了答案。

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一個誨人不倦的長者、一個遵循自然規則的智者、一個笑起來像孩子般可愛的老頭。

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喋喋不休,曾仕強,你想對這個世界說些什麼。

相關焦點

  • 沉痛悼念敬愛的曾仕強教授
    2011年,曾仕強教授做客搜狐,與廣大網友分享《職場幸福之道》,獲得廣泛好評。2015年9月,曾仕強教授《財神文化》節目在北京錄製,教授結合當今社會的種種問題,全新系統地講述了人生的財富課程。2016年3月,東方王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曾仕強教授講述的《中國式管理全集》為教材,以實業為目標客戶,以創辦「中國式管理大學」為目標,以網絡教育為主要手段,宣教「
  •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在11月11日19:54分,消息報導著名的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網友:又一巨星損落!曾仕強這一生都在弘揚中國文化,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尊稱,這一生都在發揚道德文化,所以才得來了這個稱號,曾仕強著名的作品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等一些經典作品。
  • 曾仕強:閩商管理應再柔一點
    □對話柔一點,會事半功倍  《老闆周刊》:中國企業都在忙著引進西方的管理經驗,你卻要提出中國式管理。難道西方的管理方法不適合我們的企業嗎?  曾仕強:清代以來,中國人幾乎忘記自己是易經的民族,一味引進西方那套。不過長期以來,《易經》已成為中國人血液裡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文化基因,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和言行舉止。
  • 曾仕強教授1990年的預言,中國將在2004年躍為世界第二1
    曾仕強教授講述易經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趣味橫生,讓人醍醐灌頂一般,在推廣易學文化和國學文化,居功甚偉。   最近看了1990年曾仕強教授的一段視頻,把定數這個概念講述的很清楚,用科學的語言,定數就是數據,就是用數據來表達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表達世界經濟發展,國體興衰的過程。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教授一路走好
    11月11日19:54分,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又一巨星隕落。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大師」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經典作品。
  • 曾仕強都有哪些貢獻?
    曾仕強出生於福建,成長於臺灣,從小就受到傳統中國文化的薰陶,在學業上曾仕強則考取美國以及英國的管理哲學的博士學位,另外他在學習期間提出比較有創新性的中國式的管理理念,而且還是一位比較優秀的國學大師。曾仕強一生致力於國學、管理以及教育三件事情,他說國學是最為基本的,學習國學能看傳統中國人的文化底蘊
  •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人生智慧》全集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人生智慧》全集感恩老師精彩授課我是善德使者開啟善德能量用心感動生命弘正道啟善德做榜樣傳承中華文化,淨化社會心靈用心將傳統文化教育傳遞給每一個人◎上善若水,與愛同在 ◎本平臺為愛神新月老師搭建發心弘揚傳統文化遵循古聖先賢的教導故取名曰"傳統文化育天下
  • 曾仕強教授《少年中國》講師團隊閃亮登場!國學夏令營招生限額64名!
  • 學國學必看頂級高手王東嶽、曾仕強、傅佩榮、翟鴻燊、郭繼承等
    於丹早在前幾年的時候,可以說是意氣風發,年紀輕輕便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而且還經常的在各個電視臺開了講座,專門解讀古代的經典著作,例如孫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但是他的講座,卻是有著很大的爭議,人們覺得他所講解的經典,完全是脫離了經典的內核。雖然業內對於丹多有批評,但是也有人說:於丹還是有水平的。
  • 緬懷曾仕強教授:「學而時習之」,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
    緬懷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曾仕強教授,是中國式管理之父,也是國學大師——他一生為了弘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不同的人對《論語》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那麼,國學大師曾仕強是如何理解《論語》的呢?曾仕強教授:《論語》的第一句「學而時習之」,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大部分人是這麼理解的:學習並且時常溫習,不也是很愉快的事情嗎?
  •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11月11日,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這個名字可能不太關注傳統文化的觀眾感覺很陌生,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
  • 臺灣教授曾仕強離世 享年84歲
    11日晚,管理大師曾仕強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此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講解《易經的奧秘》等多系列作品。曾仕強先生是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學歷是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曾仕強先生一生著作頗豐,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2010年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中國富豪作家榜第五名。
  • 84歲曾仕強去世 癌症在臺灣去世
    國學大師曾仕強離世 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在11月11日19點54分在三軍總醫院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在臺灣的學生陳侯忠也在社交平臺證實,寫道:「在此代教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心,謝謝。」
  •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2018年11月11日晚,中國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的三軍統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曾在央視百家論壇節目中講解《易經的奧秘》還有《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多系列的作品。
  • 曾仕強:孩童時期萬萬不可學英語,這在無形之中讓孩子崇洋媚外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而消極文化的滲透對一個國家與民族而言也極具殺傷力。文化的溝通與交流的標準所謂何?面對文化的碰撞,人們應該用何種態度對待? 作為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的演講幾乎走遍了世界。在中國,曾仕強擁有一眾擁護者,他也是家喻戶曉的演講大師。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去世,曾多次登《百家講壇》演講
    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走了。11月12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曾仕強已於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訃告中介紹,教授一生,著書立說,遊學授課,足跡走遍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將發揚中華道統文化當成自己終生的使命和最大樂趣,為之孜孜不倦忙碌並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其微博11日晚間發布訃告:「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11)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一十一)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 講授方法風趣幽默讓人記憶深刻
    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 講授方法風趣幽默讓人記憶深刻時間:2018-11-12 12:49   來源:四涼先生說歷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講授方法風趣幽默讓人記憶深刻 臺灣 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
  • 國學泰鬥曾仕強逝世,兩周前曾發文悼摯友金庸「俠義永存」
    據悉,曾仕強教授生於福建,長於臺灣,國學功底深厚,後遊學歐美等國,先後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三十年後的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洪流,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充分印證了中華道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歷久彌新,同時也證明了「中國式管理」這一基於汲取中國歷史和民族文化精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