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閩商管理應再柔一點

2020-12-24 閩南網

N本報記者 陳金蘭
林良標 文/圖


□曾仕強語錄「中國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關心。老闆一關心你,你的心就被他關起來了。」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最深邃的一部經典著作。然而幾千年過去了,這部神秘的經典卻成了一些人卜命算卦作業的工具。中國臺灣學者曾仕強,經過數十年研究,從《易經》中找到並提出中國式管理,風靡全球華人世界,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11月11日,曾仕強作客晉江大講堂,以《易經中的管理智慧》為命題,解密中國式商道,講易經和現代企業管理、為人處世之間的奧妙關係。

  一個西方人進一家企業,收到一張工作規章制度,上面1、2、3……幾條寫得清清楚楚,寫完就沒有了。中國人一定會在後面加條:其他。這就是中國式管理。在曾仕強看來,中國式管理就是合理化管理,一大特點就是例行中伴隨著例外。

  「憑他那種德性,也想管我嗎?」中國人都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外國人很奇怪:管理跟德性有什麼關係?中國人就是有關係。」曾仕強認為,中國式管理重在德性。它強調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歷程。《易經》把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概括為「明象位,立德業」,世上萬事萬物都在變化,唯有德行才是永恆不變的立業之本。

  由此,曾仕強把《易經》中的哲學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從中國人的行為處世源頭、習慣、上下級關係及如何留住人才等方面,詮釋中國式管理的理念精髓。他妙語連珠,融會貫通,令眾多聽講的泉州企業家們茅塞頓開,從古老智慧中找到中國式管理的金鑰匙。

處世哲學:要圓通不要圓滑

  這是一個關於麥當勞小姐賣早餐的經典笑話。在美國一家麥當勞快餐店,過了早餐供應時間,卻來了客人非要買早餐怎麼辦?美國人肯定一口拒絕:「對不起,早餐供應時間結束,現在只能買午餐。」客人掏出了手槍,堅持只買早餐,服務員大叫,問主管怎麼辦?主管大吼:「怎麼辦?當然賣給他了!」如果服務員是中國人,會轉過身,朝後面櫃檯左看右顧,然後認真地回答:「對不起!先生,早餐賣光了!」如果客人還不依不饒指向櫃檯:那裡不是還有早餐漢堡嗎?中國服務員會說:「你確定要吃那些嗎?那是客人吃過認為有問題,送回來做檢驗的。」演講中,曾教授用這樣一則輕鬆的小笑話,形象地揭示了中國人和西方人處世方法上的巨大差異。在管理上,不能一味模仿和追隨西方的管理模式和思想,而應該用中國人的方法來解決中國人的問題。

  曾教授總結說,這種處世智慧就叫推、拖、拉。「推、拖、拉」可不是推卸責任,而是要尋找最合適的人、最合適的方法,這就是圓通。這不是變相鼓勵大家圓滑世故。「中國人最討厭的是圓滑,最喜歡的卻是圓通。它們之間只有一字之差,可是意思卻截然不同。你想,走遍中國只有圓通寺,有圓滑寺嗎?」曾教授風趣地說。

  《易經》告訴我們,凡事都是兩難的,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只能管到例行的東西,但是有例行一定有例外,這時候就需要圓通。「中華民族是具有高度智慧和獨特處世哲學的民族。西方人直來直去只有死路一條,學會迂迴,轉個圈子就繞過去了。」曾教授說。

上下級關係:合理地陽奉陰違

  在曾教授看來,中國式管理的管理就是配合,把關係搞好。中國人很愛面子,領導更是看重。處理好人情世故和人際關係,實際上也就解決了管理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

  在開會,老闆問大家有什麼意見嗎?這時,有三種選擇,第一種直說,你可能有很多意見,但是當眾說出來太冒失了;第二種:說你沒有意見,老闆又不高興。最好選擇第三種,你應該說,老闆!你的思路很好!但同時發出信號讓老闆知道,你有話但不方便直說。散會後,再找老闆單獨談。「第三種人不得了,前途無量啊。」曾教授大笑。可是這種行為,不是陽奉陰違嗎?「不是。這叫合理地陽奉陰違。」曾仕強解釋,上級的面子十分重要。過分陽奉陰違,或為求私利而陽奉陰違,當然罪不可赦。但是太小幅度的陽奉陰違,彎轉得不夠快,同樣要負起「不用心」的罪名。「過猶不及,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合理地陽奉陰違,才合乎合理主義的要求。」曾仕強說。

  在執行任務時,記住上司所要求的是最終成果。這時,你得懂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嘴巴上「依法辦理」,實際上「因時制宜」。曾仕強表示,如果上級的決策有重大偏差,下屬在執行的時候,應該用心加以調整,使其產生「歪打正著」的效果,上司才會欣慰嘉勉。

留住人才:學習劉備得人心

  西方式管理重在CEO,所以CEO一般會短命10年;日本式管理重在員工,CEO就很輕鬆;中國式管理,重在人情。在曾教授看來,中國式管理好比下象棋。「中國式管理是靠中間幹部,不是靠老闆。」曾仕強說,在象棋中,將和帥看上去最沒用,進一步退一步,晃一步躲一步。難怪外國人會說將帥怎麼當成這樣。最有用的就是車馬炮等中間力量。

  「我到處聽到幹部跟我講,我們老闆只做一些事情,就是想方設法證明我們這些幹部都是白痴。」曾仕強認為,一個老闆或你當總經理後,要將以前的專業統統丟掉,要記住你是將帥,員工能做的事情幹部一定不能做,幹部能做的老總一定不能做。否則,將會剝奪了幹部成長的空間。到頭來,你會弄得自己疲憊不堪,還會失去人心。「老闆太能幹了,幹部就會跑光光。」曾教授說。

  針對閩南一帶民營企業,人才流失嚴重的現象。曾仕強說,泉州老闆應該向劉備學習。曾仕強向現場聽眾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曹操是國有企業,孫權是家族企業,只有劉備是個體戶,可是關羽、孔明等一大堆能人為什麼死心塌地跟他呢?「這就是劉備了不起的地方,他得人心。」曾仕強認為,做老闆的要部屬對你忠心,只有「關心他」這一件才有用。中國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關心。「老闆一關心你,你的心就被他關起來了。」曾教授笑著說。

□人物印象

曾仕強的《易經》人生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只考了50分,恰巧班級好多同學都沒考好。他回家是這樣給爸爸匯報成績的:「爸爸,今天我們班級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全班同學都考不及格。」爸爸說:「你多少分拿來看看!」一看到50分的成績單,爸爸反倒很興奮地叫來了媽媽,「老婆老婆,你看我們兒子有50分,這可相當於80分呢!」而班級另一個同學回家,父親問他多少分?同學回答:「50分。」父親很生氣,怎麼這麼差?同學辯解:「全班都不及格!」其父大怒:「怎麼可能,自己考不好,還敢撒謊!」

  這是真實的故事,第一個小孩就是曾仕強。同樣的事情,由於講話方式略有變通,卻產生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曾仕強老先生,出生於漳州,年少時跟隨當中學校長的父親,從閩南轉戰閩西、福州等地,最後落在了臺灣。由於良好的家庭教育與人生閱歷,他從小對於國學、處世有著驚人的理解。在臺灣,曾仕強是二戰後第一批接受美國教育的中國人。後來他長期遊學歐美,西方管理學學得越深,他越覺得西方那套管理和中國人的思維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在一片崇洋媚外的年代裡,他發現很難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回臺灣後,曾仕強在多所大學任教,長期鑽研企業管理。39歲時,曾仕強身體非常衰弱,總覺得頭重腳輕,兩腳無力。那時他的辦公室在二樓,可是上下樓梯都要小心翼翼地扶著樓梯走,生怕摔跤。為此,他很緊張,年紀輕輕搞到這地步,怎麼辦?他父親知道後愣了一下說:「你應該去讀《易經》。」曾仕強很不解:《易經》和身體怎麼會有關係呢?那時,他所知道的《易經》只是用來算命的,看風水,他根本不信這一套。不過父親反駁說,那是一般人錯誤的觀念,《易經》是講未來變化的道理。於是他就去學了。他很快從《易經》蘊涵的哲理中,悟到現代中國人的做人做事原則。對於人生的矛盾糾紛,也由此看透了,人越活越開朗,身體也倍加棒。儘管如今已76歲,滿頭白髮,但他步履依然比較矯健,記憶力之好令許多年輕人自嘆不如。在晉江演講過程中,他多次引經據典,在關鍵處用生動形象的閩南俚語,惹得臺下嘉賓捧腹大笑。

  30年來,曾仕強不斷在華人世界推廣他的中國式管理理念,被稱為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近年來,因在央視百家講壇講易經和現代企業管理、為人處世之間的奧妙關係而聲名鵲起。

  很多人問起,曾仕強的養生之道。他總結出三條:首先是觀念通,不要相信這個世界有公平、平等這回事。中國人追求的是合理的不公平,不是追求公平,想通了這一點,觀念也就基本通了。其次是大、小便通。第三是胸中無掛礙。

□對話

柔一點,會事半功倍

  《老闆周刊》:中國企業都在忙著引進西方的管理經驗,你卻要提出中國式管理。難道西方的管理方法不適合我們的企業嗎?

  曾仕強:清代以來,中國人幾乎忘記自己是易經的民族,一味引進西方那套。不過長期以來,《易經》已成為中國人血液裡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文化基因,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和言行舉止。

  比如說西方人是依法辦理,中國人卻是依理辦法。中國人嘴巴裡講依法辦事,心裡會覺得好笑:依法處理?這怎麼辦得通?「法」怎麼執行才合理,我們就怎麼執行。我們最後是合理解決,大家才會服,你要是一味依法辦事大家都會一肚子火。這就是我提出中國式管理的原因。我所做的就是正本清源,免得後人對中國傳統文化以訛傳訛,在世界大潮流中迷失自我。

  《老闆周刊》:能不能簡要說說,中西方管理方式到底有什麼差異?

  曾仕強:簡單來說就是,中國式管理以人為中心,西方式管理以事為中心。這樣中國人就可以做到人與人之間的融洽,通力合作。西方人講權利義務,反正你給我多少錢,我就給你幹多少活。如果中國人覺得你真的是為公而不是私人,就算你對他態度差一點,虐待一點,他都可以接受。如果他發現你假公濟私,那你要他盡心盡力,免談。中國人天生在乎德性這東西。在中國社會,品德修養永遠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一條。中國人做事情以了解人的動機為特性,外國人以了解人的行動為特性。

  《老闆周刊》:很多人好奇,《易經》與現代管理是如何發生聯繫的?

  曾仕強:這個問題被問了幾百遍了。《易經》講的是一種思路,不是知識,更不是風水迷信。讀懂了「易經」,就是掌握了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原則。比如說中國人說要就是不要,說不要就是要。站在不要的立場來要,才不會亂要。在商場要成功,必須時刻具有辨證的思維,通曉國學的文化內涵。人類之所以生生不息,是靠陰陽互動的。

  中國式管理的源頭是《易經》。如果說中國人是《易經》民族,因而我們的管理行為主要的依據即為易理。有史以來,我們所奉行的便是「大易」管理,說起來就是運用《易經》的道理來管理。

  《老闆周刊》:您的研究成果,有人追捧,不過也有人質疑。

  曾仕強:那是他們不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所以一定要懂《易經》,否則你很難理解中國人的行為處世模式及源頭。

  《老闆周刊》:中國文化裡面有一些精髓,也有些糟粕,具體應用在中國式管理當中,如何去粗取精。

  曾仕強:這是典型的西方一分為二思維,它明辨是非,一定要追究對或錯;中國是二分為三的,它會尋求一個中間路線,不去追究是非,或者說也難以分清晰是非。《易經》最大的貢獻是告訴我們:道理是相對的。凡事都有優缺點,沒有絕對好壞之分。任何東西你用得合理,它就是優點。用得不合理,它就馬上變缺點。比如正直是優點,過了就是固執。

  《老闆周刊》:您也是閩南人,深知閩南文化,對閩南企業家有什麼建議?

  曾仕強:首先要「重器」。這次金融風暴之後,美國也在反省他們沒有道,只有器。器,他們比我們擅長,因為近400年來,科技發展幾乎都是交給西方的,而我們是重道不重器。不重器害了不少企業,也是閩南許多企業所欠缺的。

  除了重科技,閩南商人在管理上應該柔一點。閩南商人太「透直」了,這種性格用在企業管理上很吃虧。柔一點,管理會事半功倍。

責任編輯:鐵板燒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今年真的是有毒的一年,在2018年裡,中國相繼去世了太多老百姓喜愛的人,我從無滿臉驕氣,卻總有一身傲骨的李敖;滄海一聲笑,風骨永留存的常寶華;這一次,再無下回分解的單田芳;告別時,我希望身邊擺滿話筒的李詠;飛雪連天難尋射白鹿,笑書神俠無處倚碧鴛的金庸;靚絕五臺山,世間無倩影的藍潔瑛。11月11日,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去世,曾多次登《百家講壇》演講
    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走了。11月12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曾仕強已於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其微博11日晚間發布訃告:「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講課生動有趣,讓人受益匪淺。
  •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逝世
    原標題:84歲曾仕強因癌症在臺灣去世 其學生發文證實國學大師曾仕強離世 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網易娛樂11月12日報導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在11月11日19點54分在三軍總醫院辭世
  •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在11月11日19:54分,消息報導著名的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網友:又一巨星損落!曾仕強這一生都在弘揚中國文化,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尊稱,這一生都在發揚道德文化,所以才得來了這個稱號,曾仕強著名的作品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等一些經典作品。
  • 曾仕強教授:同人卦——只有君子的所作所為才能夠促進天下為公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智慧》——一視同仁篇(3)怎樣才能同人同人卦《彖傳》說「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柔是指六爻裡面的六二爻。它是柔的,是當位。下卦是離卦,六二爻又是離卦的中間那一爻,所以就得中,行中道。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與上面的乾卦相應。六二和九五它是一陰一陽彼此相吸。這個叫做相應。六二爻當位、居中又和上面相應,那當然是非常亨通的了。
  • 曾仕強都有哪些貢獻?
    說起曾仕強大家看過百家講壇或者是看過管理書籍的人都應該聽過他的名字,曾仕強是一代學者,堪稱國學大師,尤其是在管理學上比較有建樹。曾仕強出生於福建,成長於臺灣,從小就受到傳統中國文化的薰陶,在學業上曾仕強則考取美國以及英國的管理哲學的博士學位,另外他在學習期間提出比較有創新性的中國式的管理理念,而且還是一位比較優秀的國學大師。
  •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2018年11月11日晚,中國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的三軍統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曾在央視百家論壇節目中講解《易經的奧秘》還有《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多系列的作品。
  • 「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仕強先生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
    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仕強先生 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榮獲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
  • 曾仕強:想要獲得成功,要盡力地去「拍馬屁」,還要會吹牛
    曾仕強出生於福建省,成長於中國臺灣的曾仕強,可謂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大師,他在漳州接受了啟蒙教育,在成年後,離開了自己的祖籍福建,去往臺灣學習。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便是對管理學的研究,曾經出版了許多關於管理學方面的書籍,例如《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
  • 《東方文化周刊》月末版走近曾仕強教授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大師, 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 被稱為「 中國式管理之父」 , 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 臺灣交通大學教授, 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 為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
  • 沉痛悼念敬愛的曾仕強教授
    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我們敬愛的曾仕強教授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生於福建,長於臺灣,國學功底深厚,後遊學歐美等國,先後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歷任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羅浮山國學院院長等職務,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易經的智慧》
  • 2018閩商峰會在廈門舉行,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領銜出席!
    9月7日上午,「風華四十載 再啟新徵程」——2018年閩商峰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鷺江廳隆重舉行。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沙祖康、福信集團董事長吳迪以及姚明集團董事長姚明等眾多閩商領袖以及上千名來自各行業的企業主齊聚一堂,聚焦時代機遇,暢談時代動能,共話閩商企業精神與文化傳承。
  • 曾仕強說,儘早關掉身上的這個「報警器」,日子會越來越順
    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的曾仕強先生,有著深厚的國學功底。通讀經典後,曾仕強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報警器,聰明人選擇屏蔽它。01 生氣,人之常情現實裡,誰沒有生過氣?別說跟外人發生爭執,哪怕是身旁最親近的父母、丈夫、妻子,我們都會跟他們發生矛盾。
  • 臺灣教授曾仕強離世 享年84歲
    11日晚,管理大師曾仕強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此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講解《易經的奧秘》等多系列作品。曾仕強先生是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學歷是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曾仕強先生一生著作頗豐,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2010年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中國富豪作家榜第五名。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教授一路走好
    11月11日19:54分,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又一巨星隕落。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大師」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經典作品。
  • 閩商「闖關東」 只因吉林發展快、環境好(圖)
    東北新聞網  王珉省長會見閩商代表  記者 呂清/報導 吳然/攝王珉贈給楊孫西(左二)一輛毛主席坐過的轎車的模型  本報訊省長王珉,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王儒林等省市領導昨日會見並宴請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中華香港廠商聯合會會長楊孫西等閩商代表。
  • 曾仕強:《易經》不只是算命看風水,我直到身體出現問題才懂得
    曾仕強肺腑之言:是《易經》救了我,不然我可能早就「沒命」了!著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曾多次在演講中說過:是《易經》救了我的命!在曾仕強39歲那年,突然發現自己全身乏力,做事也沒有精神,身體非常虛弱,像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一樣。
  • 84歲曾仕強去世 癌症在臺灣去世
    國學大師曾仕強離世 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在11月11日19點54分在三軍總醫院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在臺灣的學生陳侯忠也在社交平臺證實,寫道:「在此代教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心,謝謝。」
  • 管理大師曾仕強辭世,中國式管理哪一句話曾觸動過你?
    2018年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
  • 曾仕強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學歷: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著有《胡雪巖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