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說,儘早關掉身上的這個「報警器」,日子會越來越順

2020-12-10 四姑娘的書房

臺灣著名的漫畫家朱德庸,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十分喜歡,分享給大家。

朱德庸說:「人一生會遇見許多的人,有的人成為朋友,有的人成為敵人,有的人帶來快樂,有的人帶來痛苦,別人在變的同時自己也在變。

朋友會成路人,路人會成知己,人生一切隨著緣分起起浮浮生生滅滅,而我們只能儘可能維持自我,應付這個緣的世界」。

莊子說過「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仔細想想,人生短短幾十載,時間如流水,不經意間人就老了。

面對紛繁複雜的現實,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內心、珍惜當下。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的曾仕強先生,有著深厚的國學功底。

通讀經典後,曾仕強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報警器,聰明人選擇屏蔽它。

01 生氣,人之常情

現實裡,誰沒有生過氣?別說跟外人發生爭執,哪怕是身旁最親近的父母、丈夫、妻子,我們都會跟他們發生矛盾。

你去觀察讓我們生氣的事情,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生氣的時候,成年人一下子變成了「孩子」,因為講道理講不過對方;受到周圍人的批評或指責;別人公交車上撞到你,等等。

一時生氣,一時爽,過後呢?能幫助解決問題嗎?並沒有。相反,人越生氣理智越低,這時候言行舉止不受自己控制,傷害了人,自己也不知道。

所以你看,每次夫妻吵架拌嘴、情侶鬧分手,當時吵的再兇,事後至少有一方會後悔。因為氣發洩完了,肚子就空了,跟著腦袋也空了,理智重新回到頭腦,開始回憶事情經過,反思自己的言行。

生氣,除了讓自己「發瘋」,沒有一點好處。所以,你看很多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醫生都建議他們要心態平和,不要經常生氣。

甚至有些疾病,還和生氣有關,比如一個人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本來按時吃藥能控制的好,但被人一刺激,脾氣就立馬衝上來,傷害身體。

朝鮮有句話,叫「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有痛著腳趾頭」與其跟人生氣,不如學著一笑而過。記得中學物理課本上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脾氣也是如此。

你對別人笑,別人也會對你笑;你對別人生氣,同樣人家會用更壞的脾氣對待你。既然我們能改變對方的態度,那何不在下次想要生氣時,試一試壓住心裡的火氣,你靜下來,他也會慢慢平復。

02 爭氣,生氣的最高級

了解儒家的朋友,一定聽過「以德報怨」,很多人以為是孔子在《論語》裡說的,其實不是。《老子》裡說「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道家主張以「柔」化解困境,要用好的德行化解別人對自己的怨氣。

在《論語》裡,孔子也說「何以報德?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裡這樣解釋道,「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對我好的當然對他好,對我不好的當然不理他,這是孔子的思想。」

南懷瑾先生的這一看法,覺得十分新穎。因為在印象中,孔子主張「仁愛」思想,所以在別人指責、抱怨自己的時候,應該「小不忍則亂大謀」。

但南懷瑾先生認為,孔子能明辨是非,該喜歡的喜歡,不喜歡的不喜歡。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是,做人能夠做到明辨是非,那確實是一種做人的智慧。就像人際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曾說「不能生氣的人是傻瓜,而不去生氣的人才是智者」。

曾仕強先生分享過「情緒它是一個警訊,它是一個警示燈,我們一直把情緒,把它當作很自然的反應,其實不是的」。

情緒就是人身上的『報警器」我們可以選擇不生氣,但絕不是害怕產生生氣的情緒。你會生氣,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天底下也只有聖人能完全做到不生氣。

老子《道德經》裡說「上善若水」,人應該學習水的智慧,水是什麼樣?以柔克剛。比如碰到對方指責,不直接回應讓對方自慚形穢;遇到現實打擊,深呼吸三次讓心平靜,才能更好的思考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03 做人,換位思考

曾經看過一個經典的故事。

寒山問:「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現實社會,人與人交往怎麼可能不產生矛盾?但有些人有好人緣,有些人卻朋友很少。我觀察身邊人緣好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平易近人、積極樂觀。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願意親近性格脾氣好的人,還是易怒暴躁的人?我會選擇前者。理由很簡單,同後者交往心會累,人容易受傷。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就不要強加給別人。自然,你不喜歡別人對自己發脾氣,別人同樣成為「出氣筒」。

為什麼人類比動物更高級?離不開我們豐富的情感。比如我們遇到高興的事情,會產生愉悅的心情;碰到傷心的事情,會產生痛苦的情緒等。

情緒來了,很難受自己思維管控,尤其情緒波動越大,越容易做出極端行為。所以曾仕強說「你稍微改變一下任何一種情緒反應,你都把它當作,它是在提醒你要怎麼去做才正確」。

脾氣發出來,只是一個動作、一句話,卻會毀掉一場生意、一段關係。不信你下次去觀察生氣中的人,臉色很難看,不會有人願意親近那張臉。

04 智者,從平淡做起

晚清曾國藩,為人嚴於律己,尤其在做人方面,一直追求「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早就戒掉了脾氣,讓自己「靜」下來。

正如老子「無為而治」,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回報。生活裡的大多數時候,儘量減少生氣的次數。

讓脾氣化成熱情,做喜歡的事或培養興趣,等到被人觸犯底線時,再拿出自己的原則與態度,捍衛自己。

生而為人,脾氣總是越磨越光滑,等到能夠平靜的處理與他人矛盾時,你就離好人緣不遠了,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曾仕強:晚上睡不著怎麼辦?你照這個方法一定睡得著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睡眠時間加起來卻連五分之一都不到。加班、夜生活、晚睡成為了我們生活常態。不知從何時起,閉上雙眼成為了一場緊張的祈禱,而睡個好覺都能拿來炫耀。郭曉東說:「如果莉莎出門,我最擔心的就是她的睡眠問題。我們倆這麼多年,在一起睡得特別好,一分開就會睡不好,兩個人都是這樣……」程莉莎也說:「他喜歡我抱著他睡。
  • 人生,處於低谷,謹記三句俗話,生活早遇轉機,日子會越來越順
    人生,處於低谷,牢記古人五句話,生活會越來越順!人生不可能時時處於順境,生活偶爾也有暴風雨。身在逆境中不要難過,因為即便難過了,或發脾氣,或掉淚,生活也無法給予更多的同情。但是人生之中,困境往往伴隨轉機,心中牢記古人這五句話,可以助你早點遇到生活中的轉機,今後的日子也會越來越順心,越來越如意。
  • 易經提醒:不合群的人,身上這3種能力會很突出,人生也越來越順
    易經說:一個人,自己開心就好,合不合群,沒關係。有時候,為了「合群」,使勁擠進別人的圈子,委屈了自己,沒必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自己玩得來的人,好好珍惜,玩不來的人,就算了。沒什麼大不了,做人反正是靠自己。如果你認真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那些不合群的人,往往身上有這3個明顯特徵,人生也越來越順。
  • 哪些情形會讓燃氣報警器亂響?
    不聽吧,總覺得心裡不踏實;聽吧,很多時候都是虛驚一場,有沒有人能給解釋解釋,它為啥會誤報?  新疆網訊(記者張文燕報導)2月22日中午,在自家廚房內,陳獻華正在烹飪從超市買回來的豆腐,燃氣報警器一直響個不停,他只得開窗並關掉了燃氣閥門。  其實,這不是他第一次做豆腐導致燃氣報警器響了。
  • 汽車報警器跟著鞭炮尖叫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私家車逐漸增多,過年時鞭炮聲弄響私家車報警器,確實使附近住戶「夜不能眠」。  報警器亂響已成噪聲  一連兩天,劉女士居住的小區有人稀稀落落地開始燃放鞭炮。她注意了一下,每當有人燃放一次爆竹,樓下的車輛警報器就會發作一次,大叫一陣。她的睡眠本來就不好,現在只有吃安眠藥才能入睡。
  • 調低靈敏度讓汽車報警器深夜不擾民
    調低靈敏度讓汽車報警器深夜不擾民 ,但因為一些報警器靈敏度過高,燃放煙花爆竹、甚至打雷下雨都會造成車輛報警,尤其是在夜深人靜時,惱人的警報聲讓許多小區居民苦不堪言。她告訴記者,她家所在的那棟樓就在小區內一條道路旁邊,一到晚上路邊就停滿了車,「過年這段時間就沒清靜過,一有人放煙花汽車就開叫,人跑過也要尖叫,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好像所有的汽車報警器都很靈敏,一車報警就會引發多車齊叫!」她說,汽車報警器發出的噪音無緣無故地響個不停,擾得小區很多居民都休息不好,呼籲車主晚上把報警器關掉,以免深夜擾人。
  • 支付寶綁定了銀行卡,儘早關掉這些功能,不然裡面的錢會突然消失
    支付寶綁定了銀行卡,儘早關掉這些功能,不然裡面的錢會突然消失眾所周知,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在崛起,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網絡的影子,現如今,5G網絡也即將全面普及,我們接觸到的美團外賣、淘寶網購、共享單車等新事物
  • 煙霧報警器消音鍵在哪裡 煙霧報警器安裝要注意什麼
    煙霧報警器是很常見的一種安全用品,當使用區域內,要感應到較大煙霧時,它便會觸發傳感器,發出警報。但有時這個報警器響並不是真的發生了火情,而是有人抽菸、油煙或是蚊香等煙霧引起的,出現了誤報現象,這時就要把聲音關掉。那煙霧報警器消音鍵在哪裡呢?
  • 電動車報警器亂叫「小喇叭」誰管?
    報警器成了擾民器,稍有動靜便會「警聲大作」    8月21日上午,鄭州有雨,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金水區嘉辰時代公寓看到,公寓外側停放的一排電動車,有些還蓋著雨衣,當經過的市民急著趕路不慎碰到時,電動車的報警器就會突然響起,發出刺耳的報警聲。
  • 日子過得越來越順的家庭,普遍懂得以下三秘訣,難怪有福氣
    那時候,我很羨慕這個朋友有吃不完的肉,有一個動手能力超強的爸爸。可後來,因為一些家庭原因,養豬廠倒閉了,爸媽整天吵架,日子過得一團糟。比這糟糕的還在後面,爸爸帶他出去,沒看好他,導致他掉進火堆裡,全身60%的皮膚都被燒傷。半張臉都燒毀容了,手指也被燒變形。上大學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全程都是自己一個人在醫院,父母問都不問一聲。
  • 家裡要不要裝煙感報警器?看完杭州消防這個實驗你就知道了
    2】消防建議家中可安裝煙感報警器從這個實驗不難看出,如果睡覺時關閉臥室門,那麼客廳的煙感相對於人,能夠提前7-8分鐘感知火災。反過來說,關著房門,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報警求助,並積極展開自救。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宣傳科副科長楊博軒說,無論開門關門狀態下,對於逃生都是有利有弊。比如開著門,能夠儘早發現火情,及早逃生;如果門關著,發現火情雖然晚,但至少還爭取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求生環境。但是要注意,當你在關門情況下聞到煙味時,說明外部燃燒已經很猛烈了,這時候再打開門,反而不利於逃生。
  • 報警器背後的電學知識:做一個會連接電路的發明家!
    今天是2020年四月四日,是一個舉國哀悼的日子,即便是國人沉浸在悲痛之中,我們仍需要好好努力,為了曾經為了我們生命努力的英雄們致敬,今天我的科普文章是有關於報警器的知識,也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用自己的一點專業知識為大家傳遞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一起努力,為祖國加油!
  • 電動車報警器亂叫成了擾民器 「小喇叭」誰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呂高見文圖為防止電動車被盜,市民購車後,一般都會給愛車裝個報警器。只是,報警器如果突然失靈,便會出現長時間鳴叫,給人帶來噪音煩惱。來自鄭州嘉辰時代公寓的多名業主,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其公寓樓外側馬路邊一輛電動車報警器一直「叫喚」,有節奏的鳴叫聲已經嚴重影響休息,向多個部門反映未果。
  • 煙霧報警器有聲音的原因分析,進來學習,長知識,上海民熔
    1、電池沒電 這種現象是最為常見的,絕大部分家庭裡出現煙霧報警器無緣無故沒有煙霧也一直響的原因就是這個,電池沒電煙霧報警器就會報警,這個是安全措施,提醒您更換電池。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直接更換新的電池即可解決。 2、消音/自檢
  • 曾仕強:想要獲得成功,要盡力地去「拍馬屁」,還要會吹牛
    關於中國式管理方法,最為出名的就是曾仕強提出的「中國人獲得成功的10個因素」,這一說法一經提出,曾經也收到很多的負面評價,說他的談論基本是空中樓閣,沒有一點實際效果。但是曾仕強卻沒有因次撤回自己的言論,反而在各地演講,加強大家對這個說法的印象,再加以實踐,很快這成功的10個因素就被大家所接受,而且極為追捧。
  • 見怪不怪 樓道裡的消防煙感報警器一到飯點就響
    浙江在線10月18日訊讀者徐小姐致電錢江晚報熱線89898400:  我是金沙居的業主,我們小區樓道裡的消防煙感報警器經常會出現故障報假警,警報聲特別刺耳,而且故障的時間都集中在午飯和晚飯時間。
  • 使用支付寶和微信付款,這個功能儘早關閉,否則會自動扣費!
    科技越來越發達,支付寶和微信付款也越來越流行,無需帶現金,就能吃飯、唱歌、看電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在便利的背後,也存在著「危險」,所以經常使用支付寶和微信付款的人一定要注意了,這兩個軟體都有一個「自動扣費」的功能,大家一定要儘早關掉,不然,會自動扣費哦
  •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在11月11日19:54分,消息報導著名的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網友:又一巨星損落!曾仕強這一生都在弘揚中國文化,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尊稱,這一生都在發揚道德文化,所以才得來了這個稱號,曾仕強著名的作品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等一些經典作品。
  • 曾仕強高分作品推薦,你看過幾本?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學歷: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著有《胡雪巖的啟示
  • 電動車報警器成擾民器?業內人士:沒有統一生產標準,建議出臺相關條例
    電動車報警器本來是防盜的,如今卻因為亂鳴叫令人不堪其擾。□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呂高見文圖為防止電動車被盜,市民購車後,一般都會給愛車裝個報警器。只是,報警器如果突然失靈,便會出現長時間鳴叫,給人帶來噪音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