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報警器(網絡截圖)
「狼來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可現實生活中愛瞎咋呼的「熊孩子」不在少數,有些咱可聽可不聽,可要是廚房的燃氣報警器也開始演「狼來了」,那究竟聽還是不聽呢?不聽吧,總覺得心裡不踏實;聽吧,很多時候都是虛驚一場,有沒有人能給解釋解釋,它為啥會誤報?
新疆網訊(記者張文燕報導)2月22日中午,在自家廚房內,陳獻華正在烹飪從超市買回來的豆腐,燃氣報警器一直響個不停,他只得開窗並關掉了燃氣閥門。
其實,這不是他第一次做豆腐導致燃氣報警器響了。三年前,家住烏魯木齊阿勒泰路的陳獻華在家裝了燃氣報警器,他常從超市買豆腐回家加工成豆腐泡來吃,可之後當他做豆腐泡時報警器就會響,而做其他菜時就沒事。
起初,他沒當回事。但次數多了,他也有點不安――做豆腐散發出來的氣味真有問題?會不會引起爆炸?
24日11時,記者來到陳獻華家,他給記者實驗做豆腐泡時,牆上的報警器確實開始鳴叫,同時也切斷了燃氣裝置。當記者詢問燃氣裝置安裝是否正規時,陳獻華說,三年前,有人上門推銷燃氣報警器,他就花了300元裝了,不清楚報警器是否正規,也沒有廠家聯繫方式。
24日,新疆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客服部相關負責人解釋,家用燃氣報警器檢測的是易揮發性可燃氣體,如果在做飯炒菜時產生了揮發性氣體如酒精等,會導致燃氣報警器發出警報。這位市民使用的應該不是燃氣公司安裝的報警器。不過,像陳獻華家中出現的情況,不會導致爆炸。
昨日,新疆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客服部負責人及經過公安部消防認證合格、有燃氣管理部門核發的安裝維修資質的江蘇吉化電子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餘華解釋了市民遇到的燃氣報警器的有關問題。
哪些因素會導致誤報?
燃氣報警器誤報警大致受烹飪、蒸汽和溼氣、爐具火焰過高、燃氣報警器距離爐具過近、燃氣報警器已過使用壽命五大因素影響。在熬製中藥、加熱啤酒等酒類、雞蛋等食材發黴發臭、室內有大量濃煙、燃氣報警器自身覆蓋了一定量的灰塵及油煙等情況下,燃氣報警器也可能誤報。燃氣報警器包括液化氣報警器和天然氣報警器,目前烏市市民大多使用燃氣報警器,根據產品類別、生產廠家不同,燃氣報警器的使用年限為3年到5年,一般都標在產品說明書上。
用戶如何判斷是否為誤報?
用戶應關掉燃氣,將肥皂水刷在燃氣膠管、各連接處等進行刷漏,如發現有氣泡出現則為漏氣。如果未發現漏點,而且也未使用料酒、醋等調料,但是報警器持續報警,或為報警器自身出現問題,應立即聯繫燃氣公司處理。如果上述情況均未發生,認定是使用調料等造成的報警,用戶可自行處置,繼續用氣,如果再次報警,也應聯繫燃氣公司處置。
如果想避免烹飪時燃氣報警器誤報,就應該在做飯時保持通風,同時使用抽油煙機。
而如果想自己判斷報警器是否正常工作,可以去查看報警器上的自檢按鈕,認準後按下就會發出聲光報警。
出現燃氣洩漏應如何處置?
用戶應該立即關閉氣源,並疏散家人進行開窗通風,當撤離到室外安全地帶時再撥打燃氣公司的報警電話96517。切記不可在充滿天然氣的室內撥打電話、開關燈、點打火機等容易產生火花的行為。
另外,如果想更換燃氣報警器,用戶可自行在市場上購買合格的燃氣報警器產品,也可到燃氣公司服務大廳購買。據了解,新疆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安裝的燃氣報警器分別是由成都安可信和鑫豪斯、濟南雙安及部分進口企業所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