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報警器成擾民器?業內人士:沒有統一生產標準,建議出臺相關條例

2020-12-14 生活報

電動車報警器本來是防盜的,如今卻因為亂鳴叫令人不堪其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呂高見文圖

為防止電動車被盜,市民購車後,一般都會給愛車裝個報警器。只是,報警器如果突然失靈,便會出現長時間鳴叫,給人帶來噪音煩惱。來自鄭州嘉辰時代公寓的多名業主,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其公寓樓外側馬路邊一輛電動車報警器一直「叫喚」,有節奏的鳴叫聲已經嚴重影響休息,向多個部門反映未果。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電動車報警器擾民現象,不管在道路上還是小區內,白天黑夜經常發生,居民遇到此問題該如何維權呢?

報警器成了擾民器,稍有動靜便會「警聲大作」

8月21日上午,鄭州有雨,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金水區嘉辰時代公寓看到,公寓外側停放的一排電動車,有些還蓋著雨衣,當經過的市民急著趕路不慎碰到時,電動車的報警器就會突然響起,發出刺耳的報警聲。

爆料人小輝(化名)說,就在前幾天的晚上,樓外側一輛電動車的報警器不知何故響個不停,導致他翻來覆去睡不著。小輝說,此前這種情況也有發生,但這一次電動車的報警器聲音尤為刺耳,隔著窗戶都被吵得頭疼。他起床後得知,被電動車報警噪音騷擾到一夜未眠的業主,不在少數。

最終,無奈的業主們分別聯繫了小區物業、轄區辦事處、12319城管熱線、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部門反映情況,但這些部門均稱這事兒不歸自己管。很多業主表示,這個惹人煩的「小事兒」到底該歸誰管呢?

小輝說法屬實嗎?8月21日上午,記者聯繫到了嘉辰時代公寓所在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前幾天晚上確實接到過業主有關此事的反映。他們通過監控,找到了車主,關掉了電源,拖走了車。她還稱,物業接到居民投訴,肯定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不能讓電動車報警器擾民。

記者致電12369環保投訴電話,一名工作人員稱,電動車報警器的噪音,應該諮詢小區物業或各區執法局。

金水區綜合執法局表示很為難,一名工作人員說,此前沒有接到過這樣的投訴,這件事不歸他們管,已經超出他們的職權範圍。

「找不到車主,我們也沒辦法啊。」轄區辦事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電動車不歸辦事處管理,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針對小輝反映的情況,當天,記者也走訪了關虎屯小區、旅遊局家屬院、明鴻新城等多個小區,發現電動車報警器擾民的現象較為普遍,大家表示「深受其害」。尤其是在一些沒有地下停車場的小區,電動車集中停放在樓下,夜晚稍有「風吹草動」,電動車的報警器便會「警聲大作」,讓人非常苦惱。

調低報警器的靈敏度,不會降低安全係數

「報警器長時間鳴響,很大可能是它的控制晶片損壞了,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將其與電源剪斷,或關閉電門開關。」鄭州一名從事10多年電子製造的技術員稱,報警器主要由無線接收單元、震動傳感器單元、晶片和聲音控制輸出等部分組成。但這兩種方式均需在車座內完成,所以要先對車鎖進行破拆。

走訪過程中,有部分市民坦言,電動車上安裝報警器,基本沒有啥用,只不過是一個心理安慰罷了。之所以選擇安裝,估計是原先的報警器壞了,或者想換一個聲音更大一點的,對於偷盜電動車的人也可以起到震懾作用。

居民們表示,有時候,如果電動車多了,報警器還會出現連鎖反應,一個報警器能帶動一大片報警器集體鳴叫。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有人曾建議,車主鎖車時應主動把報警器鈴聲關掉。還有人說,目前電動車已經上牌了,一旦發生電動車報警器擾民,可以直接查車主電話。還有人說,遇到此類情況,會直接和物業保安一起把電動車拖走。

據了解,有的電動車出廠就配有報警器,這些報警器很敏感,一碰到就會響,有時遇到風吹雨淋也會響。金水區一家電動車維修點的負責人在受訪時稱,因為沒有統一生產標準,部分廠家把電動車報警器的靈敏度、報警時長和音量調得特別高,沒有考慮擾民這一條。他透露,電動車報警器可調節聲音大小,適當調低敏感度不會降低安全係數,還可以減少噪聲擾民的現象。

建議出臺相關條例,防止報警器鳴叫擾民

對此,河南英泰律師事務所趙鈺濤律師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夜間電動車的報警器聲響應當屬於噪音。

《鄭州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辦法》明確規定了在依法實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區域內,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在其職責範圍內,負責查處違反建築施工噪聲和社會生活噪聲汙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行為。

該辦法還規定了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加強轄區內部聲環境的管理和鄰裡噪聲糾紛的協調,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做好噪聲汙染防治監督管理工作。

趙律師表示,因此電動車的噪聲汙染應當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依法進行治理,對於噪聲不斷、影響居民休息的電動車,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可以依法拖離居民區,對相關車主可以進行罰款。

另外居委會、業委會可以對涉事車主進行批評教育,及時消除相關噪音對廣大居民的不良影響。

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張新凱律師表示,如果市民遇到這種情況,先找物業協商,假如協商不了,可以報警由民警依法進行處理。

來源:大河網

相關焦點

  • 電動車報警器亂叫成了擾民器 「小喇叭」誰管?
    報警器成了擾民器,稍有動靜便會「警聲大作」8月21日上午,鄭州有雨,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金水區嘉辰時代公寓看到,公寓外側停放的一排電動車,有些還蓋著雨衣,當經過的市民急著趕路不慎碰到時,電動車的報警器就會突然響起,發出刺耳的報警聲。
  • 電動車報警器亂叫「小喇叭」誰管?
    報警器成了擾民器,稍有動靜便會「警聲大作」    8月21日上午,鄭州有雨,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金水區嘉辰時代公寓看到,公寓外側停放的一排電動車,有些還蓋著雨衣,當經過的市民急著趕路不慎碰到時,電動車的報警器就會突然響起,發出刺耳的報警聲。
  • 劣質電動車頭盔監管難 生產標準何時統一
    一些頭盔、發泡材料生產廠家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呼籲,出臺統一的電動車頭盔生產標準,杜絕不安全的劣質頭盔生產。  頭盔市場的「拋物線」  頭盔到底有多火?在石家莊市中國十大批發市場之一的南三條,原本以售賣文具為主的「真彩文具店」也開始做起了頭盔生意。短短一周時間內,一款頭盔的售價已經從55元上漲到了120元。
  • 汽車報警器為啥成了擾民器(關注)
    近年來,汽車防盜報警器擾民現象越來越普遍,成為城市管理中的一道新難題。據一些城市統計,這類投訴往往佔環境噪聲總投訴量的10%—20%,所佔比例不算很高,但影響人群不少。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對噪聲汙染防治做出了規定,但大多是原則性的,也沒有針對汽車防盜器擾民的相關條款,因此防治汽車報警器引起的噪聲操作起來並不容易。
  • 一有風吹草動,報警器就狂響擾民該「消停」了
    當天夜裡颳大風,小區裡的電動車和汽車的警報器聲一個接著一個響,此起彼伏。朋友的孩子今年參加高考,結果被吵得一夜沒睡著。「車輛警報聲現在成了一大『擾民器』」,市民郭先生稱,有的車輛警報器特別敏感,無意中觸碰一下就會響,大風吹過會響,動物碰上也會響。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隨時都有可能「發作」。
  • 電動車報警器大風天響個不停
    不少人早上起床刷朋友圈時發現,電動車報警器擾民成為大風伴隨而來的「附屬品」。家住中南世紀城的肖女士反映,前天凌晨颳風下雨,小區裡的電動車報警器便此起彼伏地叫了起來。「孩子和老人被吵得睡不著,下著雨刮著大風,也不能去樓下大聲問是誰家的,即便知道是自己的,狂風暴雨也沒地方放。」肖女士說。
  • 襄陽電動車怎麼管?最新管理條例來了!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電動車的生產、銷售、登記、備案、通行和停放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電動車,是指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經過國家3C認證並標註認證標誌的電動自行車、電動輪椅車、電動輕便摩託車、電動摩託車。 第四條 電動自行車、電動輪椅車,按照非機動車進行管理。
  • 天津電動車市場混亂 缺乏三包統一標準難維權
    電動自行車投訴缺乏三包記者從工商部門獲悉,近幾年因為缺乏電動車三包規定,電動自行車投訴量排名一直比較靠前,2008年12315投訴舉報中心共接到消費者關於電動自行車投訴達340件,位居全年商品類投訴第五名。由於電動車三包規定遲遲沒有出臺,市消協在調解電動車糾紛時找不到詳細的理賠條款。電動自行車維權成為消費維權中的難題。
  • 頭盔熱銷,但是電動車頭盔並無統一的質量標準,那該怎麼選?
    電動車頭盔並無統一的質量標準電動自行車頭盔目前還沒有國家標準,是按企業標準生產的。如果企業制定的標準比較低,或者粗製濫造,那生產出來的頭盔就可能起不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那怎麼選擇電動車頭盔第一個方法:選擇摩託車頭盔摩託車頭盔是有國家標準的,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也就是大家常說的3C認證。
  • 騎電動車可以帶多大的孩子?需不需要立法強制戴頭盔?這一條例最快...
    這一條例將於下月進行二審,最快可能將於下月底出臺。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石小磊3個焦點1已領取臨牌的電動車還能騎多久?多數受調查者贊成2022年底淘汰江蘇是電動車生產使用大省,僅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就有近3800萬輛。由於1999年出臺的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制定年代較早,難以適應市場需求,加上不是強制性標準,導致大量不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得以生產、銷售和使用。
  • 如何DIY一個電動車防盜自動報警器
    日常生活中,自行車,電動車,摩託車,防範被偷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特別是自行車,小巧輕盈,有時候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被人給搬走了。我想,這也是共享單車得以風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吧。所以,很多電動車上面都安裝了震動報警器,只要有人一碰到它,就發出報警聲,有時候還亮起警報燈。
  • 膳補企業爭相擴張 保健品監管條例或出臺
    這樣的現狀可能不久將發生改變,記者獲悉,從09年開始,國務院已經開始組織討論出臺《保健品監管條例》,業內人士判斷,隨著今年以來國家接連發出行業規範措施,保健品監管條例或已出臺在即。行業擴張迅速數據顯示,在347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增長超100%的企業有10家。而整個行業的數據也刺激著企業擴張的衝動。
  • 頭盔價格「蹭蹭」漲 質量良莠不齊 建議購買帶「3C」強制認證有保障
    今年6月1號,全國將開展"一盔一帶"守護行動,屆時,全國交警將統一開展行動,嚴查不戴頭盔、不帶安全帶行為。 7 月 1 日起實施的《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也規定,駕乘電動自行車必須佩戴頭盔,如果沒有佩戴,將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以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 電動車頭盔成風口 質量良莠不齊令人憂
    7月1日開始施行的《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也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及搭載人應當佩戴安全頭盔。日前,記者來到杭州、台州等地十多家電動車銷售門店調查,並赴電動車頭盔產量約佔全國四成的樂清市走訪多家頭盔生產企業,發現電動車頭盔面臨成長之「痛」——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安全參數缺乏規範,電動車乘員生命安全難以有效保障,各地呼籲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出臺。
  • 數據洩露頻頻,政協委員建議上海出臺《個人信息管理條例》
    數據洩露頻頻,政協委員建議上海出臺《個人信息管理條例》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2017-01-18 15:14 來源:
  • 重慶將出臺新安全生產條例 危險物品堆放當設警示標誌
    重慶將出臺新安全生產條例 危險物品堆放當設警示標誌 2015-09-24 10:39:46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重慶9月24日電 (鍾旖)記者24日從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獲悉,當日,《重慶市安全生產條例
  • 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應用現狀及技術趨勢
    家庭火災死亡案例的62%源自沒有安裝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或火災探測報警器沒有正常工作;安裝了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並起作用的家庭,在發生火災時,逃生的機會比未安裝或安裝未有效工作的家庭高63%,尤其是在火災很小時,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器及時報警增加了自我滅火和逃生的機會,死亡率僅為1%。
  • 給孩子買電動車安全頭盔,發現無國家統一質量標準,咋辦?
    這幾天,購買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成了一件購物時尚。在比對哪家電動車安全頭盔性價比高、美觀大方的同時,不要忘了佩戴頭盔的本意——為了安全!但是,查閱發現電動車安全頭盔,目前無國家統一質量標準。小編詢問了該商家中等價位的一款頭盔,得到的答覆是沒有CCC認證。筆者又認真查閱了該商品說明,該商品說明也是客觀的,並沒有虛假宣傳。顧客評價好評率達到98%。客服又熱心的介紹另外兩款頭盔,都是有CCC認證標誌的,價格稍貴一點。騎電動車要佩戴頭盔,你買的頭盔起到安全保護作用了嗎?
  • 市場降溫,電動車頭盔安全生產標準仍未明確
    與此同時,政策導向下頭盔成了熱門單品。頭盔需求迅速增加,上遊原材料的價格隨著上漲,相關產業鏈企業紛紛聞風而動。 根據國家制定的摩託車生產標準,一頂頭盔通常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部分組成,其中殼體和緩衝層是頭盔吸收碰撞能量、保護頭部免受傷害的關鍵部分,而其他配置將會對頭盔的防護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目前我國多數大型企業生產頭盔和安全帽,都使用抗衝擊性能好的ABS材料作為生產原料,其每噸的價格要上萬元。
  • 業內人士呼籲出臺強制標準
    業內人士呼籲出臺強制標準密苑(張家口)旅遊勝地有限公司今日下午發布一則情況通報稱:1月4日,一名男性滑雪者在雲頂滑雪場摔傷不治身亡。事發後,當地警方和有關部門已經介入,「我司將無條件配合調查,等待最終調查結果。」該通報呼籲,滑雪是一項高危運動,請大家一定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