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想要獲得成功,要盡力地去「拍馬屁」,還要會吹牛

2020-12-13 華夏文物

在中國,一堂好的國學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這樣的課堂上,你會學到在普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國學現在已經成為了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涉獵的一門學問,它不僅僅教會我們知識,而且還教會我們如何做人。

自然最重要的是遇見一位德高望重的國學大師,這樣才能逐漸學會正確方向的國學課,在中國,就有這麼一位國學大師,他就是——曾仕強

曾仕強

出生於福建省,成長於中國臺灣的曾仕強,可謂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大師,他在漳州接受了啟蒙教育,在成年後,離開了自己的祖籍福建,去往臺灣學習。

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便是對管理學的研究,曾經出版了許多關於管理學方面的書籍,例如《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

再加上他曾任胡雪巖研究會副會長時,發表了許多關於這一方面的學術研究論文,才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能有這樣的稱呼,可見他在對中國管理這一方面的研究是極為透徹的。

關於中國式管理方法,最為出名的就是曾仕強提出的「中國人獲得成功的10個因素」,這一說法一經提出,曾經也收到很多的負面評價,說他的談論基本是空中樓閣,沒有一點實際效果。

但是曾仕強卻沒有因次撤回自己的言論,反而在各地演講,加強大家對這個說法的印象,再加以實踐,很快這成功的10個因素就被大家所接受,而且極為追捧。

曾仕強提出的「成功的10個因素」

關於這10個因素,曾仕強將它們總結起來,變成一段朗朗上口的句子

一表人材、二套西裝、三杯酒量、四圈麻將、五方交遊、六出祁山、七術打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

短短的一句話,說透了關於人際交往方面的真實技巧,例如說「二套西裝」,就是要告訴人們,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不要做的太泯然眾人,也不要太過於特殊,要讓別人對我們有一個好的印象。

這些技巧中大多數都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其中最受爭議的就是「七術打馬和八口吹牛」,因為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拍馬屁和吹牛都是人們所不齒的手段,如果靠著這樣的手段晉升,會被別人在背後戳脊梁骨。

但是曾仕強卻不這麼認為,他對自己的研究有著獨一無二的理解。

什麼是「七術打馬」和「八口吹牛」

其實在曾仕強的說法中的「拍馬屁」並不是我們傳統中的無腦討好上司的行為,因為上司也是一個人,他也有自己的思想,雖然每個人都不會拒絕好聽的話和恭維的話,但是誰是真心的誰是假意的,上司還是可以分辨出來的

在曾仕強定義中的「拍馬屁」,它其實更像是一種給別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技巧,試想一下,如果你可以在眾人不知不覺下,讓上司和長輩都開心,這難道不是一項值得人去學習的技巧嗎?

這也是曾仕強定義中的「拍馬屁」,只要掌握好一個度,那麼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在說說這個「八口吹牛」,自然這裡的「吹牛」也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當中的,曾仕強對它自有一番解釋,他認為,在適當的時候出一出風頭,更容易讓別人記住你,多多表現自己其實沒有什麼錯,錯誤的是經常性地提起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情,這樣一來反而會遭到對方的恥笑。

只有適當的在別人出風頭的時候讚美別人,別人也會在你出風頭的時候讚美你,只有給夠對方尊重,別人才會給你尊重,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小結

曾仕強的成功10要素固然重要,那也只是為我們指明一條道路而已,重要的還是需要我們去自我學習自我實踐,這樣才能總結出屬於自己的技巧。

相關焦點

  • 《東方文化周刊》月末版走近曾仕強教授
    在中國社會想要取得成功,必須先要悟透中國人獨特的民族習性。從出發前的自我準備、到人際關係的巧妙運用、社交圈的拓展要領、自身情緒意志力的自我控制,甚至如何與同事搞好關係,與上級相處的分寸等等,這些都是中國五千年來的社會文化精髓,是邁向成功的必修課程。
  • 職場人最反感「拍馬屁」,但都喜歡「拍馬屁」的氛圍
    大家往往會發現,升官的都是一些交際能力強的,甚至有些人沒什麼專業能力,但口頭表達能力強,也能在職場上走的順豐順水。很多人抱怨說,那些人僅僅是拍領導馬屁,抱大腿,但實際情況是什麼呢?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曾仕強教授指出: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靠拍馬屁,而是靠製造濃厚「馬屁味道」。
  • 會拍馬屁的人更容易成功?如何優雅的拍馬屁?
    我相信點進來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都是高尚的人,是不屑於拍馬屁的人,只是為了揭露拍馬屁的醜陋嘴臉。為你們鼓掌。拍馬屁也稱為戴高帽,自古有之。傳言有一個學生出師,師父把他叫到書房問他有什麼準備,他說我準備了100頂高帽,見人就給別人戴高帽。
  • 好的婚姻,都很會「拍馬屁」
    直到前些日子我和菲兒攜家帶口結伴去三亞度假,菲兒老公用事實給出了一個不錯的解答,那就是「拍馬屁。」有一天晚上吃自助餐時,壽司師傅正在一角做壽司,嫻熟的手法和令人驚嘆的刀工讓我們完完全全服了,那天的壽司有著五顏六色的餡,一刀刀切的壽司也特別工整。「哇塞,好漂亮,那一定很好吃。」菲兒女兒小萱和小嘟兩人垂涎欲滴口水直流。
  • 管理大師曾仕強辭世,中國式管理哪一句話曾觸動過你?
    在中國社會想要取得成功,必須先要悟透中國人獨特的民族習性。從出發前的自我準備、到人際關係的巧妙運用、社交圈的拓展要領、自身情緒意志力的自我控制,甚至如何與同事搞好關係,與上級相處的分寸等等,這些都是中國五千年來的社會文化精髓,是邁向成功的必修課程。
  • 吹牛是怎麼來的,一位將軍說了十七個字,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吹牛
    現在人們常用「吹牛」來形容一些人說大話,說毫無邊際、不著實際的話,令人心生反感,不想與之為友。那麼,吹牛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早在古代,就有了吹牛一說了。只是關於吹牛的版本,古代流傳下來有三個。一種說法是古人要製作皮筏舟,需要用到牛皮還有羊皮,他們將牛、羊的皮割下,曬乾,然後往裡面吹氣,讓其鼓起來,古代沒有打氣筒,只能人工吹氣,羊皮袋體積小,比較好吹飽,但牛皮就不一樣了,所以基本吹的時候都是幾個人輪流吹,而且需要肺活量好的強壯的男人才能吹飽。因此,如果有人說他一個人能夠把牛皮袋吹飽,那就是說大話了。
  • 不會拍馬屁?活該你不升職:職場「拍馬屁」至少要注意這三點
    關於「拍馬屁」一詞的來源,百度百科上面如是說:拍馬屁,源於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並附帶隨口誇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可是相沿很久以後,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強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
  • 成功,要「盡力」,更要「借力」
    人們常說,做事一定要盡力而為,但是,有時即便是盡力而為,結果也會事與願違的。盡力去做,有可能取得成功,但還是會有許多完不成的事。此時,是否想到了借力來達成自己的成功呢?每個人都喜歡成功、渴望成功,卻又時常感覺到力不從心,不能得償所願。
  • 跟領導相處,要牢記這三點,只會拍馬屁是沒用的
    無法以某種方式幫助你獲得成果,這實際上是最無用和委屈的。與工作場所的領導者相處是我們的必修課,要是你能與領導者相處融洽,那對你的成功至關重要。與領導者相處有兩種最常見的方式,第一種是大家最不待見的,當看到領導者時就湊上去恭維,只要是個領導者就拍馬屁,這樣只會讓每個人都很難接受。
  • 職場中如何拍馬屁而又不會讓人討厭,看完你就懂了
    曾仕強講授曾言: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是靠拍馬屁,而是靠製造濃厚「馬屁味道。」一、不能拍馬屁,不能拍馬屁,中國沒有一個人,是靠拍馬屁成功的。只要哪個幹部被我發現,在拍馬屁,我馬上辭退他,因為我遲早會被他害死。中國的老總沒有一個喜歡用拍馬屁的幹部,沒有。我再問幹部,我說你喜歡拍老總的馬屁嗎?他那臉都很難看。我拍什麼馬屁?我工作做好了就好了。我拍什麼馬屁?其實,很多人都是在無意中接受了別人的「馬屁」而不自知,這是很高的一個功力。
  • 「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仕強先生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
    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仕強先生 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4歲。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曾仕強以7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去世 消息竟然是從曾教授微博發出的走好!
    我的名字叫做曾仕強。可是我39歲的時候,我的身體非常的衰弱。簡直是一點都不強。總覺得頭重腳輕,兩腳無力。那個時候我的辦公室在二樓。可是上下樓梯都要小心翼翼地扶著樓梯走,生怕摔跤。那我就很緊張啊!     他就告訴我:《易經》告訴我們未來它是會變化的。所以一個人要重視你的未來,但是未來它是不確定的,它是會改變的。改變它有一定的道理,這是我們要去掌握的。     聽了爸爸的話,於是,我就回去開始好好讀《易經》了。所以,我才活到現在。因此,我才跟別人說,是《易經》救了我,不然早就沒命了。
  • 曾仕強:《易經》不只是算命看風水,我直到身體出現問題才懂得
    讀懂了《易經》,你就讀懂了為為人處事和成功之道。"半信半疑的曾仕強開始聽父親的建議讀《易經》,對它的認知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熟讀《易經》之後,曾仕強總結了四個字的成功格言"順勢而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經過了幾千年的沉澱,想要在人生和事業上,如魚得水,首先要了解國人的思維和行為規律。"不僅是曾仕強,其實縱觀古今,周易的智慧,影響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朱熹集北宋以來易學之大成,親自註解《周易》。
  • 所有人為雙十一狂歡時,曾仕強教授駕鶴西去:人這一生到底為誰而活?
    下學,就是我們要學一些知識,學一些技能,去謀生,但是最後一定要上達。上達就是知天命,要自知就算自己再努力,也不一定會成功,因為能不能成功,不是個人自己所能決定的。我們看諸葛亮就好了。諸葛亮千方百計把司馬懿父子困在了上方谷。司馬懿父子也知道,這下逃不掉了,死定了。
  • 曾仕強:我們怎麼才能不求人呢?
    我看曾仕強說過一番話挺有道理,他說我們人生在世,要不斷做出合理的階段性調整。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家不要一根筋,要懂得靈活變通,隨機應變,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化。所以我們也不能原地踏步,不撞南牆不回頭有什麼好,非得撞到頭破血流才舒服,才自我感動?
  • 情商高的人很會「拍馬屁」
    每一個嘴上厭惡拍馬屁的人,都有一顆渴望被拍的心。王女士買了一件新衣服,趙小姐看見了,贊道:「哇,王姐,你穿上這衣服顯得好有氣質啊!花了不少錢買的吧?」王女士開心地笑道:「呵呵,你猜。」趙小姐這樣說話,實際上也是「拍馬屁」,但事實是她讓王女士很開心很舒服很有成就感。所以趙小姐故意把價格說高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相反,如果趙小姐說:「這種衣服也就兩百元吧。」王女士心裡會是什麼感受?她絕對不會如此高興,心裡還可能很不舒服。這樣一來,交流就會變得尷尬,甚至不和諧了。
  • 沉痛悼念敬愛的曾仕強教授
    2011年,曾仕強教授做客搜狐,與廣大網友分享《職場幸福之道》,獲得廣泛好評。2015年5月,響應習主席「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的號召,曾仕強教授錄製《長安家風》講座,深入闡釋何為家風,如何重建家風等諸多問題,同名圖書一經上市,獲得讀者一致好評,被稱為「中國好家風」的最佳範本。
  •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
    著名臺灣學者曾仕強去世,享年84歲!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在11月11日19:54分,消息報導著名的學者曾仕強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網友:又一巨星損落!曾仕強這一生都在弘揚中國文化,有著「中國式管理大師」的尊稱,這一生都在發揚道德文化,所以才得來了這個稱號,曾仕強著名的作品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等一些經典作品。
  • 曾仕強:我一直以為易經就是算命看風水,直到身體出問題才懂得
    曾仕強的父親語重心長的回覆他:那些都是對《易經》的錯誤認知!就是這種觀念導致《易經》一直是"避而不出"。《易經》告訴我們,未來是變化的,一個人要重視你的未來,但未來又是不確定的,是會變化的,而這種變化又是有一定規律性的,這就是我們所要去掌握的。」
  • 很虛偽,在領導面前最會拍馬屁的4個星座
    他們拍馬屁的技能非常強,四大星座男就是如此。1:白羊座別看白羊座的人比較老實,平常時候話也不多,其實這個星座男是最會拍馬屁的。而且他們拍馬屁的技能也很高,能把領導們誇的頭頭是道,什麼事都能說得天花亂墜。他們是很虛偽的,厚著臉皮違心的去誇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