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堂好的國學課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這樣的課堂上,你會學到在普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國學現在已經成為了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涉獵的一門學問,它不僅僅教會我們知識,而且還教會我們如何做人。
自然最重要的是遇見一位德高望重的國學大師,這樣才能逐漸學會正確方向的國學課,在中國,就有這麼一位國學大師,他就是——曾仕強。
曾仕強
出生於福建省,成長於中國臺灣的曾仕強,可謂是一名學識淵博的大師,他在漳州接受了啟蒙教育,在成年後,離開了自己的祖籍福建,去往臺灣學習。
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便是對管理學的研究,曾經出版了許多關於管理學方面的書籍,例如《中國式管理》《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
再加上他曾任胡雪巖研究會副會長時,發表了許多關於這一方面的學術研究論文,才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能有這樣的稱呼,可見他在對中國管理這一方面的研究是極為透徹的。
關於中國式管理方法,最為出名的就是曾仕強提出的「中國人獲得成功的10個因素」,這一說法一經提出,曾經也收到很多的負面評價,說他的談論基本是空中樓閣,沒有一點實際效果。
但是曾仕強卻沒有因次撤回自己的言論,反而在各地演講,加強大家對這個說法的印象,再加以實踐,很快這成功的10個因素就被大家所接受,而且極為追捧。
曾仕強提出的「成功的10個因素」
關於這10個因素,曾仕強將它們總結起來,變成一段朗朗上口的句子
一表人材、二套西裝、三杯酒量、四圈麻將、五方交遊、六出祁山、七術打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
短短的一句話,說透了關於人際交往方面的真實技巧,例如說「二套西裝」,就是要告訴人們,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不要做的太泯然眾人,也不要太過於特殊,要讓別人對我們有一個好的印象。
這些技巧中大多數都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其中最受爭議的就是「七術打馬和八口吹牛」,因為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拍馬屁和吹牛都是人們所不齒的手段,如果靠著這樣的手段晉升,會被別人在背後戳脊梁骨。
但是曾仕強卻不這麼認為,他對自己的研究有著獨一無二的理解。
什麼是「七術打馬」和「八口吹牛」
其實在曾仕強的說法中的「拍馬屁」並不是我們傳統中的無腦討好上司的行為,因為上司也是一個人,他也有自己的思想,雖然每個人都不會拒絕好聽的話和恭維的話,但是誰是真心的誰是假意的,上司還是可以分辨出來的。
在曾仕強定義中的「拍馬屁」,它其實更像是一種給別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技巧,試想一下,如果你可以在眾人不知不覺下,讓上司和長輩都開心,這難道不是一項值得人去學習的技巧嗎?
這也是曾仕強定義中的「拍馬屁」,只要掌握好一個度,那麼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在說說這個「八口吹牛」,自然這裡的「吹牛」也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當中的,曾仕強對它自有一番解釋,他認為,在適當的時候出一出風頭,更容易讓別人記住你,多多表現自己其實沒有什麼錯,錯誤的是經常性地提起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情,這樣一來反而會遭到對方的恥笑。
只有適當的在別人出風頭的時候讚美別人,別人也會在你出風頭的時候讚美你,只有給夠對方尊重,別人才會給你尊重,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小結
曾仕強的成功10要素固然重要,那也只是為我們指明一條道路而已,重要的還是需要我們去自我學習自我實踐,這樣才能總結出屬於自己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