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是怎麼來的,一位將軍說了十七個字,被譽為史上最成功的吹牛

2020-12-13 沈城楓林

現在人們常用「吹牛」來形容一些人說大話,說毫無邊際、不著實際的話,令人心生反感,不想與之為友。那麼,吹牛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早在古代,就有了吹牛一說了。只是關於吹牛的版本,古代流傳下來有三個。

一種說法是古人要製作皮筏舟,需要用到牛皮還有羊皮,他們將牛、羊的皮割下,曬乾,然後往裡面吹氣,讓其鼓起來,古代沒有打氣筒,只能人工吹氣,羊皮袋體積小,比較好吹飽,但牛皮就不一樣了,所以基本吹的時候都是幾個人輪流吹,而且需要肺活量好的強壯的男人才能吹飽。因此,如果有人說他一個人能夠把牛皮袋吹飽,那就是說大話了。

第二種說法是遊牧民族人們經常放牧,每天見面都要吹噓一下自己的牛羊有多好,因為有了吹牛一說,這個和「拍馬屁」有點類似。

第三種說法手機古代的屠戶每次屠宰牛羊的時候,都是先放完血,然後在它們腿上割一個口子,往裡面吹氣,將皮吹鼓起來,這樣容易刮毛,牛皮太厚,基本不能吹鼓起來,因此有人如果說能吹的動,就是說大話。

科學研究表明,適當的吹牛還能提高自信心,緩解自卑,最著名的一個吹牛當屬二戰時期美國著名的麥克阿瑟將軍,德國有一次投炸彈,剛好在他旁邊爆炸,可是他卻紋絲不動,旁邊士兵叫他走,他卻開玩笑說「放心吧,希特勒造不出能把我炸掉的炸彈」,這句話很明顯在吹牛,但是卻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戰爭期間增加士兵自信心,緩解壓力,一度被當成吹牛的正面教材。

當然了,過度的吹牛則是給人假大空的感覺,這種通過誇大自己來達到虛榮的目的令人很厭煩,因此吹牛需謹慎,小吹怡情,大吹傷身。

相關焦點

  • 吹牛為什麼叫吹牛?吹牛的人是什麼心理?
    現實中我們經常把愛說大話的人說的話叫吹牛,那麼為什麼吹牛要叫吹牛呢? 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據專家考證,古人因交通不便製作「皮筏」來代替舟,但是古代沒有打氣筒,而牛皮袋由於體積太大且皮質硬,想一個人用嘴直接吹起來根本就不可能. 因此,如果有人說他能吹起牛皮袋,當地的人聽了,沒人會相信,都會認為他是在說大話。
  • 吹牛武漢說「催劉」 | 吹牛何來何不吹豬?
    吹牛是什麼意思呢?通俗的說那就是說大話,信口開河,指現實中根本完不成的事情卻說自己可以完成,完成得非常漂亮這就是吹牛的含義。可這與牛的形象不符,畢竟牛是勤勞樸實的,從沒吹噓過自己。殺牛也沒見過人吹牛。為什麼會說吹牛而不是吹豬、吹羊呢!
  • 史上最強小編!自編史書賺萬兩,自我介紹被當吹牛,太聰明餓死了
    可是還沒等他把縑換作錢,就被沒收了,因為有人實名舉報他,說他的書都是偽造自己編的,文史局局長先是一愣,當初看怎麼沒發現呢?經過多方面論證考察後,確定是瞎編的,無疑了。他是誰呢?竟然連史書都能自己編!而且還逃過了一堆人的驗證!
  • 愛吹牛的政治家,最怕打贏了中國怎麼辦
    愛吹牛的政治家,最怕打贏了中國怎麼辦  文/牛彈琴  政治家都愛吹牛,反正吹牛也不上稅。所以美國有句俗話,世界上最不靠譜的,就是政治家當選前的承諾,還有男人婚前的誓言。  但武俠小說中,最不可看輕的就是女人;在吹牛江湖裡,標準也是一樣的。女強人不吹則已,一吹,肥豬都能飛起來。這幾天最能吹的,可能是菲律賓總統候選人、女參議員聖地牙哥了。在大選辯論中,談到與中國的南海爭端,杏眼圓睜、柳眉倒豎的她斷然喝道:「如果他們(中國人)進入我們的水域,捕撈我們的海產品,就像我擔任移民局局長時所說的那樣,我會叫海岸警衛隊轟炸他們。」
  • 李繼政:《牛年吹牛》​|| 專欄 · 泰山翁
    牛年吹牛泰山翁牛年一到,寫牛的文章開始多了起來。有的寫《牛年談牛》,有的寫《牛年說牛》,有的寫《牛年寫牛》等等。老翁不甘寂寞,也來湊湊熱鬧,寫篇《牛年吹牛》。屠夫們一起喝酒,有的屠夫乘著酒興誇口他有能耐用這種方法來吹牛。牛的體形龐大,皮又很堅韌,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頭牛吹脹起來,非得有極為強健的橫膈肌和驚人的肺活量不可,尋常人根本就辦不到。所以夥伴們都會笑他是在說大話,吹牛皮。社會在發展,語言也在變化。
  • 曾仕強:想要獲得成功,要盡力地去「拍馬屁」,還要會吹牛
    自然最重要的是遇見一位德高望重的國學大師,這樣才能逐漸學會正確方向的國學課,在中國,就有這麼一位國學大師,他就是——曾仕強。關於中國式管理方法,最為出名的就是曾仕強提出的「中國人獲得成功的10個因素」,這一說法一經提出,曾經也收到很多的負面評價,說他的談論基本是空中樓閣,沒有一點實際效果。但是曾仕強卻沒有因次撤回自己的言論,反而在各地演講,加強大家對這個說法的印象,再加以實踐,很快這成功的10個因素就被大家所接受,而且極為追捧。
  • 為什麼男人愛吹牛?
    譬如,閒聊提到某女性新聞人物,正好跟自己同一個地方出生的,男人就可以吹牛說跟那女的小時候同上一所學校,她還暗戀過他,只是他當時專心學業沒搭理她而已,接著悔不當初地說:「早知道當時就從她,那麼我今天也是半個富豪了。」
  • 現在有些人說一句話都感覺是在吹牛
    可是有錢人就那麼多,或者說錢就這麼多。當然你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賺到錢,這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你說你有能力讓大家一起賺錢,這就有些吹牛了。錢那麼好賺,怎麼還會有這麼大的貧富差距。這世界絕對不會有大家都賺錢的事情,隨便一想都知道,所有人都賺錢了,經濟危機什麼的就不存在了。現在的傳播媒介太多,看著這些東西,有時候自己都會覺著自己有些無聊。
  • 吹牛我們是認真的,但不是真的
    正所謂吹牛的三種境界,騙人,騙己,再到騙人,下面我們盤點下吹牛吹的太認真,成為時代的笑柄的吹牛大師們,我們看一下誰的境界最高呢?正所謂,頭可斷、血可流,被揍成熊貓眼也得吹牛。吹牛吹的臻致化境境界不得不說乃吹牛界之楷模。我能隔山打牛「雷公」之事也讓人聯想起另一位「電母」,隔空打人創始人太極拳宗師閆芳,網上流傳的視頻發現,一幫徒弟受其氣功的影響不斷的抽搐,能夠隔著一個人把功力傳到後邊的人。
  • 教你怎麼分辨哪些是吹牛的釣魚人,他們最常說的三句話是……
    在釣魚這個高深莫測的領域中,許多釣友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個領域中活躍起來,之前聽一位釣齡長達30年的釣友說了這麼一句話:不愛吹牛的人就不是釣魚人。當時以為是這位老釣友誇張了,但自從學會釣魚並且隔三差五就會出去野釣開始,認識不了不少釣友,也算是親自領略了釣友們的嘴皮子功夫了。
  • 小小年紀怎麼這麼虛榮,還學會了撒謊?孩子愛吹牛就是撒謊嗎?
    一位媽媽留言,說自己5歲的兒子,最近突然變得很愛「吹牛」。她只是不想比別人差,或者不想被別人看不起,於是通過「吹牛」來彌補自己的心理缺失。年齡小一點的孩子往往通過「吹牛」來獲取他人關注,或是用很誇張的行為來讓別人認同自己。
  • 「吹牛」英語怎麼說?介紹一些有關「吹牛」的英文,讓你花式懟人
    ,這個我們經常說,但是卻很少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吹牛」的英文。「吹牛」也就是「說大話」,所以你可以用「big talk」來表示。-He said he will get married by the end of this month.他說他下個月底將要結婚。
  • 論吹牛功力,整個科技圈我只服這三個人
    說白了,吹牛的目的是搏眼球,語不驚人死不休才能足夠吸睛,中規中矩玩不開,註定沒有市場。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活躍在檯面上的網際網路大佬或多或少都曾有過吹牛的經歷。只不過,當年的尬吹並不妨礙他們走向成功。當網際網路大佬成為人人羨慕、崇拜的商業翹楚後,外界更多關注他們成功的一面,而鮮少直擊當年吹牛被打臉的不堪過往。
  • 從「吹牛書記」到「最牛書記」
    從以前主動聯繫客商人家也不來,到今年客商爭著上門拉蘋果,劉永倉說:「這個變化,離不開我們的『最牛書記』於紅彬!」劉永倉所在的賀塬村是宜君縣東部山區裡一個極不起眼的小山村。在這個小山村裡,群眾都愛將於紅彬叫「最牛書記」。可誰能想到,這個被群眾津津樂道的「最牛書記」剛來賀塬村時,竟被群眾稱為「吹牛書記」。
  • 「吹牛」用英語怎麼說?
    那你知道「吹牛」用英語怎麼說嗎?絕對超乎你預料,英語中「吹牛」的表達居然和cow毫無關係! 1.Boast  自誇,誇口說例:Witnesses said Furci boasted that he took part in killing them.
  • 「吹牛」用英文怎麼說?
    Big Talk Big Talk 吹牛 吹牛,也叫說大話,英語中「Big Talk」就可以表示「吹牛」 例句: That
  • 王昊:《儒林外史》中的吹牛描述及其敘事意義
    以後千變萬化,無非從此四個字現出地獄變相,可謂一莖草化丈六金身。」的確,小說中絕大多數人以功名富貴為頂禮膜拜的對象,擁有功名富貴者就是成功的贏家,讓人豔羨、尊敬;沒有功名富貴者就是失敗的輸家,令人鄙棄、輕蔑。即小說敘述者所謂:「論出處,不過得手的就是才能,失意的就是愚拙;論豪俠,不過有餘的就會奢華,不足的就是蕭索。
  • 「我家有一萬個玩具!」孩子愛吹牛get新技能,爸媽才能恰當應對
    有一天,鄰居帶著孩子來做客。鄰居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年齡差不多大,因此很快兩個人就成了好朋友。等到朋友走後,我問孩子說鄰居家有一萬個玩具,為什麼我的玩具就那麼幾個呢?我說: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孩子說:當然是他下午告訴我的啦。一萬個玩具,這也太誇張了吧。
  • 《儒林外史》為何被稱為吹牛大全?至少有三個人「功不可沒」
    在大家都熱愛吹牛的情況下,還是有幾個出類拔萃的精英,一提到他們的名字,讀者就會立刻想到「吹牛」二字。比如嚴貢生、匡超人、牛浦郎,就都屬於這樣的精英,才學人品都很差,卻極其善於自我吹捧。他們三個是《儒林外史》中最臭名昭著的小人,卻也是吳敬梓塑造的最為成功的諷刺對象。
  • 吹牛、忽悠與晃點——口活兒的方法論
    文/晃晃悠悠的招財貓口活兒,又稱嘴皮子功夫,英文直譯過去應該是Oral Job,可惜這個詞在英文裡跟中文一樣博大精深,我們取其最淺表性的含義,思維走得太遠的同學請自行面壁去。三者的定義,如果加入我個人的理解,吹牛是指以一定事實為基礎加以誇大的表述,忽悠是指在某個事實的基礎上用預設的邏輯將被忽悠者引導到忽悠者希望的方向,晃點則是以貌似事實的外衣隱藏赤裸裸的欺騙為目的的耍流氓。因此三者裡面我可以接受吹牛,防範忽悠,對晃點則是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