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90後的父母,在上街逛完超市後,兩人手拉手在前面走,留下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地提著東西在後面跟著,走累了停下歇一下,父母回頭看了一眼,繼續往前走。
這個視頻火了,評論更是眾說紛壇,「有這麼當父母的嗎,孩子出什麼事了怎麼辦?」「哈哈哈都2020年了,這種帶娃方式太常見了吧」「這麼小就開始培養獨立意識了哈哈哈」。有說孩子父母一點也不負責任的,也有欣賞這種帶娃方式的,也有一些僅僅當玩笑視頻的。
2020年,第一批90後已經正式邁入了三十歲,也大多加入了生娃養娃大軍。這屆曾經被貼著「任性」、「時尚」標籤的一代人終於也為人父母。
如今的90後在帶娃這件事上緊跟時代潮流,不和老一輩的帶娃方式一樣了。所以就又出現了兩種聲音了,有質疑90後父母的責任意識、帶娃能力的,也有支持他們勇敢摒棄一些傳統帶娃方式的
90後和80後生活的年代、走過的經歷不同,所以帶娃方式也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這其中當然有值得讚揚的部分,但是也有需要改進的部分。
那究竟有哪些帶娃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不要過分地溺愛寵愛孩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家家戶戶都進入了小康家庭,家庭經濟條件和之前相比也已經好很多了,許多家庭已經可以滿足孩子的大部分需求了。但是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各種要求都滿足。
溺愛分為兩種,一種是屬於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想要什麼都給什麼;另一種是孩子需要家長幫助什麼,家長就毫不猶豫地去幫助,去滿足。
第一種的溺愛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自己的願望理所應當地、必須地被滿足,但是社會不會理所應當地去滿足孩子的任何願望。
而第二種溺愛會讓孩子在很多自理事情上缺乏鍛鍊,甚至會讓孩子之後的生活缺乏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讓孩子缺少了很多可以鍛鍊自己的機會。這樣的溺愛也就導致了如今很多「媽寶男」「媽寶女」現象的產生。
2.給孩子一個健康、有愛的生活環境
孩子思想的成長與家庭生活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之前有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一樣的兩個蘋果放在桌子上,對其中一個蘋果每天使勁誇,而對另一個蘋果每天說一些消極頹廢的話,幾天過後,被誇的那個蘋果比另一個蘋果光澤鮮豔得多。
如果是這樣,那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生活在一個充滿著愛和溫暖的家庭,會給孩子一種溫暖的感覺,能讓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思維模式,對凡事都抱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孩子會成長地有愛心,知道感恩,樂觀開朗,自信積極……
這樣的生活環境給了孩子一個健康的心理,這是最珍貴最值得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健康、有愛的生活環境。
3.不要過度地放養孩子
開篇提到的90後父母,就屬於放養孩子的類型。適當的放養孩子對於孩子來說,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以及生活都是極其有益的。但是如果過分地放養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現在的90後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有時會忙得照顧不到孩子,就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甚至是找一個保姆照顧,但是如果經常這樣,會導致孩子與自己的關係慢慢疏遠,出現代溝。這對未來與孩子的相處都是不利的。
對於孩子來說,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被忽視。在心理問題、生活問題上也不主動找別人幫忙,而是憋在心裡。這對孩子之後的自信開朗有極大的影響。所以千萬不要片面曲解了「放養」的含義。
對此,希望90後的父母對傳統帶娃經驗方面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創造一種獨特、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的、適合自己和孩子的帶娃方式!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