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說過:賞識、懲罰孩子,一定有分寸。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父母往往無法把握好尺度,過度地幹預和溺愛,對孩子的成長都不利。
前一段時間,在綜藝節目上,一對母女的相處方式備受網友的詬病。在鏡頭前僅僅只有11歲的小女孩,只要是放學回到家,就需要不停地"工作",媽媽甚至在鏡頭前表示:對11歲的女兒非常反感。
因為各種原因從小被養在爺爺奶奶身邊,一直到9歲才接到現在的家中,在這九年期間,媽媽又生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雖然是親生母女,但是回歸到家庭中的大女兒,絲毫沒有感受到母親對弟妹的和善笑容。
11歲大女兒在家不停的「工作」,以便引起父母的關注,太難了
承受了媽媽所有不好情緒的她,給人一種非常乖巧和懂事的感覺,在家中存在感很低,只有需要勞動力時,她才會被想起,簡直就是家中的"菲傭"。
在家庭中得不到公平對待的孩子,在他們的內心中會留下很深的烙印,這些傷害會跟隨他們一生。
得不到公平對待的孩子,會受到哪些傷害
01、不自信的性格
在家庭中得不到公平對待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往往是自卑的。這種性格上的劣勢,會跟隨孩子一生的時間,即使當孩子長大成人後,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感情生活中,都會使他們無法正常面對,會成為他們一生中最大的痛。
02、對感情不信任
在家庭中得不到正常對待的孩子,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埋下了矛盾的種子,不和諧的親子關係,一直會延續到後期的感情和婚姻生活中,甚至還會使他們養成多疑的性格。
大多數的父母都會無條件地疼愛孩子,但是當家庭孩子過多時,父母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可能無法將愛平均分配到每個孩子的身上,要想孩子健康成長,下面三種對待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如何對待孩子,才是最好的
01、耐心陪伴
耐心的陪伴,是父母給予孩子成長最好的養料,不僅可以使他們的身心變得更加健全,同時也能讓他們擁有更強大的自信。
02、重視心理活動
每一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付出無數時間的家長,往往能使孩子變得更加獨立和優秀,而孩子的日常活動心理狀態,也是每個家長不能錯失的,只有這樣才能對孩子的成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一旦他們的意識出現問題,也能及時給予糾正。
03、和孩子成為朋友
能和孩子成為朋友的父母,是非常難得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困難和疑惑,如果以朋友的身份介入孩子的生活,能減少敵對情緒,同時也能使彼此變得更加信賴對方。
李旭說過: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尺度是非常關鍵的。孩子應得到父母所有的疼愛,但是孩子的頑皮也要及時地被約束,只有這樣才能健康成長。父母如果對孩子不能給予公平的對待,對孩子的一生將會是摧毀性的打擊。只有把握好對待孩子的尺度,才能讓他們更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