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是職場中常見的事情。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月初月末整天都在開會。或者更高頻次的上班開會,下班開會,中午再有個小會,開會開的精神崩潰,這應該是職場中的常態。
會議上有的人侃侃而談,有的人頻頻抱怨,有的人埋頭工作,有的人瞌睡連連,每個人的姿態各不相同……
有網友吐槽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和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很想散會。並且有的老闆控制欲超級強,開會的時候喜歡盯著你,沒事情也會給找事情做。雖然是玩笑話,卻也發現越來越多人討厭開會。
根據一項調查,大部人討厭參加開會的原因:
1)會議沒有按時開始
2)整個會議兩個小時,匯報5分鐘,其它工作和我沒有半毛錢關係
3)會議跑題
4)會議討論很激烈,最後沒有結果
5)會議上產生的好想法隨著會議結束而消失
5)非工作時間召開會議
等等……
中國人就喜歡開會,大會是通知的會,小會是決定的會。你會發現喜歡開會的領導未必是好領導,但是好領導一定喜歡開會。也有些越差勁的老闆,越喜歡開會。馮唐說:中國99%的管理者不會開會。
作為管理者應該讓員工清楚開會的目的是什麼。圍繞你的模式進行開會,讓大家明白會議的中心思想,你的思路和工作技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統一戰線,合理有效的分配時間,才能讓更多的精力去應用到工作中。
收集信息,輸出信息,討論問題,做出決策,這就是整個會議的流程。會議開始前的準備,會議開始中筆記,會後的總結每一步都很重要。作為老闆如何才能開好會議,這4點你一定要知道。
開會具有目的性
不要讓員工參與一個低質量的會議,開會前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沒有明確會議的主題,東扯西扯,大家學不到東西,這樣開會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時會引起員工對會議和公司管理現狀的不滿,使員工心生倦怠,從而降低團隊的凝聚力。
開會不要讓領導唱獨角戲
領導在上面漫無目的地喋喋不休,下面員工沉默寡言,只顧自己慷慨激昂唱獨角戲,不給下屬發言的機會,會議中沒有一點互動性。會議上領導想要好的成果展示,下面員工不吭聲,沒人提出好的策略,好的想法,這樣的會議開N次也是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領導應該關注員工的成長,給員工提供舞臺,鍛鍊員工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指揮能力,使員工建立起信心,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員工積極發言參與到會議中,集思廣益的發表自己的想法。
不要下班開會
有些老闆喜歡蠅頭小利,上班的時候感覺開會佔用工作時間,每離下班10分鐘的時候說要開會,然後開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的會議,這讓員工很反感,這個時候開會絕對是低質量的,因為大家已經沒有耐心聽你的嘮叨。
開會時間總是在下班的時候,這樣的領導一定不善於管理和規劃,無論是對他自己的自我管理還是對公司、團隊和員工的管理。一個老闆對自己的公司沒有規劃,那麼企業也會留不住人才。
開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有的會議很輕鬆,有的會議就很沉重。大家一致認為開會就是解決所有問題,其實不是,開會有的時候只是一種學習分享,一種提升士氣,一種融合的探討,這是對工作的一種復盤。
管理者應該嘗試不提供自己的想法,向員工提供系統結構化的會談過程和工具。不作出任何表態,而是確保每位員工的想法都被他人聽到和理解。不對結果作出決策,而是支持員工認真自己的目標和規劃並做出努力。
不為開會而開會,更多的是對工作的提升,對人才的培養。
會議只是一種形式,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命脈,管理體系是企業的核心機制。當管理者不斷培養出優秀的員工的時候,市場上真正的人才也會源源不斷地流進來,成為一個良性循環,公司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這才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