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岑松小學的學生能夠努力學習,茁壯成長,心懷感恩,養成良好品德,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近日,在共青團劍河縣委負責人的鼓勵下,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2020「戰疫情、心連心」1V1助學金與2020「合支抗疫」活動於劍河縣岑松鎮岑松小學圓滿落下帷幕。
朱玉璞、任雪維、陳永輝、李聰聰是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劍河服務隊的四名成員。作為學生黨員,談及畢業和未來,他們感慨萬千。「青年當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國需要處,皆是我故鄉」,懷著滿腔熱血,不懼山水迢迢,他們來到了劍河縣岑松小學支教,這一來,便是一年。
這一年來,他們在支教崗位上盡心盡力。
作為支教老師,他們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因材施教開闢了第二課堂,結合母親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一些寓教於樂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思考與感恩。
作為生活中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會細心關注每一名留守兒童的動向,定期家訪,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
作為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2019年10月,他們發起了合肥工業大學暖冬計劃,為岑松小學募集了1800件棉衣,總價值20萬餘元;在疫情期間,為了幫助貧困學子,他們積極聯繫愛心校友與愛心人士,開啟了合肥工業大學一對一助學計劃,結成32對幫扶對子,為32名貧困學子每人每年發放助學金500到1000元,一直到他們讀完大學為止;對那些家庭困難,但對待「空中黔課」態度認真、完成作業良好的同學,四名支教老師還自掏腰包拿出2000元來予以獎勵。
研支團支教老師朱玉璞說:「我們志願者精神中有一個是互助,其實我在幫助學生,學生也在幫助我。他們讓我的三觀與精神得到了洗禮。我覺得從我的家鄉來到劍河這片苗侗熱土,能夠用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對我的整個人生來說都是一筆莫大的財富。」
回想起支教的這一年,最讓朱玉璞難以忘懷的是一位名叫吳俊蘭的同學送來的特殊「紅包」——一個用綠色紙板做的夾有兩元錢路費的「紅包」,因為這名學生從家到岑松小學的路費是兩元,所以在學生眼裡這就是最大的錢,也是最貴的路費,在去年期末離開之前,學生把最珍貴的紅包送給了他,希望可以用這兩塊錢把老師從家載回他們的身邊。
談及他們的支教老師,岑松小學四(5)班的萬秀蘭滿是笑容地說:「自從支教老師來到我們學校之後,我感覺我們多了許多關愛,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會和我們一起做遊戲,然後陪我們聊天談心,他們上課的方法生動有趣,教會了我們許多新的知識,也拓寬了我們的視野,我由衷地喜歡他們、感謝他們。」
岑松小學校長吳晟對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在校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他認為,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在服務期間,認真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從不推諉,盡職盡責,不僅高效完成了學校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還協助學校黨支部和少先隊大隊部做了大量的工作。
據了解,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劍河服務隊於2015年成立,截至2019年已經成功組建5屆,分別服務於劍河縣第二高級中學、岑松中學、岑松小學,先後共有18名志願者參與到劍河支教工作中來,為劍河農村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劍河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龍紅菊 張美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歐陽章傑
編審 彭文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