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際,5日,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將於5月18日在湖南省博物館舉行。本次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那麼,在圍繞著國際博物館日展開的活動中,有哪些亮點?
本次新聞發布會現場。鍾欣 攝
主會場活動有哪些看點?
「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時間是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中國於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協,隨後每年均組織紀念「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活動。
從2009年起,國家文物局開始採用主會場活動的方式開展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現已在重慶、廣州、瀋陽、南寧、濟南、南京、石家莊、呼和浩特、北京、上海舉辦了10屆。
記者了解到,今年的主會場活動看點頗多,「博物館網上展覽」項目、「博物館在移動」項目均將啟動上線。由國家文物局指導,全國百餘家交通廣播電臺與所在城市博物館合作開展博物館及文物宣傳活動,並與湖南省博物館主會場進行現場連線。
此外,還將啟動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推出的知識競答型節目《中國國寶大會》;公布2018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評選活動獲獎名單;公布第十六屆(2018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項目評選活動獲獎名單等。
活動中,富有意義的展覽必不可少:由湖南省博物館聯合全國部分博物館舉辦的「根·魂——中華文明物語」特展及一批主題展覽亦將開幕。此外,將召開「博物館·文化中樞」高峰論壇;還會由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經視聯合推出「博物館之夜」活動。
同時,長沙市區的各博物館,5月18日前後將舉辦文化沙龍、文物鑑定等特色活動,國際博物館日當晚向公眾預約免費開放,以滿足觀眾多元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主會場活動將圍繞博物館職能和角色,突出博物館作為「文化中樞」的定位,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的「中樞」作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鑑。
這些精彩活動亦將亮相
除主會場活動外,各地也將按照國家文物局的統一部署,圍繞「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組織開展多種主題活動,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互動的平臺。
據介紹,如吉林、內蒙古、陝西、福建等多省區市將在5月18日當天舉辦本地區的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整合博物館資源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展覽和教育活動。
陝西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渡江戰役紀念館等博物館也將在博物館日期間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展覽。
此外,各地還將舉辦「文博知識網絡競答活動」、博物館文化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公益講座、流動博物館「五進」(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軍營)、非遺表演等各種形式的線上線下特色活動。(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