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八月不減肥,八月徒傷悲」,有些女生夏天一到就想著能快速瘦身,拼命節食減肥,但結果卻並不如願。
日前,南京市中醫院就接診了一位減肥的女士,每天只吃一頓飯,結果卻越減越肥,體重由原來的118斤變成了125斤。
女子一天吃一頓,結果反胖了7斤
南京的王女士今年32歲,是愛美的女士。自從生過孩子後,身材也一天天走樣。原來100斤出頭,現在直奔120。一位好姐妹提醒她,要她乘著夏天趕快減肥。
王女士專門上網做了攻略,看了不少減肥方法,終於找到了方法:一天只吃一頓,但要滿足一天的營養需要,就要吃得很「均衡」――果汁、牛奶、水果、雜糧,這些都在一餐內吃掉。然而,讓她苦惱的是,如今夏季已經過半,自己卻是越減越肥,體重由原來的118斤變成了125斤。「減肥後,我一天就吃一頓飯了,體重為什麼會不減反增呢?」王女士納悶不已,不知道如何是好。
「 其實,王女士不吃反而胖是因為現在的一頓抵過了之前的三頓 。」接診的 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的李靜 仔細問診後發現了原因所在。她告訴記者, 看起來王女士一天只吃一頓,但是這個量卻超過原先王女士一頓的食量 。王女士覺得自己的減肥方式並不是節食,而是將一天的營養放在一頓裡,但卻需要更久的時間消耗熱量。
不僅如此,李靜解釋說, 這種長期不吃飯,身體會自己啟動應急機制,自認為出現了「饑荒」的情況,此時再吃飯,變成脂肪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所以,才會出現王女士這種「不吃反胖」的情況。
節食減肥43斤,卻「瘦」出脂肪肝
23歲的小陳身材標準,但是近期在南京市第二醫院體檢中竟發現患有脂肪肝,而且體檢報告顯示穀氨醯轉移酶偏高,小陳驚訝不已。肝病科醫生仔細詢問得知,小陳因為胖,一直沒什麼自信,於是開始減肥。每天中晚餐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每天下班之後,還會慢跑一個小時。堅持了一年後,體重由原先的135斤降到現在的92斤。可是,雖然比以前瘦了,小陳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不適,經常乏力、疲勞、食欲不振,還總是噁心嘔吐。去醫院檢查,結果讓她大吃一驚,居然是脂肪肝。
南京市第二醫院副院長、肝病專家楊永峰表示,由於過度節食,減肥,瘦子中患上脂肪肝的也越來越多。臨床上,擁有「魔鬼身材」的美眉們查出脂肪肝的越來越多。他解釋說,雖說一般情況下,脂肪肝的誘發多由於營養過剩,然而,臨床顯示,目前因營養不良而造成脂肪肝的人數正在大幅度上升。
臨床研究發現,當營養攝入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時,便會影響脫輔基蛋白及磷脂的合成,導致脂蛋白生成不足與此同時,身體會自動調節本身所儲存的脂肪,使蛋白質轉化成所需能量,這些轉化過程是在肝臟內進行的,此時糖皮質類固醇分泌增多,大量脂肪酸超過脂蛋白轉運能力而沉積於肝內,就會引發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家庭變故壓力大,體重半年飆升30斤
今年32歲的趙女士是一位單身母親,半年間經歷了離婚等一系列家庭變故,體重飆升了30斤,原來1.65米的個頭、120斤的體重,身材看上去剛剛好,現在卻臃腫不堪。趙女士說,這半年來,自己始終走不出離婚和喪父的陰霾,為了孩子,表面假裝堅強,但是背地裡總是暗自神傷。趙女士說平時每天吃的真的很少,完全沒有胃口。可是體重卻噌噌地直線上升,自己變得不愛打扮、不愛出門、不願意和別人交流,更不願意照相。甚至有時看見相片中的自己,就把照片剪掉。
接診的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李靜副主任中醫師介紹,這種情況屬於心理性肥胖。心理壓力過大,會導致人體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增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會改變人體內脂肪組織的分布,導致大量脂肪堆積在腹部臟器周圍和腹壁上。這是導致趙女士肥胖的原因所在。臨床上,又稱為壓力性肥胖。
專家說法
盲目節食減肥,容易傷身
李靜主任介紹,在她眼裡,節食來減肥,是十分容易生病的,並不提倡。李靜說,經常不吃,空腹時間過長,使膽汁分泌減少,膽固醇就容易沉積形成膽囊結石。尤其是女士,盲目減肥也會造成月經不準時的麻煩。節食減肥會給減肥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引起精神狀態的改變,從而影響月經的正常來潮。這種減肥方式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極端地說,一個健康人幾天不吃東西光喝水,肯定能減體重,但這是不行的。抵抗力下降、女性閉經等種種情況都可能出現。
減肥得控制飲食適度運動
李靜主任介紹, 控制飲食和適度運動,是科學的減肥方法 。飲食要清淡、低脂、低糖、低鹽,補充適當的蛋白質和維生素、高纖維,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晚餐不吃主食也不對,一天的主食早餐 50克,中餐 75~100 克,晚餐 75~100 克較為適宜,當然這個數值也不是固定的,根據每個人的消耗有所加減。另外,每天要堅持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遊泳等。此外,中醫常常使用的減肥方式就是針灸、埋線、耳壓。他們通過對穴位的刺激,達到減肥的效果。
新聞
加點料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課劉佳博士
1
這8個減肥誤區一定要知道
誤區1:減肥時對每一卡路裡都斤斤計較
其實,減少垃圾卡路裡食物的量,增加好的蛋白質食物的量,如優格、海鮮、去皮雞肉和堅果等,再搭配低GI(即血糖生成指數)食物,減肥效果會更好。
誤區2:過度遵循少量多餐
雖然少量多餐有助於提高代謝、控制胃口。但是,過度分餐,會讓人難以達到飽足感,反而容易吃過量。因此,不妨規劃好一天的三次進食,並將卡路裡攝取提前到早餐和午餐,也有助於有效減少體重增加。
誤區3:攝取單一種類的食物
網絡上流傳的單純蔬菜熬成的巫婆湯、無澱粉飲食法、白肉蛋白質飲食法,等等,都會讓營養攝取不均,造成身體的隱性飢餓。如果採取這種方法減肥,一旦恢復正常飲食,體重就會上升。
誤區4:晚上7點後不吃東西
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熱量都不相同,就算晚餐不吃,白天的熱量還是在那裡,所以,如果白天攝取的卡路裡超標,即使晚上7點後不吃東西,還是一樣會囤積脂肪。
誤區5:不吃白飯、麵條、麵包類的澱粉食品
澱粉是身體所需的營養,缺少澱粉的攝入,反而會造成食慾旺盛,從而亂吃其他東西,最終導致減肥失敗。
誤區6:不吃正餐
如果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進食,身體反而會把下一餐轉變為脂肪,而且,如果是吃的食物不夠多,無法燃燒熱量,身體也會將這些食物變成脂肪。
誤區7:只吃低脂食品
低脂食品並不代表沒有「卡路裡」,而且低脂的東西通常會添加許多砂糖與人工甘味劑,這兩樣東西反而會讓人想吃更多東西。此外,低脂食物經常無法給人帶來飽足感。
誤區8:只吃瓜果,不吃肉
劉佳說,減重的時候,是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主食、少吃肉。可很多時候,大家會把「少吃肉」變成「不吃肉」,「多吃水果」變成「吃很多水果」。時間長了,體重是會減下來,但會導致營養不均衡,皮膚差、易掉發等問題也會隨之而來。而且,人體也易浮腫,甚至會導致體重反彈。
2
怎麼吃更減肥?
1
少吃多餐
想減肥,提高基礎代謝很重要。可是,如何提高基礎代謝呢?
劉佳說,對於吃貨而言,少食多餐是最明智的選擇。如果你的基礎代謝率沒有損傷,只是想單純地提高,一天吃4~5頓,每頓7分飽,少食多餐可以維持基礎代謝的穩定。
但是,如果你的身體因為過度節食已經不聽你的話了,還是應該堅持一日三餐,每餐8分飽的好習慣。畢竟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基礎代謝率穩定了才能談提高。
2
三餐結構合理
當然,少食多餐也不能瘋狂無節制。會吃的關鍵,在於三餐的結構:40%的碳水化合物、40%蔬菜、20%蛋白質。
西蘭花、菠菜等蔬菜能夠幫助消化,蛋白質可以幫助肌肉增長,而肌肉可以大量消耗熱量。而且,消耗蛋白質也需要額外的能量。這些都可以有效地提高代謝水平。
3
多吃魚肉
劉佳認為,減肥者一定要明確一個概念:引起肥胖的原因,並不是肉本身,而是肉裡面的脂肪。減肥時即使完全不吃肉,脂肪也不會被徹底代謝,其減掉的體重,大部分都是對人體非常重要的肌肉和水分。而且,高蛋白飲食能增加體內白蛋白和球蛋白,提高血液膠體滲透壓,有利於脫去多餘的水分(浮腫)。
所以,減重時,不能以減少肌肉蛋白含量和體內免疫蛋白結構蛋白為代價,應該適量吃肉。但是,要正確選擇肉的種類,例如,可用魚肉代替其他肉類。
4
適當攝入辣椒素
劉佳說,辛辣的食物中含有辣椒素,可以提高人體溫度,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所以,喜歡吃辣的人有福啦。
掌握以上四個吃法,
吃貨們不僅吃不胖,
還會越吃越苗條。
來源:交匯點南京晨報 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 健康有約(ID:gzrbjkgj)
部分文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蓉芳 通訊員曾毅力、白恬
圖:視覺中國 網絡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