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
君子敏於行而慎於言。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要和不同的人相處、打交道,這個過程就是考驗人們的說話智慧的時候。如果你話說得好,那麼人際交往就會順心,但是如果你說的話讓別人感到反感,那麼這段過程就會很尷尬。說道說話智慧就不得不提先秦時期的鬼谷子了。鬼谷子是先秦時期縱橫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幾個弟子商鞅、張儀、蘇秦都是善辯之人。所以鬼谷子在說話做人方面很有一套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鬼谷子認為的說話智慧:與人相處,哪三種話最好不要說。
一、喜時之言
人們在高興的時候很容易上頭,說出一些只顧自己高興的話,但是在你高興的時候,其他人並不會完全理解你,相反他們會認為你說那些話是故意在炫耀,這樣那些心胸狹隘的人認為你沒安好心,可能他們之後會因為你說的話而記恨你,趁你不注意的時候故意找你的茬。所以人們在自己有喜事的時候不能因為喜悅衝昏頭腦而不顧他人感受說出一些讓他人難受的話,避免因為自己的口舌之快而給自己添麻煩。
二、別人的閒話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那種特別愛嚼舌根的人,但凡是知道誰碰到什麼事,就會在背後找人一起說閒話。但是其實他得到的消息也大多是道聽途說的,沒有什麼合理依據。但是等到幾個人舉起來三言兩語傳完之後,原來芝麻大點的小事就被人傳得神乎其神,有鼻子有眼的。這種捕風捉影就開始說人閒話的人挺讓人討厭的,所以鬼谷子認為在為人處世和他人交往中最好不要說別人的閒話,這樣別人也不會對你產生厭惡之情。
三、怒時之言
大家也都多多少少感受過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他幾乎是沒有理智的,甚至是什麼話都能說出來,比如吵架的時候,有的人生氣就什麼話都能說出來,那些話都是非常傷感情的話,可能吵架時是爽了,但其實會真的傷害到對方。所以鬼谷子說人們在憤怒的時候最好不要說話,這樣可以避免自己的不理智對別人造成傷害。
結語
正所謂「言多必失」,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他們對於開口說話持謹慎的態度,大家在平常說話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語言、態度和用詞,避免因為自己不恰當的發言而對他人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