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口業深重之人,皆不懂將三種話爛在肚中,言多必失值得深思

2020-12-13 歷史國學教堂

01開篇序

人生在世,許多人常常抱怨自己命運不好,福氣淺薄,其實這一切的果,皆是自己昔日種下的因所導致。佛家常說:「人的嘴,就是自己最好的風水,心底有愛,口下積德,好好說話,是發自心底的善良」。

你說的話,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你,人活塵世間,每個人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其實好好說話,就是在默默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切記:常積口德的人,嘴裡從不說這三種話,懂慈悲常感恩,福報滾滾來。

02大話

在我們身邊不乏吹牛的人,這種人不管能不能辦成事,先把牛皮吹出去,這種人典型的就是死愛面子的人,為了自己的臉面,說一些大話和空話,以此來彰顯自己的能力很強,要不然會讓別人看不起。

這樣的人內心永遠不會懂,若是說出了這樣的大話、空話,最後卻辦不成一點事,只會讓人更加的瞧不起,甚至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自古都說「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大話一旦說出去了,也收不回來了,最後什麼實際的事情都未辦成,只會讓人更加的看輕,還會在背後說你沒有誠信,這種愛說大話的人,這無疑就是自己打自己臉啊。

所以,這種自吹自擂的大話還是爛在自己肚子裡吧。所以,這種自吹自擂的大話還是爛在自己肚子裡吧,免得名譽受損,晚節不保。

人生在世,與其自吹自擂,不如默默爭氣,須知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當你還停留在那裡喝酒、吹牛,啥也不懂還裝懂,只愛所謂的面子的時候,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03直話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性格很直的人,他們說話也非常的直,不喜歡拐彎抹角。但性格直爽是好事,可直言快語就未必是好事了,若是一直不動腦筋的「快人快語」,很可能得罪了人都茫然不知。

在我國有些話就得拐彎抹角地說,有些就要含蓄委婉地說,畢竟人都好面子,很多事不能直接說到人家臉上,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說話太直,往往令人難以接受,很容易造成尷尬的局面,讓人下不來臺,還會鬧得大家都不愉快。

直話要轉個彎說,冰冷冷的話要加熱了說,顧及別的自尊,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這樣對彼此都有好處,別人會感激你顧及了他的顏面,記得這份感動,而你也會因此默默攢下福報,擁有好的人緣,甚至碰到生命中的貴人,讓你的生活和事業更上一層樓。

說話是一門藝術,要講究方式方法,切不可直來直去,給自己引來不必要的麻煩。說話更是一種水平,人往往一開口,別人就大概可以從你的言語中得知你的情商跟城府,所以不要太過率性而為,什麼話還是想清楚再說為好。

04狠話

人一生氣就容易口無遮攔,什麼話都往外說,不管對方會不會受傷,會不會心涼,你若是說了狠話自己心裡暫時痛快了,對方心裡卻難受了半天,有次還和你產生了隔閡。

若是在工作中,因為一點不順心就跟別人鬧矛盾,甚至說了狠話,但若是在之後的日子裡做不出與狠話相對等的「狠事」,那麼別人只會覺得你是紙老虎,未來會更加肆無忌憚的繼續欺負你、羞辱你。

若是在家庭中,為了一點瑣事的事情便大發雷霆,胡亂說狠話,可能心裡頓時舒心了,但傷的卻是最親之人的心,這樣只會導致你們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疏遠,最後身邊一個親近的人也沒有。

常說狠話的人,狠不起來;真正狠的人,話不多;若是不服,直接付諸相應的行動,千萬不要用語言去傷害最在乎你、最關心你的人,這樣無異於自損福報,得不償失!

05結語

人生在世,好好說話其實就是在無形中改變命運,因為說出的話可以是利刃傷人,也可以是蓮花芳香。我們每天都在說話,每句話若能做到積口福、懂慈悲、常感恩,就能將財氣、貴氣、福氣收入口中!

所以,願大家在未來的日子中多積口德,莫要種下口業,造成無量苦果!

相關焦點

  • 佛說:口業乃是禍累之始,平時少說這三種話,多積陰德惠濟子孫
    口業,是患苦之門,禍累之始,如果你能去清淨自己的口業,不說妄語、兩舌、惡口這些造惡業的話,多說善語、利益他人的話,福報就會越積越多。因此,要想積陰德留給子孫後代,平時就一定要修口業,不要亂說話,儘量少說話多做事,能不說話就不要說話,亦如佛說:清淨口業莫造惡業,少說這三種話,利人利己,福氣越積越多。
  • 佛教:十惡業中,口業佔四條,尤其這三種話千萬要少說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在地藏本願經中佛陀曾經開示過,我們這個地球也就是南閻浮提的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尤其是如今這個末法時代,大家的業障更深,智慧更少。而業障體現在具體行動中又分為了「身口意」三種,也就是佛法中常說的十惡業,分別是身業的殺盜淫,意業的貪嗔痴,以及口業的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單從數量上來看,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口業的數量是最多的,換句話說,我們在嘴上造的業,破的戒,要比身體和思想上更多,也更容易犯。
  • 淨空法師法語:最重要的是口業,辛辛苦苦修了幾十年,幾句話的口業就漏光了
    這就說明,業障裡面最重的就是天天看別人的不是、天天說別人的不是,這是業障。天天要消業障,業障現前都不知道,你怎麼能消得了?所以彌勒菩薩這個話重要,非常要緊。他這麼一說,佛立刻就讚嘆,給他印證,佛叫著彌勒菩薩,『如是如是』。
  • 佛經中說:口業清淨的人有十種特質,你知道嗎?
    <華嚴經>中有答案》一文之後,問道:「師父,那怎樣才知道自己的口業是否清淨呢?」其實,關於口業清淨者的十種特質,《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中曾有說明。這十種口業清淨分別是:一、言音美好。三、言說殊妙。口業清淨之人,說話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而且發心是為別人著想。雖然同樣是勸誡別人,但是話從他口中出來,會讓人覺得很舒服,樂於信受,從而改正自己的不對之處。他不會因為言辭不當與人產生口角,或者讓對方產生牴觸的心理。四、言發愛語。
  • 佛說: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三句話,福報自來,功德無量
    每個眾生到這個世間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都是源於業力的支配。所謂人生酬業,無業不來娑婆,所以說人到這個世間,就是來接受業力帶給自己的果報,善業得善果,惡業受惡報。 靈山大佛 因果報應,真實不虛,因為過去生中每個人造的因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果報也各不相同,但是果報肯定能改,趨吉避兇是決定可以做到的。
  • 不論你是否學佛,這三種話要慎思,切莫亂講!
    古人常說,「破鏡難圓,覆水難收」,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難以收回。說話在佛門之中,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稱為口業。譬如《無量壽經》就把口業放在首位,經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實際上護念口業,可不止不譏笑他人過失這麼簡單,因為即便是誇人的話,說這個人好,反而得罪了那個人。故而,說話之前,不能不謹慎。《優婆塞戒經》開示,下面這三種話,要慎思莫亂講。第一,揚人善事,隱他過咎。所謂「慈悲口,方便舌,有錢無錢都是德。
  • 佛教:這三種人,業深障重,菩薩也不會保佑,但願不是你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有許多事是絕對連想都不要想的,如果你做了,就要承擔自己的惡果,甚至會為自己帶來麻煩和災禍,這三種人,業深障重,菩薩也不會保佑,一定要改過自新。一、不孝父母。佛說:父母是我們人世間最大的福田,能夠孝敬父母就會福田自種,孝順父母的功德與供養佛菩薩的功德一樣大,一個人不孝父母,甚至打罵父母辱罵父母,這樣的人就是罪業深重,即使拜佛念佛,佛菩薩也不會喜歡,也不會保佑你。父母是我們的根,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家,竭盡全力給我們最好的生活,把我們養大,能夠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 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學佛的人都知道要以因果為學修基礎,因果是這世間最公平的裁判。佛門裡有句話叫作「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謂命運都是我們自身因果業力的感召,隨業流轉,自己造什麼因,將來就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
  • 佛教:這2種人「業障深重」,容易導致家庭不寧,要及時懺悔
    業障指人以身、口、意三業所造之罪孽,障是障蔽,人被世間虛妄幻象障蔽了心智,就會變得無明,無明為造業的根本,眾生之煩惱皆是因為無明而來。  因此,佛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每個人所造之業決定了他人生是福是禍。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與佛有緣」的人,身上有這5大特質!
    佛家常說一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苗;佛門廣大,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意思?佛家普度眾生,廣度有緣之人,與佛無緣的人,佛也度不了。雖然佛陀曾說過,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但又因為眾生業力有別,業障重的人是難以聞到佛法的,即使你有意去度他,他也根本聽不進去你說的話。因緣不到,福報不夠,沒有智慧的人暫時與佛無緣。什麼樣的人算是與佛有緣的人呢?是心中有正知正念正覺的人。佛法是智慧,不是迷信,迷信的人反而離佛最遠。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們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要感恩和恭敬萬物。若你與因果為敵,就是自找苦吃、自損福德。佛家常講: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即使當下沒有顯現福報,但其實災禍已經遠離。
  • 佛只渡有緣人?佛說:眾生皆有緣!
    一切緣業所轉,故佛隨緣說法,只度有緣人;可佛又說自己以度化眾生為己任。到底佛度有緣人,亦或佛度所有人?這個問題不只困擾諸多弘法志士,早在佛陀時代,比丘僧眾中便有這樣的疑問。《增一阿含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佛在拘深瞿師園說法時,優填王帶著舍彌夫人和五百妓女在園中遊玩。這時,舍衛國中有一比丘僧以神足通從虛空飛來,在園外停下,徒步入園準備前往禮佛。爾時,比丘僧見優填王等人,知道佛將為他們說法,無暇接見,便在園中找了一處僻靜之地,結加趺坐。
  • 【往生仗佛力】以佛願力,五逆之與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一)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說第十八願最後這兩句話「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就是法藏菩薩對還未造作五逆罪、十惡罪、謗法之罪、謗聖之罪的人,方便權巧禁止的話。對還未造罪的人方便說:你不要造逆惡之罪,不要造謗法之罪。如果造逆惡之罪、造謗法之罪,我就不要救度你。
  • 佛曰:因果不空,「業障」深重之人,身上都有這3大表現
    佛曰: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佛陀就開示過我們要敬畏因果,三生因果真實不虛。三生並非是真的指人的三生,指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在佛陀看來沒有進入空相的時候,心就會為物質的色相所迷惑,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念一心皆是在造業,當然這裡面就包含了善業和惡業之分。
  • 佛出世會帶給世人三種利益,知道的人有福報
    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垢,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佛到世間,出現在世間,給世間人帶來三種殊勝的利益。第一種利益是什麼?是教學,身行言教。身要做出樣子出來,做出榜樣給眾生看;再用言說去教化他,說十二部經。這是佛講經用十二種不同的方式,現在文學裡面所講的體裁,佛講經有十二種體裁,這就是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施利益,這是法布施,這個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垢,暗垢是煩惱,見思煩惱是垢,塵沙煩惱是暗,無明,這一句裡面三大類的煩惱統統包括。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被這三種煩惱纏縛住,沒法子超越。
  • 可怕的口業在傳播中不斷瘋長,不要造口業
    就是此人原諒我們,我們也會依因果循環之理,自然遇上類似的攻訐與麻煩,而如同活在監獄中一般。口業折損福報也很快,傳給他人就會增長惡業,每個傳播者的口業都會增長,最先造口業的增長最快也最大,所以不能說別人過錯是非,更不能傳播,這點大家都要重視。  所以口業之惡,可以稱為餓鬼惡、畜生惡、地獄惡。這是三惡道之罪惡。因此,要特別謹慎小心,避免因口業而招來三惡道最為痛苦之惡果。
  • 「業障深重的人,這3個特徵往往很明顯」:希望你沒有
    經常有人說某某人業障深重,那麼什麼是業障呢?業障這個詞語出自佛教,一般是用來比喻人的罪孽。當一個人遭遇了種種困難,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學佛的人就會說,是這個人的業障積累導致的。業由三個方面產生,分別是身口意,也就是行為舉止、言語談吐和思想意識。
  • 四朗竹林·【口業的過患】
    簡單理解妄語就是虛妄不實之語。綺語就是花言巧語,或汙穢之語。兩舌就是挑撥離間之語。惡口則代表粗陋中傷之語。為什麼《無量壽經》要把善護三業其中的口業放在第一位呢?因為口業是眾生最容易犯的過失。口業一犯三門悉皆受病。因為口業直接導致身業意業的不淨,三者互相作用。
  • 爺爺的忠告:三種話爛在肚子裡,說出口容易毀了自己!
    誇讚的話,能讓別人心裡開心,自己獲得收益;真誠的話,能讓別人收穫感動,自己收穫真心,但不該說的話,說出去卻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傷害。爺爺就曾告誡過我:禍從口出,不要什麼東西都往外說,很多東西,爛在肚子裡要比說出來更好,如果說錯話,一不小心就可能毀了自己,尤其是這三種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