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2020-12-20 明月天心

學佛的人都知道要以因果為學修基礎,因果是這世間最公平的裁判。佛門裡有句話叫作「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謂命運都是我們自身因果業力的感召,隨業流轉,自己造什麼因,將來就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佛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要想福報連連,就要敬畏因果,守持戒律,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一、不孝父母、不懂感恩

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他的路不會越走越寬。「百善孝為先」,古代仁人志士一再強調孝順的重要性,不論是道教、儒家還是佛教,皆是如此。佛曾經說過,孝順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世界上最大的善莫過於孝,人生要想有福,首先要孝順父母,感念父母的恩情。

許多人總會埋怨自己人生諸多不順,盲目地燒高香、搶頭香,拜佛許願,或者找人算命看風水,但要知道「口念觀音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連做人最起碼得孝順都做不到,佛菩薩怎麼會加持於你。自己是自己命運的調劑師,你不敬父母,損害的終究是自己,折磨的也是自己。若你敬畏因果,這件事最好不要做。

二、嗔恨心嚴重、易怒易嫉妒

佛教裡有一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就是說當我們心中的那個嗔恨、嫉妒之心生起的時候,福報就已經遠離了你了,諸多障礙也就來臨了。遇事發脾氣,是愚痴的表現,沒有智慧。

「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嗔恨之心猶如熊熊烈火,燒毀我們往昔所積攢的功德福報。所以,要修忍辱的真功夫,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這樣才是在真正的踐行菩薩道。

「忍辱波羅蜜,便是妙中寶」,不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境況,首先要拓寬自己的心量,「大肚能容、開口常笑」,懂得包容,不計較、不妒忌,萬事皆有因果,隨緣歡喜,人生才會有福。

三、說人是非、口業嚴重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就是在修我們的心地,只有內心越來越清淨、自在了,人生才會越來越幸福。怎樣才能清淨?管好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既要在行為和心念上約束自己,廣修善業,更要懂得止語、慎獨,克制自己的口業。

俗話說「禍從口出」,哪怕是「刀子嘴,豆腐心」也會極其傷人,而自感惡果。「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背後說人是非、嚼舌根子,說損人不利己的話,最終傷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自己的不善之言,無休無止地消耗自己的福報,讓自己的福氣越來越薄。

因此,佛門裡有一條戒律,叫作「不妄語」,不說、不聽、不看,不說欺騙人的話,不說挑撥離間的話,不以惡口罵人。不論我們是在家還是出家,守住這條戒律,多說隨喜讚嘆的吉祥話,就是在為自己培養福德資糧。始終要記得:嘴下積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常言惡語,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四、貪圖一時口欲而犯殺業

在佛門裡,「不殺生」是五大戒律之首。殺生的果報是非常嚴重的。世間一切在六道輪迴裡的有情眾生,都在隨業力而流轉。冤冤相報何時了?你和誰結下了惡緣,將來就要去了這段惡緣,承受惡果。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因此佛門一直倡導大眾要廣結善緣,多放生、護生,廣種福田。比如你曾經有緣救度受苦眾生,你和它結下了善緣,來生它就會來報答你的恩情。

如果自己曾經不懂因果而犯下殺業,那麼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懺悔,發露懺悔,多做功德回向給你曾經傷害過的有情眾生,令其結冤結、離苦得樂,用慈悲心發願、加持,這樣才能逐漸消業障、增福報。莫疑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切忌為貪圖一時口欲或者為了謀取利益而殺生,否則只能惡果自嘗。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想福報長久,以上四件事一定不要做。常見善人得善報,今生福報多;常見惡人遭惡果,今生受苦多。總而言之,深信因果、行善積德,常行布施、與人為善,就是大福報之人。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
    01開篇序世間萬事皆有因果,不管你信與不信, 這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因凡事既然發生了,就會有它發生的理由、有它發生的果報,該發生的早晚都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也不會到來,正如佛說:凡事有因必有果,這三件事不要做,否則自損福報,苦果連連。
  • 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
    佛教重視因果,種善因,才能得善果,福報都是人自己積攢而來的。所以大家要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在利益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福報。佛說: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折損福報!一、不孝父母我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佛陀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曾多次前往仞利天為其生母摩耶夫人說法度化,(仞利天為佛陀母親離世往生之地),以感念生母恩情。
  • 佛說:「因果不空」,這4件事,折損福報,你有做過嗎?
    常言說得好:行善之可嘉,不在於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作惡之可怕,不在於別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  良善積德之人,最大的福報莫過於活得心安自在,不僅利益自己,更惠及子子孫孫。「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人在做、天在看,他人不知、因果知。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這十件事,最積「陰德」,一定要多做!
    《了凡四訓》上說: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要想積累陰德,惠及子孫,一定要多去做這十件事,並且要在做這些事情時,做到為善而人不知,這樣才能積累到陰德福報。
  • 佛教:別再求佛了,這4件事,佛也做不到!
    但是求佛真的有用嗎?許多人為了換取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大肆燒香做供養,與佛菩薩「做交易」,功利心太重,卻失了前來禮佛的誠心和恭敬心。清淨心沒有,一切所謂功德都是徒勞,都是迷信。佛菩薩從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菩薩也不會因為這些物質供養而對人區別對待。拜佛求佛,貴在一顆真心。經曰: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佛說,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
    但不管怎樣,這就是現實的生活,縱然有風雨,但也能收穫內心的幸福。福從哪裡來?自己修行而來。佛說,常做這四件事最損福報,別再做了!一、不孝順父母佛說,世間最大的善為孝順,世間最大的惡為不孝。這個世界上若沒有佛,去孝順父母,父母就是佛。這充分說明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性。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大福田。
  • 佛教:這4件事,佛也做不到,別再求佛了!
    提起佛,我們會油然升起一種恭敬、莊嚴和敬畏之心。很多人會自以為是地將「佛」視為世間最厲害的神靈,無所不能、無所不通。其實這是一種迷信思想,也是對正信佛法的誤解。佛不是所謂的神靈,佛是覺悟的人,佛也是靠自身一步步的修行,由凡夫修成了世間大覺悟者,了通三世因果,具備無量大神通,不住輪迴,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然而,佛即使擁有再大神通,以下這4件事,佛也做不到,你知道是哪幾個嗎?一、定業不可轉佛門裡有句話叫:定業不可轉,三昧加持力;無始諸障礙,一切皆消滅。什麼意思呢?
  • 佛說:命好的人,常做這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件?
    人在一出生的時候,這一生的命就已經定了,很難扭轉。其實所謂「命」就是前世自己所種下的因果,因果成熟、果報顯現,已無法改變。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這一生只能沿著「命」循規蹈矩地活著,這就過於消極了。學佛的人應該都明白,人的命運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有心,即可轉變。
  • 佛說:因果不饒人,折損「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幾件?
    佛家常說一句話: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過去曾經積攢有陰德,不但利益自己,也可以庇佑子孫後代。錢財萬貫終歸無常,也終會有耗盡的一天,積攢錢財,不如積攢善行,那是累世的福田。「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天佑,暗中有善神護持。那麼什麼是「陰德」的?
  • 朋友圈經典到心碎的句子,萬事皆有因果,因果皆有報應
    泰勒斯回答說:「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很難,認識自己的缺點更難。2.人生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心情。一切只在於自己的心態,不在於其他。3.世事忙如流水,名利雙收。有錢有勢很容易。4.世俗化是大多數人的方式,責任是你必須履行的義務。
  • 佛說:緣分有因果,愛情也有輪迴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如今你遇見的人都是和你有緣分的人,今生離開你的人都是和你毫無瓜葛的人,曾經你怎麼對待別人,如今你遇見的人便會如何的回饋於你,你辜負他人的真心,別人也會來糟蹋你的真心,你傷害他人,也會有人來傷害你,一切你遇見的人看是偶人實際是必然的因果,造下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
  • 佛說 三世因果經
    南閻浮提,一切眾生,末法時至,多生不善。不敬三寶,不重父母,無有三綱,五倫雜亂,貧窮下賤,六根不足,終日殺生害命,富貴貧窮亦不平等,以何果報?望世尊慈悲,願為弟子一一解說。」佛告阿難,與諸大弟子言:『善哉!善哉!汝今諦聽,吾當為汝等分明說之。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前生因果之報。以何所作故?先須孝敬父母,次要敬信三寶,三要戒殺放生,四要吃齋布施,能種後世福田。
  • 佛教:因果不虛,常做這四件事,最損功德福報!
    佛門中常講「因果不虛」,何為因果呢?它是因緣果報的簡說,我們通常所說的因果,即因果律。在佛教文化之中,世間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偶然的,每件事必有其原因,並且會導致結果。經云:「一切諸法之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
  • 佛法: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
    他們買最貴的燈燭,燒最貴的香,以為花錢越多越是對佛的尊敬,表明自己對佛的虔誠,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獲得自己想要的福報。其實這樣做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福報的多少並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要想獲得福報,佛說,這四件事,做得越多,福報就越大。
  • 佛說:善惡有報,一切皆有因果!
    文/飛魚佛說:善惡有報,一切皆有因果!做人不要太囂張,天狂有雨,人狂有禍,做人,貴在良心,才不會受到世人的譴責。正如《法句經》說的一句話:「行惡得惡,如種苦種,惡自受罪,善自受福。」做惡人,是沒有好果子吃的,做好人,才會有好福報,有些人欠債不還錢,逼死了別人,也把自己掛在了懸崖邊上,何必呢。
  • 人在做,天在看,事有因果,善惡皆有報
    這個世界上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這就是因果關係,也是辯證關係。因果關係,告知人們做人要從善,不能從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間未到。人在行,天在看,這就是老天的天道,也是社會的公道,有了這個天理和公道,做人要從善,不能從惡,如此,做人要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對自己和社會都是一件好事。
  • 佛說:一個生意人,如果做過這三件事,因果非常大!
    佛說:一個生意人,如果做過這三件事,因果非常大!   違德之事不做,好違德之事不做,好比你是受顧者,不管做何事,一旦薪資談妥,你就得秉心認真的去做,不要陽奉陰違,心不甘、情不願的不把事情做好,這是不對的,否則你有才能,可另謀高就,不然這樣是有違良心的。
  • 「佛」是種澄靜的智慧,儘早參悟這件事,只要心常在,你我皆為佛
    01卷首語佛說:世人皆有煩惱,世人皆有佛性,世人皆有善心,正所謂:只要心釋然,佛心常相伴;只要釋善意,佛理皆可期;只要花還在,佛法皆可待;只要心常在,你我皆為佛。在如今的時代,許多人處處燒香、四處找菩薩、八方尋佛,以此希望早日悟得佛學真諦,能夠受到佛菩薩的保佑,殊不知,「佛」是一種澄靜的智慧,一種明亮的作為,不是燒香磕頭就能得到的。願你參悟這件事,只要心常在,你我皆為佛。
  • 最積陰德的5件事,做過2件以上,也會功德無量!
    在暗中去做有德於人的事情,就能積累到陰德,積陰德不僅能自己受益,還能惠及子孫,甚至可以造福眾生。古人常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這世間有五件事,最能積累陰德,只要你做過兩件以上,也會功德無量,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孝順父母。這世間最大的善行就是孝順父母,佛法認為,孝順父母可以種下世間最大的福田,只要你一心一意去孝順父母,就能積累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