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在今年的研究生推免工作中成績喜人,75名同學順利推免,其中保送至清華大學1人、北京大學5人、浙江大學5人、復旦大學1人、上海交大7人、南京大學6人。在這些學生中,生科121班李鑫和申靜雯這對情侶已然成為生命學院學生們熱議的焦點。在今年的研究生推免中李鑫和申靜雯雙雙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學霸情侶,這樣的身份著實令人羨慕不已,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在大學中既收穫了愛情也收穫了學業?
愛情學業可以兼得
李鑫和申靜雯當初一個是團支書,一個是學委,在學習和工作的接觸中漸漸地相互了解、相互欣賞。不過最初兩人的戀情也曾承受了很多壓力。
「父母很擔心我們因為戀愛而荒廢學業,那時我們就暗下決心,絕不能因為感情耽誤了學習。」申靜雯說,「當然,一開始談戀愛的時候也是走了一些彎路。我是個急性子,而他是個十足的慢性子。我一天到晚精力充沛甚至都不需要補充太多的睡眠,中午也不午休。但是李鑫必須要午休還要保證八個小時的睡眠才能專心聽課。所以剛開始兩個人因為要適應誰的時間表而產生了衝突。我們剛在一起的時候成績都下降了,好在彼此找到了共同進步的相處方式。」性格和習慣上的差異不再是兩人的阻礙,反而讓彼此在學習生活上更加互補。申靜雯常拉李鑫參加學院組織的學習經驗交流會、報告會;李鑫則時常督促申靜雯上自習。申靜雯課堂筆記做得很好,李鑫擅長作總結,二人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鑫英語好,在他的帶動下,申靜雯的英語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李鑫和申靜雯的英語四級成績分別是618/587,六級成績分別為554/481,而且兩人都是一次性通過。
每次上課他們總是衝在課堂最前排,認真聆聽,勤學好問;每次學習經驗交流會,他們總是認真記錄著優秀學長的成長的點點滴滴,共同探討學業發展;每次校內外實習實踐他們都精心準備,在動手實踐中激發專業興趣,增強動手能力,漸漸的大學的目標更加明晰,更增強了他們學習上的動力。
學校濃鬱的學習氛圍讓二人的學習變得更加如魚得水。前沿的學術報告會,老師們的耐心指導,先進的實驗平臺,成為了他們前進路上的有力保障。
科研路上志同道合
「我們經常是早上七點蓋完早操卡吃完早餐然後就趕到實驗室開始做實驗。在實驗室一呆就是一整天,有時會到晚上十二點才能回到宿舍。」談起兩人的科研「情路」,李鑫表示,科研上取得的成績為他們成功保研北大著實加分不少。
自從參加了學院的全程科研訓練,實驗室就成了倆人除了自習室之外呆得最多的地方。他們互相陪伴,互相討論,在實驗的過程中收穫頗多。「有時候我們從理科樓出來,路燈已經熄了,伴著月光,我們還會在路上討論課題,那種感覺現在想想也挺浪漫的。」全程科研訓練課程點燃了他們對科研的興趣,而成功申請到國家級科創項目更是為他們走上鑽研深造之路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申靜雯打開了話匣子:「已經大三了,一方面知道這學期非常關鍵,面臨很多選擇;另一方面對於校級重點項目能否升級也沒有抱多大希望,但是最終我們決定逼自己一把。經過半個多月的準備,我們與老師討論了很多,在實驗室反反覆覆修改答辯稿子。所有的努力不是為了結果,而是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們的研究課題《油菜MAP4K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的初步鑑定》成功申請到國家級科創項目。
奮鬥才是愛情的保鮮劑
兩個人在一起奮鬥學習的過程中,共同克服了很多的困難。大三那年,李鑫的父親病重,為了照顧父親,李鑫不得不利用假期經常回家照顧父親。那段時間,他的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可第三年的成績對他的保研至關重要。來自生活和學業上的壓力讓他一度喘不過氣來。正是申靜雯的陪伴與幫助,讓李鑫度過了最艱難的那些日子。
為了讓自己不辜負父親的期望,他憋著一股勁兒,重新調整計劃,更加忘我地投入到學習和實驗中。在大三這一年,李鑫的成績再次回升到班級第二,最終順利得到推免資格。也是在這一年,他的研究課題也有了突破,他參與研究的論文《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kinase (MAPKKK)4 from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is a novel inducing ROS accumulation and celldeath》被國際SCI期刊BBRC錄用。
如今的兩人已經有了更多的默契與信任,在外人眼裡,他們是一對兒令人羨慕的情侶。很多人會問,他們愛情保鮮的秘籍是什麼?李鑫和申靜雯不約而同給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為了共同的理想不斷努力奮鬥。李鑫表示:「大學最重要的是學業,沒有了學業,沒有了前途,愛情的保質期也不會長久。」申靜雯說:「我看過很多在一起的情侶,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瑣事上,與其每天花前月下,倒不如讓彼此成為更加努力,更加踏實的人,掌握更多的技能,學習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有更長久的未來。」
對生命科學的興趣讓李鑫和申靜雯這兩個有志青年相識相愛。中共黨員、優秀學生幹部、共同的興趣愛好都成為了他們愛情路上的催化劑,二人用不斷奮鬥與拼搏的青春書寫了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