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青春·畢業生故事】
又到一年畢業季,萬名畢業生將從暨南大學出發奔向五洲四海。他們中,湧現出一批批優秀學子:或投身科研、勇攀科學高峰;或創新創業、爭當時代弄潮兒;或投身基層、服務祖國……
修讀雙學位,雙雙保研,參與公益……從大一到研三,他們是暨南園裡名列前茅的「專業學霸」,又是同學們眼中的「模範情侶」。
他,三次獲得國家獎學金,發表SSCI期刊論文3篇,CSSCI期刊論文1篇,現入職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她,三年擔任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2017級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發表SSCI期刊論文1篇,現入職中建四局投資發展公司。
他們是暨南大學2020屆經濟學院國貿系優秀碩士畢業生阮偉華和陳可欣。
阮偉華和陳可欣本科時期的畢業合照
學霸的「戀愛打開方式」
相愛六年,他們是彼此的榜樣。
「我覺得好的戀愛應該是一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阮偉華說,陳可欣很有耐心,此前自己說話做事比較直接,談戀愛之後變得更能理解和照顧別人的情緒。而在陳可欣看來,阮偉華處理問題冷靜認真,受他的影響,自己學會了理性分析、控制情緒,應對學習工作時愈發從容淡定。
陳可欣對法律知識很感興趣,在她的感染下,阮偉華和她一同修讀了法學雙學位。為了不耽誤本專業的學習,周一到周五兩個人下課後及時「泡館」,重新溫習PPT、整理課程筆記、完成大量習題,周五下午雙雙從珠海校區奔赴廣州石牌校區修讀雙學位課程,每天的安排都是滿滿當當。
(阮偉華和陳可欣一起做課堂展示)
「在兩個班級兩個學院之間遊走,複習雙倍的功課,享受雙倍的快樂。」陳可欣坦言,不會特別羨慕其他情侶的娛樂時間,因為一起探索陌生的知識領域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大二和大三期間,阮偉華和陳可欣從沒有過一個空閒的周末,每逢期末都要準備十幾門考試。然而,在彼此的鞭策之下,兩個人化壓力為動力,在高強度的學習中,成績穩步提升。
他們大三第二學期的課表
2013年,他們一同踏入暨南園,成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本科同學;2017年,他們又一同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保研本校的資格。
「開掛人生」源於不懈堅持
研究生期間,阮偉華發表SSCI期刊論文3篇,CSSCI期刊論文1篇;陳可欣發表SSCI期刊論文1篇,並擔任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2017級研究生黨支部書記。課餘時間,兩個人喜歡一起爬山遠足,青城山、峨眉山、靈隱寺、鼓浪嶼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畢業季,阮偉華和陳可欣分別收到了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建四局投資發展公司的錄用通知書。
在他們看來,看似順風順水的「開掛人生」,得益於持之以恆的努力。
「我們一個共同的堅持是每天第一個到公司。」陳可欣介紹道,「實習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工作心態,早到可以把更多的時間預留給臨時安排的其它工作。」
阮偉華大四開始在廣發證券實習,儘管實習生不需要打卡,他仍堅持每天最早到公司,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實習後期,他跟進的項目基本都能獨立完成,不需要同事費心。得知阮偉華今年畢業後,領導給了他留下來工作的機會。
阮偉華認為,長期堅持的學術訓練對工作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論文寫作是培養問題意識和邏輯思維的絕佳途徑。談到其中的心得,他說:「寫論文首先培養的是閱讀能力,在細分領域的海量閱讀中發掘值得分析的新問題;其次是數據處理能力,用數據說話,與論文的理論基礎有機融合;第三是寫作能力,把複雜的問題條分縷析地講清楚,讓完全不懂這個領域的人都能聽懂並有所啟發;第四是耐心,多讀多問多寫多改,保持好習慣才能出好成果。」
公益,讓兩顆心貼得更近
大一期間,陳可欣擔任了珠海校區青年志願者協會聽夢服務隊隊長,每周帶領志願者為珠海市一家親友愛自閉症公社的自閉症兒童和珠海市琪琪聽力康復中心的聽力障礙兒童提供志願服務。
「公益不是形式主義的走過場,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才能真正的幫助到他們。」陳可欣說。做公益是場持久戰,照顧敏感、孤僻的自閉症兒童更是如此,只有長期的陪伴和專業的照料才能讓他們打開心扉。作為隊長,她每周都要向公益組織負責人了解服務需求,撰寫活動策劃方案和總結,協調服務時間,採購活動物資,對志願者進行專業培訓,學習之外的時間都花在了公益上。
和陳可欣一樣,「公益」也是阮偉華大學期間的關鍵詞。到夏灣中學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參與保護白海豚活動的騎行,阮偉華希望可以利用空閒時間為社會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陳可欣(右)在養老院參加公益活動
「公益」這一共同話題讓兩個人打開了話匣子,對彼此更加欣賞和信任。大一下學期,在了解了彼此的相處方式、生活習慣、人生觀念之後,兩個早就互生好感的人,終於走到了一起,成為彼此的初戀。
直到現在,他們始終保持著閒暇時間參加志願服務的習慣,在博鰲論壇擔任志願者,去養老院照顧老人,把溫暖傳遞給更多的人。
「公私分明」的愛情更保鮮
現實生活不是童話故事,六年時間裡,兩個要強的人也曾經吵過架、紅過臉,但理性的應對讓他們逐漸摸索出一套「公私分明」的相處方式,對彼此的感情與日俱增。
情歌《小永遠》來自暨南大學00:0003:58
陳可欣送給阮偉華的情歌《小永遠》
「很多人的壓力來源於一天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面對課業和工作,身心疲憊的時候多少會產生情緒。」他們總結道,情侶之間一定要定下原則,不能把對其他問題的情緒發洩到對方身上,「不開心的時候更應該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溝通,互相理解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對學業事業的專注和對愛情的經營並不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關鍵秘訣在於把握其中的平衡。「在學習和工作時,既要互相提供建議,合作解決問題,也要尊重對方的立場;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保證一小段空閒時間,說說各自遇到的困難,分享快樂的事情。」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我們的感情,那就是『乍見心歡,久處仍怦然』」,陳可欣笑著說。過去是同學,現在是情侶,未來是家人。無論角色切換,他們始終是彼此最知心的摯友。
兩心相悅,並肩逐夢,或許這就是愛情的最美姿態。
來源:暨南大學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暨南大學新聞社 賴新旖
圖片來自受訪者 編輯:李梅
責編:李偉苗 李梅 杜明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