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矛盾在很多家庭都會有,為了避免婆媳的問題,很多新婚夫婦都選擇在結婚和婆婆分開住,不住在一起婆媳就沒有了爭吵和矛盾,也讓夾在中間的丈夫不會左右為難,小兩口也可以安安心心地過自己的日子,直到這種生活平靜的生活因為多出了個孩子來才會被攪亂。
最近就有位媽媽把婆婆和自己的一段對話發到了網上,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這位媽媽本來有了個孩子,最近剛生完了二胎,為了不讓兩個孩子在一起打架,媽媽最終考慮把剛生下的寶寶交給婆婆來照顧,自己來照顧老大,婆婆也爽快地答應了。
帶小寶寶本來就很累,孩子的各個方面都要照顧周全, 這位媽媽有一次想念孩子了,去婆婆家見到了可愛的孩子,無意中媽媽在寶寶的奶瓶中發現了端倪,媽媽發現寶寶的奶瓶上沒洗乾淨,奶嘴上有一層黃的東西,見到這情形後,媽媽對著婆婆抱怨了幾句,婆婆聽出媳婦在責怪自己,也忍不住發火了,衝媳婦吼道:「不洗吃了不是要毒死,反正我都說洗了,你不信隨便你,你兒子吃了會毒死嗎?」為這事兩個鬧得很不愉快,一氣之下這位媽媽就把與婆婆的對話發到了網上,讓網友們幫著評評理。
網友們也是縱說紛紜,有的表示遇到過這樣的婆婆,還有的表示要嫌婆婆帶得不好,可以自己來帶,婆婆又不是僕人。很多家庭都有因孩子和婆婆發生爭論的行為,有了孩子後媽媽們把所有的心思都花了在小寶寶身上,見不得小寶寶有一點點的不好,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想讓婆婆帶好孩子的寶媽們,還是要多替婆婆想一想,畢竟老人為幫著帶已經不錯了,要做到面面俱到也是不可能的,實在覺得婆婆做事不到位也可以自己帶,那麼有了婆媳問題該如何去解決呢?
1.多想想婆婆的好
很多農村老人都有幫著兒子兒媳帶孩子,卻經常遭來媳婦的數落,不是這看不順眼就是那不如自己的意,老人能幫著年輕人帶孩子已經夠累了,如果是碰上這樣的媳婦老人心裡也是很難過的,人都要學會將心比心,老人把帶孩子的重擔接過來,很大一部分是替兒子媳婦分擔了很多。
畢竟人無完人,老人也沒有義務非要幫著帶孩子,老人可以在老年安享晚年,帶孩子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如果真是遇到婆婆那照顧不到位的地方,媳婦心裡有不舒服之前,儘量不要當著婆婆的面發洩,這話聽多了老人心裡也會有不舒服,還是要多想一想老人的好。
2.不要當著丈夫的面說婆婆的壞話
有些婆婆或媳女當面一套,背面一套,轉身就會當著兒子或丈夫的面說些壞話,原因無非是互相埋怨對方的不是,事情挑多了就會引起兩口子的爭吵,讓夾在中間的兒子左右為難,手心手背都是肉,幫著誰說話都會讓人心裡不舒服。
家裡最怕無故挑事的婆婆或媳婦,這樣的家庭往往面臨的結局不是大打出手,就是媳婦和丈夫離婚,同在一個屋簷下,雙方也要懂得和諧相處,婆婆畢竟是長輩,要對老人多一點尊重,有事最好當面說,不要在背地裡互相說長說短。
3.夫妻懂得分擔
現在的人多半是把孩子扔給老人就不管了,讓老人帶著孫子不光累,還苦不堪言,孩子也不是老人的責任,年輕的夫妻們也要承擔起帶孩子的責任,下班回家或休息在家時,幫著老人帶一帶孩子,讓老人能有休息的時間。
平時在老人帶孩子時,儘量多地對老人好一點,逢年過節對老人的付出表示感謝,送老人一些小禮物或給老人買件好衣服,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會讓老人心裡暖暖的,老人也會盡力幫著帶好孩子,讓年輕人有更多的時間工作。
從古至今,婆媳有相處得很融洽的,也有相處得和仇人一樣的,但婆婆也是人,只要媳婦是真心的把婆婆當媽看,尊重婆婆、體諒婆婆,多用甜言蜜語哄婆婆開心,相信婆婆也會在無形中用真心來對待媳婦,婆媳問題自然也會不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