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留學生一樣,一年制碩士不僅面臨著與本土應屆生的激烈競爭,更是有部分同學還要額外遭受HR「水碩」偏見的暴擊!比如:為什麼你的碩士只讀了一年?肯定很輕鬆。一年時間真能學到東西嗎?看起來像假的碩士……
一年制碩士真的水?今天小C妹兒要對這個誤解SAY NO!
一年碩真的不水!
就時間上來講,一年制的學習時間雖然短,但是,單以時間來評定質量是很不合理、不負責任的。因為一年制碩士只是減去了學生在校實習和做研究的半年或一年時間,授課時的課程內容以及教授水平並沒有「偷工減料」。
一年制碩士默認學生在本科階段打好了基礎,在課程體系中不會納入基礎科目,所以一年碩的課程設計和結構並沒有問題,反而緊湊高效,且極具實用性的人才培養方式。
並且英國學校對於學生的要求是非常嚴謹的。不僅重視期末考試分數還重視學生平時的表現。同時英國的教授會更加在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會強制讓學生學習。
有很多在英國留學的小夥伴吐槽:我在英國讀書的這一年的認真程度比我當年高考還要緊張,甚至晚上9點還在上專業課。
據不完全統計,在英國大學裡面,一門課有30%考試不及格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有些學校某些專業的淘汰率甚至高達20%-30%。
因為學制短,一年制研究生要面臨更重的課業壓力,再加上嚴格的考核制度,要順利完成學業往往需要付出更多。
可見,一年碩並不是打了折的「水碩」,依然是極具競爭力的。
(掃碼諮詢英國留學申請~)
求職鄙視鏈真實存在嗎?相信很多同學都有這個疑問。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國內HR對一年制留學生的偏見從何而來。
對英碩的「偏見」從何而來?
第一點就是上面我們說到的時間上,留學生讀的是授課型碩士只要1年,這讓人會產生一種會不會過於輕鬆的錯覺。
英國的一年制碩士減去了學生在校實習和做研究的半年或一年時間,使得同學們在工作經驗這方面的優勢減少。
HR們在意的是學歷+工作經驗,也就是說和國內三年碩士相比,你讀一年碩士加兩年工作經驗,在三年過後明顯你的起點會高一點,因為你既有學術經驗也有工作經驗,工作單位比較人才的時候看重的是工作能力而不是上了幾年學。
看學歷的本質是認為一般情況下學歷高工作能力會高一些,所以不考慮走學術道路的話一年制碩士其實競爭力更大。
一年制碩士最大的優勢就是花更少的錢獲得同等水平的學位證書,省時省力,性價比超高。其次,部分往屆學生在面試中的「失望」表現,加深了HR的刻板印象。
站在HR的角度,用更職業化的視角來分析這個問題:HR也是有自己的KPI的,他們會被考核錄用成功率。
也就是說,HR的任務是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合適的優秀人才,所以從學霸群體中開始尋找的動作,對HR來說是最有性價比的!
假設關鍵崗位最終只能選擇2-3位候選人推薦給部門總經理,如果投遞簡歷的有上百甚至上千人,效率最高的辦法就是先從學校、專業、成績上篩選掉第一波。
而如果這位HR或這家公司曾對「英碩」失望過好多次,那麼在這一輪上,英碩肯定就算不上加分項了。
所以,一年碩在求職時真正的尷尬之處,在於時間的緊迫性和實習經歷的缺乏的硬傷。
一年的學制中,大部分人沒有經歷Summer Intern,加上就讀的課業緊張,因此很多人沒有提前找工作的準備和經歷,只能在12或14個月畢業後,加入本科學弟學妹的國內應屆生求職大軍,尷尬的站在HR面前。
很顯然這些偏見,不少國內 HR 僅僅關注學業時間長短而不是過程和價值的行為,則讓一年碩留學生處在了很尷尬的境地,這對於和其他碩士一樣完成了學業和專業要求的留學生,是相當的不公平!
不過生氣歸生氣,我們留學生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讓自己的競爭力更大一些,在求職大軍中能夠脫穎而出,我們要為自己加分!
我們先來看看國內的企事業單位、外企、民企分別看重什麼樣的海歸應屆生?1-10打分,1分為完全不看重,10分為非常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