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只有初中文憑,所以他兩次遭遇了失業的尷尬境地。作為一個大學教授,書協主席,啟功上學很晚,他12歲的時候才上1年級,在高中的時候因為英語太差了,所以就只能輟學在家裡,但是啟功在書法上卻很有天賦,他也願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後來靠著書法翻身,專練書法幾十年,後來當上了大學教授,還成為了書協主席,堪稱是勵志的最佳模板了。
啟功
一般人來說7歲就上1年級了,但是啟功入學很晚,這與他的家庭有很大的關係,啟功是清朝皇室後裔,在之前都是有專門的老師指導的,後來他家道中落只能去上公共的學校,在學校裡面,他改名為啟功,擯棄了愛新覺羅氏。不過啟功原來的文化基礎很好,所以在2年之後就升入了初2上學,後來高中的時候學英語,啟功實在是學不會,無奈之下只能輟學,因此他只有初中文憑。
啟功
在啟功那個年代,尤其是注重學歷的藝術界,他的處境比較的尷尬,雖然他很有才華,尤其國文研究的很透徹,但是學歷是一個硬性要求,後來啟功得到教育總長傅增湘的賞識,在輔仁大學給了他一個教師的職位,但是卻被注重學歷的教育院院長發現並辭退了。後來陳垣拉了啟功一把,把他喊到美術系執教,但是才幹了一段時間,就被同一個教育院院長發現,啟功再次事業。
啟功
這個時候的啟功已經到中年了,兩次的失業打擊一般人早就承受不了了,但是啟功依然沒有放棄,後來還是陳垣拉了他一把,啟功因為出色的書法水平成為了大學教授,不過後來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文革,啟功被打成了「右派」,但是因為沒有什麼嚴重的言論,就不了了之了。在文革之後,苦練書法多年的啟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靠著寫「大字報」一下子成名。
啟功書法
啟功的書法結體和行氣結合的十分微妙,他自創「啟體」,書法外柔內剛,用筆瀟灑自然,字形既嫵媚又清雋。啟功獨特的書體為中國書法藝術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晚年的時候啟功眾望所歸成為了中書協的主席,還是西泠印社的社長,一直到啟功93歲的時候病逝。
啟功書法